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訓練計劃模板匯總九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該為接下來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訓練計劃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訓練計劃 篇1
一、彈跳力:立定跳遠、兔跳、蛙跳、多級跳遠、跳遠騰空步、臺階上下跳、
跑臺階、原地縱跳練習。
二、一般耐力:20――30分鐘慢跑、越野跑、1600――3000米中速跑等
三、柔韌性練習:
(1)兩臂的平、側、上等各方位的舉、屈、伸、擺和各種形式的繞環練習。
(2)兩腿的.屈、伸、壓、踢、擺、縱橫等練習。
(3)整個身體的各種屈、伸、繞環等練習。
(4)站立體前屈、俯臥臂伸、正側踢腿、交叉步、懸垂等。
四、上肢、腹肌、背力量練習:俯臥撐、擊掌俯臥撐、杠鈴抓舉、挺舉。
五、靈敏性練習:穿梭跑、轉身跑、后退跑、側身跑、閃身跑、看信號跑等
各種快速反應練習。
六、絕對速度練習:30――50米最大強度底跑、復跑、上下坡跑、順風跑、
阻力跑、加速跑等循環練習法每周3-4次每次5-6項。嚴格控制時間、次數。一般4-6次為一組,做5-6組。每組結束后穿插幾個20-30米底加速跑。
注意事項:初期以掌握技術和力量為主。循序漸進合理安排負荷量、強度。
防止中過渡疲勞和運動損傷。800米以上跑以提高機體有養工作
底能力和機體對運動項目底適應能力。心率控制在每分鐘150-160次。
訓練計劃 篇2
投擲運動是以絕對力量為基礎,以速度為核心的速度力量型的運動項目。它技術復雜,對運動員專項素質要求高,因此需要經過多年系統,科學的訓練,才能達到高水平。因此,我認為在現代投擲項目訓練中應該把專項技術訓練放在首位予以強化。這不僅在實踐中是取得優異運動成績的重要保證,而且在理論上也具有堅實,可靠的豐富土壤。
1,從哲學的角度分析
訓練的目的是發展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并實現向特定的目標—獲得更好的成績轉移。在投擲項目訓練中,專項技術訓練和專項身體素質訓練是創造優異投擲成績的兩個重要因素。在這兩個因素中,專項技術訓練是"質";而專項身體素質訓練是"量"。所以在投擲項目中,某一特定投擲項目所包含的是其自身而又區別于其他項目的"質",正是由該投擲項目的專項技術特征所反映,而不是其專項身體素質。當然特定的量的變化才能推動相匹配的質的變化,最終達到另一個狀態即"質變"。也就是說專項技術訓練是"質"的因素,專項身體訓練是"量"的因素。專項素質訓練必須滿足專項技術的需要,符合專項技術的特點,才能不斷推動專項技術向更合理,更完善的方向發展,從而產生"質變"—專項競技能力的提高。專項技術訓練是充分發揮專項身體素質潛力的保證。專項身體素質訓練只有與專項技術訓練相匹配,才能不斷提高投擲運動員的專項競技能力;才有可能出高水平的成績。
2,從運動訓練的角度分析
運動訓練,通俗的講是為了實現某一競技目標而選擇訓練手段,方法,按照一定的訓練計劃進行系統訓練的過程。投擲項目訓練同其他項目一樣,具有純競賽運動的性質。因此為了提高投擲運動員的專項競技能力,就需要采用一些專項訓練手段來發展專項身體素質。我認為:"一切訓練都始于技術訓練",無論是一般身體素質訓練,還是專項身體素質訓練,它都需要采用一定的訓練手段。而要完成這些訓練手段必須掌握特定的相關技術。因此可以說專項身體素質訓練都是專項技術訓練的載體。專項訓練手段的掌握程度,直接決定了專項身體素質訓練的水平高低。而最根本的是相關專項技術訓練水平的高低。因此,重視專項技術訓練是提高專項競技能力,取得優異運動成績的根本所在。所以在現代投擲項目訓練中,專項技術訓練要貫穿整個訓練過程,常抓不懈。
