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對一部電視劇,進行劇情了解是許多觀眾喜歡做的事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那年花開月正圓劇情介紹,供大家參閱。
那年花開月正圓劇情介紹
晚晴時節,因家鄉遭災,無以溫飽,周瑩跟著養父周老四來到了關中,嗜賭成性的周老四在賭場輸光了錢財,將周瑩賣給了涇陽城的富豪沈家當丫頭。周瑩是個倔強的女子,她不愿為奴,便想方設法地逃跑,結果遭到沈家的追捕,她情急之下躲進了涇陽城最大的富豪吳家東院大少爺吳聘的轎中,跟著他回到了吳家。
周瑩天資聰穎,記憶力非凡,且頗具商業頭腦,到了吳家之后得到了當家老爺吳蔚文的賞識,被獲許留在吳家。
沈星移懷疑沈家大少爺之死是遭吳聘暗殺,為了復仇,出手將其打傷。為救昏迷的吳聘,周瑩嫁入吳家沖喜。最終吳聘還是沒有活下來,周瑩痛不欲生。他死后,吳家處境困窘,周瑩決定要重振吳家東院,但是吳蔚文卻不愿意如今已身為寡婦的周瑩拋頭露面去打理生意,更氣她給吳家帶來了厄運,將她趕了出去。
后來,吳蔚文因得罪了一位心狠手辣的貝勒爺,被陷害下了大獄,周瑩在艱難的處境中接下了東院的大印,然而那些店鋪的掌柜們和吳家其他兩院及旁支卻都不服她的管轄。經過了一番艱難地爭取,周瑩終于憑借自己的聰慧和敏銳果敢贏得了大家的擁護。
周瀅入股陜西織布局,卻遭受了朝廷反對洋務運動勢力的打擊,陜西機器織布局面臨重建。為救深陷牢獄的周瑩,吳家交出陜西機器織布局的所有股份以及與洋商的生絲合同換得周瑩一命。出獄后的周瑩重燃斗志建立涇陽布廠,吳家產業再次有了新起色。庚子國難,周瑩用自己的方式擔起了吳家大業的重振之風,又引領了動蕩時局的改革之路。
而外表紈绔不不羈的沈星移在于周瑩的相處中日久生情,對周瑩漸漸癡心暗許,可是周瑩卻難以忘記吳聘,無法接受他的這份深情,可是這段關系卻被心懷惡意的貝勒爺利用,陷害她私通沈星移謀殺親夫,周瑩的婆婆一時被蒙蔽,也十分痛恨她,之后周瑩被沉塘,之后她又被人所救。
洗清自己的冤枉后,周瑩再次擔起了吳家的重擔,婆婆也放心地放她出去闖蕩,自己心甘情愿地為她支撐起了整個吳家后院,而周瑩也沒有讓她失望,最終將吳家的生意做到了陜西第一,成了叱咤風云的商界女強人,成就了一代傳奇。
附評論:死摳細節的《那年花開月正圓》把恢弘的現實主義題材拍出了浪漫感
近代女性傳奇大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一經播出便因看點十足,引發新一輪的收視狂潮,從陳曉的屁股開始話題更是持續不減。
該劇由丁黑執導、蘇曉苑編劇,在大IP盛行的“快餐式制作”階段,大多數制作方會選擇迎合觀眾淺層次的感官娛樂,而像《那年花開月正圓》這種偏厚重題材的作品,絕對是一股清流。
據悉《那年花開月正圓》是以陜西省涇陽縣安吳堡吳氏家族的史實為背景來進行創作,主要講述了清朝末年陜西“女商圣”周瑩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由于根據史實為背景,所以這部劇自帶現實主義色彩,為了更好的還原當地的風俗和時代感編劇蘇曉苑經過多番采風考證才動筆創作,而在演員的選擇上也區別于以往的大IP+流量明星的制作方式,選取了與角色合適的演員陣容。
