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說課課件
數控說課課件1
一.教材分析
數控機床是按照事先編好的程序指令自動運行加工零件的,而編制數控程序的依據是數控加工工藝規程。《數控加工技術》主要解決的就是數控加工工藝的問題,只有學好數控加工工藝才能夠準確快速地編程,因此《數控加工技術》是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所必須學習的一門專業骨干課程。
數控加工包括數控車削加工和數控銑削加工等內容,其中數控車削加工最具代表性,是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必修內容,它同樣遵循著先制定加工工藝再進行編程的工作步驟,可見數控車削加工工藝的制定是一項關鍵技能。
教材中為配合講解所選擇的零件圖樣比較復雜,而且需要對基點坐標進行計算,這對初學者來說十分繁瑣。所以我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教材進行了一些處理,改用了一張螺紋小軸零件圖樣,這張圖樣的結構簡單而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適合該部分的入門教學。
教學目標:教學大綱對這部分的要求是學生可以制定簡單軸類零件的數控車削工藝規程,能夠填寫工藝卡片,這正真是企業要求中職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加工工藝的制定對于初學這來說比較困難,除了要有一定的加工經驗,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質。根據以上的分析,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軸類零件數控加工工藝制定過程。
技能目標:能夠根據工作頁的指導制定出螺紋小軸的工藝規程,填寫工序卡片
德育目標: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及團結協作的精神. 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學生在制定工序順序的時候由于缺少工作經驗,經常會出現加工工序安排不合理所以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是:
重點: 螺紋小軸數控車削加工工藝制定過程。
難點:制定零件的加工方案,合理安排加工順序。.
二.教法分析:
學情分析: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絕大多數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適宜在現實的工作過程中建立概念。
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了刀具、夾具、和數控加工方法的相關內容。這為本節課學生獨立完成零件數控車削加工工藝制定打下了理論基礎。
根據學生上述特點,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本節課我主要運用了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任務教學法,通過按照企業真實的工作過程安排教學的各個環節,以學生為中心使其在學習中建立工作過程的概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在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任務教學法的基礎上運用討論法,在部分環節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使每個學生主動參與相互學習,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三.學法分析:
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要求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本節課我主要運用結構式指導法,通過資訊收集、決策制定、計劃安排、任務實施、任務檢查、評估反思完整的工作過程安排,使學生領會完成現實任務所依據的科學程序,以指導今后的工作和學習。
四.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上述課程設想,在課前做了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上課地點選擇數控模擬機房,在機房中有完善的多媒體設備,可以進行課件演示和工件仿真模擬加工。將學生分組,選出組長。事先開發指導任務完成過程的工作頁,每組分發一張空白數控加工工序卡片。課前還準備編制好的加工程序,在任務檢查的環節,為學生演示。
基于制定該零件數控車削加工工藝工作過程安排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設計的學習情景為資訊收集-分析圖紙、決策制定-選擇工裝、計劃安排-制定加工方案、任務實施檢查-驗證結果、評估反思-鞏固提高。下面我對這五個環節展開說明。
資訊收集環節-分析圖紙:
利用多媒體廣播的方式下發零件圖紙,簡明扼要地闡明本節課的任務和目的以及完成任務的過程,強調最后要按照學生所編制的工序
卡片用數控模擬仿真系統加工零件,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然后組織學生認真觀察圖紙,按照工作頁所提供的步驟完成工作頁中關于零件結構、材料、尺寸、公差、和相關技術要求等加工信息等的收集。這是為后續選擇工藝裝備、安排工步順序和確定切削參數做準備。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流動指導,同時觀察記錄典型的現象,為后續反思做準備。
決策制定-選擇工裝:
接下來進入決策制定環節,工藝裝備的選擇在工藝制定中是一個重點問題,它直接影響零件的加工質量,學生要根據前面所學的刀具、夾具、量具的知識確定加工零件所需工裝的問題。
在這個環節中仍然先由學生獨立完成,對于這個部分的工作頁內容我設計為多項選擇的形式,讓學生選擇要加工螺紋小軸這個零件所使用的工藝裝備。通過工作頁的提示,使學生對前面知識有的放矢進行回顧,并嘗試實際應用。
學生獨立完成這部分內容之后,教師可以安排小組討論,目的是通過討論統一認識,修正個別錯誤的決策,得到正確的決策,這樣既實現了本節課的情感目標,同時初步突破工藝制定中工裝選擇這一重點問題。
計劃安排-制定加工方案
這一環節學生需要協作完成工序卡片的填寫,初步突破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內容。為此教師需要在學生操作前講解工序卡片填寫的要求.考慮學生是初學的情況,在這部分工作頁中我提供了螺紋小軸所需加工工步,而且將工步順序混亂排列,要求學生通過討論運用排序方法將加工內容填寫到工序卡片上,同時根據教師提供的切削參數的工具表和給定的經驗值查出各工步的切削參數。因為切削參數的選擇多數是指導性意見,在實際加工時要根據現有的生產條件而定,本節課只介紹給學生確定切削參數的方法和常用的切削用量經驗值。