另外,"專項技術訓練是投擲項目訓練中的第一要素"的觀點也符合科學化訓練的一般規律。首先符合少年兒童生長發育,訓練的特點,技術訓練要從小抓起。智力因素的快速增長和身體素質的自然增長,使少年兒童(尤其是12—13歲)掌握技術更快,效果較好。所以應抓住這一個大好時期加強專項技術方面的訓練,為以后進一步提高,完善專項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在少年兒童時期加強專項技術訓練,也可以促進和帶動一般身體素質的發展。其次符合技術和身體素質發展的順序性規律。我們知道專項技術和專項身體素質二者應該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但是這種協調發展是以專項技術的發展為主導的。因為合理的技術因素是高效完成練習手段的保證;是優化,強化身體素質的重要前提。很難想象,技術含量低的專項訓練手段如何與專項技術相結合,如何發展運動員的專項競技能力。而從生物力學,運動解剖學的角度分析,加強專項技術訓練能減小投擲動作中相關肢體的轉動慣量;提高擺動角速度;提高動作速率;培養上,下肢的協調用力等。從運動生理學的.角度分析,有效的專項技術訓練可以增大肌肉收縮力量,有利于能量合成,減少能耗,加速運動技能形成,提高動作質量等。所以,必須抓好技術訓練這個根本。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專項技術訓練和專項身體素質的協調發展。
3,從教育學的角度分析
(1)要形成正確的專項技術概念和動作表象
在投擲項目訓練過程中,每當出現錯誤動作或成績不前時,總要向前一個環節尋找原因,用這種逆向法是很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因為整個技術動作是一個相互聯系,有機結合的整體。很多情況下,某一環節的技術概念不清都會導致專項素質練習的質量不高。因此,一開始就要努力使運動員形成正確或比較正確的技術概念和動作表象,而為以后的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但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強化專項技術訓練。
(2)專項技術訓練是提高智能水平的有效手段
運動員的智力水平是影響其訓練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投擲訓練過程中,要注意運動員智力的培養,提高其智能水平。專項技術訓練過程本身對運動員來說是個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技術的復雜性,要求運動員充分調動其觀察力,注意力和思維想象力來分析技術特征,思考技術細節。思維是智力的核心因素。在訓練中,運專項技術動員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將有利于理解更為復雜的技術動作;理解并配合教練的訓練,提高訓練效率。相對而言,專項身體素質訓練的主動性較差,被動接受多次練習的成分偏重。
4,從某階段訓練成績不穩定或下滑的角度分析現代投擲項目訓練
在投擲項目訓練過程中,經常出現訓練成績不穩定,成績下滑的現象。而此時對于高水平運動員,其專項身體素質指標和處于競技狀態時的身體素質指標并無明顯差異。這就說明造成運動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不在專項身體素質訓練方面,而在于專項技術訓練方面。因此,加強專項技術訓練,提高和完善專項技術水平,才是打破成績不穩定或下滑的正確選擇。另外,隨著傳統的訓練周期被打破,比賽的頻率大大增加,運動員在頻繁的比賽和訓練中承受著高強度的生理負荷和心理負荷。在這種狀況下,更應該加強專項技術訓練,以確保運動員的正常技術發揮。
5,實踐證明加強專項技術訓練,改進和完善專項技術水平是取得優異成績的重要保證
