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通用15篇)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1
觀察記錄:
戶外時間到了,冬冬來到器械櫥子前,挑選自己要擺放的器械。他拿到兩個交通錐和一根黃色長桿兒,首先把交通錐兩邊各放一個,用黃色長桿兒來連接。他把黃色長桿兒擺放到第二格的位置,就開始從黃桿兒的一側跳到另一側。他雙腳并攏,雙臂擺動帶動身體,很容易就跳過去了。于是他把黃色桿子往上調整了一格,高度調整后他眉頭緊鎖有些不敢跳了,他往后挪了挪想沖過去,跑到桿子跟前停了下來,他做了個深呼吸,又往后退了退,接著用助跑跨跳的方法,瞬間從桿子上跳了過去,還穩穩地落在了地上。接下來,他又把黃桿兒調高了,準備挑戰更高難度的動作。
分析與評價:
冬冬對自己擺放的器械很感興趣,能夠一格一格地逐步嘗試,完成雙腳同時起跳和助跑跨跳的動作,并且平穩落地,可見冬冬自主思考能力較強,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水平發展較好。同時,冬冬在挑戰更大難度的時候,能積極思考方法,完成挑戰,表現出了平穩的情緒和遇到困難時不退縮的品質。
采取的措施:
一、做一些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方面的鍛煉,如:
1、平時帶孩子上街時,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沿著花壇邊沿行走。
2、帶孩子去運動館時,可以玩一些鉆爬類的設施。
3、在家里房間的地上可以放兩到三個高度比較低的物體,讓孩子進行跨跳,家長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玩,增加互動性。
二、當面臨的`任務太多太難時,孩子往往會望而生畏,一直對抗或放棄。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任務,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比如周末大掃除作為一個比較龐大的任務,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分解為:整理桌面上的物品、擦桌子、掃地、拖地等一系列的小任務。當孩子完成小目標時,家長可以點評一下,給孩子一點鼓勵,這樣孩子就有可能樂于接受更大的挑戰了。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2
觀察記錄:
第一次與鐘x接觸,你肯定會覺得她是個特文靜的小女孩,可從平時的觀察與了解中發現她非常的活潑、調皮,精神勁特足。就拿每天的午睡來說吧,她總是那個睡不著的孩子。針對鐘x這種情況,我對她做了如下觀察:
觀察1:幼兒已經睡下很久,絕大部分幼兒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還是持續地聽到有誰在小聲地哼唱。這是誰呢?循著聲音尋過去,原來鐘x還沒睡著。
觀察2:幼兒午睡不久就發出均勻的呼吸聲,絕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夢鄉中,這時我忽然聽到誰在睡夢中的哭聲,接著就聽到帶著哭腔的告狀聲:“鐘x又動我!”原來又是鐘x在睡不著的時候惹事了。
觀察分析:
鐘x從小就沒有午睡習慣,在幼兒園里時間長了還好,但如果放假回來,便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睡不著。和她家長聯系,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從來不午睡,家長也忙,懶得哄她睡午覺,久而久之便養成了她不愛午睡的習慣。
教育策略:
1、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促動其形成良好睡眠習慣。
俗話說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倍鴫牧晳T也不是一天兩天能改得掉的。對此,在教育多多時我沒有一下子要求她改掉不午睡的壞習慣,而是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她開始睡不著,我就坐在她旁邊,有時拍拍她,有時給她講一首小故事,協助她睡眠。慢慢地她能睡一會兒了,但不一會兒就會醒,醒來以后就在床上翻來翻去,我就讓她起來做一些安靜地游戲,比如聽老師講故事或聽輕音樂。不讓她覺得睡覺是一件苦惱的事。等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她入睡的速度快了、時間也長了。