早在劇開播前,孫儷 、陳曉、何潤東的組合方式,就讓人眼前一亮,并充滿期待。對于出演過《甄嬛傳》《羋月傳》的孫儷來說再次演繹“勵志型女主”的戲自然不在話下,然而這次又有別于孫儷之前給人印象深刻的清宮戲形象。另外一直以來大家對陳曉的印象會是偶像小生,此次飾演的沈星移是一個前期備受寵愛的混世魔王,后續經歷家族沉浮,成長為進步青年的“成長型”角色,倒是有些挑戰。而何潤東多年來給大家的印象也是“霸道總裁”如今扮起溫潤如玉的儒雅公子吳聘,反差萌很大。包括任重、俞灝明、胡杏兒等青年實力派演員飾演的角色,也均與以往作品人設有些出入。讓演員去顛覆早期形象,劇組這樣不按套路的出牌,沒想到卻意外的帶來了“新穎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孫儷與何潤東是繼《玉觀音》《一米陽光》之后的第三次合作,這波回憶殺也是來的猝不及防。最后為了呈現百年秦商的宏偉畫卷,劇組又邀請了劉佩琦、張晨光、謝君豪一眾老戲骨男神傾情加盟。
無論是性格大大咧咧的江湖少女周瑩,還是玩世不恭的熊孩子沈星移,亦或者善良儒雅的暖男吳聘。這些人設在幾位演員的精彩演繹下都讓人喜愛萬分,而這三個人之間的愛恨糾葛也將是全劇的一大看點。
江湖賣藝為生的周老四(劉佩琦飾)看似是一枚荒唐糊涂,喜愛自由的老頑童,但其實對周瑩也是父愛爆表。忠仁善舉的吳蔚文(張晨光飾)是秦商“三硬”精神的實力代表。老謀深算的沈四海(謝君豪飾)與吳家博弈了一生,也是很悲慘吶。而這三位老戲骨的表演方式和技巧更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直讓人拍手叫好。
除了亮眼的演員陣容和精湛的演技之外背后還有劇組仔細打磨的“匠人精神”不可忽視。光是《那年花開月正圓》的制作規格和細膩手法也是讓人不得不驚嘆。
據了解,本次場景劇組均是按照1:1最大限度的還原了“吳家東院”的真實面貌,難以想象輾轉無錫、橫店、上海、山西等地進行取景,如此“大手筆”的投入只為讓觀眾看到一個真實的秦商故事,可謂誠意滿滿。
另外220天拍攝,演員提前進組、一律不準串戲,并且現場收音。這在如今的影視制作領域已屬罕見。要知道在IP盛行,玄幻飛升打boss當道的影視作品面前,《那年花開月正圓》的劇組絕對是一股難見的清流。畢竟這兩年關于“五毛特效”的話題一度甚囂塵上,尤其是因為演員檔期導致的“摳像”這種事,早就引發觀眾討伐。
判斷一部劇是不是良心精品,這要看兩個層面:一是宏大;二是細節。以往我們所見的影視劇,在平衡“大場景”和“小細節”方面總是難以把控,無法做到張弛有度,比如常見的一些戰爭場景、場面宏大但是卻忽視了細節導致作品粗糙;又或者偏重于呈現眼前細節,又失去了整個劇的恢弘格局。好在《那年花開月正圓》很好的兼顧了這兩個方面。
作為涇陽城第一大戶,吳家東院少東家吳聘的葬禮規模堪稱宏大。吳家東院眾人為吳聘送葬,迎著紛飛的飄雪,場面萬分悲涼,“月圓”夫婦永別猛戳觀眾淚點,而孫儷極富感染力的哭戲又再次讓觀眾深深折服。
據導演丁黑表示吳聘葬禮的宏大場面便采取了真人實景拍攝。而這種呈現下凸顯的大場面氛圍是特效所體現不來的,帶給觀眾強烈的震撼感。其實仔細看劇不難發現,劇中有很多大的場景呈現采取了長鏡頭的拍攝手法,就像一幕話劇,營造了時間長度上的真實感。
比如開頭熙熙攘攘的市井情形,以及吳聘去沈家悼念沈月生的畫面、吳聘大婚場景和周瑩從門口開始呼喊少爺醒來的婚宴場景的鏡頭拍攝著實讓人驚艷。
除了大場景之外,導演對細節的把控也是到了喪(盡)心(善)病(盡)狂(美)的程度,由于在沈月生的葬禮劇集播出后,出現了一個關于戴孝文化的小插曲,丁黑導演和劇官方便在微博進行了一番分析,這也讓我們看到了該劇在細節處理上的嚴謹態度。
