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必躬親課件
《治水必躬親》一文既涉及“人與自然、環境”這個大主題,同時又是一篇議論性的古文。文章論述了躬親是治水的必要條件,強調親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說明只有躬親、清廉,才能治好水。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額治水必躬親課件,歡迎閱讀。
治水必躬親課件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說出文言實詞和虛詞在句中的意義
2、能說出治水必躬親的道理
3、學習擺事實,講道理和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對“治水必躬親”這一基本道理的理解。
2、難點:理解文言實詞和虛詞在句中含義的基本方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通過對話來促進相互間的交流和溝通,它不僅可以增進人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誼,而且還能調節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由此可見對話的作用很大。
其實,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對話方式。我們可以和文本對話,與同學對話,與老師對話,還可以與現代媒體對話。今天我們就通過對話這種學習方式,學習古人錢泳的一篇文章,這就是《治水必躬親》。大家可以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文本,例如可以誦讀,可以默讀,也可以幾個人組成一個小組一起朗誦等,要求能讀通順。
二、與文本對話,解讀文本
與課文對話,利用舊知,結合注釋,運用工具書,嘗試讀懂、理解文章,將自己不懂的字詞語句作出標記。
三、與同學對話,釋疑解難
與小組同學對話,交流自己對于文章字詞以及內容的理解,互相合作,解答疑難。將小組合作依然不能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
四、與老師對話,交流心得
五、與生活對話,理解文意
1、敘述故事
要求學生講述古今幾個有關“治水”的故事,并且能夠做到故事情節完整,敘述重點突出。如:鯀治水、大禹治水、西門豹治水、李冰治水、歷史上中華民族治黃等等。
2、比照分析
要求學生結合故事,對照文本,理解治水必躬親的道理。
(結合所講的故事是重點,在評述故事的基礎上理解文章的主題。如:鯀治水不成,因為他執一、拘泥于“水來土掩”的掌故,未能躬歷山川,親勞胼胝;李冰修建都江堰雖然是堵水,但他成為造福后人的功臣,這是因為他知山知水,知情知勢。大禹治水能躬歷山川,親勞胼胝,冒雨沖風,往來于荒村野水之間,三過家門而不入……在具體事例中加深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六、援疑質理,掌握方法
“治水必須躬親”,文章是怎樣闡述這個問題的呢?
(明確擺事實,講道理是最基本的論證方法,也是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同時引導學生結合對歷史上不同治水人物的正反方面的評價,引導學生關注文章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七、拓展延伸
家喻戶曉的海瑞,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樣的一個形象?讀了課文之后,你對這個人物有哪些新的認識?
八、作業
請同學以“治學必躬親”為題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300字左右的片段,闡明治學也要躬親的道理。
通過仿寫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無論做什么事情躬親都是必不可少的條件;進一步加深對文章寫作方法的感悟——能運用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治水必躬親課件2
研習1、作者認為治水成功必須要避免哪些不良現象?
答:執一,泥于掌故,妄意輕信人言;
好逸而惡勞,計利而忘義,遠嫌而避怨。
研習2、作者認為“事舉”、“水利興”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答:躬親、清廉。
研習3、請結合文章簡要談談作為領導者,海瑞具有哪些可貴的品質?
答:從“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緩帶,冒雨沖風,往來于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 可看出海瑞是一個躬親治水、不畏艱辛、為民著想、清正廉潔、以身作則、嚴律下屬的人。
研習4、文中作者用了多種論證方法來證明“治水必躬親”這一觀點,請結合文中具體內容列舉一例加以說明。
答:事實論證:列舉海瑞治水的例子,具體直觀地論證了“治水必躬親”的道理,增強了文章的說服性。
正反對比論證:例列舉海瑞治水最終成功的事例,與“好逸而惡勞,計利而忘義,遠嫌而避怨”做對比,突出了治水必躬親的道理。(任選一種)
研習5、對文中“必如是而后事可舉也”中的“如是”作解釋,并指出“是”指代文中哪些內容。
答:像這樣。布袍緩帶,冒雨沖風,往來于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
研習6、課文舉“海瑞治水”的事例說明了什么道理?我國歷史上治水的名人很多,你還能舉幾個嗎?
答:做任何事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
舉例:李冰父子,孫叔敖,范仲淹,王安石,西門豹。
研習7、海瑞墓室后擴建了“揚廉軒”,亭柱上刻有海瑞的兩幅對聯,其一是“三生不改冰霜操,萬死常留社稷身”,請結合你所了解的海瑞,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海瑞一身正氣、清正廉潔、大公無私。
研習8、主題思想:
本文論述了治水必躬親的道理,說明只有躬親清廉才能治好水。
研習9、段落分析:
第一段:先說明治水要防止的現象,然后論述治水必躬親的原因。
第二段:以海瑞為例,說明治水不但要躬親,而且要清廉。論證方法:采用舉例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先正面說海瑞治水不但躬親,而且清廉。再反面說如果海瑞不吃苦,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辦不好。
研習10、第二段就治水問題作者講了兩個方面,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這兩個方面的結果,并用自己的話概括造成這兩種結果的原因分別是什么。
必如是而后事可舉也。 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
“舉”是因為海瑞能深入實際不畏艱辛,清廉治水。“不舉”是因為好逸惡勞,貪財求利,不聽取正確的意見。
研習11、為什么說治水“必得躬歷山川,親勞胼胝”?用課文原句回答。
答:蓋地有高低,流有緩急,潴有淺深,勢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詢不窮其致。
研習12、海瑞當年是如何治河的?請用課原話回答。
答:海忠介治河,布袍緩帶,冒雨沖風,往來于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
研習13、海瑞是一個廉潔奉公的清官,也是一個身體力行、操勞奔忙、造福百姓的實干家。下面這些句子,分別表現了海瑞哪些方面的品質?
答:①布袍緩帶,冒雨沖風,往來于荒村野水之間……為真實、全面地了解情況,不辭勞苦、事必躬親。
②親給錢糧,不扣一厘……廉潔奉公、造福百姓。
【治水必躬親課件】相關文章:
治水必躬親說課稿11-02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課件09-19
防治水規定01-24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04-07
大禹治水評課12-17
防治水會議紀要01-28
大禹治水的古代故事11-04
大禹治水說課稿(精選2篇)11-30
神話故事大禹治水內容03-22
大禹治水文言文翻譯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