2、家園配合,共同培養其良好午睡習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家園配合是教育幼兒的渠道。如果單在幼兒園午睡,而星期天及節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話,那她永遠無法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為此,我和家長聯系,要求家長和幼兒園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養成午睡習慣,這樣不間斷地實行培養、教育,也就慢慢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3
觀察背景:
今天的“娃娃家”里可熱鬧了,客人們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嘗著爸爸為他們準備的“美味佳肴”,忽然,只聽“砰”的一聲……
教師分析:
在娃娃家游戲中由于這位孩子被其他的同伴所冷落,因此,他就用扔東西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這在小班幼兒的.行為中表現得較多,原因可能是這一年齡階段的幼兒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在得不到同伴的友情時,也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至于產生了不良的。情緒和行為。游戲中出現這種情況,我覺得老師首先要正確看待孩子的行為,不能馬上否定孩子,然后進行引導,學會用適當的方式來表達宣泄自己的情感,如:讓孩子知道生氣以后要把自己生氣的原因講出來等等,讓他們在游戲中提高交往能力,建立融洽的伙伴關系。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4
觀察記錄:
區域活動開始好一會了,“圖書區”里一個閱讀者也沒有,三位小管理員無所事事地擺弄著圖書,我一看這種情景就扮閱讀者走進了圖書區:“請問,這里有《孫悟空》嗎?”一聽這話,三個幼兒一起上前忙開了。李xx幫我查書,軒軒幫我搬椅子,小凱幫我也找書。我在看書的時候李xx還問我:“老師,你還需要其它的書嗎?我可以提前給你找好!”我說:“你們的服務那么好,為什么沒有讀者光顧呢?是不是大家不知道不喜歡來看書呢?如果你們能跟小朋友介紹一下好看的書就好了!”三位管理員一聽都說:“我們出去宣傳我們的圖書吧。”李xx想了想又說:“我們出去了,書店里就沒有人了,有人來了怎么辦?”他們想了想,后決定由軒軒出去做宣傳工作,圖書區留兩個管理員。
分析:
開始的時候圖書區由于沒有人光顧,三個幼兒無所事事,沒有進入角色,幼兒之間的角色互動也很少,但當老師適時的介入游戲后,幼兒游戲的積極性明顯提高,特別是老師用征詢式的口吻給出新的合理建議,把幼兒從游戲的機能性動作引入想象的情節,將獨自性游戲引導到角色之間合作溝通的層次,使之成為幼兒主動的行為。
策略:
1、我們要及時增添貼近孩子們生活和孩子們感興趣的'圖書。在其他的區域里也要及時更換或增加材料激發幼兒探索和積極參與的興趣。
2、通過教師適時的介入交流,讓大家充分發言,并尋找更多的符合游戲內容的方法和建議,教師在幼兒游戲出現困難時,適時介入能啟發幼兒將主題情節深入下去,增強同伴間的互動合作和溝通。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5
觀察記錄:
區域活動時,六一和萌萌各自選擇了自己想要工作的教具,但是在工作的過程中,六一對萌萌的工作內容產生了興趣,因此和萌萌進行了合作和交流。
六一說:“我想要一個黃色的花朵。”萌萌開始做黃色的小花,六一看著萌萌做小花,耐心的等待著。萌萌做好小花以后遞給了六一,然后六一和萌萌開始了“做花之旅”。
分析與評價:
小班幼兒主要以聯合性游戲為主,即幼兒和同伴在游戲的過程中會出現借、還玩具,短暫交談的行為,但還沒有共同的游戲目標和明確的分工,仍然以自己的興趣為主。
六一和萌萌的聯合游戲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依據六一的興趣發生,沒有一定的規劃和分工,而是偶然的角色扮演,進行“做花活動”,但六一和萌萌的合作活動不僅限于短暫交談,而是較長時間的共同游戲,具有合作游戲的趨向。
支持與回應:
小班下學期幼兒已經出現了合作游戲的.趨向,合作游戲是幼兒游戲發展的高級階段,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計劃性,能夠促進幼兒之間的接觸和交往,提高幼兒的協作能力。
教師可以提供一定的活動主題和材料,促進幼兒之間的合作。如,將幼兒新學的繪本故事材料投放到角色扮演區;將幼兒熟悉的建筑畫成計劃圖,投放到建構區,并提供相應的材料,組織幼兒合作搭建熟悉的建筑;戶外活動時,教師也可以有意識地組織幼兒進行“彩虹傘”、“猜猜我是誰”、“木梯搭建”等游戲內容,促使幼兒相互協作、相互了解,幫助幼兒提升合作技能,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6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區域:圖書角
