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游山西村》導學案課件
預習提示
1朗讀詩歌,劃分音節。
2本詩作者( ),( )時期著名的詩人。
答案:
1.莫笑農家/臘灑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踟,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2.陸游,宋。
教學目標
1、背誦這首詩;理解詩的意境。
2、誦讀能力;聯想、想象能力。
3、重點目標:背誦此詩。
4、目標難點:理解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作者及背景簡介:
愛國詩人陸游在政治斗爭中,屢受統治集團投降派的排擠打擊,但他堅持抗金主張,始終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陸游由于支持張俊北伐失敗被罷官還鄉。居山陰(今紹興)鏡湖之三山村。這道詩作于次年春。詩中生動地描寫了農村淳樸的習俗和美麗的自然風光,表現出作者對農村生活的真摯的情感。
二、感知內容
(1)、“莫笑農家臘灑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寫農家熱情、淳樸、熱情好客,以豐饌款待客人的情況。“足雞豚”,形容菜肴很豐盛。“足”,“足夠”。“豚”,小豬,這里泛指豬。
(2)、“山重水復疑無踟,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聯描繪了山水復雜紆曲的美麗風光,表現了游者的驚喜和豪興。這兩句寫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實感受。重重疊疊的山嶺,彎彎曲曲的流水,遠遠望去好象前面已經無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爛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現了一帶村莊。兩句后來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絕處逢生的情境。它給人以堅持不懈、生意不絕的啟示,引導人們從一個狹小的圈子奔向一個開闊、明朗、優美的嶄新天地,所以被人們傳誦不衰。
(3)、“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前一聯寫村外風光,這一聯轉為寫村中所見所聞。春社日將臨,農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豐年,擊鼓弄簫、載歌載舞,熱鬧異常;農家的穿載簡潔樸素,還保留著古代的風俗習尚。這二句勾勒出一幅純真明快的農村風俗畫。
(4)、“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意思是說,從今以后,假如你們允許我在空閑的時候趁著晚上的月色前來訪問的話,那么,我會隨時在夜間拄著杖叩啟你們的家門的。這里,不僅說明了陸游與當地農民相處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詩人對山西村和山西農民無限喜愛的真摯情感。
2、從感情內容環境順序寫法五個方面賞析全詩。
感情:以喜悅之情為基調,重在表達對淳樸自然生活的贊美。
內容:一方面記敘游事,一方面表達對鄉情鄉景的贊美,二者是有機結合在一起的。
環境:一個動態性環境,由“游”字所致,以山水為背景,以農家茅舍為中心,呈現出一種山村寧靜優美的景象。
順序:“事→景→情”式,即首聯敘事,二三聯寫景,尾聯抒情。
寫法:借景抒情,一個個景點,紛至沓來,語言清新婉麗,情趣盎然。
板書設計
游山西村
陸游
首聯敘事
二三聯寫景 對淳樸自然生活的贊美
尾聯抒情
檢測題
1.背誦這首詩。
2.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歌的優美景色。
3、你在學習、生活中有否遇到“山重水復疑 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況?談談你的感受。
答案:略
【語文《游山西村》導學案課件】相關文章:
《游山西村》閱讀答案02-23
游山西村教學反思08-30
游山西村教學設計05-08
《游山西村》教學設計11-23
《游山西村》教學設計(精選10篇)07-01
《游山西村》教學設計12篇11-23
游山西村教學設計13篇12-13
《游山西村》教學設計(精選10篇)06-01
《游山西村》教學設計2篇06-01
四年級語文《游山西村》教學反思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