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教研記錄
記錄是一個漢語詞語,指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等通過一定的手段保留下來,并作為信息傳遞開去。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研記錄,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記錄1:
教研活動時間:xx年2月25日
教研活動地點:幼兒園教研室
教研活動主持人:李xx
參加對象:全體教師
活動實錄:
主持人:在一日常規中,教師制定的常規就是要確保幼兒安全,發展幼兒的自我意識及自我管理能力。規則的制定原本為了促進幼兒的良好發展,它只是一種手段,并不是最終目的。但幼兒園的常規教育往往存在著為管而管的誤區。我們中班級部就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一日常規這一主題進行教研活動。中班全體教師帶著自己的經驗與心得進行了一次應對面的交流。
王教師:常規是社會的客觀存在,幼兒期是個體個性構成的重要時期,逐步認識、理解和掌握活動中的常規是必要的。常規對幼兒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幼兒園教育活動順利進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常規的培養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是一項長期的延續性工作,教師要注意從多種途徑來對幼兒進行常規方面的培養。今日就請各位教師圍繞主題,結合自己的經驗說說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趙教師:讓孩子構成一種規則意識。首先讓孩子明確自己應當做23什么,一些小細節不能忽略掉了,例如:鍛煉后要洗手。為堅持環境整潔,洗手后的水要盡量甩在水池里等。其次,教師要督促孩子將每一個環節都進行好,從而逐漸構成必須的規則,如洗手時不玩水,午睡時不和別人說話等,這都需要教師給幼兒一個明確的概念,并且要一如既往的實施下去,讓孩子慢慢構成一種規則意識,久而久之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秦教師:常規的制定要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尊重幼兒的要求。幼兒一日常規的培養,還要注意趣味性,例如:認識小水杯、毛巾的標志時,如果由教師指定,幼兒就不容易記住,效果就極差。我們要注意從幼兒興趣出發,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喜歡的圖案貼在小水杯、毛巾架上,再經過教師平時檢查、詢問進行強化,幼兒便能在很短的時間里認識自己的物品,所以常規的制定從興趣出發很重要。
岳教師:運用榜樣示范法,讓幼兒自覺遵守常規,富淺顯的道理于榜樣事件中,為幼兒供給正確范例,引起幼兒模仿,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為主,生活經驗有限,僅有具體生動的形象供給給幼兒才能引起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學習模仿的興趣。要大聲地批評一個人還不如笑著表揚另一個人。
張教師:首先,教師要做個有心人,提高孩子對教師的信任和喜愛,教師要注意抓住幼兒的心理,用愛心去博得幼兒信任,特別是一些個性幼兒。其次,樹立榜樣,要給孩子以正面的指導,孩子是最愛模仿教師的,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進入孩子的腦中,教師一些好行為都在無意中被孩子模仿并理解著。所以,我們應當嚴格要求自己,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僅有這樣,幼兒的常規才會嚴謹有序。再次,讓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自覺自愿的構成良好的常規習慣也很重要。
王教師:規則的制定要著眼于孩子的發展,如何抓好幼兒的一日活動常規,我們的心得是:教師認真制訂一日活動計劃,各個環節的過渡要相當的緊湊,主配班教師之間的配合也要相當默契。在環節過渡時是幼兒比較混亂的時候,教師不能讓幼兒無所事事,除了認真上好每個活動外,必要時還能夠同他們一起進行小游戲。另外,讓幼兒參與規則的制訂也有利于良好常規的培養。如在貼人的游戲中,以前讓幼兒三人一組玩,但總有幼兒輪不到,之后經過幼兒自己討論,干脆六人一組,這樣決定,效果果然不錯,這樣有更多幼兒參與游戲的同時也解決了常規問題。
