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16 16:21:2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口算乘法》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六一兒童節”的`時候王爺爺送給三(2)班同學一些書

  名稱《科技書》 8本

  《故事書》 9本

  《精版作文選》 8本

  《十萬個為什么》5本單價7元6元 10元20元 根據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嗎?

  學生嘗試獨立提出問題。可能:

  (1)《科技書》一共要多少元?

  (2)《故事書》一共要多少元?

  ……

  教師根據學生反饋板書。

  二、探究新知

  讓學生自由挑題列式。教師板書算式:

  8×7= 9×6=

  10×8= 20×5=

  師:上面的算式,哪題你能很快地報出它的得數?(學生可能說8×7和9×6)為什么你能這么快地算出它的得數?(學生可能會說用乘法口訣)

  師:10×8有乘法口訣嗎?沒有口訣,你有什么辦法快速地算出它們的得數嗎?

  生:想(一)8個10相加等于80(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二)10個8相加等到于80

  (三)把0不看,1×8,再在后面加個0。

  師板書:1個十×8=8個十

  師:明明是10乘8,為什么可以不看0再加0呢?

  生:1個十乘8等于8個十,是80。

  師:假如買的《故事書》不是9本,而是90本,那《故事書》一共要多少元?買900本呢?買9000本呢?你觀察一下,你發現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6 × 90=540

  6 × 900=5400

  6 × 9000=54000

  (學生嘗試總結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方法: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可以將題看成一位數乘一位數,算出積后,看因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出示20×5=

  你又發現了什么?

  生:好象和剛才的結論不一樣啊,因數和積的末尾0的個數不同

  師:那為什么會不同呢?

  生:哦,一位數乘一位數時,已經滿十,多出了個0了!

  師:真不錯,因此我們在做題時一定要認真仔細了。下面老師想請同學們來迎接數學挑戰?行么?

  三、鞏固提高

  (一)你能快速地計算出下面這些題的得數嗎?

  10×7= 10×8= 30×5=

  70×8= 300×3= 500×6=

  (二)數學卡片口算

  4×5= 30×3= 20×7= 200×7=

  3×3= 4000×5= 300×3= 2×7=

  400×5= 3000×3= 20xx×7= 40×5=

  (三)師:現在老師要帶30個同學們到兒童樂園去玩玩,來到售票處,發現上面寫著:

  游樂項目價格表

  名稱

  價格1旋轉木馬2元2碰碰車3元3激流勇進6元4登月火箭8元5過山車10元 師:老師想請他們玩旋轉木馬和登月火箭,付300元錢,你看我夠不夠? 學生探究方案。

  匯報方案。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板書課題: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數的乘法口算)

  你有什么收獲?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觀察能熟練應用乘法口算。

  2、能應用數學方法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結合亞運浪潮激趣導入:

  剛過去的廣州亞運會,一定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吧!(師生交流)

  除了國球外,本屆出現的具有中國特色和初涉賽場的比賽項目就最引人注目了。

  老師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了其中三個項目。(課件出示:乒乓球、馬術、賽龍舟)

  二、教授新課:

  1、結合學生興趣,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讓學生自主發掘問題。

  師:在這三個項目中,有你喜歡的嗎?(教師統計人數并板書)

  (課件出示:上面項目的門票價格)

  師:下面請同學們結合票價和各項目喜好的人數來編一道跟乘法有關的數學問題。(指問,板書列式)

  讓學生嘗試計算,教師結合反饋情況再引出課題: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

  讓學生認識到以前的加法計算跟今天學習的乘法口算的內在聯系。給學生空間去思考,去探索。

  三、鞏固練習。

  創設亞運主題“祥和如意樂園”情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

  1、“鋪橋過河”即課本 71頁第一題,點名口述,其余學生評價;

  2、“射擊比賽”利用課件呈現題目,學生兩兩競賽口算乘法;

  3、“火車對開”男女生對抗賽,比誰先正確口算出車廂上的題目;

  4、“智慧商場”憑口算乘法自由挑選各自心儀的商品。

  四、拓展延伸。

  創設“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爭論”讓學生來當裁判“評理”。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⒈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過程,學會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⒉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原理。

  ⒊在具體的情境中解決問題。

  教學重難點: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寫法。

  教學過程:

  ㈠復習導入

  ⒈口算

  22×3= 33×30= 50×4=

  60×70= 62×10= 40×8=

  ⒉創設情境:王老師到書店買書,每套書有14本,12套一共有多少本?