在投擲項目訓練過程中,只有結合運動員的個人特點,不斷地加強專項技術訓練,才能逐漸地改進和完善專項技術,從而形成符合運動員個人風格的專項技術特點。因此,加強專項技術訓練,不僅要糾正錯誤技術動作,改進不合理技術環節,同時還包括創新技術動作。實踐證明,對田徑運動技術基礎理論認識的提高和完善,是促進運動成績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在跳遠三級跳遠助跑技術中,"全速上板起跳"取代了過去的"以可控速度上板起跳";鉛球,以力量為基礎,以速度為核心的速度力量型取代了"力量型"。背向滑步推鉛球取代了側向滑步推鉛球;背越式跳高技術取代了俯臥式跳高技術;跨欄呈現出低重心,遠起跨,近下欄的技術特點等等。這些專項技術的改進和完善,在提高運動成績方面充分顯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投擲項目訓練中,要始終抱著追求專項技術完善無止境的態度,抓好專項技術訓練。
總之,專項技術訓練和專項素質訓練是保證投擲運動員獲取優異運動成績的兩個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而專項技術訓練是一條貫穿整個投擲項目訓練過程的紅線。專項身體素質訓練必須緊緊圍繞這條紅線展開。在運動訓練理論界,高舉強化體能訓練大旗,全面提高專項身體素質的呼聲愈演愈烈時,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專項技術訓練是投擲項目訓練中的第一要素,并要在訓練實踐中抓緊抓好,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
投擲訓練的方法手段:
在有一定的投擲基礎之上。我認為上午進行轉項的投擲訓練,不過最好是投擲重的器械。
如投3公斤的鐵餅~和1200K的標槍~~可分為大中小來投~~
大上午的時候投大概80次就可以了~指的是一種器材,中投60次 小投40次 。
大量的投擲重器械可以使得技術和動作都有很好的提高,而透重的器械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轉向力量而練習。
重器械你會覺的很累但是當你習慣了的時候~你再去掉這50公斤的東西你就會發現原來你比過去上的那么快~也就是所謂的負重訓練法。
下午一般進行的就是速度 力量 靈敏 靈活性的訓練方法~
力量的訓練也要是每次不同的訓練,不可以今天大力量明天還是大力量,那樣的話,身體會很疲勞而導致受傷。
練習鐵餅的力量訓練主要就是臥推和深蹲的方法,可以按自己的情況來練習。
而標槍的話呢就是抓舉和躺拉。訓練力量的時候尤其是大力量,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做不起來的不要強迫自己去做,不然很容易受傷。
速度上的訓練可以安排在練習完力量后跑,一般就是跑
30米60米100米200米
如果說30米是8個那60米就6個100米3個200米1個~
跑的時候一定要用全力去跑~
標槍的交叉步是很重要的~最好的訓練辦法有
1扛著標槍跑交叉步
2扛著空杠鈴竿跑
3杠鈴負重跑交叉步
投擲的訓練主要就是出手速度要快,投鐵餅和標槍的時候可以先投一些重器械再投一些輕點的器械,找重器械的用力方法,找輕器械的出手速度,讓后再來投標準器械。
而且每堂訓練課后都要注意放松肌肉。
訓練計劃 篇3
從解剖學的角度來看,人體的核心是指脊柱、髖關節和骨盆,它們正好處于上下肢的結合部位,具有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在競技體育中,幾乎所有運動都是通過四肢末端將力量施加于外部物體(例如鉛球、地面和水等),使器械或人體產生運動。因此,長期以來,在運動訓練領域,人們一直將力量訓練的重點放在四肢上,忽視甚至放棄軀干(核心)部位肌肉力量的訓練。
游泳核心力量的訓練方法:
靜力核心力量練習。
目的:主要針對自由泳、仰泳的.身體姿勢,以及轉身、出發后的流線型滑行姿態的控制。
主要方法:
第一種,身體直線控制練習,俯臥于地氈上,用肘支撐身體離開地面,前臂貼在地板上,與上臂呈90度,身體呈一直線,腿拉伸,背要直,繃緊腰腹,保持30—60秒。
