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培訓考核制度9篇[推薦]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我們都跟制度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制度是要求成員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到底應如何擬定制度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員培訓考核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員培訓考核制度1
一、食品從業人員包括新參加工作和臨時參加工作的餐飲和超市服務從業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從事食品服務工作。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應制定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訓計劃,組織各部門負責人和從業人員參加各種上崗前及在職培訓。
三、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訓應針對每個食品加工操作崗位分別進行,內容應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標準、加工操作規程和其他食品安全知識,加強誠信守法經營和職業道德教育等。
四、培訓方式以集中講授與自學相結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待考試合格后再上崗。
五、建立食品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檔案,將培訓時間、培訓內容、考核結果記錄歸檔,以備查驗。
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集中培訓不少于40小時。
人員培訓考核制度2
為增強職工的食品衛生安全意識,提高職工的食品衛生安全知識水平,根據《食品衛生安全法》《食品衛生安全法實施條例》及《流通環節食品衛生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一、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培訓計劃。
二、成立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培訓工作機構,具體負責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培訓工作的實施。
三、每月組織食品從業人員開展1次以上的食品衛生安全知識集中學習培訓,做好培訓記錄及學習培訓相關檔案。每年組織一次食品衛生安全知識考試,考試合格者頒發證書并發放一定數量的.獎金,考試不合格者,組織其重新學習,參加補考,直到考試合格為止。
四、按時、按要求組織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人員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五、有條件時選送食品衛生安全管理人員參加食品檢測、檢驗知識學習培訓,培養專職或兼職食品衛生安全檢測、檢驗人員。
人員培訓考核制度3
為不斷提高我院進修醫務人員業務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我院基礎醫療質量,規范醫療操作程序,根據醫院業務發展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對進修醫務人員進行‘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與考核,把‘嚴格要求、嚴密組織、嚴謹態度’落實到各項工作中,特制定本培訓與考核制度。
一、培訓及考核目的
1、提高臨床進修醫(技)師的基本理論及基礎知識
2、規范臨床進修醫(技)師的基本操作流程
3、強化臨床進修醫(技)師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培訓和考核對象
全體進修醫務(技)人員,包括進修醫師、進修主治醫師、進修副主任醫師和進修主任醫師、輔助科室的進修醫技人員。
三、培訓形式
1、以科室集中學習和醫院集中輔導相結合的方式。
2、各科室成立以科主任、護士長為主體的“三基三嚴”訓練管理小組。科室應根據專業特點,明確本專業“三基”訓練內容,特別是針對本專業的薄弱環節和人員構成情況,年初制定適合本專業的實施計劃,由科室組織實施。年末由醫務科、護理部進行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考試及技能考核;
3、醫院每月兩次組織全院進修醫務人員進行“三基”知識學習,及操作培訓,學習情況及考勤進行登記。
四、培訓內容(各級、各專業)
1、臨床基本技能病歷書寫與全身體格檢查、無菌操作技術、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氣管插管術、機械通氣、心肺復蘇、心電圖檢查、醫學影像學閱讀、超聲診斷學、臨床核醫學等。
2、臨床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各專業的臨床診療常規、抗生素及藥物的合理使用規范、合理用血指征、檢驗相關基礎知識等。
3、衛生相關法律法規。
4、醫院規章制度
5、醫技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以本專業為主。
五、考核內容
臨床進修醫師
1、相關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制度
2、臨床基本知識