由此看來該劇在制作上的嚴謹,不僅體現在演員的敬業、和場景宏大上,還體現在包括服裝造型、美術置景、道具,民俗風情還原等諸多方面。
一般情況下過去概念里的清代“宅斗戲”會選擇黑、灰等比較沉郁的基調,但是此次《那年花開月正圓》選擇了明黃、明綠作為全劇的整體風格,這在視覺上就是個突破,讓觀眾覺得現實主義題材,運用浪漫主義手法有點意思,另外又符合了當下年輕觀眾的“審美”。其實這也是個細節點,因為當時清末時期,西風漸進,在創作上提煉出的這種“新鮮感”也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
而演員的服裝色彩也均為凸顯人物性格服務,比如沈星移玩世不恭常以綠色為主、而吳聘溫文爾雅就選擇素雅的白色,包括洋槍、自行車、輪船等西洋物件的模型也暗示了沈星移的遲早走出陜西的命運。
另外吳家東院的構圖對稱,一桌、一椅、一花、一木,虛實相間。在鏡頭的剪輯運用下平衡靜謐,極具有東方美學韻味,細膩的質感十分抓人。
從導演特輯中,各位主演對導演的評價,也不難看出拍攝過《大秦帝國》《玉觀音》《門第》等經典作品的丁黑導演簡直是個細節控!一遍不行再來一遍,對每個演員、每個鏡頭如何更好實現效果做出了整體的把控。比如第一天播出時孫儷的鞋底和陳曉的屁股就一言不合的登上了熱搜。
劇情開頭的陜西美食風俗,也是一大細節亮點,色香味俱全的陜西涼皮、讓周瑩癡迷的糕點,以及下面時縈繞在臉前的水蒸氣也都是真實的~
一紙“賣身契”,讓少女周瑩進入沈家與二公子沈星移開啟了“歡喜冤家”模式,后又機緣巧合進入吳家東院,她自由不羈的江湖個性與吳家嚴格的家規格格不入,曾不受世俗觀念的影響大膽發聲“為何女人不能做生意”而她不同于大家閨秀的個性和天生的經商天賦同時也吸引到吳聘,之后誤打誤撞嫁給吳聘為妻,至此周瑩也卷入了吳沈兩大家族的恩怨斗爭之中,然而“吳聘”下線之后,涇陽風波暗涌,周瑩的命運也開始波折不斷,她與沈星移之間的情感糾葛即將引發新的看點,同時吳家的命運走向也時刻牽扯著觀眾的情緒。
總制片人趙毅曾經在受訪時解釋到,“那年花開月正圓”的意思是歲月流金,人都是在成長中失去,而在成長之中會面臨很多的困惑。我們看到周瑩這個角色,有別于以往的宅斗戲女主,在于她從“宅門”里走了出去,并開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她的性格自由不受束縛、喜歡接觸新鮮事物、在動蕩的年代里,一個人撐起了整個吳家東院,并把秦商的誠信二字嵌進自己的一生。而這種理念正是不欺不詐、隨行就市、按質論價、人硬、貨硬、脾氣硬,“秦商精神”的靈魂所在,對于現在企業家來說,依然是處世經商必備的精神食糧。該劇不僅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在歷史洪流中的傳承與實踐,弘揚了正能量。另外周瑩用行動詮釋的這種果敢與擔當的時代新女性形象,也非常契合當代女性的主流價值觀,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鼓勵女孩們去活出自我并實現價值的現實意義。
總體而言以秦商為主題,并以清末動蕩的時局作為基調、融入了家族紛爭、個人勵志,以及沈星移與周瑩的凄美愛情元素的《那年花開月正圓》,靠著引人入勝的劇情,極富質感的畫面贏得了高收視和口碑。而劇組在場景制作方面的把控也足見良心大劇風范,還是那句話用心觀眾自然看的見。隨著劇情繼續,目前該劇豆瓣評分已達8.5。后續的驚喜,更加引發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