第二種,側身直線控制練習,方法與上述基本相同,用一側前臂支撐身體,身側朝向地板,另一側手臂伸直向上。
第三種,流線型拉伸練習,準備,雙臂高舉伸直、緊夾耳朵后部,大拇指扣住前掌,全身挺直,雙足踮地,腳并攏,腳后跟分開,身體呈流線型。動作:身體往下、往上兩個方向拉伸;拉伸到極限時保持30—60秒。
以上就是小編為各位喜愛游泳的人準備的全部內容,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一種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多多練習,下次游泳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體能好了很多,慢慢就會游刃自如。小編還要提醒大家,在游泳之前一定要進行準備動作,多鍛煉一會在下水,最好不要直接下水,讓身體放松完畢最好。
訓練計劃 篇4
如何讓我們在籃球運動中更加自如的做出動作,并且避免受傷,那么就需要系統、有效的訓練作為保障。這一期我們就來說一說有關于腳踝和小腿的訓練方法,當我們在說腳踝和小腿的同時,不應該讓它們分開闡述,因為我們的身體在完成腳踝的屈伸、外展、內收、旋轉動作的時候,都是由附著在脛骨、腓骨、趾骨、跟骨、距骨、足舟骨周圍的骨肉收縮,并且牽動骨骼上的肌腱完成動作的,所以在訓練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很多的動作會有一定的重復性,但是它們又有著不同的特性。而且,在我們的足部還匯聚了大量的神經和血管,在訓練的時候應該格外的注意動作的`標準性。只要控制好運動的強度,普通人也可以像專業的運動員一樣訓練,體驗到訓練的艱苦與刺激,同時給身體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訓練一:站姿提踵(腳尖向前)
訓練二:站姿提踵(腳尖向外)
這個訓練動作主要鍛煉的我們的腓腸肌外側頭,當我們在側向快速移動的過程中,外側頭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急停剎車裝置,外側頭的發達也可以保護我們的腳踝在猛烈的側向移動急停的時候不會被扭傷或是身體由于快速運動而失去中心,訓練的動作要領和站姿提踵腳尖向前是一樣的,不同的是腳尖要向外展30- 45度左右。
訓練三;站姿提踵(腳尖向內)
這個動作主要訓練的是我們的腓腸肌內側頭,腓腸肌的內側頭給我們在側向快速移動的時候提供動力,當我們在側向移動時,足部的內側給地面施加壓力,壓力與地面的摩擦力給力身體移動的動力,但是這股力量的本質來源于腓腸肌內側頭和其他大肌肉群的配合。
訓練四;單腳跳起+屈腿緩沖落地
這是一個肌肉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的訓練,主要發展腿部的爆發力和膝關節、踝關節的穩定性,向心收縮簡單講就是肌肉背縮短的訓練,離心收縮相反,是肌肉被拉長的訓練,我們在單腿起跳的過程中腿部向下給地面施加壓力,地面給身體反作用力,這些力通過腿部肌肉的向心、離心收縮完成,在落地的時候,大腿股四頭肌被拉長,后側肌肉被動縮短,小腿后側肌肉被拉長,前側被動收縮,進而完成一次跳躍和控制,當然中間的能量交換過程可能更復雜。
訓練五:坐姿足屈伸
這是一個純粹的單關節動作,主要鍛煉的是腓腸肌和比目魚肌,比目魚肌和腓腸肌決定你的彈速,也就是你達到最大高度的時間。腓腸肌位于表層,比目魚肌位于里層,前者跨越踝關節和膝關節,后者只是跨越踝關節,因此,當膝關節屈曲超過90度時,只有比目魚肌對踝關節起作用,當然,兩塊肌肉都可以增加爆發力和力量,它的動作要領和站姿提踵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別就是我們借助的是外力(彈力繩),這樣更好控制強度,站姿的動作不適合腳踝受傷的人群,如果你的腳踝不舒服,我建議你用這個動作,而且很多職業球員也在這樣恢復自己的腳踝力量(比如韋德)。
訓練六:坐姿足內收
