關于公共衛生方向論文
公共衛生直接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因為我們一定要注意公共衛生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公共衛生方向論文的相關范文,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
【摘要】公共衛生事業的興衰直接關系著國民的健康水平,公共衛生的服務對象是人群,只有了解內外環境以及社會活動對人類健康和疾病的影響,制定預防、控制、消滅疾病發生和流行對策,著眼優化和改善人類生存環境,才能創造和維護有利于人類身心健康的最佳勞動和生活條件,保護勞動力以及增進人類健康。
【關鍵詞】公共衛生 人類健康 生存環境
隨著歷史的進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公共衛生與健康促進的理解越來越深刻。它探討內外環境以及社會活動對人類健康和疾病的影響,制定預防、控制、消滅疾病發生和流行對策,著眼優化和改善人類生存環境,創造和維護有利于人類身心健康的最佳勞動和生活條件,保護勞動力以及增進人類健康。它是提高人類生命價值的科學和藝術。
1 “科學和藝術”
公共衛生也指公眾衛生,它涵蓋疾病預防、健康促進、提高生命質量等所有和公眾健康有關的內容,公共衛生的本質既是“科學”又是“藝術”。科學更多的是發現,而藝術更多的是創造。因為公共衛生的服務對象是人群,要使人群在服務對象中預防疾病、延長壽命、促進健康和效益,離不開對客觀世界中群體健康和疾病規律的發現(科學),也離不開主觀世界的創造和表達(藝術),更離不開被服務對象的理解與感受。公共衛生它從以病人為中心的臨床醫學發展到以群體為中心的`社區醫學,具有以人為本,以群體人群為對象,以社區為基礎,以政策為手段,以健康促進為先導的特點,已演變為一種社會管理職能,嚴格說已不屬于醫學范疇;而預防醫學則是醫學的一個分支,不管它的外延多么廣闊,社會性多強,其本質仍屬于醫學。公共衛生側重于宏觀調控,其工作內容除了疾病控制、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的控制等與預防醫學相重合的部分外,主要是衛生政策、衛生規劃、衛生管理、衛生監督、衛生經濟、衛生工程等宏觀調控為主。
在傳統公共衛生領域,傳染病防治是最重要的內容。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公共衛生的范圍和職能也變得越來越廣泛,如不合理的飲食結構、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行為的增加引發慢性非傳染疾病,空氣、水源、噪聲、化學性污染等環境危害引發的健康問題,甚至自殺、交通事故等為主的傷害也正成為公共衛生問題。
2 公共衛生是社會的“集體行動”,不是個人行為。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認識到影響健康的因素除物質環境外,社會因素起著很大的作用。而要改變這些環境和行為因素,單靠衛生部門已難于勝任。因此,提出了新公共衛生的概念。其要素包括公平地獲得有效的醫療保健,以社區參與為基礎伙伴式健康公共政策以及部門間的合作,有組織的社區努力,明確了公共衛生解決問題的途徑。公共衛生要綜合治理影響群體健康的問題,涉及面廣,個體不可能也沒有能力單槍匹馬地去完成。因此公共衛生需要整個社區參與,有組織有計劃地去解決問題。只有從參與才能人人健康,才能使整個群體都能生存和發展。
公共衛生是社會的“集體活動”,不是個人行為,是通過有組織的社區活動來改善環境、預防疾病,延長生命和促進心理和軀體健康,并能發揮個人更大潛能的科學和藝術。其工作范圍包括改善環境衛生,控制傳染病,進行個體健康教育,教育人們注意個人衛生,組織醫護人員提供對疾病進行早期診斷和預防性治療的服務,并建立一套社會機制來保證每個人都達到足以維護健康的生活標準。隨著技術和社會價值的變化,公共衛生活動也發生相應變化。目前我國將公共衛生定義為,以保障和促進公眾健康為宗旨的公共衛生事業。通過國家和社會共同努力,預防和控制疾病與傷殘,改善與健康相關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培養公眾健康素養,創建人人享有健康的機會和長壽權利。 新公共衛生并沒有摒棄傳統公共衛生的內容,而是在此基礎上更強調了把改善物質和社會環境、個體預防和適宜的治療結合起來,通過多部門的合作和社區的參與,在多種場所開展健康促進,從而實現公共衛生所肩負的使命。促進人群健康的新公共衛生的目標,部門合作和社區參與是其特色。最終目的是使公共衛生成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堅強后盾。新公共衛生與傳統公共衛生的差別在于,傳統公共衛生注重的是學術性,僅由公共衛生系統人員參與;新公共衛生則注重的工作實踐為基礎,政府制定主導性政策。并調動社會資源,如經費、人力、物力、信息等。開創多部門合作的局面,以影響當地群眾參與的態度,創建有利實施工作的環境。
關注人類健康是21世紀國際社會的共同主題,“健康促進”作為一種新的公共衛生觀念、理論、策略和干預方法將為人類帶來更多的健康和幸福,其內容包括健康教育和環境支持。“健康促進”是鼓勵每個人都要關心自己的健康,同時也鼓勵政府和其他組織采取改善生活條件和使其更有利于健康的政策。作為一種個人擁有,而且是唯一一種可以與親人和社會共同積累和分享的最寶貴財富和資源,健康一直是人類追求的共同理想和目標。
就一個社會來講,健康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標志,是物質文明建設的保證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體現。wHO指出“健康是一種基本人權,達到盡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圍的一項重要社會目標”。健康也是一種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和勞動力再生產的物質基礎。健康與社會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是一種互惠和互動的雙贏關系。新公共衛生更強調是一種能力或資源,而不僅是一種狀態。它可使人們共同追求某一目標,獲得技能和教育。因此,在強調以健康為目標時,尤其要強調健康促進使人們適應,要貫注公共衛生與健康促進理念確保人類健康。
3 建立社會機制
公共衛生是一項公共事業,屬于國家和全體國民所有,做好公共衛生工作需要國家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因為公共衛生是公共事業,所以無論是從憲法中的規定,理論上的闡述,還是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來看,各級政府都負有保障和促進公眾健康不可推卸的責任。政府不但領導著公共衛生專業隊伍,決定著公共衛生對策的制定和國家資源的分配和使用;也影響著社會對健康價值的和公共衛生理論的取向,以及國家對公共衛生法規的制定。許多影響公眾健康的因素來自衛生系統以外的社會各階層各行業,也取決于社會發展以及各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因此,政府既要主導公共衛生,更要組織動員全社會參與公共衛生。全體國民都是公共衛生事業的主人公,公共衛生事業的興衰直接關系著國民的健康水平,全體民眾和社會各界對公共衛生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于公共衛生方向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公共衛生專業碩士論文答辯反思01-26
關于公共衛生工作計劃(通用5篇)04-26
經典議論文論據素材及適用方向04-17
10篇議論文素材摘選及運用方向04-06
公共衛生工作總結05-16
高中語文寫作方向的教學方法初探論文07-26
基于話語分析方向碩士畢業論文研究方法寫作的對比研究論文07-18
辨認方向說課稿11-15
位置與方向11-16
關于方向的作文500字(精選55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