觀察者:XXX
觀察記錄:
今天,我觀察了小班圖書角的活動情況。進入圖書角的小朋友們都顯得非常興奮,他們紛紛挑選自己喜歡的圖書坐下閱讀。
其中,小明選擇了一本《小豬佩奇》的繪本,他專注地翻閱著,不時發出會心的笑聲。旁邊的'小紅則拿起了一本《三字經》,雖然她看起來有些吃力,但仍然堅持一頁一頁地翻閱,試圖理解其中的內容。
圖書角內氛圍和諧,小朋友們互相不打擾,都沉浸在自己的閱讀世界里。我也注意到,有幾個小朋友在閱讀過程中會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看到的有趣內容。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7
觀察記錄與分析:新學期開始了,為了讓孩子的游戲更豐富,老師請每位小朋友帶一個玩具來幼兒園玩。奇奇帶來了一輛玩具小汽車,餐前活動時,奇奇拿出了自己的小汽車,他只愿意讓小朋友看,不準別人摸他的小汽車。我說“奇奇把玩具小汽車帶來和小朋友一起玩好嗎?你也可以和小朋友交換的玩別的小朋友帶來的玩具。奇奇低頭看了看自己的玩具車,猶豫了一下,沒有和小朋友交換的玩耍。離園后奇奇又回到了教室,走到玩具柜前,這時聽到奇奇媽媽在不斷的`說:“這個放在學校玩,家里還有好多汽車”“不要,不要,我要帶回家”奇奇不依的說著。老師和媽媽跟他講了很多的道理最后也答應了不把小汽車帶回家,但從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還是很不情愿的,答應的很勉強。
幼兒還沒有分享的意識,尤其是在遇到自己心愛的物品時就更難做到了。
采取的措施:
1、教師選擇一些形象化的資料、繪本故事,讓幼兒明白分享是一種互利的行為,不是失去。
2、在餐前活動中,我們專門讓幼兒帶一件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進行分享。分享的玩具是一個星期要更換一次,可以在小朋友同意的情況下和小朋友進行交換將玩具帶回家。
3、幼兒有分享行為表現時,教師給以及時的表揚、贊賞和強化。
4、家園共育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獲取的成效: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幼兒愿意將自己喜歡的玩具、圖書從家中帶來在同伴中介紹操作,和同伴一起玩耍,體驗到分享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8
小沈經常被他媽媽接走,所以他每天都來得早一點。那天,他是第一個到學校的人。他媽媽對他說:“早點叫老師來!”小沈沒有回答,繼續低著頭往前走。于是我蹲下來問他:“明天早上小沈應該對老師說什么呢?”我對他說:“那你應該看看老師!彼是不肯看,更別說早說老師了。他的媽媽嘆了口氣說:“嗯,這孩子真不愿給這樣的人打電話。他總是在背后說,在家里。在活動中,我們也發現他和孩子們在一起說話的時候聲音很大,但是當他在群眾面前說話的時候,他不敢大聲說話。一開始,他甚至不敢上舞臺。
觀察時間:
在與小沈的接觸中,我也發現他的普通話發音非常不正確。有一次,他在唱歌:“小金魚”!耙粭l魚,在水里游泳,它們都很擔心。”如果你一個人唱歌,一定很好聽。你說:“獨自一人”。并教他發“孤”的方法,舌頭縮緊,別碰著朱讓氣從嘴里出來。孩子學得很開心,我讓他慢慢地說。由于他習慣于一下子把話說完,所以很難一下子糾正過來。小班的孩子很擅長模仿,所以我又說了一遍,他也重復了一遍。因為我準備好了,我手里還有一張小金魚的照片。我給小金魚照了兩張照片,問他:“這條小金魚現在還孤獨嗎?”他說:“不孤獨。”“如果我把這條魚放走,他會寂寞嗎?”“你有阿姨嗎?”“姑姑多少?”我試著用不同的方式和他說話,但我想讓他練習“孤獨”的發音。經過反復練習,小沈的古音有了進步。他已經能正確發音好幾次了。
觀察和分析:
在觀察中發現,小沈沒有很好地區分G和d。摘要小沈的普通話之所以不正確,主要是受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響。他年輕時由祖母帶著,所以他的普通話說得很少,普通話的詞匯量也不多,這完全是他的想象。例如:有一次他說我想“卡嘴”后吃。這是他自己發明的一個詞。另一方面,他說話時很害羞,不敢看別人的眼睛,所以他只能用耳朵聽,不看別人的口型發音。這導致了他的發音錯誤。
措施:
1. 家庭教育
與家長溝通孩子普通話的發展,讓家長平時也能聽到孩子的普通話。如有錯誤,應及時糾正,家長也可以平時堅持用普通話與孩子交流。在班級網頁和首頁欄目中推廣普通話知識。
2. 給孩子們在群眾面前講話的機會