這個動作中我們在起始階段就把阻力加在足部的外側,使其形成外展的狀態,然后足部對抗阻力完成內收的動作。具體訓練可以因人而異,不要過度訓練,造成訓練部位有所損傷。
發揮想象力,在安全有效的基礎上創造一些新的動作,但是動作要有效、符合身體的流暢的、不要危險動作和反關節,同時看起來美觀。利用綜合的手段進行核心訓練,結合動態與靜態的手段。
訓練七:坐姿足外展
這個動作中我們在起始階段就把阻力加在足部的內側,使其形成內收的狀態,然后足部對抗阻力完成外展的動作。
訓練計劃 篇5
第十二周至十八周訓練內容:
同學們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選擇的訓練。但要求同學們一定要在每次的訓練過程中必須圍繞自己的弱項強化練習,認真完成各組的運動量。分清主次安排好各項練習時間比例。
一、提高速度(50M、100M)訓練方法及要求:(男生滿分為7秒2、女生為8秒2)
方法與步驟:
1、先進行熱身:內容:跑步較差的可選慢跑2*200M,較好的可選跳繩3分鐘。再做幾節徒手操如膝、踝關節、腹背運動、弓箭步壓腿等可結合原地支撐擺臂練習50—100次。(用時5—6分鐘)
2、行進間的.50M快速跑6—8組。要求每組必須盡全力跑。每組間隔1分鐘。(用時10—15分鐘)
3、素質練習:單腳交換跳(每只腳連跳三個換另只腳跳)要求:跳30M*4—6組。每步越大越好;高而遠。每組間隔2分鐘(用時8—12分鐘)
二、提高一分鐘跳繩的訓練方法及要求:(男女生滿分為170次)
方法與步驟:
不會跳的同學:
1、空搖繩:拿兩條跳繩。一手一條同時空搖,將繩搖成立圓。
體會抖腕動作。要求:搖到兩手同時搖,左右兩邊繩都能成立圓。
2、雙腳并攏跳:兩腳并攏后腳跟不著地的連續跳。100個*4—6組。要求:靠踝關節的力量跳起。配合兩手空搖。
3、一分鐘跳繩:完整動作。由慢到快。跳5組。每組間隔1分鐘。
會跳的同學:
每次跳時必須超長時間的跳。每組時長為1分30秒。10—12組。每組間隔30秒—1分鐘。要求:不要因卡繩就終止,要學會腳快速往前跨同時起動跳繩。堅持這組時間完成。
三、提高實心球的訓練方法及要求:(滿分男生8。70米女生6。80米)
方法與步驟:
1、熱身運動:慢跑2*200M再做手腕、肩關節運動、腰部運動。
2、頭頂手腕拋球:兩腳前后開立,雙手持球高舉于頭頂手腕后屈,抖腕將球拋出。(可先徒手無球進行動作模仿練習數次)20次。要求:要用手腕的力量將球拋出。
3、上體后弓拋球:兩腳前后開立,雙手持球高舉,上體做后弓,重心落于后腳。后腳灣曲。用腰的力量將球拋出。20次。要求:盡可能用腰部的力量將球拋出。
4、全身協調用力拋球:后腳蹬地—腰部用力—手臂前揮—手腕抖腕的用力順序。反復多次練習。要求:各環節要協調一氣呵成。開始時不要用太大的勁拋球。不要一時追求遠度,要認真體會用力的順序掌握好動作要領后漸漸加大力度。
訓練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意識。本課從學生的興趣著手,讓學生感受籃球運動的樂趣,喜愛籃球運動。在籃球運動中健身,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重要時期,活潑好動,對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卻充滿好奇,有較強的模仿能力,有一定的運動能力;五年級男生喜愛上體育課,尤其喜愛上球類項目的課,但大部分女生對球類特別是對抗性較強的籃球運動卻羞于出手或是心存顧慮,雖然五年級學生對運球有一定的學習和練習,但在手型動作上還存在較大的問題,結合以上兩點考慮我決定采用降低難度、情景教學和音樂教學的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改變對籃球的認識。
三、教學目標
1.參與目標:提高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及認識,了解籃球的起源與發展等知識,培養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
