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訓練計劃模板匯總8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計劃。什么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訓練計劃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訓練計劃 篇1
負責人:z
武術是我國傳統體育項目之一,是我國歷史文明的積淀,青少年是弘揚傳統武術文化的一個最關鍵、最根本的陣地。推廣武術進校園不僅能促進青少年的身體健康,也是普及中華武術,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發展全民健身的有效途徑。
一、學生現狀分析
通過上學年自編操武術的教學,大部分學生一具備一定的武術知識,手眼身法步有初步的了解,知道動作的名稱,路線,及運動變化的規律,基本知道長拳,南拳,太極拳等主要拳種的特點,排練武術表演,《舞旗》,《跆拳道》,《中國魂》等表演節目,但由于客觀原因未能參加比賽,可見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表演技能。
二、訓練目標
夯實基本功訓練,加強技能的'教學。
完善各項表演節目,豐富學校文化活動;
狠抓教學質量,提高競賽水平;
三、教學計劃實施細則;
訓練人員:三四五各年級抽選10—15名學生
訓練時間:周二、周五下午放學后一個半小時;
四、訓練季度及主要訓練內容
10、11、12月
專項技能素質訓練,包括基本功,及身體素質的加強與提高;編排中國魂表演節目
3、4月
針對成都市跆拳道協會的比賽安排,提高學生參賽的技能與對抗技能,為比賽做準備。
5、6月
提高基本功,加強身體素質訓練,編排六一文化藝術活動的參賽節目。
教學主要內容
初級長拳
(一)整套
1、姿勢優美,方法清楚,勁力突出,路線清晰,節奏分明,特點明顯,
動作協調。
2、方法清楚,勁力突出,有一定的規格,特點明顯,動作協調。
(二)步型與手型手法
步型:弓步.馬步.撲步.歇步..虛步.丁步
手型:拳、掌、勾.
手法:沖拳、推掌、頂肘
(三)套路練習:初級長拳
起勢:(1)虛步亮掌.(2)并步對拳
第一段(1)弓步沖拳(2)彈腿沖拳(3)馬步沖拳(4)弓步沖拳(5)彈腿沖拳(6)大躍不前穿(7)弓步擊掌(8)馬步架掌
第二段(1)虛步栽拳(2)提膝穿掌(3)撲步穿掌(4)虛步挑掌(5)馬步擊拳(6)叉步雙擺掌(7)弓步擊掌(8)轉身踢腿馬步盤肘
第三段(1)歇步掄砸拳(2)撲步亮掌(3)弓步劈拳(4)換跳步弓步沖拳(5)馬步沖拳(6)弓步下沖拳(7)叉步亮掌側踹腿(8)虛步挑拳
第四段(1)弓步頂肘(2)轉身左拍腳(3)右拍腳(4)騰空飛腳(5)歇步下沖拳(6)撲步掄劈拳(7)提膝挑掌(8)提膝劈掌弓步沖拳
。1)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教材主要選擇常用的和課中易于操作的內容作為主要教材。
。2)采取區別對待的方針,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和水平,教材選用應有一定的難易度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實際需要。
。3)從全面增強體質和追求健康目標出發,應選用專門用于發展學生基本活動能力和一般素質的教學內容。
訓練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籃球運動具有強烈的競爭性和對抗性,尤為青少年所愛。在學校中開展籃球運動對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增強學生體質,豐富學校文化生活,調節緊張的學習氣氛具有重要意義。
二、籃球訓練目的
為初中熱愛籃球的同學提供活動的空間平臺,鍛煉身體,在此基礎上尋求籃球隊更高更遠的發展。
1、學習和掌握籃球運動的基礎知識、技術和戰術,提高運用能力,不斷提高籃球運動水平。
2、為籃球運動在學校的進一步普及和提高打好基礎,培養優秀籃球運動員。
3、培養學生優良的作風和堅強的意志品質。
三、教學目標
1、發揮籃球運動實用價值,通過各種簡化的比賽形式,培養學生對籃球的興趣。
