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絲綢之路說課課件

時間:2021-06-10 17:05:11 課件 我要投稿

絲綢之路說課課件

  絲綢之路,一條古代貿易交流路線。又名絲路,是穿越中亞、翻過帕米爾高原、抵達西亞的線路。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絲綢之路說課課件 ,歡迎閱讀。

絲綢之路說課課件

  一、教材分析

  《絲綢之路》這篇課文以歷史記載過的一個小故事引入,讓學生了解到中國絲綢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隨后通過詳細敘述張騫通西域的故事,向讀者介紹了絲綢之路開辟的過程。最后點明了絲綢之路發揮的巨大作用――“它成為促進亞歐交流和人類文明發展的紐帶”。課文第四自然段是一個過渡段,它巧妙地把開辟絲綢之路的意義和張騫開辟絲綢之路的過程這兩部分內容銜接起來。

  二、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了解絲綢之路的來歷及其開辟的意義,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2. 通過反復讀課文體會過渡段的作用。

  3.運用“金鑰匙”介紹的方法默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 ①了解張騫被稱為外交家、探險家的原因。

  ②學會復述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張騫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三、教法

  建構主義教學法

  四、教具準備

  <<絲綢之路>>網絡課件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直入課文。

  1. 導入。

  連接視頻:(展示各種華美的絲綢面料,過渡到絲綢面料的衣服),由欣賞絲綢的風采導入,引起學生思考“絲綢是怎樣被世界認識的?”

  2.自讀課文。

  (二).質疑解疑 合作探究

  1. 課中質疑,直指重點。

  課件連接出示地圖,顯示羅馬和中國之間的距離有七千多公里。

  2. 學生就課文內容介紹當時的交通條件:(電子課文顯示)“沒有公路鐵路,沒有汽車飛機。羅馬位于中國西邊七千多公里的地方,中間還隔著沙漠、高山和荒原,沿途還有強盜和野獸的襲擊”。

  由此引起學生思考,并提出疑問:

  中國絲綢究竟是怎么運到歐洲去的呢?

  那是一條什么樣的路?是誰開辟的?

  為什么稱張騫為偉大的探險家、外交家?

  張騫是怎樣開辟絲綢之路的?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難?

  在文中舉了哪些事例來說明“畢生的精力”這一詞?

  3.學生默讀課文,結合課前所查資料思考問題,邊讀邊作批注。然后學生聯機討論,利用多媒體教學網的功能,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能力。

  4. 交流后反饋,并完成練習:

  (1)( )出使西域不幸被匈奴俘虜 → 被軟禁草原( ),后來逃到西域 →( )出使西域十三年回到長安 → 漢武帝再派張騫出使西域聯合烏孫國共同抗擊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2)這條路以( )為起點 → 經過( )→ 一直通向( )。

  (三) 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是在熟悉課文內容下,通過研讀第四自然段,體會過渡段的作用。

  電子課文顯示:“原來有一條橫貫亞洲、以絲綢貿易為主的古代商路。這條道路以我國當時的首都長安為起點,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東海岸,輾轉到達羅馬各地。歷史學家稱之為“絲綢之路”。為了開辟這條道路,漢代偉大的探險家、外交家張騫獻出了畢生的精力。”

  (1、2、3句為第一部分,最后一句為第二部分。引導學生理解:前半部分回答上一段提出的問題,后半部分則和下面的自然段有關。第4自然段巧妙地把開辟絲綢之路的意義和開辟絲綢之路的過程銜接起來,我們把這樣的自然段稱之為“過渡段”,它就像一座小橋,把前后的自然段連接了起來,所以我們說過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啟下。)

【絲綢之路說課課件】相關文章:

會計說課的課件03-31

故鄉說課的課件03-20

體育說課的課件03-22

體育說課 課件03-14

插花課件說課03-23

窮人說課 課件03-19

體育課說課的課件03-20

木蘭詩說課的課件03-19

說課教學課件模板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