2.技能目標: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運球水平。
3.身體目標: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的速度、靈敏、肌肉力量等素質。
4.心理和社會適應: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培養學生創新、合作精神,增強競爭意識、團隊精神、表現意識。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四、教材分析
籃球運動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球類項目,主要發展學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提高靈敏、速度、耐力等素質以及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增強呼吸、循環、消化等系統的機能,以及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運球在小學低中段已多次出現,但由于學生練習強度和密度以及興趣的原因掌握的程度卻并不是很理想,特別是手型和球感上。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手腕控球
2.難點:全身協調發力控制球的方向
六、教法與學法
本課教法:通過配樂來提高學生運球的積極性,掌握節奏,體驗手感,通過降低難度來吸引學生參與,消除部分女生對籃球的恐懼感。
本課學法:小組合作法,利用音樂節奏學習運球,降低難度。
七、本課教學構思:
1.引起興趣:通過行進間尋找答案,了解籃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以激發學生的運動欲望。
2.滿足運動欲望:通過跑動和球操的形式來滿足學生的運動欲望,起到熱身的作用。
3.發展運動水平:通過節奏練習原地運球和相互搶斷等練習,發展學生的運動水平和籃球技巧。
4.身心恢復:通過“有口難言”等游戲達到身心放松的效果。
5.小結評優:通過講評和小組評優等形式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
訓練計劃 篇7
一、 20xx-2014學年度勵志中學田徑隊訓練計劃
1、 20xx-2014學年度勵志中學田徑隊年度訓練計劃
2、 20xx-2014學年度勵志中學田徑隊階段訓練計劃
3、 20xx-2014學年度勵志中學田徑隊周次訓練計劃
4、 20xx-2014學年度勵志中學田徑隊年課時訓練計劃
5、 20xx-2014學年度勵志中學田徑隊各單項運動訓練計劃
6、 20xx-2014學年度勵志中學田徑隊參加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參賽方案、總結
二、 20xx-2014學年度勵志中學校籃球隊訓練計劃
1、 20xx-2014學年度勵志中學校籃球隊訓練指導思想、訓練目標與訓練內容
2、 20xx-2014學年度勵志中學校籃球隊年度訓練計劃
3、 20xx-2014學年度勵志中學校籃球隊階段訓練計劃
一、20xx-2014學年度勵志中學校籃球隊訓練指導思想
訓練計劃 篇8
教學目的:
1)配對目的:訓練觀察和對比能力。方法:將兩個相同的玩具放在一起,再將兩個完全不同的圖卡放在一起, 讓孩子學習配對。在熟練的基礎上,將兩個相同的漢字卡,類同的 數字(如1 和0),圖形(如圓形、方形、),顏色(相同的紅色)先后混入圖片中,讓孩子學習配對。
2)教認顏色目的:培養孩子的.認識能力。方法:繼續教孩子認識顏色,搜集紅黃兩種顏色的多種物品,如用紅色的絲帶 捆紅色的書、紅上衣、紅鞋;再拿出來紅扣子、紅盒子、紅粉筆等物品, 讓孩子識記,使孩子能從各種物品中認識紅色的共同特性。再用相同的 方法再訓練 對黃色的認識。
