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馬說》的練習題及答案

時間:2024-07-15 18:43:16 練習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馬說》的練習題及答案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練習題,做習題有助于提高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你所了解的習題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馬說》的練習題及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馬說》的練習題及答案1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辱于奴隸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1.本文的中心論點

  2.表現”食馬者“以”知馬者”身份嘆息的句子是:

  3.全文的主旨:

  4.本文通過描寫千里馬的遭遇,表達韓語怎樣的思想感情:

  5.作者以千里馬喻人才,從文中千里馬的遭遇來看,人才展現才華最需要的是什么:

  6.“千里馬長有而伯樂不常有”解釋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象?

  7.從文中的千里馬的'遭遇來看,你認為人才展現需要的是什么?

  8.作者把千里馬不能千里,歸罪與食馬者,你是否同意?

  9.當今社會你認為千里馬應有怎樣的素質?

  韓愈《馬說》練習題答案:

  1.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3.要善于發現人才,重用人才。

  4.對封建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現象表達了強烈的憤慨。

  5.需要民主寬松的政治環境和統治者的知人善用。

  6.賢才無辜逢昏君。

  7.需要民主寬松的政治環境和統治者的知人善用。(與第五題重復)

  8.言之成理即可。不同意。我認為千里馬自身素質更重要。千里馬應具備自我推銷能力,不應一味等待伯樂賞識,,應主動尋找機會。

  9.首先應該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堅強的意志。其次應該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這樣你于能在競爭中游刃有余。再次,還應該具有毛遂自薦的勇氣,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馬說》的練習題及答案2

  閱讀兩段文章,回答問題。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選自韓愈《馬說》)

  (乙)有人賣駿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與言,愿子還②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③之賈。”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④而馬價十倍。 (選自《戰國策》)

  (注釋)①比:副詞,接連地。 ②還:通“環”,環繞。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1.解釋下列劃線詞語的含義。

  (1)才美不外見。 見:_____________

  (2)執策而臨之。 臨:_____________

  (3)愿子還而視之。 子:_____________

  (4)去而顧之。 顧: ____________

  2.翻譯選文中劃“ ”的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寄托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當今社會,商家請名人作廣告已成時尚。請結合甲、乙二文相關內容,簡要談談“名人效應”的利或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見,通“現”,表現。 (2)臨,面對。 (3)子,你。 (4)顧,回頭看。

  2.(1)不能用正確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千里馬的標準喂養它。(直譯、意譯均可。)

  (2)連續三天在集市上賣馬,沒有一個識馬的。

  3.多出人才,人盡其才。(意思接近即可)

  4.聯系“伯樂”、“馬”,“名人效應”的利或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

《馬說》的練習題及答案3

  一、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牟取( ) (2)眾目睽睽( ) (3)哂笑( )

  (4)顫顫巍巍( ) (5)鉚( ) (6)慷慨( )

  2.根據意思寫出詞語。

  (1)不能得出一致的結論。( )

  (2)大家的眼睛都注視著。( )

  (3)比喻做事之前已經有通盤的考慮。( )

  (4)同樣看待,不分厚薄。 ( )

  (5)做事不辭勞苦,不怕別人埋怨。 ( )

  (6)不容許有什么懷疑。 ( )

  3.填空。

  這篇文章的體裁是____________,情節全然出于____________,理念卻發人深省,文章以____________為題材,告訴我們____________。

  4.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兩句的橫線上補寫相應的內容。

  例句:如果我是陽光,我將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清風,我將____________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將____________

  5.請用一段話把下列三個詞連起來,要求想象合理,聯系自然。

  足球 電腦 麥當勞

  二、閱讀

  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問題。

  (一)

  ①這個洞使得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們感到了極大的欣慰。最近一個時期以來,由于人們只顧拼命地擴大生產規模,從而給城市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公害。可是,要想治理這些公害卻相當困難,無論是誰都感到很棘手。并且,人們都只愿意在生產性企業或商業公司工作,誰也不愿意天天和各種各樣的垃圾打交道。現在人們都認為,這個社會問題將可以由這個洞來妥善解決。

  ②訂了婚的姑娘們都把從前的那些日記本丟進了這個洞里。還有的人把從前同戀人一起拍的照片扔進了洞里,然后又心安理得地開始了新的戀愛。

  ③警察把那些偽造得極其巧妙的假鈔票沒收來以后,也統統交給這個洞處理,從此便可萬無一失了。而犯罪分子們則把各種犯罪證據都悄悄地扔進了洞里,以為這樣就能逍遙法外了。

  ④不管是扔進去什么東西,這個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視同仁,照收不誤。這個洞任勞任怨地給整個城市洗刷著各種骯臟的東西。漸漸地,海洋和天空又變成了美麗的蔚藍色,遠遠地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樣。

  ⑤在這瓦藍瓦藍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樓大廈就像雨后春筍一般接連不斷地豎了起來。

  ⑥有一天,一位工人爬在一幢正在施工的大樓頂上工作,他鉚完了一顆鉚釘之后,便放下工具稍微休息一會兒。忽然,他聽到頭頂上傳來了奇怪的叫聲。

  ⑦“喂——出來!”