  ⒊提出問題:如何列式?如何計算?

  請不同的同學說說自己是如何列式并計算的。

  14×12=?

  引出今天的新課: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

  ㈡探究新知

  ⒈嘗試計算

  師:你能用我們學過的知識把結果算出來嗎?

  方法一:口算

  可以把12分成10和2

  14×10=140

  14×2=28

  140+28=168

  方法二:豎式

  想一想:該怎樣列豎式呢?怎樣計算?

  注意:相同數位要對齊

  指導:先用個位上的2與14相乘,乘得的積的末尾與個位上的2對齊,再用十位上的1與14相乘,乘得的積與十位上的1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結果加起來。

  1 4

  × 1 2

  ——————

  2 8

  1 4

  ——————

  1 6 8

  ⒉比較哪種算法更簡單?

  計算的時候對比一下,你們認為哪種方法更簡便?(豎式計算更簡便)

  ⒊洋蔥微課視頻

  播放洋蔥微課視頻,觀看的同時自己也要動手做,比比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看視頻注意計算過程

  ㈢鞏固練習

  ⒈教材46頁做一做

  自己做,集體訂正。

  ⒉洋蔥微課隨堂練習

  出示題目,叫學生解答,全班一起訂正。

  ㈣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一: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時,我們可以用兩種方法進行計算。第一種是用拆分法進行口算,第二種是豎式計算。

  學生二:用豎式計算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開始乘起。

  總結: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時,相同數位對齊,先用第二個乘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各位上的數,所得的積的末位要與第二個乘數的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各位上的數,得數表示多少個十,所得的積的`末位要和第二個乘數的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㈣課后反思

  上課的時候,結合了傳統教學與視頻教學,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所學的內容。先通過傳統教學讓學生對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有一個認識,然后通過生動有趣的洋蔥微課視頻繼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大部分學生能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并進行正確計算,個別學生在乘積的數位對齊方面還有些混淆,需要在做題的時候多強調,多練習。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4

  設計說明

  計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機械的訓練容易使學生厭煩,這是學生對數學失去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本節課教學重視利用主題圖創設情境,在對情境中數學信息的分析上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1.情境激趣,寓教于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玩”是兒童的天性,在設計本節課時,注重讓學生從具體生活情境中獲取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并在活動中體驗數學知識,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練”,完成由知識到能力的升華。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本節課教學中,讓學生借助小棒,邊操作邊進行歸納總結,將直觀操作和抽象概括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操作、觀察、分析,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小棒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質疑引新

  1.課件出示游樂園主題圖及游樂項目價格表。

  2.引導學生看圖及價格表,收集并匯報信息。

  3.組內討論并匯報:你能提出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嗎?說給大家聽一聽。

  (坐碰碰車每人20元,2人需要多少錢?坐旋轉木馬每人5元,4人需要多少錢)

  設計意圖:觀察主題圖,從圖中獲取信息,培養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為后面的教學作鋪墊。

  ⊙合作探索,學習新知

  1.學習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1)課件出示教材57頁例1:坐碰碰車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錢?

  (2)組內討論,嘗試列式,然后匯報。

  (要解決3人需要多少錢,就是求3個20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列式為3×20或20×3)

  (3)擺一擺小棒,想一想:3×20或20×3的結果是多少?

  (4)課件展示學生擺小棒圖,組長匯報,教師板書:20×3=60(元)或3×20=60(元)。

  (5)各組組長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小組一:把它看成20+20+20來計算。

  小組二:2個十乘3是6個十,就是60。

  小組三:把20看成2個十,因為2×3=6,所以20×3=60。

  (6)小組討論:為什么可以把20看成2個十呢?

