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子的語文教案課件
教學目的:
4、了解作者,熟悉生字、詞。
5、了解黃河的常識,通過艄公的形象,接受深厚的民族精神,理解作者闡明的道理。
6、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的全方位的襯托和對比手法的作用。
教學重點:熟讀課文,體會字里行間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通過重點語句、詞語分析蘊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一.組織教學(導語)
黃河文化的興起與內(nèi)涵源遠流長,物華天寶。奔騰萬里的黃河以她那博大的胸懷,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生靈,創(chuàng)造出一段段歷史的輝煌。以致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黃河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搖籃,華夏文明的發(fā)祥地。
二.簡介作者
袁鷹,原名田復春,又名田鐘洛,1924年生,江蘇淮安人。著有散文集《第一個火花》《風帆》《京華小品》《袁鷹散文選》等。他的散文作品善于以抒情、議論的手法和排比、疊句的形式,渲染氣氛,點化主題,詩意濃郁。
三.讀課文,解決字詞四.再讀課文,體會本文贊美了什么?
本文贊美了征服自然的人類,贊美了包括艄公、乘客在內(nèi)的“黃河的主人們”的勇敢、沉著、智慧和毅力,也贊美了黃河的雄渾氣勢和自然的偉力。
五.熟讀課文,找出文中表現(xiàn)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jié)課內(nèi)容二.分析課文
1.文章寫黃河的大、深、急,分別用哪些景物襯托?
(1)大水車羊皮筏子(2)人的心情
2.在這些景物中,作者所有的.篇幅奉獻給了蘭州的一種原始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這是為什么?
(1)地域的特點,富有人文精神和趣味
(2)引出艄公,用筏子的小、險體現(xiàn)人物的精神
3.艄公這一形象是怎樣的?----------他戰(zhàn)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之上,如履平地,是黃河的主人(勇敢、智慧、鎮(zhèn)靜、機智)(抒情)
4.黃河的險險在何處?夷、平地又是怎樣的?你從文中哪些句子中看出的?
5.作者說艄公是值得景仰和贊頌的,你從他的身上學到了什么?
只憑天不怕地不怕的大膽沖勁是不行的,要戰(zhàn)勝兇險、征服自然還得沉著、細心、機智和毅力。(議論)
三.本文除了襯托以外,還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對比:羊皮筏子體積小與承載的人多物重形成對比;岸上看的人提心吊膽與皮筏上的乘客從容談笑形成對比。
襯托:正襯:大水車----黃河的大
反襯:岸上人提心吊膽-----乘客從容笑談
筏子之小---------------水車之大
黃河之兇險-------------筏子之渺小
正襯、正襯錯雜:小小浪頭吞噬筏子,既正襯
【筏子的語文教案課件】相關文章:
《筏子》教案11-27
《筏子》導學教案08-26
《筏子》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用筏子造句07-02
心愿的語文教案課件05-17
老王的語文教案課件05-17
社戲的語文教案課件05-17
故鄉(xiāng)的語文教案課件05-17
秋天的語文教案課件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