2、在運動實踐中學會籃球基本技術。
3、充分利用籃球活動運動負荷大、對抗性、競爭性強的特點鍛煉身體,促進身心健康,學會與同伴合作,并通過籃球運動豐富課余生活。
四、教學安排
訓練時間:每周三課外活動。
訓練地點:學校籃球場。
五、訓練的內容和要求:
1、思想作風的訓練 思想作風訓練要貫穿到訓練的全過程中,列入訓練的計劃。教師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并注意學生的特點,采取勸告、說服、評比、表揚與批評等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2、身體訓練 身體素質是掌握籃球技術、戰術的`基礎。根據中學生年齡的特征,身體訓練應以提高速度、靈敏和柔韌等素質為主。在速度訓練中,重點進行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的訓練。靈敏素質的訓練要注意發展隊員的各種條件下的迅速、準確和協調的反應能力。例如:各種起動、急停、突然變向和控制身體重心,保持身體平衡以及上下肢的協調性等。柔韌素質主要是進行伸展性的練習。力量訓練著重發展爆發力。耐力訓練可結合技術、戰術練習和教學比賽,著重發展速度耐力。
3、技術訓練 技術是戰術的基礎。技術訓練應注意基本功和常用技術兩個方面,包括手、腳、視野、腰胯、意識五個方面的內容。本期訓練重點主要放在手、腳和視野的基本的練習,提高手對球的感應的能力。腳的基本功,重點放在快速移動中腳步動作蹬、伸、起、停等的掌握與控制。視野的基本功,重點放在擴大視野,提高觀察能力訓練。
4、戰術訓練 中學籃球戰術訓練是在學習和掌握攻防戰術基礎配合的基礎上,重點加強人盯人防守和快攻技術的訓練,提高攻守轉換的能力,培養戰術意識,并結合比賽實踐,提高運用戰術的能力。
5、心理訓練 籃球隊的心理訓練應著重加強學生的意志品質的培養,使他們在訓練和比賽中,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克服困難的意志行動,引導他們在實際鍛煉中與困難作斗爭。
六、注意事項:
1、按時參加活動,有事請假,請假時請與球隊負責老師聯系,說明請假原因,如沒有參加日常訓練并無請假者,算缺席1次,缺席達到5次,就會開除籃球隊并且報給學校。
2、活動時必須穿運動鞋,運動服。
3、活動時,隊員的手表、鑰匙等物品不要配戴,以免掛傷自己和他人或造成物品的損壞。隊員的指甲不要過長,以免在活動中劃傷他人。
4、對抗賽時,注意保護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不要有過大的犯規動作,不要傷及他人。要時刻記住安全第一。
5、活動時,自己的外衣、錢物等物品一定要自己保管好。
訓練計劃 篇3
武威第十三中學女子籃球隊訓練計劃
年月 日 ——年月 日
籃球隊周訓練計劃
年月 日 ——年月 日
籃球隊周訓練計劃
年月 日 ——年月 日
籃球隊周訓練計劃
年月 日 ——年月 日
籃球隊周訓練計劃
年月 日 ——年月 日
訓練計劃 篇4
基本任務:
1. 加強運動員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隊風隊紀。
2. 針對運動員動作不規范,基本功不扎實,著重基本技術訓練。
3. 全面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提高對抗性。
主要任務:
提高全隊的凝聚力,形成好的隊風隊紀,為備戰校際做準備。
全面訓練階段
1. 全面身體訓練與專項相結合,提高身體素質。
2. 學習、改進、提高基本技術。
3. 學習籃球的基本知識
4. 培養作風和意識。
身體:技術:戰術為4:5:1
專項訓練階段
1. 強化專項素質為主,達到較高水平。
2. 熟練掌握、提高實戰技巧和對抗技術。
、 移動投籃、傳接球、突破、籃板球和內線強攻技術。
、 防守選位和移動
、 強化技術在對抗中的應用。
④ 位置技術和意識。
、 確定本隊的戰術特點,在比賽中訓練心理。
身體:技術:戰術為3:4:3
課時負荷
課時為1.5—2小時,每周7次;
1、技術難度和質量,加量為主,直至最大,強度適中,總負荷逐漸加大。
2、三從一大”量中等,以加強度為主,達到最大,總負荷最大。
方法手段
形式內容廣泛,多用重復訓練法。專項訓練方法、手段接近比賽條件,具有針對性,連續對抗、教學比賽增多。
比賽期:7周
