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味文化說課課件
《體味文化》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單元第一課題第一課時的內容,我現就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和板書設計五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對教材的整體把握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第一單元第一課題的第一課時,本單元共設兩課,第一課從經濟、政治與文化關系的角度展開,引導學生明確文化的內涵,理解文化與經濟政治之間的關系,感受文化的力量,從而為以后的學習內容打下一個認識基礎,而第一課時作為開篇對于引發學生學習興趣,了解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教學三維度目標的確立和確立的依據
依據課程標準和本課教材的內容、特點及學生實際,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以下三個方面:
⑴ 知識目標:借助文化現象了解文化形式的多樣,通過對不同區域文化的對比,知道不同區域的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明確文化的內涵,學會歸納文化豐富的表現形式。
⑵ 能力目標:通過學生展示各種文化活動以及直接參與文化生活,提高學生歸納分析能力和實踐參與能力,通過對文化內涵和外延的剖析,提高學生對比分析的能力。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觀察不同區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階層的文化生活,體察廣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更加關注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質量和水平,激發學生對文化與生活知識的興趣,增強學生弘揚中華文化的使命感。 3.教學重難點的確立和依據 ⑴第一文庫網本課的教學重點:文化的內涵及特點
⑵本課的教學難點:讓學生體會文化就在我們身邊,文化是特有的現象
二、說教法,對教學手段的運用
根據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和本教材的.內容,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學生的思想實際問題,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自學閱讀法:以導學案為載體,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內容,鼓勵學生質疑并認真思考。
2、情境教學法:本堂課我通過制作多媒體幻燈片,以錄像、圖片多次為學生創設生動直觀的情境,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認知活動的效率和教學質量,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3、合作探究法:圍繞本課重難點,結合學生成長實際,我通過音樂、圖片等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展開討論。這樣可以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增強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集思廣益,求得共識,獲得新知。使學生在探究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能力。 三、說學法,對教學成果的檢驗
1、學生的學情分析: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社會上還存在一些迷信、愚昧、頹廢、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思想文化,甚至還存在一些腐朽文化道德。而現代學生社會經驗不足,明辨是非能力較弱,容易受一些不良文化的誘惑。這就需要教師入情入理地予以引導和啟發,使他們能在紛繁復雜的文化現象中認識文化,了解文化,正確的理解文化,從而能夠學會分辨優秀文化與落后文化,自覺抵制腐朽文化的影響。
2、學習方法的指導:教與學是相統一的,現代教育思想強調要注意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本課我將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以下學法:
⑴討論法。引導學生關注身邊問題,組織討論、交流,提高認識。 ⑵自學質疑法。充分利用教材內容,組織學生閱讀-質疑-釋疑,并養成圈點勾畫的讀書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對教學思路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