李教師:主角游戲中的常規也尤為重要。教師要為孩子創設良好的游戲條件,供給充足的、豐富的、可塑性強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戲氛圍。教師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出現在他們眼前,無意中灌輸孩子各種知識的儲備,潛移默化的把規則印入孩子的腦海。教師參與到幼兒的游戲中,就能夠豐富幼兒游戲的資料和情節。如此簡便的引導能夠讓孩子既自由又自覺地遵守規則。
王教師: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逐步構成規則意識。就拿主角游戲來說吧,教師能夠以一種主角的身份參與在幼兒的游戲中,經過教師與幼兒、主角與主角之間的互動對幼兒的游戲規則進行指導。另外能夠讓幼兒經過相互間的討論來解決在游戲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只需充當一個參與者、發問者、傾聽者和解決問題的幫忙者。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
程教師:各項規則的制定要貼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教師要明確該用什么心態來維持班上的常規,當孩子做出違反常規的舉動時,我們要了解是什么原因讓孩子無法遵守規則,是忘記了是不懂還是孩子的生理、心里還沒有發展出足夠的自制力有時問題不必須都出現在孩子身上,也許是某一項常規根本不適合該年齡層的孩子,所以常規的制定要貼合孩子的年齡特征,讓他們盡可能的了解一日生活的安排,如果各個環節過渡緊湊、有序,那么良好的一日常規的構成也并非難事。
李教師: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樹立常規。中班的幼兒,自我意識強,他人意識差,行為表現中處處以自己為主,我們能夠引導幼兒在游戲中認識自己,自我協調,讓他們明白要禮貌待人,從而對事物有一種正確的態度,慢慢構成一種常規意識。
石教師:的確,規則的制定要著眼于孩子的發展。規則的實施要推動孩子的發展。要讓孩子在自由的活動中理解紀律,要讓他們由理解而愉快地理解和遵守團體的規則。
后記:本次教研活動中每位教師就自己遇到的問題或普遍存在的現象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討論的過程中有部分教師的觀點和看法相似,為了便于整理,我們將相同的觀點收集在了一起。另外,交流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具體實例也不一一列舉了。教研教研活動是教師交流的平臺,是一次相互學習的機會。教師們在交流與學習中不斷地成長與成熟!
記錄2:
教研活動時間:20xx年xx月xx日
教研活動地點:幼兒園辦公室室
教研活動主持人:姜治平
參加對象:小班組全體成員
活動實錄:
主持人:
我給大家呈現了一個老師,請你幫幫我?的教育案例,這也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每個老師都遇到的實際問題,為什么現在孩子越來越活躍了,而生活獨立能力卻越來越疲軟了,今天我們就以孩子的生活行為習慣這個話題為例開展互動研討,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見,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與大家進行交流和溝通。
教師互動研討:
計老師:
首先我覺得,對于小班的孩子,生活行為習慣的培養不是靠一次兩次就能達到教師預期效果的,孩子很容易忘記,例如:讓孩子排隊這個環節,為了讓幼兒養成有序排隊的習慣,我就在一日活動中進行練習,上廁所練習、戶外活動練習、吃飯練習,每一次老師都要不斷重復排隊的要求,幼兒才能一個跟著一個排隊。
崔老師:
確實,對小班孩子的生活行為習慣的培養是件難事。有的時候,在我們成人看來是很簡單的一個要求,然而要在孩子身上達成的話,老師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就如剛才計老師提到的幼兒排隊練習,我也在班上訓練了很多次,但是效果總是不明顯,我讓孩子排一條直線,也就是縱向排隊,孩子要么這里斷開來了、要么那里擠在一起了、要么這里彎曲了、要么那里有幾排了,真的是很費時間,很費精力。
主持人:
剛才兩位老師結合了自己工作的實踐,談到了自己的困惑孩子的排隊練習,老師要讓孩子排成一個直線的隊形,我就在想,孩子理解什么是直線嗎?如果孩子還沒有直線的概念,那么我們老師是否首先要讓孩子接受直線的概念呢?有了概念的內化,孩子才可能在行動上得以體現。
孫老師:
這倒是個問題的關鍵所在,孩子還沒有直線和曲線的概念之分,所以往往在排隊的時候,排不整齊。
主持人:
對于小班的孩子,他們離開家庭,來到幼兒園,要適應集體生活,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剛才張老師講到了利用孩子的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練習,這是一個不錯的策略,雖然排隊這是個簡單的規則,但是,我們也是要讓孩子在有興趣的情感氛圍下自然接受規則意識,讓孩子主動獲得,而不是教師的灌輸。老師們還有其它的策略嗎?