  ⑧然而,他抬起頭來朝天上看了看,卻什么也沒有,晴空萬里,清澈如洗。他以為是剛才干得有點頭暈了,產生了什么錯覺。接著,正在他恢復到剛才的姿勢,要好好地休息一會兒的時候,從剛才發出聲音的那個方向飛過來一塊小石頭,在他面前一掠而過,往地面上掉了下去。

  ⑨可是,他只顧瞇著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著遠處的地平線。啊,我們的城市變得越來越美好啦!

  ⑩當然,那塊微不足道的小石頭根本就沒引起他的絲毫注意。

  6.第①段中畫線的句子所寫的情況,現實生活中也有,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人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由這個洞來解決,你贊同嗎?為什么?

  7.怎樣理解第④段中畫線的句子?

  8.文章結尾,那奇怪的叫聲以及那塊小石頭是從哪里來的.?

  9.想一想,天上掉下那塊石頭以后,接下來可能還會發生什么?這個結尾告訴人們什么道理?

  10.從選文的第⑨⑩段看出,人們有沒有意識到要面臨的問題?面對這種情況,你打算怎樣做?

  (二)

  金星人的挫折

  [美國]阿·布克華德

  上星期,金星上一片歡騰——科學家們成功地向地球發射了一顆衛星!眼下,這顆衛星停留在一個名叫紐約市的地區的上空,并正向金星發回照片的信號。

  由于地球上空天氣晴朗,科學家們便有可能獲得不少珍貴資料。載人飛船登上地球究竟能否實現?——他們期待對這個重大問題取得某些突破。在金星科技大學里,一次記者招待會正在進行。

  “我們已經能得出這個結論,”紹格教授說:“地球上是沒有生命存在的。”

  “何以見得?”《晚星報》記者彬彬有禮地發問。

  “首先,紐約城的地面都由一種堅硬無比的混凝土覆蓋著——這就是說,任何植物都不能生長;第二,地球的大氣中充滿了一氧化碳和其他種種有害氣體——如果說有人居然能在地球上呼吸、生存。那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教授,您說的這些和我們金星人的空間計劃有無聯系?”

  “我的意思是:我們的飛船還得自帶氧氣,這樣,我們發射的飛船將不得不大大增加重量。”

  “那兒還有什么其他危險因素么?”

  “請看這張照片——您看到一條河流一樣的線條,但衛星已發現:那河水根本不能飲用。因此,連喝的水我們都得自己帶上!”

  “請問,照片上的這些黑色微粒又是什么玩意兒呢?”

  “對此我們還不能肯定。也許是些金屬顆粒——它們沿著固定軌跡移動并能噴出氣體、發出噪音,還會互相碰撞。它們的數量大得驚人,毫無疑問,我們的飛船會被它們撞個稀巴爛的!”

  “如果您說的都沒錯,那么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將不得不推遲數年,來實現我們原來的飛船計劃?”

  “說對了。不過,只要我們能領到補充獎金,我們會馬上開展工作的。”

  “教授先生,請問:為什么我們金星人耗費數十億格勒思(金星的貨幣單位)向地球發射載人飛船呢?”

  “我們的目的是,當我們學會呼吸地球上的空氣時,我們去宇宙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平安無事了!”

  11.本文的體裁是____________,文章題目中的“挫折”指的是____________。

  12.本文借虛構的“金星人”之口,主要談了地球哪幾個方面的嚴重污染問題?

  13.本文的寫作目的在于揭示地球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從而警醒人們好好愛護我們的地球家園。文章借金星人之口表現主題有什么好處呢?

  14.請針對文中所揭示的地球遭到嚴重污染的問題,就其中一個或幾個方面談談我們應該怎么做?