  (20里面的2表示2個十,2個十乘3就是6個十,就是60)

  (7)引導學生嘗試計算200×3,組內匯報,集體交流。

  (把200×3看成2個100乘3,就等于6個100,也就是600)

  (8)小結算法。

  ①課件出示習題:

  3×7

  30×7

  300×7

  3000×7

  (學生集體說得數)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第68~69頁的例1和做一做,練習十五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等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口算;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遷移類推的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2、使學生經歷整十、整百等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對學習數學知識的情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發現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正確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

  發現、歸納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孕伏鋪墊

  1、口算:6×4 9×3 5×3 9×7 8×5 7×5 4×8 6×8

  2、①6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多少?150是幾個十?

  ②8個百是多少?10個百是多少?1200是幾個百?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主題圖。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游樂場玩,高興嗎?

  (1)出示第68頁主題圖。誰能說說你從圖中都看到了什么?(指名匯報)

  (2)出示:坐旋轉木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錢?

  ①、組織學生列出算式,師板書:2×9=18

  ②、學生獨立解決,然后集體訂正。

  (3)出示:坐旋轉木馬每人2元,10人要多少錢?

  ①、學生獨立列出算式,教師板書:2×10

  ②、思考算法:列式后獨立計算,然后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學生匯報:

  a、可以先算9個2的和是18,再加上一個2是20,所以2×10=20;

  b、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10個2相加是20,所以2×10=20;

  c、第三種想法非常巧妙,根據乘法的意義,也可以把2×10看成是2個十,因為2個十是20,所以2×10=20。這種方法口算得很快。

  (3)出示:坐碰碰車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錢?你會列式嗎?

  ①、組織學生列出算式,師板書:20×3=

  ②、思考:20×3=?同學們先自己獨立地想,然后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學生進行班內交流。

  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想法:

  a、因為3個20是60,所以20×3=60;

  b、因為2×3=6,所以20×3=60;

  師:你覺得哪個方法快又好?我看我們班的同學都非常棒,算出了得數,還能講出道理。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口算乘法。(板書課題)

  2、總結規律:

  師:游樂場的小松鼠要請大家幫忙了。

  出示:2×4= 20×4= 200×4= 20xx×4=

  同桌交流:怎樣算?然后匯報。

  師: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學生討論,匯報)

  小結: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數,計算時先看作表內乘法計算出積后,看整十,整百,整千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三、反饋練習

  1、賽一賽:看誰口算的又對又快!

  10×4 10×6 10×8 20×4 40×6

  60×8 300×4 500×6 700×8 1000×9

  2、幫一幫:幫售貨員阿姨解決問題。

  出示教科書71頁2題、3題主題圖。

  提問:你從這幅圖中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獨立列式口算。

  3、找一找: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要求:整十數乘一位數,積是240的乘法算式。看誰寫得多!

  240=( )×( )=( )×( )=( )×( )=( )×( )

  四、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你們在游樂園玩得高興嗎?在高興的同時你又學到了哪些數學知識呢?怎樣進行口算乘法?在口算乘法時你準備提醒你的同學注意哪些問題?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在已有的口算乘法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建構,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養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讓每一個學生在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經歷整數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4、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計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養成認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創設情境:

  你們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運行速度嗎?(出示六種交通工具的時速的圖片),你還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嗎?

  師:看來同學們知道的還真多,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口算乘法。

  2、提出學習目標: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們想從本節課中學會什么?

  讓學生說一說,再出示學習目標:

  (1)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2)養成認真計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激發探究的欲望,為后面的數量關系作準備。】

  二、展示學習成果

  1、小組內個人展示

  學生獨立自學、完成例題和“做一做”(教師相機的進行指導,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重在讓學生展示不同的思維方法和錯例,特別是引導小組內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完成后在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生的順序進行展示,小組內互相交流、幫助、質疑問難。

  2、全班展示(以小組為單位)

  (1)算法展示

  生1:想10×3=60,3×6=18 ,30+18=48,所以16×3=48

  生2: 1 6

   × 3

   ------

   4 8

  生 3:160×3先用16×3=48,再在積的末尾填寫一個0得480

  生4:160×3想100×3=300,3×60=180 ,300+180=408,所以160×3=480

  因為16×3=48,所以160×3=480

  【設計意圖:使學生掌握整數乘法口算的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同時在對比中歸納出簡便算法。】

  (2)錯例展示

  (3)小結:一位數與幾百幾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數,再在乘積的后面添上一個0

  三、檢測成效,拓展延伸

  拓展練習

  自行車1小時行16千米,30小時行多少千米?

