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算術課件
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培養計算能力。一個小學畢業生應能正確地、迅速地進行整數、小數和分數的四則計算,為升入中學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如何實現這個教學要求呢?
一、要講清算理和法則
算理和法則是計算的依據。正確的運算必須建筑在透徹地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生的頭腦中算理清楚,法則記得牢固,做四則計算題時,就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
小學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湊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數連加的概念,十進制計數法,有關數位的概念,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積、商的變化規律,分數的意義與性質,分數單位的概念,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約分與通分等概念。
二、要講清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運算順序是指同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加、減,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有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小學數學教材中,關于運算順序這部分知識是分散出現的,一年級就出現了兩步計算的加減式題,二年級出現了兩步計算的式題(沒有括號),三年級學習兩步計算的式題(有小括號),四年級學習四則混合運算順序三步計算式題,五、六年級繼續鞏固。
在講解運算順序時,學生會出現下列問題:
第一,脫式計算時,學生會出現如下錯誤的情況。如,
36-135÷9或36-135÷9
=15(沒有把“36-”照抄下來)=15-36(顛倒了兩個數的位置)
36-135÷9=21
=135÷9(不理解脫式計算的含義)
這類錯誤常在低中年級學生中出現。教師要反復講清,為什么不能改變順序,為什么未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的道理。
第二,不認真審題,出現了感知性錯誤,或抄錯數字符號等。
如,3.5+1.5-3.5+1.5(應等于3,而誤得0);236-36×5(應等于56,而誤得400),756÷4×25(應等于4725,而誤得7.56),都是沒按運算順序計算造成的。
類似這樣的題,在教學中應加強練習,也可以進行對比練習,以引起學生對運算順序的注意。如:75÷25×4,75÷(25×4);240-15×6+10,240-(15×6+10)。
三、要講清運算定律的意義
小學教材中主要講了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減法的一個性質:“從一個數里減去兩個數的和等于從這個數里依次減去兩個加數。”以及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這幾個定律對于整數、小數和分數的運算同時適用,用途是很廣泛的。
講解時,首先要使學生理解這幾個定律的意義。鑒于學生難掌握減法性質和乘法分配律,教學時,可舉學生熟悉的事例,并配合畫一些直觀圖加以說明。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要求他們記熟定律的意義。應要求他們會用字母表示定律。
其次,要使學生能根據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要啟發學生根據題目的數字特征進行簡便運算。
為了提高學生合理靈活的計算能力,還可以指導學生變化一些題目的運算順序和形式,使計算簡便。如,240×18÷72=240÷(72÷18)=240÷4=60(根據除數是乘數18的4倍,直接除以4);560×15÷8=560÷8×15=70×15=1050(運用交換律);240÷15×60=240×(60÷15)=240×4=960(根據乘數是除數15的4倍,直接乘以4);18×35=18×5×7=630(將35分解成5和7相乘);81÷36=81÷9÷4=9÷4=2.25(將除以36變成先除以9再除以4)。
四、要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
有些知識,要通過課堂教學的訓練,使學生能脫口而出,并做到準確無誤,只有這樣,計算起來才能正確迅速。如,20以內的加減法,乘法口訣等。
在四則混合運算中,加強基本訓練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加強口算教學和練習。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筆算的技能技巧是口算的發展,筆算是由若干口算按照筆算法則計算出來的。如987×786一題,就要進行9次乘法口算和14次加法口算,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口算出錯誤,筆算必然出錯誤。因此,不僅低中年級基本口算的訓練要持之以恒,隨著學習內容的擴展、加深,在高年級也應同樣重視。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及時鞏固概念、法則,增大課堂教學的密度,提高計算能力,而且可以在口算訓練中,通過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靈活運用知識,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注意力和記憶力。
①要重視講計算方法。講兩位數乘以一位數23×2時,旁注了2個20是40,2個3是6,40加6得46,就說的是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思考過程。教學時,應使學生掌握口算步驟,防止盲目多練。
②要采取多種形式練習。如視算,聽算讓學生直接說出結果。在低年級也可以做數學游戲,找朋友、送信、奪紅旗或搞數學比賽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教材中的重點、難點知識,更要注意加強基本技能訓練。如,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學生很容易丟掉0,為防止出現這樣的問題,可以安排如下的練習:
先說說下面各題的商是幾位數,再計算。
43344÷869844÷494343÷4311600÷58
由于學生在做題之前,先判斷了商是幾位數,如9844÷49一題,商應該是三位數,如果計算過程中不夠商1,學生就會意識到商0占位。
五、要有計劃地組織練習
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除了要重視算理和法則的教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教學,運算定律的教學,有計劃地組織練習也是很重要的。
基本的口算,基本的計算應該天天練,單項的計算要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重點練,對于學生難掌握之點易錯之處要突出練。編排練習題時,題目可按鞏固基礎知識的,提高運算基本技能的,形成運算技巧的順序進行。
第一,訓練學生用文字敘述題的形式讀題。240-15×6+10讀作:從240里減去15乘6的積,再加上10的和是多少?
第二,訓練學生講運算順序。 如,0.46+(36-765÷25)×25這道題有加法、減法、乘法、除法,又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的除法,再算減法,再用小括號里的結果與25相乘,最后算減法。開始學習時,也可以讓學生在算式中標明運算順序。
第三,對比性練習。
將易混易錯的題目放在一起,讓學生區分比較,以提高學生的鑒別能力。
如,指出下面每組題運算順序有什么不同,再計算。
①120×10÷5120×(10÷5)
②80+60÷1280+60-12
第四,填空練習。
為了突破難點,教材中關鍵的地方可采取填空形式練習。
①加減法的速算法
348+198=348□200□2
514-396=514□400□4
638-599=638-□+□
728-69-31=728-(□○□)
②乘法分配律
201×42=(□○□)×42=□×42+□×42
98×65=(□○□)×65=□×65○□×65
76×28+76×72=□×(□○□)
39×42+42=(□○□)×□
第五,改錯練習。
可把練習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錯誤板書寫出來,讓學生指出錯誤之處,說明產生錯誤的原因。并改正過來。 如,80×5÷80×5=1 54-54÷6=0
第六,趣味性練習。
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可以適當搞一些趣味性的練習。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項細致的長期的教學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幾項工作,還要注意做好學生的輔導工作。課堂上,通過學生回答問題,口算、板演、或書面作業,要及時地發現學生在計算中出現的問題,并加以解決,使學生的錯誤消滅在萌芽之中。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分析錯誤原因,找出錯誤規律,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做題和驗算的習慣,也是很重要的。
【小學生算術課件】相關文章:
小學算術課件03-30
算術的解釋及造句06-23
數學謎語算術02-21
算術的小學日記07-02
乘法算術教學設計06-12
小學生的課件04-01
動腦筋的算術題小學生作文09-01
人生算術題-經典美文03-30
思維算術教學設計模板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