觀察小沈的行為。每次要求他唱歌或朗讀兒歌時,他都感到不舒服。他可以扯他的衣服,也可以扯他的指甲。我沒有及時批評他,而是讓孩子們在表演之前站起來。所以我選擇了他感興趣的活動。他非常喜歡唱歌,所以我選擇了他喜歡唱的歌,讓他唱,以減少他的尷尬。叫他這么多名字,他在群眾面前說話就更自由了。早上,我拒絕早點給老師打電話。起初,我用小紅花刺激他。雖然這種方法不太合適,但對幼兒仍有必要的影響。當我送小紅花的時候,我對他說:“小沈,如果你叫,老師會送小紅花給你,這很有用!彼杂袝r如果他不想給我打電話,我就用小紅花來刺激他,所以他就叫我。而在平時的孝道教育中也引導孩子主動去跟別人打招呼,在跟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睛應該看著別人,這樣才是有禮貌的好孩子。
3.與孩子單獨交談
小沈通常來得早一些,所以我經常利用早上的時間和孩子們聊天。在第二次觀察中,我會引導孩子正確發音,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發音。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9
觀察記錄與分析:在區角活動伊始,子耀小朋友就被美工區豐富的材料吸引,來到區角觀望,還在猶豫不決的時候,燦楊小朋友告訴他快坐下。子耀坐下后旁觀同伴的制作,并不動手,我來到他的身邊,教他手工制作的方法,子耀很快學會了,獨立認真地進行手工制作,在遇到難題時會主動向老師求助,最后制作完成一幅很不錯的作品,子耀表現出極大的成就感。
現象分析:子耀小朋友性格活潑外向,自控能力較弱,平時參加區域活動時大多時候是在建構區和角色區,此次能選擇美工區認真制作手工可謂一大進步,由此可見,多樣化的區域活動能有效激發幼兒興趣,吸引幼兒積極參與。
采取的措施:
子耀小朋友的動手能力不強,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薄弱,時?梢娝奶詺馀e動,是個小小“破壞王”,見到子耀對手工創作有興趣,我及時介入,抓住他的興趣點進行引導,給予他親手操作的機會和時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幫助他進一步體驗了手工創作帶來的滿足和快樂。
獲取的成效:
通過充分發掘幼兒的興趣點,及時有效地進行指導和引導,將幼兒偶爾為之的良好行為給予鼓勵和肯定,能夠有效幫助孩子延續興趣,得到進步和快樂。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10
觀察實錄:
區域活動時間,子鈺和銘嶼選擇了建構區。很快,子鈺搭好了一個車的形狀,他看了看,開心地說到:“消防車、救援隊”,然后一邊說著嗚嗚嗚一邊開車他的消防車。一會兒,他停下車,開始打開消防梯,并指著一旁的積木說:“這兒有個大火團”。一旁的銘嶼聽了,說他搭得也是消防著。子鈺見了對銘嶼說:“看我的超級救援消防車和你的不一樣”,接著還詳細地告訴銘嶼要如何搭消防車。一旁的銘嶼聽了說:“那好吧!闭f完銘嶼把自己搭建的車推倒了,開始搭與子鈺一樣的車。很快銘嶼搭了一個與子鈺差不多地消防車,子鈺看了看銘嶼的車,很快就告訴銘嶼兩人的'車不一樣。銘嶼聽了,仔細看了子鈺的車,發現原來自己在最前面少放了一塊積木。就這樣兩個孩子一邊搭建一邊交流著彼此的作品。
不一會兒,銘嶼的建構倒了,他開始重新搭建,子鈺見了,一邊夸著自己的作品一邊自豪地對銘嶼說:“看我的不會倒呀。”很快銘嶼搭好了一個,他對子鈺說:“看,我的這也不會倒,我的和你的不一樣,這里面是滅火器!弊逾暵犃,對他說:“對呀,它們是不一樣,你搭得是高高的,我搭得是矮矮的,我的車上裝了一車好吃的,有:漢堡、炸雞、培根、炒雞蛋、三明治、……還有我喜歡吃得糖果!闭f完,他開心地跳起來,并給一旁地銘嶼拿積木,讓他繼續搭建。
接著兩個小伙伴來到墊子上繼續搭建,銘嶼一邊拿積木一邊說他想搭個警察院,他一邊選積木,一邊說著積木的形狀;子鈺說他想搭架飛機,很快子鈺搭好了兩架飛機,于是他接著搭建了一個木橋,說很多人都可以在木橋上走來走去,他覺得橋危險,又裝上了扶欄,他趴著地上左瞧右看,覺得又像是停車場,接著把小汽車停在了停車場。
觀察分析:
1.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兩個孩子都有一定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動手能力同時從他們的表情與動作可以看出,他倆非常開心,對自己的搭建成果比較滿意。
2.兩個小伙伴在游戲中不爭不搶,并對彼此的作品進行交流,說明他們能夠與小伙伴友好相處,有一定的語言表達及社會交往能力。
支持策略:
1.與孩子們一起觀看本次活動的視頻,一起討論活動中孩子們的行為,表揚他們活動中的好行為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指導孩子們學習交往的基本規則和技能,讓他們體驗群體活動的樂趣。
2.教師要主動關心、鼓勵孩子努力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大膽與人交流。
3.注意觀察孩子,給他們多準備一些示意圖,讓他們通過圖片、小伙伴的講解、老師的指點,學習更多的建構技巧。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11
