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過小年美文

時間:2024-02-02 16:46:03 秀雯 經典美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過小年美文(精選16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美文嗎?什么是美文?就像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衡量美文的標準。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美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過小年美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過小年美文(精選16篇)

  過小年美文 1

  在北方,天寒地凍,人們把一個年過得長長的。打進臘月起,就開始了忙碌,而到了小年就開始正式籌備,俗稱:忙年。

  小年,臘月二十三。寫到這,我恍惚了一下。不知怎的,母親突然就站在了我的面前,還是生前的樣子。不,是我小時候的樣子——系著圍裙、袖子挽起。印象中,這是一年里母親最忙碌的時候。小時候這一天,是母親宣告大忙碌的開始。從這一天起,母親一邊忙碌——打掃房間、籌備年貨,一邊跟粘著她的我講述各種習俗、禁忌,還有兒歌:“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燉燉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二十三是小年,家里要祭灶。那時候灶臺上已經沒有灶王爺的神像了,可是母親還會履行一套繁復的程序。別的記不住,就記得封灶王爺嘴的灶糖,又脆又香,入口即化。這天,母親還要掃房。她把我們都趕出去,把家什用舊報紙蓋上,用頭巾把頭發包住,把雞毛撣子綁在一個長竹竿上,然后把房頂、屋角到處的積塵撣得干干凈凈。最后再把窗簾洗凈換上,窗戶擦得一塵不染,連鍋碗瓢盆都用爐灰擦洗得锃明瓦亮。

  這些年,繁忙的工作和家人的縱容,讓本不勤快的我把日子過得更是粗糙了許多。但是,母親在世時,再忙再累,我都會把玻璃窗擦得锃亮,滿足老人家亮亮堂堂過新年的愿望。母親走后,搬了家,大大的、多多的玻璃門窗成了心病,我總想自己擦,也想享受年前的忙碌。可是真的要擦下來,估計幾天爬不起來。每次,家人都攔著,最后,就是小時工解決。每至此時,我就會想起兒時母親的忙碌,那種艱辛生活中,母親所承受的生活壓力及勞作。然而,她讓我感受到的卻是對生活的向往和歡樂的期望。現在想來:那些年里,我之所以能坦然、淡然地經歷風風雨雨,走到今天的`平和從容,并還能以寬容的心態對待一切,和媽媽傳遞給我的這種溫暖有著深深的聯系。這是媽媽給我最寶貴的財富,是足以應對任何變幻的厚實的底蘊。

  此時,心中是一種暖暖的痛楚,混雜著感激、思念。

  小時候的這一天,除了有黏牙的灶糖,還有餃子,雖肉少菜多卻格外好吃。今年我也想給兒子包上一頓菜多肉少的餃子,不止為回憶,還要把母親給我的寶貝傳遞給他——那種堅韌、樂觀、永遠充滿希望的心境。

  過小年美文 2

  春節的腳步慢慢加快,轉眼間小年已經來到我們身邊。小年這天灶神爺會下凡,到每戶人家“串門兒”,看看這家一年的善惡。所以為了迎接灶神爺,要打掃衛生,順便給灶神爺嘴上抹點蜜,讓他在玉帝面前說說好話所以這一天芝麻糖也是必不可少的。

  把作業寫完我就和媽媽一起開始了大掃除計劃。我的第一個任務是整理玩具,平時不愛整理的,我看見那一大箱一大箱的玩具,我都害怕!拉出來玩具箱,里面的東西更讓我連連敗退!本來放拼插的箱子里卻像大燴菜,不光有拼插,還有汽車模型,恐龍模型,還有灰頭土臉的`毛絨玩具,居然還有根跳繩。為了方便整理,我把那幾樣玩具“嘩”一下全倒在了一起,接下來就是像大海那樣無窮無盡的工作量。我采取了一小點一小點整理的戰略方式,發現目標便迅速抓起放到屬于他的盒子中,眼看玩具堆一點一點的變小,我的玩具可算打掃完了,看著整齊無比的玩具,別提多驕傲了!

  我一出去便看見媽媽正費力的擦著油煙機,媽媽告訴我讓我先掃一下地,我愉快地答應了。我拿起掃把開始對全屋進行地毯式的攻擊,不一會兒便找出一大堆垃圾,去廚房倒垃圾時,看見母親帶著手套,一手拿抹布,一手拿清潔劑,碰到了污點的地方拿抹布一擦,污點就被消滅了。我受到媽媽的影響,也認真地干了起來。

  一個上午家中變得井然有序,整整齊齊,我想灶神爺也一定會表揚我們的吧!