樸老師:
我覺得,孩子來到幼兒園,首先一定要讓孩子有規則意識:這是孩子適應集體生活,開始有序活動的第一步,記得以前我總覺得孩子剛上幼兒園還小,情緒還不穩定,所以不大在意孩子行為習慣的習得,也覺得只要孩子不哭不鬧,慢慢來吧,不著急的,但后來我覺得自己的這種想法不可齲因為我發現,在我組織孩子集體活動時,總有孩子進進出出的,一會兒要小便,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我抱,這個時候,我就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了,班級常規有問題了。這是我工作第一年的感受,所以工作第二年開始,我就在班級常規方面做了很大的實踐,比如我要讓孩子養成舉手的習慣,那我就有時候一個星期就抓孩子的舉手問題,一個星期不行,那就兩個星期,堅持了一段時間后,我發現,效果還是蠻好的。
張老師:
剛才樸老師說的方法我感覺也很有一番道理,班級常規一定要抓好,不抓好,老師的活動多半是很無效的,有了一些不要聽的孩子,或者是有的孩子課堂常規不好,會影響其他孩子的傾聽,我覺得教師在培養孩子課堂常規時,采用恰當的引導方式是很重要的,我一般以正面引導為主,我以班上上課認真的孩子為榜樣,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比如有的孩子上課眼睛亮亮的,就引導其他孩子效仿;比如有的孩子坐得穩穩的,我會及時表揚他;比如有的孩子上課舉手積極,我也會引發其他孩子給予響亮的掌聲,孩子是喜歡聽好話的,也很想被老師表揚,所以這些方法還是滿可行的。
記錄3:
學習時間:xx年xx月xx日
記錄人:xx
出席人員:全體教職工
主持人:xxx
會議記錄:
一、假期工作回顧
1、民間藝術:科研與教學結合,涉及到放假的節日一定要做好做大,不但要方案,而且要優化環境氛圍,形成校園文化。
2、兔子燈:初五開始有徐慧寧領頭制作,至2月4日已完成40只,2月5日下午南匯電視臺和新聞坊將前來拍攝。2月7日、8日下午到上海參展,參展內容分成品和現場操作。(徐慧寧、金靜雯、王淑杰、徐懿玢、宋姣毅、溫丹菁等9人)
二、上學期上交資料分析
1、總結與計劃較好匹配。
2、部門材料有缺乏現象,下學期有各部門負責人把好質量關。
3、上學期部門總結和缺乏材料反饋。
作息時間表、各類活動室安排、教職工配班情況、各班計劃總結、優質教學展示事跡、成績納入總結。各類技能比武活動資料、保育員每月工作心得、各類檢查記錄。
幼兒出勤匯總表、保育組工作總結、一月份保健資料
三、新學期園務計劃通報
(一)新學期成立各種興趣小組,實現老帶小,成熟帶新手的目標。
(二)新學期計劃
L、指導思想:
三個聚焦——聚焦管理,聚焦師資,聚焦課堂(具體有業務負責,嘗試推門聽課制度和半天跟班制度)。各部門要充分領會并落實園務計劃內容。
主要工作目標:
1、加強民主管理,培植校園文化。
2、以開發和建設園本課程為核心,推進幼兒園特色建設。
3、加強教育科研,扎實課題研究,提高保教質量。
4、重視各類人員的園本培訓,提高隊伍整體素質。
5、優化后勤管理,加大三大員管理力度。
具體工作與措施:
1、加強民主管理,培植校園文化
(1)配置校園文化,繼續做好一日三巡,明確每月的側重點,考慮圍繞四大領域做好保教指導。
(2)提煉有價值的管理經驗,向姐妹園輻射,起到一級園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2、加強各類人員的園本培訓,提高教職工隊伍整體素質。
(1)重視師德師風建設。
(2)加強中層隊伍建設。嘗試推出干事和志愿者崗位。崗位勝任能力和高于教師的思想境界。
(3)加強教師專業建設。
(4)重視后勤隊伍建設。
3、加強教學研究和教育科研,促進幼兒園內涵發展。
(1)加強教研組建設和課堂教學活動研討。做好一課三研和常規課的指導。
(2)開發和建設園本課程,進一步推進幼兒園特色建設。本學期完成課程方案。
(3)以課題研究為契機,提高科研績效。
4、優化各項管理,后勤工作做到精細化。體現節約原則。
(1)強化保育管理。做好保育員、營養員培訓。
(2)狠抓安全衛生管理。
(3)重視食堂管理。確!斑^得了檢查,經得起抽查”。
5、扎實家長管理。
家長工作要納入保教、納入班級。注重信息化使用。
6、每月活動安排。
【中班教研記錄】相關文章:
小班教研記錄04-14
英語教研活動記錄07-21
英語教研活動記錄07-25
中班觀察記錄11-10
中班家訪記錄03-17
教研活動記錄教研總結(精選11篇)11-25
小班教研記錄6篇04-14
中班區域觀察記錄08-26
中班個案觀察記錄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