觀察記錄與分析:蟲蟲是班上一名性格開朗、活潑好動,有一些小脾氣的男孩子,平日對人很有禮貌,十分聰明,但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或者做了錯事被老師批評的時候,蟲蟲便會像失去控制一般大吼大叫,對每一個人發脾氣,甚至會動手打身邊的人,今天,我們的蟲蟲小朋友在圖書角看書,突然我聽到有個小朋友哭了,我進圖書區一看,蟲蟲小朋友正在拿著書打人,我及時想制止他,說了他幾次,他就開始又打人了。
1、從蟲蟲家長口中我們得知蟲蟲父母望子成龍,對他要求非常嚴格。
2、由于調皮,蟲蟲常被爸爸媽媽大聲呵斥,體罰更是常見。
3、現在這個年齡段的幼兒還沒有建立是非觀念,蟲蟲雖然知道發脾氣不對,但遇到事情,他無法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就會出現發著發著脾氣自己就哭了的情況。
采取的措施:
1、我們與蟲蟲家長達成共識,不要再動手打孩子,多講道理,同時教給蟲蟲一些控制情緒的方法,比如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深呼吸,直到平靜下來,然后我們再和他進行交流。
2、幫助蟲蟲逐漸緩和他與其他小朋友之間的關系,讓蟲蟲感受到小朋友告他的狀并不是真的不喜歡他,小朋友不喜歡的.是他不恰當的行為。
3、平時,多給蟲蟲一個擁抱,讓我們心貼的更近,讓他更有安全感。
獲取的成效:
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明顯感覺到蟲蟲的變化,知道怎么與小朋友交往,有了初步的分享意識,遇到事情知道怎么樣控制情緒了。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12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觀察者:XXX
觀察記錄:
在圖書角,孩子們安靜地翻閱圖書,有幾個孩子正在互相分享自己看到的有趣故事。他們互相傾聽,偶爾還會就書中的內容進行簡單的討論。
積木區里,幾個孩子正在合作搭建一座城堡。他們分工明確,有的負責搬運積木,有的負責搭建,還有的負責之后的'裝飾。孩子們在搭建過程中,不斷嘗試、調整,成功地完成了作品。
繪畫區里,孩子們正在用彩筆在紙上涂鴉。他們的作品充滿了想象力,有的畫出了太陽、花朵,還有的畫出了自己心中的小動物。老師在一旁給予指導和鼓勵,孩子們都非常投入。
娃娃家里,幾個孩子正在模仿大人的樣子,給娃娃做飯、喂飯、哄睡。他們模仿得惟妙惟肖,仿佛真的成為了小大人。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13
觀察記錄與分析:從今天的觀察及與孩子的溝通來看,李xx小朋友的挑食是受了家庭的影響,他并不是不習慣某種食物的味道,而是通常覺得爸爸媽媽不愛吃的東西,我也不要吃。所以只要家長能夠以身作則不挑食,也不去過分的溺愛孩子,通過幼兒園的悉心培養鍛煉,是一定可以改善孩子挑食的習慣的。
采取的措施:
1、多鼓勵,多表揚
在他用餐時經常鼓勵、表揚他,增加他的食欲,不去刻意要求他多吃,只要求有一點點進步。從不喜歡吃到少吃一點來引導他。
2、樹立榜樣
首先父母要給孩子作出不挑食的榜樣,孩子都具有從眾的心理,愛好模仿,因此一定的榜樣在行為中起重要作用。生活中的同伴榜樣,對幼兒來講,沒有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易使幼兒理解并留下深刻印象,同時產生“我也能這樣做”的想法,并將自己原來的認識、行為與榜樣對比,從而深化幼兒的認識。
3、家園共育
我注重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到孩子挑食所帶來的后果,讓家長也配合老師,在家里要循序漸進,多鼓勵,來改正挑食的壞習慣。
獲取的成效:
經過堅持,李xx小朋友在飲食習慣方面進步很大,從與家長的.反饋中了解到,家長對孩子的轉變也感觸很深,覺得自己的態度與堅持的原則對教育孩子是最有利的、地行為。我們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通過有效的教育手段,使孩子的挑食行為得到改善,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14
觀察記錄與分析: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大多是自幼逐漸培養的。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保證營養均衡,身體健康,精神愉快,身心正常發育的重要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飲食習慣不好的孩子,身體較弱。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僅靠老師單方面的努力還是不行的,家長也要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家庭膳食中,為幼兒的全面營養做些努力。要教育、幫助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從小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才能健康成長。