  過小年美文 3

  昨天是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我老家有個傳說,說:昨天是“灶王爺”上天去匯報一年的事情。為了讓“灶王爺”只言好事,我們老家這一天要吃餃子和玉米糖。因為餃子需要包,就等于把“灶王爺”的嘴封上,只讓他上天說好事不說壞事。吃玉米糖是因為想讓他嘴變得甜一點,其實還是讓他說好事。

  昨天我和媽媽上天虹超市去買包餃子的面和包餃子的餡。我們買了角瓜和雞蛋,因為我要吃素餡的。最后還買了一袋面粉。

  回到家,我媽媽把面和好了,又把面用刀切一小塊一小塊的讓我按面餅。我一按,好軟啊!于是我問媽媽:“為什么面這么軟?”“記住,軟面餃子,硬面條。餃子的面就是要和得軟一點。”媽媽說。我按完了面餅,媽媽又把面餅搟了搟,面餅變得薄薄的`,然后媽媽教我包餃子。因為我第一次包餃子,所以媽媽讓我少放點餡,然后把面皮中間對折捏好,再把面皮其它部位捏緊,不要露餡,一個餃子就完成了。我包的幾個都是“瘦瘦長長”的,而媽媽包的全是是短短胖胖的。我問媽媽:“為什么我包的又瘦又長,沒你包的好看?”“每個人不是天生就會干什么事情而且能干好的,你多包幾次就包的漂亮了。”

  包完餃子,我們拿去煮。“開飯嘍!”媽媽說。我們把餃子端上來,吃了起來。味道真的不錯哦!尤其是我包的,我感覺更“好吃”啊!昨天真是好快樂!

  過小年美文 4

  車水馬龍”,街道兩側隨處可見迎新春標語,市民們紛紛進入商場、超市購買年貨。哈爾濱整個城市洋溢在一派喜慶氣氛中2010年陰歷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也就是今年的1月26日,是傳統的小年,小年之所以被稱為小年,是因為在大年初一的前一周的一天要做好過年的準備啦!大多數人們都要買好春聯,準備年貨,要干干凈凈過個好年。

  今年,我來到了哈爾濱過年,1月26日,我早早地起了床,走到陽臺,只見大街上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年味”愈加濃重,小姨帶著我和弟弟來到商業中心區域,只見商業中心“人頭攢動”、“車水馬龍”,街道兩側隨處可見迎新春標語,市民們紛紛進入商場、超市購買年貨。哈爾濱整個城市洋溢在一派喜慶氣氛中。

  逛了半天的`街,我們在街邊攤上買了兩包“灶糖”,聽小姨說好像好像是把灶王的的嘴黏上,讓他只說好話,不說壞話。聽義取意,灶糖是一種很黏的糖,我打開袋子,拿出一根,由于哈爾濱很冷,所以灶糖變得很脆,我一咬:“咔嘣”!灶糖進入了嘴里,馬上融合了,變得很黏,而且甜極了。

  回到家,外公已經做好了一桌子讓人垂涎的飯菜,我們打開電視,觀看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其樂融融。

  今天,真是個不眠之夜,既幸福又開心的日子!

  過小年美文 5

  今天,一早起來,我就拉著弟弟飛快的起床,穿衣服,洗臉,外加我一個梳頭。

  姥姥,早早就做好了一鍋香噴噴,好吃的飯菜。我和弟弟一臉驚訝。姥姥你怎么做了這么多菜,我激動地問姥姥。其實,我和弟弟的心里打著鍋飯菜的主意時間已經很久了。開飯了,是姥姥說的。我和弟弟兩只小饞貓,早早的就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就為了。姥姥把飯端上來時,我和弟弟早已控制不住肚子咕咕叫的聲音了。我和弟弟拿起筷子,狼吞虎咽的向嘴里塞,好像一百多年沒吃東西似的。我們吃的嘴里都沒時間說姥姥做的飯菜好吃了。姥姥做的菜,飯,的味道先是迷住了我們,最好吃的有餃子,翡翠碧玉湯,雞腿,珍珠大蝦......