賽前集訓5周 比賽2周
基本任務:
1. 身體訓練專項化。
2. 球隊固定配合,深化對抗技巧,個人特長。
3. 熟練運用本隊各種戰術。
4. 在近似比賽的特點下演練。
主要任務:
通過學校之間交流賽,注重對規則的理解,培養籃球意識。
賽前集訓5周
1. 進行專項訓練。
2. 抓好冬訓期間的身體素質訓練。
要求:有比賽任務的隊員主要進行籃球訓練,積極備戰。
沒有比賽任務的隊員,抓好身體素質訓練。
身體:技術:戰術為2:4:4
比賽階段
1. 制定作戰方案。
2. 統一思想,激勵情緒,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力爭超水平發揮,磨練技戰術。
3. 根據上場時間的長短,新老隊員區別對待。
身體:技術:戰術為2:2:6
課時負荷
課時為1.5—2.5小時,每周7次;量中小,強度保持最大,總負荷較大,增加恢復性措施,注意防止受傷。
方法手段
專項訓練近似比賽,個人或集體對抗練習后進行戰術訓練。一半時間比賽,單一課多。
心理和生理適應訓練,在比賽中發現問題。模擬對手訓練比賽。
第二準備期14周
全面訓練7周 專項訓練7周
基本任務:
1. 總結上一階段訓練情況,布置下一階段訓練目標和任務。
2. 加強運動員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隊風隊紀。
3. 改進不規范動作,進一步提高技術技術水平。
4. 全面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訓練。
主要任務:
提高全隊的.凝聚力,形成好的隊風隊紀,為備戰市比賽做準備。
全面訓練階段
1. 全面身體訓練與專項相結合,提高身體素質。
2. 學習、改進、提高基本技術。
3. 學習籃球的基本知識
4. 培養隊風和作風,以及籃球意識。
身體:技術:戰術為5:4:1
專項訓練階段
1. 強化專項素質為主,達到較高水平。
2. 熟練掌握、提高實戰技巧和對抗技術。
、僖苿油痘@、傳接球、突破、籃板球和內線強攻技術。
、 防守選位和移動
、 強化技術在對抗中的應用。
、 位置技術和意識。
、 確定本隊的戰術特點,在比賽中訓練心理。
身體:技術:戰術為3:4:3
課時負荷
課時為2小時,每周7次
1、術難度和質量,加量為主,直至最大,強度適中,總負荷逐漸加大。
2、“從一大”量中等,以加強度為主,達到最大,總負荷最大。
方法手段
形式內容廣泛,多用重復訓練法。專項訓練方法、手段接近比賽條件,具有針對性,連續對抗、教學比賽增多。
比賽期5周
賽前集訓4周 比賽1周
基本任務:
1. 身體訓練專項化。
2. 球隊固定配合,深化對抗技巧,個人特長。
3. 演練本隊各種戰術。
4. 通過熱身賽,演練打法。
5. 鍛煉新人。
賽前集訓4周
1. 進行籃球專項訓練,提高對抗性,發展個人特長。
2. 熟練本隊的各種配合。
身體:技術:戰術為2:4:4
比賽階段
1. 制定作戰方案。
2. 統一思想,激勵情緒,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磨練技戰術。
3. 根據上場時間的長短,新老隊員區別對待。
身體:技術:戰術為2:2:6
課時負荷
課時為2——2.5小時,每周7次
量中小,強度保持最大,總負荷較大,增加恢復性措施,注意防止受傷。
方法手段
專項訓練近似比賽,個人或集體對抗練習后進行戰術訓練。一半時間比賽,單一課多。
心理和生理適應訓練,在比賽中發現問題。模擬對手訓練比賽。
調整期3周
過度恢復調整3周
1. 暑期休息兩周
2. 恢復性練習一周
3. 做好新進運動員的熟悉工作。
4. 總結經驗教訓。
課時負荷
課時為1.5小時,每周7次;
中小強度和運動性恢復。
方法手段
廣泛多樣,積極性休息
訓練計劃 篇5
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旨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照“四個統一”的要求,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原則,以培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核心,以激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普遍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早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拓展訓練,又稱外展訓練(outward bound),原意為一艘小船駛離平靜的港灣,義無反顧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戰。