這樣做的目的是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工作頁的指導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完成知識的學習和構建,嘗試對本節課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自我突破。
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在確定工步順序時學生容易出現加工工步安排不合理的現象,這樣直接導致加工零件不合格。當教師
指導時發現學生出現類似問題可以進行及時糾正,也可以暫時沉默,在實施檢查環節作為錯誤實例,進行系統糾正。
任務實施與檢查-驗證結果
計劃安排環節完成后,我讓部分組長的匯報工序卡片填寫內容,教師做好記錄,暫不做點評。接下來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案例進行仿真演示和評價性講解。針對螺紋小軸零件圖學生安排工步時容易出現典型的錯誤有兩種:
案例一是沒有按照先加工基面的原則安排工步,這樣加工會導致零件長度尺寸不合格;
案例二是先加工螺紋,后加工退刀槽,這樣安排工步導致螺紋尺寸不合格,甚至會產生撞刀現象。
為了讓學生有直觀的認識,我按照這兩種加工方案編制數控加工程序在數控模擬仿真系統中為學生演示。經過我的引導分析,學生對該零件的加工過程安排更加清晰了,同時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為在學生反思環節的最終自我突破提供遞進式的依據
評估反思-鞏固提高:
這個環節我設計為學生自我反思為主、教師點評為輔的原則。首先請每組一名代表,結合教師點評的兩個案例對本組的工藝的制定進行自我反思,說明錯誤產生的原因,然后根據學生的反思教師進行補充性點評。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學生主要通過自我批評認真反思,強化本節課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并實現重難點的最終自我突破。
最后教師針對本節課進行總結,強調本節課的從咨詢到反思的各個環節與實際工作的緊密聯系,梳理和強化本節課的'知識目標。重申工裝選擇和工序順序安排的原則,闡述系統性錯誤的原因,強化對本節課技能目標重難點。點評各組的表現,突出本節課的情感目標。
最后布臵下次的任務思考題:分析該零件圖的內容,應選用什么數控機床進行加工?這道題既可以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復習,又可以引入下節課的任務數控銑削加工工藝的制定。
本節課的板書以零件加工工藝的內容為主結合課件的演示,讓學生對加工工藝分析過程有個直觀的了解。
數控說課課件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目前,數控專業的教材非常缺乏,有的理論很好,但操作性差,有的泛泛而論,沒有針對性。我校選用的是廣州數控隨機床配套的編程教材,它具有針對性強、操作性好、理論和實踐結合緊的優點。但教材的編排順序還不夠科學,有的不適合學生循序漸進的學法特點,在本節我將刀尖半徑補償放在圓弧插補指令后講,符合由淺入深的原則,通過循環指令的講解簡化編程,提高學生的興趣。
2、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模塊教學方法的要求和本次課內容的特點,結合學生的知識能力實際,制定以下目標:
(1) 知識目標:
掌握刀尖半徑補償的設置方法
(2)能力目標:
a.會用刀尖半徑補償指令解決過切問題。
b.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
c.解決生產中碰到的疑難問題。
(3)情感目標:
a.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嚴謹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自我表現的能力;
b.培養學生強烈的安全操作意識
c.讓學生明白高科技人才必須在生產中才能培養出來,必須積極加入到學校的對外加工活動中去。
3、重點、難點的確定。
(1)本次課的重點是刀尖半徑補償的使用方法和設置。
(2)本次課的難點是會用刀尖半徑補償解決過切和欠切問題,并能運用它進行生產加工。
4、學時安排:
本內容共用2學時完成,第一學時探討刀尖半徑補償解決過切和欠切問題,第二學時前1/2講刀尖半徑補償的使用方法和設置,后面的學時進行實踐性生產加工及總結。
二、說學情
知識和能力方面:通過前面課程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般的機床實際操作,并能單獨進行簡單零件的加工,但是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教學中我讓基礎較好的學生與能力較弱的學生搭配成學習小組,在機位上相對集中,以便他們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三、說教法:
數控編程比較枯燥,比較難。因此我采用探究式、啟發式、情景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借助powerpoint、數控仿真軟件、電子教室等先進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知識,在生產實踐中形成能力。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理論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培養高科技人才的教學理念。
四、說學法:
在這節課中,學生主要用到的學法是“接受任務——探究學習——接受點撥---仿真操作—-階段總結——生產運用---反芻理論”。
教學的主要任務不僅是積累知識,而且還要發展思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主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我們是一時的老師,不是一世的老師!
五、說過程:
(一)新課導入:
1、提出問題:
(1)理想刀尖和實際刀尖的區別
(2)刀尖半徑引起的加工誤差
(3)刀尖半徑補償的含義
2、分組進一步漸進式找規律:
3、教師運用仿真軟件演示上述規律,指出這個規律。
這里采用不同的手段,特別是自做的教具將形、聲、動作有機地融合起來,觸動學生多感官的神經,突破重難點學生接受起來輕松自然,達到了愉快學習的目的
(二)教師講解:
1、與刀尖半徑補償有關的指令。
2、工件位置、刀具運動和指令的關系
3、編程規律
4、刀尖半徑補償的工作過程
5、編程方法
6、編程舉例
7、參數設置
(三)生產運用:
1、發送圖紙,學生初步討論工藝方案
2、教師選一學生回答后點評工藝,強調安全工藝運用我校對外加工件引發學生嘗試實踐的興趣.
3、學生獨立編程后在數控仿真軟件上運行
4、工件檢驗:嚴格按圖紙要求
5、加工總結
(四)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