  吃完飯,到了中午,我們在睡覺,姥姥家的小貓“咪咪”忽然爬到我和弟弟的中間安家了。我和弟弟起床時還是中午,我和弟弟的手就癢癢的不得了。我一想是想放鞭炮了。我和弟弟偷偷地跑下去放鞭炮。我和弟弟先拿了兩根香,又找到了鞭炮。開始放了,我右手拿鞭炮,左手拿香,有模有樣的`學著大人的樣子點,剛把香放上去鞭炮就噼里啪啦的響了起來。嚇得我把手里的香放下,撒腿就跑。讓我弟弟笑得肚子都快破了。

  到了晚上,我們一起放煙花,鞭炮,歡歡喜喜的可真好玩。

  這一天過得可真有趣呀,真希望每天都是節日。

  過小年美文 6

  今天是臘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南方人的小年。大家都知道春節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了,而小年正是春節的前奏。

  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因為媽媽要把公公接到家里來一起過小年。中午媽媽騎車去接外公了,我在家寫作業。過了一會兒,我作業寫完了,趕緊把桌子移到中間,把三把椅子整整齊齊地擺好,把碗筷清洗干凈放在桌上,就等媽媽回來炒菜煮飯咯。“哐當”嗯!開門聲,媽媽回來了!我急忙來到家門口和公公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我把公公請到家中,泡了一杯茶給公公并和公公聊起了天。我對公公說了一個笑話:“爺爺,有一次賈老師對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哪位同學知道為什么打雷時先看見閃電再聽到雷聲?小明舉了手回答,因為眼睛長在前面,耳朵長在后面。”說完這個笑話,我和公公都開懷大笑。

  我和公公來到廚房間看媽媽炒菜,原來媽媽正在炒回鍋肉、大白菜、西紅柿雞蛋湯及西蘭花……媽媽的手藝真把我和公公震撼到了,我和媽媽把菜端到桌子上。開飯了,我們吃著香噴噴的米飯和菜,真美味。這時我用筷子夾了兩片肉給公公,我們說說笑笑,一起快快樂樂地吃完了一個溫馨美味的午飯,同時也過了一個充實愉快的小年。

  吃完飯,媽媽把公公送回老家,這個小年我過得太開心了!

  過小年美文 7

  小年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其重要程度僅次于大年。當然了,小年也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一樣,也有很多的風俗。

  小年那一天,我早早就起了床,想看看到底有哪些風俗。

  我先來到廚房,只見媽媽在灶臺上擺了許多供品,供品中還有一盤昨天買回的麻糖。為什么要供麻糖呢?因為在中國人的腦子里,認為每一個灶臺都住著一個灶王爺,到小年這一天,灶王爺要去天上向玉皇大帝做報告,匯報他在這戶人家這一年來所觀察到的事,俗話說:“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人們擺供品是為了讓灶王爺吃了供品以后,能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特意供一盤麻糖,是因為自己一年來,免不了做一些灶王爺看不慣的事情,所以干脆讓他吃些麻糖,把嘴粘住,好話、壞話都別說了。我就想:這灶王爺是多愛吃麻糖啊,居然因為貪吃而在關鍵時刻說不出話來?再說了您這樣因為自己的個人愛好而耽誤了工作,您的領導不批評您嗎?叫我說,撤了您的.職,也有可能啊!您老可得小心啊!

  到了中午,我去奶奶家吃飯。吃過飯后,我看見奶奶在和泥,和泥的時候還在泥里放了點麥桿,為了讓泥更有粘性,然后用泥把灶臺里里外外重新抹了一遍,這也是小年的習俗之一,主要是為了給灶王爺留下個干凈、整潔、勤快的印象。

  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有好多傳統習俗被人們省略了,我希望人們重拾以前的傳統習俗,讓我們的中華文化永遠流傳下去。

  過小年美文 8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是一個盛大的節日,在一年中僅次于春節。

  早上剛起床,就聽到天上砰的一聲煙火炸響。我下了床,洗漱后,跑到廚房。今天的早餐太糟糕了,只有米飯、肉干和泡菜。可能這個時候其他人都在吃餃子。

  雖然早餐不好,但是我會吃。畢竟要填飽肚子才能做別的事情。過了十五分鐘,我從廚房出來,跑到窗前看別人放鞭炮。

  看著別人的鞭炮在寒風中飛舞,我也想放鞭炮,但是我家這次因為一些原因沒有買鞭炮,只能看著別人把鞭炮放在家里,挺好的。

  這時,一束綠色的`煙火拖著它灰色的長尾巴,躍入廣闊的天空,在空中爆炸,留下一團灰色的煙霧,隨風飄散,給人留下一瞬間的美感。

  又是一個鞭炮,后面跟著煙花,猛烈地咆哮著,發著火花,通過自己的燃燒把新年的氣息傳遞給每個人,給人一種幸福的感覺。

  新年最重要的是什么?對了,是餃子。雖然沒有放鞭炮,但還是要吃餃子。這是一種傳統的中國食物。過年怎么能不吃餃子呢?

