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子路是個好同志-美文故事

時間:2022-09-24 10:09:54 經典美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子路是個好同志-美文故事

  孔大教授帶的研究生據說有三千人之眾,其中博士級別的就有七十二人。可有人說這其中真正中用的只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仲由,也就是咱們的子路同志啦!關于這一點,教授本人并不否認,他說:“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瞧瞧!三千選一,子路能不得意嗎?可子路同志憑什么獲得了如此高的榮譽呢?論學問,這榮譽是非顏淵同志莫屬的。子路的學問不僅無法和顏回相比,甚至比起子貢、曾參等人來也要差一大截子。對于子路的學習成績,教授下的評語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他甚至有點鄙視子路,說你小子哪有資格到我孔大教授門前來彈琴學藝?弄得別的同學都對子路不敬起來。更要命的是子路本人似乎對讀書做學問并不感興趣。有一次,他唆使一個叫子羔的同學放棄讀博,直接去了費地做官。教授知道后責備他誤人子弟,子路毫不客氣地回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后為學?”氣得教授咬牙切齒:“是故惡夫佞者。”當然嘍,學問不行甚至沒有學問也不打緊,如果你能夠做到老師的口號喊得響、老師的臉色看得明、老師的好惡拎得清。然而,咱們的子路同志恰恰不善此道。《史記》上說子路“伉直…好勇”,還常常“凌暴孔子”。從《論語》里,我們也不難看出,他說話從不知道拐彎,而且,喜怒皆形于色,即便是對自己尊敬的老師。“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在陳絕糧……子路慍……”;“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等等等等;最著名的一次是,當教授搖頭晃腦地說,做官一定先要正名分。子路一時沒悟過來,張嘴就說:“你真是迂腐至極!有官做你就做唄,正個什么名?”按理說這樣的學生是算不上好學生的,至少是不討人喜歡的。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教授居然說要帶著他——只帶他一個人出國考察。

子路是個好同志-美文故事

  當然啦,這只是開個玩笑。孔子的“乘桴浮于海”絕對不會像今天的官員們出國考察那么風光、那么愜意,未必有一大幫人打報告、寫申請要求進入“大名單”。事實上,他所說的“乘桴浮于海”是在“道不行”的前提下實施的,基本上是屬于政治流亡一類的;也可能教授希望能夠像哥倫布一樣,不經意間在海上發現一塊新大陸,而這塊大陸樂意接受并實施他的治世學說。但無論哪種情況,那都是一條危機四伏、充滿變數和挑戰的歷程。教授知道,如此惡劣的環境,他離不開子路,他需要子路的才能和魄力;同時他也清楚,以子路忠誠、義氣的品格,他注定會義無返顧地永遠跟隨他,無論火海刀山,無論海角天涯。

  關于子路的才能和魄力,教授公開表示認可的是他的執政才能:“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由也果,于從政乎何有?”“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與!”其實,教授私下里(因為此語未見于《論語》)還說過這樣的話:“吾自得由,惡言不聞于耳。”這是由于子路同志不像他的同學們那樣儒雅文靜、弱柳扶風。他長得身大力不虧,武功又似乎非常地了得,所以在教授身邊基本上一個人充當了警衛連的作用。這一點在那個禮崩樂壞、弱肉強食,而坦克大炮還沒來得及造出來的西周時代,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呀!容我以小人之心,度一回圣人之腹吧:教授要帶子路出國,真正看中的就是這一條。兩千多年后,誕生于湖南的另一位圣人也悟到了這一點,喊出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至理名言。

  至于子路的品德高尚,教授自然是心知肚明。子路在去教授那里讀研之前,就是當地有名的孝子。教授一向認為孝是一切美德的根源。入了孔門以后,只要老師有個頭疼腦熱的,子路同志總會虔誠地替老師向天神地神禱告,祈求老師圣體早日康復。此外,子路還是個守信用、講義氣的漢子。教授說他“子路無宿諾”,那就是說一諾千金哪!有一回,教授讓幾位高足暢談自己的理想。子路同志搶先說道:“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弊之而無憾。”瞧瞧,對待朋友尚且如此義氣,況老師乎?

  我們說,圣人畢竟是圣人,看問題就是深刻,看人就是不走眼。在孔子說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這樣的話之后若干年,子路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了它的千真萬確。公元前480年,子路在衛國任大夫孔悝的家臣。孔悝受脅迫把當時的廢太子蒯聵迎回衛國當國君,衛出公聞訊逃到魯國。子路聽說后立即返城,子羔告訴他衛出公已經逃脫,且城門已閉,不可去送死。子路說:“食其食者不避其難。”子路進城后,要求蒯聵交出孔悝。遭拒絕后,以六十三歲的高齡與蒯聵的家臣戰斗,結果戰敗被剁成肉泥,從而忠實地實踐了教授的“見危授命”的光輝思想。注意,子路與孔悝只是上下級關系,可比不得與孔子的師生關系啦!

  不過,教授最終并沒有把他的“乘桴浮于海”的計劃付諸實施;而且也未曾把他那匡世濟時的學問推銷出去,所以一直悶悶不樂地在他的老家帶研究生,直到子路同志逝世。這對于教授、對于子路來說,都無疑是件幸事。因為在我看來,以子路的個性,與他共患難絕對沒問題,與他同享安樂,即使是圣人恐怕也難說。《論語》記載,教授看見子路過來過去,“行行如也”,就詛咒他:“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事實上,歷史證明,后來的圣人們,或者自封的圣人們,在大功告成之后,多大開殺戒,宰掉了不少類似子路這樣的學生或朋友。如此,子路同志也算死得其所了。

【子路是個好同志-美文故事】相關文章:

5個唯美文學典故背后的故事01-28

摘錄美文好段11-03

一個無需解釋的故事美文(精選6篇)10-26

美文故事欣賞07-07

美文:光陰的故事11-15

幸福的可能美文故事11-27

美文故事幸福的真相05-01

女人-情感美文故事07-07

幻神-美文故事07-08

美文故事:母愛如潮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