這種訓練起源于二戰期間的英國。當時大西洋商務船隊屢遭德國人襲擊,許多缺乏經驗的年輕海員葬身海底,針對這種情況,漢思等人創辦了"阿伯德威海上學校",訓練年輕海員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觸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們的身體和意志都得到鍛煉。戰爭結束后,許多人認為這種訓練仍然可以保留。于是拓展訓練的獨特創意和訓練方式逐漸被推廣開來,訓練對象也由最初的海員擴大到軍人、學生、工商業人員等各類群體。訓練目標也由單純的體能、生存訓練擴展到心理訓練、人格訓練、管理訓練等。
訓練通常有以下三個環節
1、團隊熱身。在培訓開始時,團隊熱身活動將有助于加深學員之間的相互了解,消除緊張,建立團隊,以便輕松愉悅的投入到各項培訓活動中去。
2、團隊項目。團隊項目以改善受訓者的合作意識和受訓集體的團隊精神為目標,通過復雜而艱巨的活動項目,促進學員之間的相互信任、理解、默契和配合。
3、回顧總結。回顧將幫助學員消化、整理、提升訓練中的體驗,以便達到活動的具體目的。總結,使學員能將培訓的收獲遷移到工作中去,以實現整體培訓目標。
拓展訓練的顯著特點有:
1、綜合活動性。拓展訓練的所有項目都以體能活動為引導,引發出認知活動、情感活動、意志活動和交往活動,有明確的操作過程,要求學員全身心的投入。
2、 挑戰極限。拓展訓練的項目都具有一定的難度,表現在心理考驗上,需要學員向自己的能力極限挑戰,跨越"極限"。
3、集體中的個性。拓展訓練實行分組活動,強調集體合作。力圖使每一名學員竭盡全力為集體爭取榮譽,同時從集體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體中顯示個性。
4、 高峰體驗。在克服困難,順利完成任務要求以后,學員能夠體會到發自內心的勝利感和自豪感,獲得難得的高峰體驗。
5、自我教育。教員只是在課前把課程的內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項向學員講清楚,活動中一般不進行講述,也不參與討論,充分尊重學員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
6、通過拓展訓練,參訓者在如下方面有顯著的提高:認識自身潛能,增強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練戰勝困難的毅力;啟發想象力與創造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認識群體的作用,增進對集體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改善人際關系,學會關心,更為融洽地與群體合作;學習欣賞、關注和愛護大自然。、
一、 活動目的:
1。激發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集體的凝聚力。
2。激發和強化他們運用和發揮團隊智慧,增強集體創造力。
3。啟迪學生的創造力,體會策劃應對的重要性。
二、活動項目:
1。孤島求生:讓參與者體會合作的重要性,借團隊合作與思考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并體會個人在團隊中的位置。
2。毽球比賽:鍛煉集體合作的精神。溝通彼此間的默契,提高團隊配合意識,建立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
3。合力吹氣球:通過游戲使大家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增強集體的配合意識,建立組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流動活動的完成有利于激發成員的積極性,使小組充滿活力。