3、臨床基本技能病歷書寫及全身體格檢查、無菌操作技術、臨床常用操作技術、徒手心肺復蘇、心電圖、醫學影像、抗菌素及藥物的`合理應用是每年必考項目其余項目每個考核周期抽考2 項
臨床進修主治醫師
1、相關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制度
2、臨床診療常規和各專業知識、診療指南
3、臨床基本技能病歷書寫及全身體格檢查、心肺復蘇、臨床常用
操作技術、心電圖、影像讀片、抗菌素及藥物的合理應用是每年必考項目,其余項目每個考核周期抽考2 項
臨床進修副主任及進修主任醫師
1、相關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制度
2、臨床診療常規和各專業知識、診療指南
3、徒手心肺復蘇技能 輔助科室的進修醫技人員
1、本專業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2、徒手心肺復蘇技能
八、考核結果認定
1.臨床醫師專業知識和技能考核以滿分100 分計分中醫科、康復科、口腔科的醫師考核達65 分以上,其余學科的醫師考核達75 分以上則視為考核合格。
2.輔助科室的醫師專業知識和技能考核、徒手心肺復蘇技能考核均達75 分以上、技師達65 分以上則視為業務考核合格有一項不合格者則視為業務考核不合格
3.考核不合格者在考核周期內給予一次補考機會考合格者則視為本考核周期業務考核合格考仍不合格者則視作本考核周期內業務考核不合格。
5.無正當理由擅自不參加考核者視作本考核周期業務考核不合格。
6.臨床各級進修醫師和輔助科室進修醫技人員在專業知識和技能考
核中,連續三此專項考核均達90 分以上者,該專項則可免試兩次。
7.“三基”考核結果直接與醫師定期考核中考核、職稱晉升和崗位聘用等掛鉤。
九、考核管理
1、由醫務處組織成立院內業務考核專家小組組建題庫負責對臨床進修醫師進行業務水平測試。
2、每項考核工作結束后由醫務處通過院周會形式對考核結果進行公示。
3、醫務處負責將考核結果如實錄入進修醫師個人醫療檔案為職稱晉升、崗位聘用的依據。
4、醫院把“三基三嚴”訓練工作納入基礎醫療質量管理,與科室質控掛鉤;對“三基”訓練工作做得好的給予表彰,對成效突出的科室和個人給予獎勵;對不重視“三基”訓練工作,教育培訓管理混亂,缺乏規范的原始記錄,“三基”考試考核不合格者,給予通報批評、限期整改,根據情節輕重,扣罰科室質控分及個人績效工資。
人員培訓考核制度4
1、目的和范圍
1.1目的
提高車庫作業人員安全意識和技術水平,了解國家有關車庫安全管理的法規、政策,自覺地履行車庫作業人員的各項職責。
1.2范圍
規定車庫作業人員進行培訓的內容、方式,組織車庫作業人員的方法。對培訓取得的`成果進行考核。
2、職責
2.1車庫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組織對車庫作業人員培訓工作。單位負責組織對培訓情況進行考核。
3、車庫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
3.1車庫一作業人員必須持質量技術部門的特種設備操作證方可獨立從事相應的工種。
3.2車庫作業人員的培訓包括:外委培訓(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組織)和單位內部的培訓兩種。
3.3車庫安全管理人員應建立該類人員的培訓、教育檔案,及時通知有關人員參加車庫作業的換證考試,保持操作證的有效性。
3.4車庫安全管理人員每年應編制當年度車庫作業人員的培訓計劃,報單位領導批準后實施。
3.5單位內容培訓由車庫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組織實施,每季度至少一次,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國家有關車庫的法律、法規、規章的學習;車庫事故的案例分析;有關車庫技術知識的學習。必要時可組織人員進行筆試。每次培訓必須做好相應的記錄。
3.6參加外委培訓(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組織)的人員必須經單位領導同意,培訓合格的予以報銷相應的費用。
3.7車庫作業人員未按規定參加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的按有關制度予以處分或扣獎。
3.8車庫安全管理人員培訓考核按質量技術部門的規定要求進行。
人員培訓考核制度5
一、為規范食堂餐飲經營行為,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和服務水平,根據《食品安全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二、凡在本項目上從事食堂餐飲工作的所有人員(包括廚師、服務員、洗碗工、采購員、管理人員等)均應遵守本制度,認真參加衛生知識培訓。
三、所有食堂餐飲從業人員在開始工作前(包括臨時工)必須進行基本的衛生知識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從事食堂餐飲工作。
四、食品安全管理員要及時對在本項目從事食堂餐飲的工作人員進行登記造冊,按照培訓計劃安排,組織從業人員分批進行衛生知識培訓教育,并進行考核。
五、衛生知識培訓內容包括與從事工作有關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標準、衛生知識以及衛生操作要求。
六、從業人員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必要時接受臨時檢查。新參加或臨時參加工作的人員,應經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疾病的.,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七、從業人員有發熱、腹瀉、皮膚傷口或感染、咽部炎癥等有礙食品衛生病癥的,應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礙食品衛生的病癥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崗。