午飯時,我們吃的是米飯菜。鵬飛小朋友也不著急著吃,先東張西望了一會兒,用勺子舀起一勺米飯吃下去,就把菜放在嘴邊就是不吃。我走過去,對他輕輕地說:“我們要使勁吃飯,吃的多身體好,長的高的!甭犕旰,他說:“媽媽說了我好好吃飯會長很高很高的!蔽艺f:“對!我們鵬飛小朋友可棒了,現在都自己吃飯了!”聽完,他開始用勺子舀起一勺米飯放入嘴中。這時,我拿起碗挖了一大口菜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來,不再東張西望,一直盯著我的勺子什么時候往他嘴里放。喂了幾口他說:“我要自己吃!蔽冶惚頁P了他,他很高興,不一會兒一碗菜和一個饃饃就吃完了。拿著碗來到我面前大聲說:“老師,我都吃完了!蔽冶頁P了他,發給他一朵小紅花,并且要求他以后爭取在家里也這樣。他點點頭,非常高興,不時拿著小紅花給別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采取的措施:
一、教師要善于觀察孩子,多和幼兒溝通。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要老是以一種眼光看待孩子的表現。
二、糾正幼兒偏食、挑食的不良習慣,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大多是自有逐漸培養的`。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保證營養均衡,身體健康,精神愉快,身心正常發育的重要前提。幫助幼兒明白一個道理,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健康成長。
三、多采取表揚、鼓勵的方法,也利用小孩愛長的高的心里進行教育誘導。
獲取的成效:
能夠不挑食,自己動手吃飯,能夠改善現狀,讓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我們可以從小班入手,采取多種手段使幼兒逐漸養成好的飲食習慣。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15
觀察記錄與分析:
建構區一直是班級里面男孩子特別喜歡玩的地方,在班級里面玩的時候因為男孩子特別多,總是不能盡興玩。今天李xx和王xx兩個小朋友可算是開心了,兩個人跑來跑去,玩的不亦樂乎,整個建構區只聽到他們的大笑聲,本來他的聲音就比較響,在那個環境里面就更響了,王xx老是推到了積木重來。
但是在旁邊的栗雨涵就是十分的安靜,幫他們揀積木,還一直對李xx說“你輕點啦,吵的我們都要受不了了,”很多孩子都跑來告訴我,他們兩個好吵啊,我過去看了他們幾次,他們也好像意識到了,也安靜了點,但是一會兒又那樣了,我只好請他們休息一會,看看別人怎么玩的.。
反思與調整:
游戲是幼兒一項快樂而自由的實踐活動,在游戲中幼兒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動,愉快地與同伴交往、合作,作為思維工具和交際工作的語言,自始至終伴隨著游戲,游戲為幼兒提供了良好機會和途徑。鼓勵幼兒在共同游戲中學會文明,保持安靜也是一種文明。幼兒與同伴共同游戲,是文明游戲實踐的大好時機。
為了能讓幼兒建立一種良好的交往形式,形成良好的交往傾向,我將幼兒在活動時常出現的褚如爭搶玩具,大聲吵鬧,亂扔物品等問題羅列出來,讓幼兒自己想一想,議一議,談一談,啟發他們自己尋求適當的解決辦法,讓他們了解交往中的一些常識,如,禮貌、寬容等,學習一些基本的交往方法,建立良好的交往規則。
我讓他們兩個學學王浩嘉是怎么玩的,為什么別的孩子可以安靜的玩,為什么你們不可以,為什么大家都不喜歡和你們兩個玩呢?很吵覺得舒服么?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11-25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12-04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經典)12-17
幼兒園小班的觀察記錄09-27
小班的觀察記錄05-17
小班觀察記錄11-01
小班觀察記錄11-28
【經典】小班觀察記錄04-06
幼兒園小班個案觀察記錄04-29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優秀)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