4?鞓逢J關:幫助參與者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協作能力;鍛煉身體,提高其身體的敏捷性與反應能力。
5。先入咸陽者為王:確立行為規范的重要性;明確團隊角色,增強溝通能力;提高決策與領導能力,體會團隊內部協調的重要性。
6。接發球比賽:增強團隊配合的意識,訓練參與者的身體協調性
三、活動時間:20xx年11月29日
四、活動地點:黃山學院南區塑膠運動常
五、注意事項:1。嚴禁個人單獨行動,任何個人都必需服從安排要以大局為重,堅持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任何因個人不遵守紀律造成的不良后果由其本人承擔。現場的工作人員有義務隨時制止任何有危險性的活動。2。請在進行戶外活動時注意環保,活動結束后清理現場,此外還要維護校園公共設施的安全。
六、經費預算:150元。
七、活動原則
1。自主性原則:活動的'主體是參與其中的同學們,活動的設計與開展都必須以參與者為中心,參與者的自主性要得到充分的尊重。
2。開放性原則:活動的參與不受專業、年級和院系的限制,鼓勵同學們進行大范圍的交流,不同專業背景,不同年齡的學生相互溝通。
3。多樣性原則:活動的種類多樣參與者也多樣。
5。柔性原則: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不用硬指標評價,重在參與,追求真正的學習,倡導用人性化的標準來評價參與者的表現,讓參與者在完成目標的喜悅后體驗被認可的感覺。
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活動,有利于形成大學生自覺參與素質教育的積極導向,有利于動員各方面資源服務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顒幽軌驇椭鷧⑴c者開發自己的潛能樹立對自身能力的信心,讓同學們在快樂中認識到自己在團隊中的作用,從而積極主動、負責的參與到團隊的工作中去。
訓練計劃 篇6
一、 目的:
為了迎接太原理工大學足球比賽,我院決定選出一批熱愛足球的同學參加比賽,在此太原理工大學政法學院足球隊訓練計劃
之前進行專項訓練以在比賽中取得理想成績。
二、 訓練原則:
1、 培養隊員熱愛足球、積極訓練的作風。
2、 強調從基本功練起。
3、 戰術訓練要從實戰出發,強調配合。
4、 每次比賽過后開會總結。
5、 每周周末進行模擬比賽,保證“賽練結合”。
6、 戰術訓練的過程中,要重視個人戰術訓練,要區別對待,
制定適合每個隊員的戰術,做到揚長避短。
二、訓練計劃
。ㄒ唬┯柧殨r間(求實杯、新生杯比賽期間)
周一到周四
中午12:30—1:30,
晚上7:00—9:00
周六下午2:30—4:30
。ㄆ綍r訓練)
周二、周四
中午12:30—1:30
晚上7:00—9:00
周六下午2:30—4:30
。ǘ┯柧毜攸c
東區足球場
。ㄈ┯柧殐热
1.身體素質訓練
(1)慢跑:400m*2 熱身
(2)快速跑、折返跑:10m*2、15m*2 鍛煉同學的'啟動速度
。3)運用標志牌(學院統一采購)進行曲線跑,鍛煉靈敏性 以上訓練量可以逐步增加
2.球員技術訓練
(1)傳接球:進行短傳長傳動作教學和怎樣正確接球(地滾球、高空球)
。2)球性練習(需長期練習出效果)
。3)帶球:不同的帶球方法教學
。4)過人技巧
。5)進攻與防守技巧
3.守門員教學(需守門員手套)
。1)門前撲救(重點)
(2)傳發球:球門球(開大腳)、手拋球
3.戰術訓練
。1)小范圍配合:二過一、撞墻式配合
。2)越位與反越位
4.足球規則
。1)進行足球規則講解
。2)對不同球員位置進行講解(如后衛、門將、中場、前鋒)
(3)如何發界外球、定位球等
三、訓練具體安排
(鑒于大一同學足球基礎薄弱,將進行較長時間的足球基礎訓練
訓練計劃 篇7
第一:無球訓練
1、熱身部分——慢跑、各關節韌帶的動態拉伸!
第二:有球訓練
1、原地運球:
。1)兩人一組,一手原地控球,一手抓一個實心球。做法:一手運球,另一手抓住實心球反復手遞手交給隊友。每次左右手各交遞25下(交出接回為一下)每人共4組!
。2)兩人一組,一手原地控球,一手抓一個實心球。做法:一手運球,另一手抓住實心球反復觸碰隊友手掌心,而隊友則上、中、下、左、右移動手掌。每次左右手各觸碰25次,共4組。
游戲:胯下運球次數比多!!