  1)列出算式并口算

  說說你的口算方法(以下方法并不全面,只是教師所做的學情預設)

  方法一:16分為10和6,10×30=300 ,6×30=180 ,300+180=480。

  方法二:先口算16×3=48,再在積的末尾添一個0就可以了。

  2)如果遇到兩位數乘整十數要怎樣口算?

  先按兩位數乘一位數的方法口算,再在積的末尾添一個0就可以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有序思考的方法。】

  四、總結反思,激發求知欲

  同學們今天通過自己的努力,順利完成了學習目標,把掌聲送給自己和同學們。大家還可以試著運用今天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教科書68——69頁例1,練習十五1、2、3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① 6個十是多少? ② 8個百是多少? ② 40是幾個十?

  10個十是多少? 10個百十多少? 1200是幾個十?

  12個10是多少? 12個百是多少? 800是幾個百?

  二、探究新知。

  1、示情境圖,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

  2、出示例1,進行教學。

  ⑴、出示情境圖1。

  坐旋轉木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錢?10人要多少錢?

  師:有誰想解決這個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的?

  ①、學生獨立思考。

  ②、自由匯報。

  生1:9個2的和是18,再加上一個2是20。

  生2:10個2相加是20。

  生3:也可以把2×10看成2個10。

  ……

  ③、教師肯定,鼓勵說得好的學生,然后板書。

  2×9﹦18(元)

  2×10﹦20(元)

  答:9人要18元。10人要20元。

  ⑵、出示情境圖2。

  坐碰碰車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錢?

  ①師:這個問題,小精靈問同學們會做嗎?,你是怎樣想的?同桌互相討論并計算。

  ②學生匯報,上臺板演,學生評議。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69“做一做”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同桌訂正答案。通過訂正答案的過程,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有什么發現?

  2、完成練習十五中的.第一題口算,學生獨立完成。

  3、練習十五的第2、3題,分小組討論完成,匯報。

  四、思維訓練:

  1、校園里種了3排松樹,每排10棵,還種了8棵柳樹,一共種了多少棵樹?

  2、新華書店平均每天賣出80本字典,3天后還剩260本。書店原有字典多少本?

  3、小亮比小樹高22厘米,小紅比小樹矮22厘米,小亮比小紅高多少厘米?

  五、課堂小結。

  1、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2、這節課你有什么感受和體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會進行相應的口算。

  2、使學生知道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簡便算法。

  教學難點:

  理解一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法。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口算乘法的練習課(完成練習十四的相關練習)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學生回顧上兩節課學習的內容。

  2、開火車的形式進行口算練習:

  50×10 70×20 40×40 500×70 600×80

  12×300 240×2 130×2 90×3 11×30

  選擇一部分題目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口算的。

  3、聽算練習:

  40×10 30×20 30×50 300×10 300×80

  22×40 330×2 120×3 30×6 10×50

  4、估算:

  42×11 68×10 32×47

  45×17 26×18 36×21

  四人小組互相說說是怎樣估算的?有多少種估算的'方法?

  二、解決問題:

  1、養一張蠶需要桑葉約600千克,可產繭約50千克。

  (1)小明家養了4張蠶,可產繭多少千克?需要桑葉多少千克?

  (2)張村共養40張蠶,可產繭多少千克?需要桑葉多少千克?

  學生仔細讀題,理解題目意思,并弄明白兩個問題的不同。

  同桌合作完成,集體講評。

  2、果園里有28行橘子樹,每行32棵。果園里大約有多少棵果樹?

  先列出算式,想一想,是求近似值還是準確的值?該怎樣解決?

