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受挫受辱之時,務須咬牙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
52、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53、前世所襲誤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創之。
54、兄弟和,雖窮氓小戶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
55、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56、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
57、為人不可過于聰明。
58、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
59、特患業之不精耳。
60、百種弊病,皆從懶生。
61、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62、守篤實,戒機巧,守強毅,戒剛愎。
63、勸人不可指其過,須先美其長。人喜則語言易入,怒則語言難入,怒勝私故也。
64、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則善矣。
65、好便宜不可與共財,狐疑者不可與共事。
66、國家之強,以得人為強。
67、人以氣為主。
68、吾輩讀書,只有兩件事,一者進德之事,一者修業之事。
69、人茍能自立志,則圣賢豪杰何事不可為?何必借助于人?
70、勤于邦,儉于家,言忠信,行篤敬。
71、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則為小人所忌,亦為君子所薄。
72、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73、從人可羞,剛愎自用可惡。不執不阿,是為中道。尋常不見得,能立于波流風靡之中,最為雅操。
74、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
75、須先立堅卓之志。
76、家和則福自生。
77、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78、受非分之情,恐辦非分之事。
79、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
80、居心平,然后可歷世路之險。盤根錯節,可以驗我之才;波流風靡,可以驗我之操;艱難險阻,可以驗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驗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驗我之操。
81、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見異思遷。
82、總宜獎其所長,而兼規其短。
83、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預為之計。
84、富貴氣太重,亦非佳象耳。
85、知足天地寬。
86、人宜減者決減之,錢宜省者決省之。
87、吾觀鄉里貧家兒女,愈看得賤愈易長大,富戶兒女,愈看得嬌愈難成器。
88、君子之道,以知命為第一要務。
89、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90、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則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
91、人之氣質,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
92、舉止端莊,言不妄發。
93、務須咬牙厲志,蓄其氣而長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餒也。
94、腳踏實地,不敢一毫欺人。
95、凡事須逐日檢點,一日姑待后來補救,則難矣。
96、養得胸中一種恬靜。
97、凡有用之物,不宜拋散也。
98、一身能勤能敬,雖愚人亦有賢智風味。
99、廣其識則天下大。
100、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