玩法:裁判將球拋至一定高度(盡力做到高度統一)在球完成5次彈地前(含第5次)完成最多下胯下運球并雙手持穩兩球者為勝。!三人一組PK,一個勝者,其余兩個罰滾地一次!!
2、移動運球:
。1)四人一組,一人一球,分別在兩條底線持球準備。做法:往中線開始大步走,同時做胯下交遞球,踩到中線后,側身滑步運球(第一左手,第二次右手)回底線。兩次來回為一組,共完成5組。
(2)四人一組,一人一球,分別在兩條底線持球準備。做法:往中線快速運球,踩到中線后立即后退同時做胯下交替球。兩次來回為一組,共完成5組!
(3)四人一組,一人一球,分別在兩條底線持球準備。做法:一人兩球,測身滑步運球到中線折返(運球過程中,數對手共運球多少下)
游戲:運球比快!做法:四人一組,一人兩球,分別在兩條底線持球準備。開始后,快速運雙球到中線,并按住其中一球在地面,不彈不滾!先運球沖過底線者為勝,落敗者打滾一次。ㄕ鄯禃r必須左右手輪換運球)
(4)兩人一組,一人控一球,另一人手拿兩個實心球。做法:底線開始,將實心球擺放成“Z”型!滑步運球到第一個實心球前,快速完成5次胯下運球后,撿起實心球拋給隊友,繼續滑步至下一個實心球。隊友則將接到的實心球繼續成“Z”型擺放,直至對面底線!一個來回為一組,共完成3組!(撿實心球前的`動作鼓勵大家多做變化—胯下、背后、前交叉等)
訓練計劃 篇8
教學內容:1、體育常識:籃球,2、基本站立和移動的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了解籃球運動的起源。知道一些簡單的籃球規則。
2、情感目標:對籃球運動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知道籃球運動的起源。了解一些簡單的籃球規則。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
教學程序:
一、烘托氣氛。激發興趣。
1、播放[NBA“精彩的'比賽片段。雄壯的進行曲。精彩的比賽片段。讓學生仿佛置身于激烈的賽場。
2、學習簡單的規則。
3、進行小組交流。匯總同學們對籃球知識的了解情況。
二、直觀學習。了解起源。
1、揭題。
2、播放講解課件。通過[籃球運動的起源“、[比賽場地“、[得分“、[簡單規則“、[優秀“運動員--姚明、胡衛東等“等欄目。向學生系統介紹籃球知識。
3、請學生觀看我國[CBA“聯賽片斷。使學生剛學的知識馬上聯系實際。在使感觀得到滿足的同時。進一步激發興趣。
4、在觀看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對疑點提問。教師及時釋疑。
5、邊指導學生看球賽。邊運用裁判手勢進行講解和示范。
6、遇到比賽中常見的手勢。讓學生和老師一起學打裁判手勢。如[走步“等。
三、學練結合。提高效益。
1、學生分小組討論。
問題:假如我們班組成一支球隊。該如何分工。如何打比賽。應注意什么?
2、各小組匯報討論情況。
3、師生共同探討問題。
①正規籃球場的長和寬各是多少米?我們學校有哪些正規的籃球場?
、诒荣悤r。用手推對方是否犯規?
、郾荣悤r。投進一球得幾分?(分三種情況)
4、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及時引導小結。
5、學習基本站立姿勢。移動的方法。(聽講解。徒手練習)
四、復習鞏固。培養興趣。
1、說說你知道的國內外籃球名星的名字。
2、NBA。CBA的片段欣賞。
3、復習鞏固(略)
【訓練計劃】相關文章:
跳繩訓練每日計劃跳繩訓練計劃10-26
足球訓練計劃08-11
運動訓練計劃11-09
散打訓練計劃11-23
訓練計劃優秀01-11
訓練計劃范文02-20
籃球訓練計劃04-06
個人訓練計劃02-26
短跑訓練計劃01-20
跑步訓練計劃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