  學生獨立完成。

  三、綜合練習:

  1、獨立完成練習十四第5、6題,比一比,誰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得。

  2、分組進行“奪紅旗”比賽(練習十四第9題)

  3、合作完成練習十四第10、12題。集體講評。

  四、學習總結:

  生生互相談收獲。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理解兩位數乘整十數、整百數(不進位),整十數乘幾百幾十數(不進位)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驗探究新知,經歷兩位數乘整十數、整百數(不進位),整十數乘幾百幾十數(不進位)的多種算法,體會算法多樣化。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在探索算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兩位數乘整十數、整百數(不進位),整十數乘幾百幾十數(不進位)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自主探索整十數乘幾百幾十數(不進位)的口算算理。

  三、教學準備

  口算卡、主題圖等。

  四、教學過程

  (一)口算比拼,復習舊知

  1.出示口算卡。

  2×37= 22×4= 23×4= 18×5=

  130×3= 160×5= 4×240= 2×450=

  得出答案的同時,個別題要求學生說出口算過程。

  2.揭示課題。

  兩位數和整百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算法,同學們掌握得都很不錯,我們今天繼續學習口算乘法。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進位)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動手操作,引導學生探索思考,并使學生經歷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感受算法多樣化。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口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百以內)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兩位數、幾百幾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算理。

  三、教學準備

  主題圖、小方塊等。

  四、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導入新課

  出示口算題:

  學生口答,并任選兩題說說口算的方法。

  教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每一組題目,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1:每組的第二題都是整十數乘一位數。

  學生2:后兩組的第三題都是在求前兩題的計算結果之和。

  教師:同學們真是善于觀察,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新知識!(板書:口算乘法)

  【設計意圖】通過對舊知的復習鞏固,建立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為新知的學習作鋪墊。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觀察收集信息,提出問題。

  出示教材第41頁例1主題圖。

  (1)讓學生觀察主題圖,說說圖中有哪些數學信息。先跟同桌說一說,再找學生回答。

  (2)根據學生收集的數學信息,進行板書:每筐裝15盒草莓,買了3筐。

  (3)讓學生根據剛才收集的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4)讓學生將條件和問題完整地說一說。

  【設計意圖】把問題置于情境之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并鼓勵學生相互交流討論,并補充他人捕捉到的信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判斷能力。注意強調條件及問題的完整性。

  2.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學生獨立列式,匯報結果。(板書:15×3=?)

  (2)小組討論口算方法,并指定學生匯報。教師引導學生用規范語言表述,并板書學生的口算方法。

  口算方法預設:

  方法一:15×3表示3個15相加,即15+15+15=30+15=45。

  利用學具小方塊擺一擺,演示計算過程,如下圖:

  方法二:列豎式進行計算。

  教師板書列豎式的計算過程。

  方法三:15分成5和10,10×3=30,5×3=15,30+15=45。

  利用學具小方塊擺一擺,演示計算過程,如下圖: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得出:將15拆成整十數“10”和一位數“5”, 先算每筐10盒,3筐就是10×3=30(盒),再算每筐5盒,3筐就是5×3=15(盒),兩次計算結果相加,就可得到總數是45盒。

  方法四:15分成9和6,9×3=27,6×3=18,27+18=45。

  利用學具小方塊擺一擺,演示計算過程,如下圖: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得出:將15拆成兩個一位數,比如“9”和“6”,每筐先算9盒,3筐就是9×3=27(盒),再算每筐6盒,3筐就是6×3=18(盒),兩次計算結果相加,也可以得到總數是45盒。

  (3)教師對學生的口算方法給予肯定,并歸納總結板書,使學生充分感受口算方法的多樣化。

  (4)分析上述幾種方法,討論這幾種方法的特點,并說說你最喜歡的方法以及原因。

  學生先討論交流,教師最后總結。

  預設:

  第一種方法是用連加解決問題的,過程比較麻煩。如果是計算15×6,一個一個地加,要加5次才能得出結果。

  第二種方法是想豎式口算的,容易忘記進位而導致錯誤。

  第三種方法是把兩位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分別乘另一個乘數后,再把兩次計算結果相加。計算比較簡便,也不會因為有進位而出錯。

  第四種方法是把兩位數拆成兩個一位數,分別乘另一個乘數后,再把兩次計算結果相加。與第三種方法類似,計算過程也相對簡便一些,但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這是因為并不是所有的兩位數都可以拆成兩個一位數,比如27×5中的27就不能拆成兩個一位數。