2、教學游戲
1)小紅有禮貌目的:進行禮貌教育,豐富幼兒詞匯。方法:媽媽將孩子送到托兒所時,老師親切地說 :“小紅早”,小紅說:“老師早!” 走的時候媽媽招招手說 :“再見”,小紅說:“媽媽再見”。可結合兒歌 “有禮貌”進行。
2)認識筆和紙目的:讓幼兒初步認識筆和紙,能說出名稱,學習詞、筆、紙。方法:老師分別將筆和紙分給小朋友,并教小兒認說,讓小兒學說 “紙”、“筆”、“紙”。然后發給每個小朋友筆或紙,然后分別說: “請拿紙的小朋友把紙舉起來”,“放下”;再說 “請拿筆的小朋友 把筆舉起來。看誰對了。
訓練計劃 篇9
負責人:z
武術是我國傳統體育項目之一,是我國歷史文明的積淀,青少年是弘揚傳統武術文化的一個最關鍵、最根本的陣地。推廣武術進校園不僅能促進青少年的身體健康,也是普及中華武術,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發展全民健身的有效途徑。
一、學生現狀分析
通過上學年自編操武術的教學,大部分學生一具備一定的武術知識,手眼身法步有初步的了解,知道動作的名稱,路線,及運動變化的規律,基本知道長拳,南拳,太極拳等主要拳種的特點,排練武術表演,《舞旗》,《跆拳道》,《中國魂》等表演節目,但由于客觀原因未能參加比賽,可見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表演技能。
二、訓練目標
夯實基本功訓練,加強技能的教學。
完善各項表演節目,豐富學校文化活動;
狠抓教學質量,提高競賽水平;
三、教學計劃實施細則;
訓練人員:三四五各年級抽選10—15名學生
訓練時間:周二、周五下午放學后一個半小時;
四、訓練季度及主要訓練內容
10、11、12月
專項技能素質訓練,包括基本功,及身體素質的加強與提高;編排中國魂表演節目
3、4月
針對成都市跆拳道協會的比賽安排,提高學生參賽的技能與對抗技能,為比賽做準備。
5、6月
提高基本功,加強身體素質訓練,編排六一文化藝術活動的參賽節目。
教學主要內容
初級長拳
(一)整套
1、姿勢優美,方法清楚,勁力突出,路線清晰,節奏分明,特點明顯,
動作協調。
2、方法清楚,勁力突出,有一定的規格,特點明顯,動作協調。
(二)步型與手型手法
步型:弓步.馬步.撲步.歇步..虛步.丁步
手型:拳、掌、勾.
手法:沖拳、推掌、頂肘
(三)套路練習:初級長拳
起勢:(1)虛步亮掌.(2)并步對拳
第一段(1)弓步沖拳(2)彈腿沖拳(3)馬步沖拳(4)弓步沖拳(5)彈腿沖拳(6)大躍不前穿(7)弓步擊掌(8)馬步架掌
第二段(1)虛步栽拳(2)提膝穿掌(3)撲步穿掌(4)虛步挑掌(5)馬步擊拳(6)叉步雙擺掌(7)弓步擊掌(8)轉身踢腿馬步盤肘
第三段(1)歇步掄砸拳(2)撲步亮掌(3)弓步劈拳(4)換跳步弓步沖拳(5)馬步沖拳(6)弓步下沖拳(7)叉步亮掌側踹腿(8)虛步挑拳
第四段(1)弓步頂肘(2)轉身左拍腳(3)右拍腳(4)騰空飛腳(5)歇步下沖拳(6)撲步掄劈拳(7)提膝挑掌(8)提膝劈掌弓步沖拳
(1)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教材主要選擇常用的和課中易于操作的'內容作為主要教材。
(2)采取區別對待的方針,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和水平,教材選用應有一定的難易度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實際需要。
(3)從全面增強體質和追求健康目標出發,應選用專門用于發展學生基本活動能力和一般素質的教學內容。
【訓練計劃】相關文章:
跳繩訓練每日計劃跳繩訓練計劃10-26
運動訓練計劃11-09
訓練計劃優秀01-11
訓練計劃范文02-20
籃球訓練計劃04-06
散打訓練計劃11-23
個人訓練計劃02-26
短跑訓練計劃01-20
足球訓練計劃08-11
網球的訓練計劃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