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計劃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班級情況分析
這兩個班級學生好學上進,有部分學生思維敏捷,有一小部分學生比較頑皮,對學習不太自覺。在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優等生的特長,又要照顧后進生的特點,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促進全班學生全面、和諧、健康地發展。
二、整冊教材分析
1、數與代數領域:
認數方面:千以內數的認識
對千以內數的認識,有助于數感的培養
運算方面:有余數的除法、三位數的加減法、兩位數乘一位數、兩步計算的簡單實際問題。結合表內乘除法有利于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也為學習筆算除法打好基礎。在兩位數加減和認識千以內數的基礎上學習三位數的加減。具備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知識基礎(表內乘除法、三位數的認識)。已經學會解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并有解決簡單兩步實際問題的生活經驗。
2、空間與圖形領域
確定位置(確定物體的方位、簡單的路線圖):通過對物體方位和簡單路線的判斷和表述,發展空間觀念。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可以發展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
測量方面:認識分米和毫米。這是在學生認識了米和厘米、初步形成了長度的觀念的基礎上安排的。感受長度量的實際意義并加強測量的實踐性。
圖形的認識方面:認識角和直角。這是在認識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
認識角和直角是進一步學習圖形特征的基礎。
3、統計與概率領域
數據統計方面:簡單的統計表、不同分類進行統計。在學生初步學會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基礎上學習用簡單的統計表表達數據。讓學生體會可以根據不同需要進行分類統計數據。
4、實踐活動領域
實踐活動安排兩次、兩種類型:
操作實踐型:測定方向
問題研究型:你能跳多遠
主要考慮結合學習內容相機安排相應的實踐活動內容。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的應用與價值。體會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發展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學生探索問題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 通過把一些物體進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動,體會余數產生的過程,初步理解余數的含義;探索并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數一定比除數小,會用豎式計算除數和商都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的式題,會用有余數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通過學具操作,認識1000以內的數,知道千以內的數位順序,知道千以內數的計數單位以及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會讀、寫千以內的數,會比較千以內數的大小;能根據數的意義口算整百數加整百數(和在1000以內)以及相應的減法,整百數加整十數以及相應的減法。
3、 通過自主探索,掌握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筆算方法,會用豎式計算和在1000以內的加法以及相應的減法式題,會口算整十數加整十數(和超過100)以及相應的減法,會估算一些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式題,會對加、減法的計算進行驗算。
4、 在現實情境中,進一步理解數量之間的相差關系,能應用加、減法正確解答“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
5、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會用豎式計算兩位數與一位數相乘的式題,會口算整十數乘一位數以及不需要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會估算一些兩位數乘一位數。
6、 聯系乘法含義,理解“倍”的概念,會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以及“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
7、 在現實情境中,初步掌握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能運用乘法和加(減)法正確解答一些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8、 聯系生活經驗,在觀察和操作活動中認識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與米、厘米之間的關系,會進行一些長度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測量并描述物體的長度。
9、 聯系對東、南、西、北的已有認識,進一步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能運用學過的方位詞合理描述現實情境或簡單平面圖上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能看懂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根據要求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
10、聯系一些典型物體的面,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有頂點和邊,知道角是有大小的,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會在方格紙上畫出角。
四、各單元教材分析
一、單元教時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具
7課時
1、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知道余數要比除數小,會用豎式計算除數和商都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的式題,會用有余數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認識有余數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操作、觀察、交流等學習活動經驗,發展比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3、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除法含義的發展脈絡及計算方法的合理性;在探索計算方法、發現數學規律的過程中,增強與他人合作的意愿,培養主動參與活動的態度和習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1、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掌握有余數除法的基本求商方法。
2、應用有余數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和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
二、桃子圖片課件直尺
6課時
1.使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發展,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百”,初步認識計數單位“千”,并能說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數位順序。
2.使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活動,初步理解千以內數的認識,能認、讀、寫千以內的數,能用學具表示千以內數能識別各數位上數字表示的實際意義,會比較千以內數的大小,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會初步估計一些常見事物的多少,發展估計意識和能力。
3.使學生初步學習用具體的數描述身邊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培養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用數學的觀點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種現象的意識和眼力,培養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和態度。教學重點:能認、讀、寫千以內的數,會比較千以內數的大小,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教學難點:接近整百、整千的數的數數、寫數。
三、課件圓片小棒
3課時
1.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學生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了解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并學會估測,提高估測能力。
3.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提高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教學難點: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學會簡單的單位換算,提高估測能力。
四、課件
10課時
1.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加兩、三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能筆算和在1000以內的三位數加法,會用豎式計算比較簡單的連加式題。
2.生了解驗算的重要意義,學會加法的驗算方法,并初步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3.學生體會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估算的意識和能力,并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4.使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5.使學生在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的主動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識,產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初步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加兩、三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能筆算和在1000以內的三位數加法,會用豎式計算比較簡單的連加式題。
教學難點:增強估算的意識和能力,并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五、計數器小棒課件
6課時
1.使學生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來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使學生在觀察公交車站牌、公園路線圖、城市平面圖等活動中,認識路線圖,并會運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線。
3.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使學生在觀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運用生活經驗幫助思考的意識。
教學重點: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來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難點:使學生在觀察公交車站牌、公園路線圖、城市平面圖等活動中,認識路線圖,并會運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線。
六、課件
9課時
1.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減三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能計算三位數減三位數,學會減法的驗算方法,并且養成良好的驗算習慣。
2.使學生結合具體情景進行估算,能解釋估算的過程,發展估算的策略。
3.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獨立地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進一步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4.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在他人的幫助下,能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教學重點:掌握三位數減三位數的計算及驗算方法,發展估算的策略。
教學難點:增強估算的意識和能力,并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七、米尺課件
4課時
1.使學生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使學生知道角有大小,會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
3.使學生會辯認直角、鈍角和銳角,會用已知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判斷直角。
4.使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方法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
1:重點。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
2.難點。比較角的大小。
八、課件鉛絲卡紙18課時
1.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算法的過程,理解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算理,并掌握計算方法。
2.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估算,體驗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3.指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理解倍的含義,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以及“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等簡單實際問題的解法。
4.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題策略,培養應用的意識。
5.使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的良好學習習慣。
1.重點: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以及相應的估算,會解決簡單的數學實際問題。
2.難點:兩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乘法。
九、課件
6課時
1.使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并會用統計表來表示數據整理的結果。
2.使學生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從統計的角度提出并解決與數據信息有關的問題。
3.組織學生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與良好的合作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用統計表來表示數據整理的結果。
教學難點: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十、課件表格學具
8課時
1.通過復習,使學生對有余數除法的含義、1000以內的數等知識有進一步的認識,鞏固本學期學習的基礎知識。
2.通過復習,使學生對三位敷與兩、三位數相加減,兩位數和一位數相乘,以及有余數的除法等計算,在正確率和速度兩方面都能達到基本的要求,使計算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3.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觀察物體分米和毫米、確定位置和認識角等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4.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增強數學意識,提高學生數學思考的能力。
復習重點:
1.復習認數的知識。
2.復習統計的知識。
3、復習空間與圖形方面的知識。
4.復習加法和減法以及有關的實際問題。
5.復習乘法、有余數的除法以及有關的實際問題。
【二年級數學下冊計劃】相關文章:
二年級下冊數學計劃04-03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計劃03-14
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01-08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2-09
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03-26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1-06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12-03
二年級下冊人教版數學教學計劃05-25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6-14
小學二年級下冊教學計劃數學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