八、應建立從業人員健康檔案。
人員培訓考核制度6
一、餐飲服務人員必須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工作。
二、認真制定培訓計劃,在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參加食品安全知識、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的'培訓以及操作技能培訓。
三、新參加工作的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四、培訓方式以集中講受與自學相結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離崗學習一周,待考試合格后再上崗。
五、建立從業人員食品安全及衛生知識培訓檔案,將培訓時間、培訓內容、考核結果記錄歸檔,以備查驗。
人員培訓考核制度7
一、藥學專業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專業知識學習,了解和掌握本專業的發展趨勢和動向。
二、隨著專業技術職稱的晉升,藥學專業人員的自身業務水平和醫、教、研綜合能力也應該有相應的鍛煉和提高。
三、通過培訓教育,促使員工在知識、技能、品德、法規、溝通等方面不斷提高,以獲得足夠能力履行其職責,并適應藥房工作發展的需要。
四、加強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知識技能的學習和更新。
五、學習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規章制度。
六、掌握操作規程和服務技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對象為藥房所有工作人員
八、建立培訓制度和培訓計劃,做好培訓記錄。
九、藥師每年度須達到規定的`培訓學時數量或學分要求。
十、定期組織崗位考核,成績記錄在個人技術檔案中,作為任用的考依據。
十一、對積極參與本行業學術交流活動并獲獎的藥學專業人員,和每個年度在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出版論著的藥學專業人員,可根據本單位和科室的有關規定給予一定獎勵。
人員培訓考核制度8
為確保實驗室全體員工熟悉生物法律、法規,建立生物意識,保證相關工作人員掌握開展工作必需的生物知識和技術,避免實驗室感染,防止實驗室事故,特制訂本制度。
1、制定年度生物培訓、考核計劃,報生物領導小組批準后實施。
2、培訓資料:生物相關法律、法規、辦法、標準、本實驗室生物手冊、生物管理制度、應急預案、緊急事件的上報和處置程序、生物風險評估、生物操作規范、儀器設備的使用、保養、維護、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菌(毒)株及樣本的收集、運輸、保藏、使用、銷毀、實驗室的消毒與滅菌、感染性廢物的處置、急救等。
3、每年組織全員(包括實驗室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樣本運送人員、保潔員等)的生物培訓、考核。
4、針對不同的工作崗位,在全員培訓的基礎上,組織開展專項生物培訓。
5、培訓后應對參加培訓的人員進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樣化,如筆試、口試、實操等。
6、對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員頒發相關崗位的上崗證。
7、建立并保存生物工作人員的培訓、考核檔案。
8、做好生物培訓需求和效果的評估工作,為制定年度培訓、考核計劃帶給依據。
9、對新上崗、轉崗的員工進行生物相關知識、生物手冊等的培訓,明確所從事工作的生物風險。
10、當有關部門新頒發、修訂生物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標準等,實驗室生物手冊進行修改后應組織開展相關資料的培訓和考核。
13、按照檔案資料管理制度保存與人員培訓、考核相關的記錄。
人員培訓考核制度9
為了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有效的管理,進一步提高遵章守紀自覺性,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制訂本制度。
1、公司統一建立特種作業人員檔案,辦理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復審及變更手續。
2、特種作業操作證統一交公司集中管理,需培訓特種作業人員應在單位工作半年以上,送省、市參加培訓取證事宜。要求文化知識水平及身體狀況與其工作崗位要求相適應。
3、取得危險崗位操作證的工作人員,每年要進行安全知識再教育,按期復審證件。在中途狀況不適應經核實調離工作崗位另行安排工作,連續半年以上未從事本工種的.特種作業人員,要履行考核單位確認方可上崗工作。
4、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由單位統一安排經費,考試不及格本人承擔50%費用。
5、危險作業人員要堅守工作崗位,精心操作設備,不準上崗離崗、脫崗串崗現象發生,一經查實處罰200元,情節嚴重的調離本崗位,造成事故還應承擔全部經濟責任。
【人員培訓考核制度】相關文章:
人員培訓考核制度07-02
(通用)人員培訓考核制度07-05
食品從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01-12
人員培訓考核制度優選(9篇)07-06
人員培訓考核制度實用[9篇]07-06
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通用12-07
保潔考核制度02-19
師德考核制度06-13
班級的考核制度06-25
保安考核制度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