  臨近中午,我們開始包餃子,包餡兒和面,然后把面壓扁,然后開始包餃子。過了一會兒,我們的餃子從烤箱里出來了。然后,燒開水,把餃子放在鍋里,等它們熟了,我們就可以吃了。

  小年給人帶來新年的氣息,給我們帶來快樂。同時,我也沒有忘記,我會成長到十三歲。在新的一年里,我必須更加努力學習,健康成長。

  過小年美文 9

  小年是指農歷臘月是29天的年份,而節日,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舊俗在這天祭灶、吃餃子。

  祭灶

  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輪到祭拜祖宗。這不, 下午,姥姥讓妹妹到樓下拔草,我問妹妹為什么拔草。他說要‘‘喂馬’’。我便又問:‘‘你家養馬啦?’’妹妹答:“沒呀”我又問:“那喂什么馬呀?”“我也不知道”妹妹答曰。我暈。她上來時給了我一些草,讓我放到灶王爺的旁邊。原來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到了晚上,我們(我、姥姥、妹妹)先下去給灶王爺 “錢”,但錢燒完后,要放鞭炮。姥姥妹妹和我都不敢放。就在這時,哥哥大包小提的來了這可真是巧呀!哥哥走過來,我和妹妹掉頭就跑,我本來膽子就小,而且,這鞭炮聲又大,便到樓上去看。可惜的是,一等我們跑到樓上,鞭也放完了,真是不巧呀!一放完,姥姥他們也都上來了。

  過小年美文 10

  臘月23日,這天就是小年。

  在這天,除了吃點好的,諸如:吃餃子,吃帶肉的菜,打掃院子等以外,就是“送皂王”。

  在當時農民的心里,認為一年運氣的好壞,都由皂王爺來主宰。它是"戶主"。你看,皂王神像的對聯一般都是固定的,上聯:上天言好事;下聯:下界保平安。橫批:一家之主。你看,它的權力有多大。人們對它的寄托有多高。因此,人們對它的侍奉都是畢恭畢敬的,我哥哥,母嫂也都很虔誠。每逢初一,十五,早晚都得給此神像上香,磕頭。我也跟隨照辦。

  皂王像,擺放的位置也是固定的,要供在灶口前的墻壁上,說來也很奇怪,它也不怕煙熏火燎,看來當"一家之主"也很不容易!

  小年的`這天晚上,約在半夜時分,就要送它上西天。家家戶戶,都要在此時,舉行一個送別儀式。

  那時,都由我哥當主持人,他先跪在皂王像前,我和大侄,在他的左右分別下跪,上完香,哥哥念告別詞,大意是:皂王老君上西天,好事多說,不好的事少說,要說就給你粘上(當時,在上供時,都備些粘糖羔,即用黃米制成的一種粘糖,用它來堵住皂君的嘴。說起來,老百姓對神仙也不客氣。)。隨后取下舊皂王的神像,點火燒掉。最后,我們一起連續扣頭作揖三次。了事。

  等到年三十,再換一張新神像,請它繼續來"執政"。

  過小年美文 11

  俗話說“臘月廿四,送灶過小年”。聽爺爺說我們江南過年有個習俗,“小年”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包團子。

  臘月廿四,我跟著奶奶學包團子。奶奶先把洗干凈的粽葉曬干待用。爺爺把滾燙的開水倒進米粉里,然后用力搓啊捏啊,揉了好長時間,把米粉揉成一塊大米粉團。爺爺說多揉揉,米粉才會變得很糯。奶奶樂呵呵地示范:“先看我包一個吧!”說完,奶奶就把大米粉團分成一個個小米粉團,然后把小米粉團搓圓,再捏成很可愛的小碗形狀,把拌好的.餡放進“小碗”里,最后把口子合上。這樣,一個團子就包好了,像一個小巧玲瓏的桃子。我心想:這太簡單了,簡直是小菜一碟。結果,我搓了半天,米粉就是不聽話,怎么也搓不圓。我又費了好大勁,小碗也捏得歪歪斜斜。合口子的時候,更是狼狽,餡兒就像個頑皮的孩子,老“溜出來”。好不容易做好了一個團子,看起來就像一個小葫蘆。奶奶說:“沒關系,繼續做。”我做了一個又一個,也做得越來越好,最后一個團子做得和奶奶幾乎一樣。爺爺把做好的團子放在晾干的粽葉上,開始上火蒸。蒸團子也是一門學問:團子之間不能擠得太緊,否則會黏在一起,蒸的時間和火候也要恰到好處,否則不是生的就是糊了。過了一會兒,香噴噴的團子就出籠了,我很有成就感。

  我問奶奶“:為什么過年要做團子呢?”