  三、寫作

  15.發揮你的想象力,給文章續寫個結尾,字數300字左右。

  參考答案

  一、1.(1)móu (2)kuí (3)shěn (4)chàn(5)mǎo (6)kānɡ kǎi

  2.(1)莫衷一是 (2)眾目睽睽 (3)胸有成竹 (4)一視同仁 (5)任勞任怨 (6)不容置疑

  3.科幻小說 幻想 環境污染 不顧環境污染,漠視環境污染,茍且偷安,終究要自食其果

  4.示例:吹走世間的塵埃,吹綠田野里的莊稼

  滋潤人們的心田,滋潤干涸的土地。

  5.提示:只要想象合理、語句通順、聯系自然即可。

  二、(一)6.伴隨著工業化、現代化,環境污染日趨嚴重,造成社會公害;這個洞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治理公害是棘手的任務,需要長遠的眼光、長期的努力。

  7.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一時也給人們帶來利益,人們還會因此而歡慶“勝利”,殊不知“勝利”潛伏著隱患,隱患一旦爆發,將造成更大的損失。

  8.叫聲和小石頭都從那個深不可測的黑洞里來。最初“一個年輕人對著洞里使勁地大叫了一聲:“喂——出來!”“后來,他撿了一塊小石頭扔進了洞里,叫聲就是他當初叫的,小石頭就是他當初扔的。

  9.原先往洞里丟進什么,什么都將出來,接下來原子能反應堆的廢料、機密文件、保險柜、動物尸體、流浪者尸體、廢物和污水、日記本、照片、假鈔票、犯罪證據都會飛將下來,飛到這座城市居民的頭頂上,讓他們飽嘗自己釀成的苦果。 這個結尾告訴人們,不從根本上處理環境問題,環境污染終將危及人類的生存。

  10.沒有;這是一個開放性的題,可以圍繞做環保宣傳方面講,也可以有其他答案。

  (二)11.科幻小說 由于金星人不能適應地球的惡劣環境而不得不推遲數年來實現其原來的飛船計劃

  12.①氣體污染; ②水源污染; ③噪音污染

  13.①以科幻的形象更吸引讀者; ②通過第三者談,更能表明地球污染已嚴重到威脅人類自己的生存,使文章更有警示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14.提示:針對環境污染問題,主要談具體做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三、15.只要想象合理,與課文銜接自然即可。

《馬說》的練習題及答案4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

  ①駢( )死于槽櫪之間

  ②且欲與常馬等( )不可得

  ③執策而臨( )之

  ④才美不外見( )

  2.以下各組加粗詞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A.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無馬邪

  B.以君之力 策之不以其道

  C.雖有千里之能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D.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3.翻譯句子。

  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談談你對“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這句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兩馬并駕

  ②等同,一樣

  ③面對

  ④通“現”表現

  2.D

  3.①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喂養它。

  ②鞭策它,不按駕馭千里馬的方法,喂養它,又不能使它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4.這句話強調了伯樂的.重要性,有了能識別千里馬的伯樂,千里馬才能被發現。在封建社會人才主要靠圣明的君主;當今社會,人才的脫穎而出主要靠自己的真才實學,只要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意思對即可)

《馬說》的練習題及答案5

  《馬說》,完成1—6題。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1、解釋句中加粗的詞語。

  ①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②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

  ④執策而臨之( )

  2、 翻譯下列句子:

  (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之不能盡其才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馬說》一文借古代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為喻,抨擊了當時的“食馬者” “不知馬”的錯誤行為。但韓愈并沒有從正面闡明應該怎么做。參照選文的第二段,你認為他主張怎樣對待“千里馬”那樣的人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馬說》一文的標點是現代人加上去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馬也。”,應該用(?)結束。請你細讀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說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食馬者“不知馬”主要是不能了解千里馬的需求?請選用文中詞語,仿照所示答案,分別用兩個字加以說明,填寫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借千里馬的.遭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渴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喂養;②等同(一樣);③怎么;④馬鞭

  2、①譯文:喂養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它。

  ②譯文:喂養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3、策之以其道,食之能盡其材,鳴之能通其意,或用現代漢語表述。

  4、

  5、策馬、食馬。

  6、如:渴望自己能得到當政者的賞識、任用。

  (意對即可)

《馬說》的練習題及答案6

  文言文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嗚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日:“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1.用現代漢語譯出下列兩句話的意思。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馬有什么特點?(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惡果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哪句話表達了作者對“食馬者”的強烈譴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第三段中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借有關伯樂與千里馬的傳說,將愚妄淺薄的.封建統治者比作“”,而以“千里馬”喻指,以“伯樂”喻指,諷喻和抨擊的社會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況且想和普通馬一樣都達不到,怎么能讓它日行千里呢?

  (2)鞭打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

  2.一食或盡粟一石。

  3.食不飽,力不足。

  4.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其真不知馬也。

  6.食馬者封建社會那些被埋沒、被摧殘、懷才不遇的賢能志士能識別人才的封建統治者統治者不能識別和選拔人才,致使眾多有識之士埋沒于世。

【《馬說》的練習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精選馬說練習題及答案06-19

《馬說》練習題及答案04-24

馬說的練習題目以及答案09-29

馬說閱讀答案07-11

馬說閱讀答案04-07

《馬說》閱讀答案08-03

《馬說》閱讀答案10-25

《馬說》閱讀練習及答案09-21

《說勤》閱讀練習題及答案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