  奶奶說:“團子和肉圓代表團團圓圓。”哦,原來這美味還有深刻的寓意呢!

  過小年美文 12

  臘月二十三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小年。

  晚上吃完晚飯后,我們開始辭灶。媽媽拿來兩個干凈的盤子,里面放滿了辭灶用的供品。有杏仁、牛皮糖、水果等,每一樣都非常精致。爸爸端來了一碗米、一碗水,拿來香,把香插進米里。爸爸說,糖是給灶王爺吃的,吃了之后嘴會甜,就會在玉皇大帝那里多說我們家里的好事;米和水是為灶王爺的馬準備的,好讓馬吃了有力氣帶灶王爺上天。我這才知道,準備這些東西都是有說法的。然后,爸爸拿來紙錢,燒掉之后,爸爸、媽媽輪流磕了頭,媽媽還一邊說著“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虔誠地磕了幾個頭,心里想著希望我們的愿望能實現。

  周圍鄰居家辭灶的鞭炮聲噼噼啪啪地響個不停,非常熱鬧。我家沒買鞭炮。爸爸提議:“我們放沒有危險的煙花吧!”“好的。”我一邊高興地回答,一邊拿出了爸爸從上海給我買得奇幻玩具燈。提前做好分工:爸爸點火,媽媽配音,我來照出各種各樣的燈火圖案。只聽點火!嗤——,碰!美麗的煙花不停地變化著,有的好像星星一樣在閃爍,有的好像小毛蟲一樣在蠕動,有的`好像美麗的彩帶在飄舞,漂亮極了!我們又連續放了好多“煙花”,都那么壯觀。

  在這一天,我做了許多有趣的事,讓我懂得了更多的我國的傳統文化知識。

  過小年美文 13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過小年是吃水餃、吃糖瓜的日子。

  今天,我正做著作業,看見爺爺出門買了一個糖瓜回來,我興奮地大叫一聲,跑去湊熱鬧。只見糖瓜又胖又圓,活像個大娃娃。糖瓜上粘著好多白芝麻,多得跟天上的星星一樣數不清。大糖瓜硬邦邦的,爺爺使出吃奶的用手掰,大糖瓜紋絲不動。爺爺拿它沒辦法只好用刀砍。嘻嘻,永不服輸的大糖瓜“開花”了,濺了零零散散的一桌子,爺爺把它們盛到碗里。我可忍不住了,眼疾手快地抓起一塊塞在嘴里,細細品嘗。嗯,味道不錯,甜甜的黏黏的',百吃不厭。

  接下來當然是大掃除了,因為要打掃整個屋子,很累的所以我也動身加入了這場轟轟烈烈的勞動中。爺爺踩著凳子擦窗戶,奶奶當爺爺的助手。爸爸打掃衛生間、臥室、陽臺等地方。媽媽則負責拖地、擦桌子等。我呢,一會兒跑去幫媽媽掃地,一會兒跑去給爸爸遞抹布,一會兒又給爺爺倒好備用的清水。一家人忙的滿頭大汗,不亦樂乎。

  大約過了兩三個小時,家里徹底變樣了,煥然一新。窗戶擦得亮亮的,不仔細看還以為沒裝玻璃呢。所有的物品擺放的整整齊齊,有條不紊。地面一塵不染,都能倒映出人影來,簡直就是四星級賓館。

  到了晚上,香噴噴的餃子上桌了。勞動了一天后,一家人吃著冒著熱氣的餃子,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

  小年雖然不像新年那樣熱鬧,但也別有一番韻味。我喜歡過小年。

  過小年美文 14

  過年,總是我們這群孩子最喜歡的一個節日了。過年前的小年,也是我們最愛的節氣。在這一天里,我們的父母會給我們買很多新衣服和好吃的東西。在我的家鄉,過小年的氣氛很濃厚。每當過小年的前幾天,父母就開始為小年做準備了。

  在小年這一天里,父母總是會起得很早。早上起來時,他們會給我一個橘子。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給了我我就會拿著,等著過一會兒就會吃了它。我問母親這個是干什么,她告訴我這是一種習俗,吃了這個早橘的人,會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父母早飯和中飯是一起做的,也就是我在小年這一天里,我們只吃兩餐,中餐和早餐一起吃。其實時間可以吃點別的東西。吃飯的`時候,奶奶會做很多事,她會拿幾個碗給裝好飯,倒上酒,放在餐桌邊上,然后讓我們等一會兒再去吃。我感到很好奇,就問母親,這是為什么?母親告訴我,奶奶這是在拜神,是對祖上的一種尊敬。每當過年的時候都是要拜拜的,保佑我們全家身體健康,平平安安,也算是一個美好的寄托吧。吃飯之前,父親還會去放鞭炮等等還要很多的習俗。但是,對于我們這些小孩子還說,是最開心的了,家里有吃不完的好吃的,父母會給壓歲錢,自己也可以去買想吃的東西,更重要的事,在這一天里,不會有任何的作業,我們可以開開心心的玩,做自己最開心的事情。所以,每次我都很期待小年的到來。

  馬上就要過小年了,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家人能夠平平安安,身體健康。

  過小年美文 15

  今天是小年,傳說是小孩子過的年,這一天可把大人們忙壞了,可我們小孩特別高興,因為是我們小孩子過的年。

  中午,我接到爺爺的電話,要到爺爺家過小年。爺爺早就為我準備了滿桌的美味佳肴,我吃得津津有味,吃完后,爺爺夸我考得好,獎給我好多好多的鉛筆。

  晚上,我又和爸爸媽媽趕到外公家過小年,外公外婆家也早已準備了雞魚肉蛋,山珍海味,甜甜的美酒飲料,我今天吃得特別有味。吃完后,我和哥哥放煙火,小年過得真快樂!真是吃了東家趕西家,可憐天下父母心,每個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是無限的,我長大后要好好孝順長輩。

  昨天是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我老家有個傳說,說:昨天是“灶王爺”上天去匯報一年的事情。為了讓“灶王爺”只言好事,我們老家這一天要吃餃子和玉米糖。因為餃子需要包,就等于把“灶王爺”的嘴封上,只讓他上天說好事不說壞事。吃玉米糖是因為想讓他嘴變得甜一點,其實還是讓他說好事。

  昨天我和媽媽上天虹超市去買包餃子的面和包餃子的`餡。我們買了角瓜和雞蛋,因為我要吃素餡的。最后還買了一袋面粉。

  包完餃子,我們拿去煮。“開飯嘍!”媽媽說。我們把餃子端上來,吃了起來。味道真的不錯哦!尤其是我包的,我感覺更“好吃”啊!昨天真是好快樂!

  過小年美文 16

  今天是陰歷二十四,南方的小年。北方的小年是在昨天,二十三。不知道為何北方的人們要往前趕一天,或者,南方人朝大海處退了一天。關于這個,還有一點爭論。依我們的習俗,到了小年,就開始過年了,小年是孩子們提前過的年。十幾二十年前,我十歲上下,過了夏天,有半年時間都在盼著過年。

  因為過年,穿新衣,放鞭炮,我們滿田野的跑,找田鼠洞炸,在池塘里滑冰。那情形,現在也回想不全了,更不是當年的心情。

  自八年前來京,我已記不住在家過了幾回年,大約,也就一次,兩次。現代性這種東西,最早是在知識界和藝術圈中流傳的.,現在開始消解普通人的生活。我們活著,活著,以純粹的理性和求生,和哪些不可信的傳統與習俗對照,那些舊物哪里經得起推敲,紛紛敗下陣來,要么忘卻,要么變形。比如春節,回家過年,城里的太太剛有個幼小的孩子,她便會說:多冷的天,多么容易生病的孩子,為什么非得趕著春節回老家過年?

  于是,這些沒有道理可講的習俗也就作了古。

  弟弟便打來電話,說,不來北京過年了,他手上的水果,還屯著數千元的貨。水果也是要過年了,過完年,就壞了。弟弟說不來了,讓我將票給退了。

  退票的事,我常干。稍稍推理,無非就是用一種更強硬的理由,推翻前面的打算。

  他也終于學會了節省。

  收了幾本書。

  買了幾本書。

【過小年美文】相關文章:

過小年11-24

過小年日記01-07

過小年的語錄09-26

過小年作文09-14

[精選]過小年作文10-04

過小年作文03-03

關于過小年說說08-08

關于過小年的文案12-23

南方過小年文案12-23

自己過小年的文案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