  3.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完成下列練習。

  22×4= 18×5= 26×3= 14×6=

  (2)學生匯報自己的算法,感受將兩位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優勢。

  4.深入探究,發現規律。

  (1)想一想:150×3= 。

  小組討論交流口算方法,指定學生匯報。引導學生知識遷移,將150拆成100和50,100×3=300,50×3=150,300+150=450。

  (2)完成教材41頁“做一做”前兩列計算題。

  11×5= 14×4=

  110×5= 140×4=

  參考答案:55,550;56,560。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思考,發現每組題目得數之間的規律。學生口述,教師糾正規范語言描述,共同歸納出計算規律:口算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時,先不看零,口算出結果再在結果后面添上零。

  (3)利用規律,完成教材41頁“做一做”后兩列計算題。

  15×6= 23×4=

  150×6= 230×4=

  參考答案:90,900;92,920。

  【設計意圖】在探究算法的環節,充分放手讓學生去交流、討論,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練習中,將多種算法進行對比,體驗最佳算法。

  (三)積極思考,提升練習

  1.完成教材43頁練習九第1題。

  獨立完成,學生匯報,集體訂正。

  3.完成教材43頁練習九第3題。

  學生收集數學信息,突出“限乘21人”,培養學生安全乘車的意識。

  【設計意圖】本課練習設計了三個層次,基礎應用旨在進一步鞏固兩位數乘一位數、幾百幾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算法,并學會利用新知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四)課堂小結,暢談感受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幾百幾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精煉的語言提煉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11

  一、設計思想

  數與計算在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中應用最為廣泛,它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重要工具。《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初步建立數感,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應減少單純的技能性訓練,避免繁雜計算和程式化地敘述"算理"。

  本節課教學的主要思路是繼續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并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形式,通過觀察、比較、類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本節課的教學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設計: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屬于計算教學范疇,以學生比較熟悉的口算乘法引入。教材呈現的內容是和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生的學習素材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戰性的,從而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蘊藏著許多數學知識,進一步激發學生良好的學習愿望。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所以解決同一問題的策略也各不相同。因此,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給他們充分的'時間空間思考、交流,肯定鼓勵學生的獨特想法,保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3、遷移類推,發現規律。

  在讓學生知道"整十數乘一位數"這樣一種思想基礎上,運用本課知識遷移類推出"整百數乘一位數"。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類推出相似問題的解法。

  4、作業設計,針對性強。

  作業是檢驗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我以本課習題為雛形,出了幾個相似的問題。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所學內容,使得絕大部分學生能當堂完成本堂課目標。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對口算乘法的小結和深化,利用學生常見的事物,如買東西算價錢,估計動物的重量,進一步鞏固學生口算能力。并且要求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能解釋估算的過程。同時也是為以后多位數乘一位數和多位數乘法打下更扎實的基礎。

  三、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能夠正確地口算100以內加減法,能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和相應的估算;但學生對自己計算方法的表述有些困難,教師要在方法的總結上要加以適當的引導。

  四、教學目標

  要求學生通過訓練,經歷將一些實際問題,如買東西,估重量,抽象為數學過程,這是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體會到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能初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問題的能力和思維能力。

  在學生掌握掌握口算的方法,通過綜合練習,提高學生口算的能力,能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合理解釋估算的過程。

  五、重點難點

  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它是多位數乘法的基礎。在本課中,要求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

  學生在估算的過程中,如何估計數字,是大估還是小估,這是本課教學難點。

  六、教學策略及手段

  本課我們提出"問題——探索——交流"的教學模式,旨在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一個優良環境,將學生置于廣闊的社會時空中去體驗數學、理解數學、認識數學、學習數學、運用數學,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和數學問題能力、數學探索意識和數學探索能力、數學交流意識和數學交流能力。樹立多元化的教學目標,建立互動型的師生關系,結合多媒體,引入生活化的學習情境。

  七、課前準備

  學生能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和相應的估算,對前面新課進行復習,對習題要求預習。

  教師準備幻燈片

  八、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鞏固(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1)計算,口答:(出示幻燈片)

  10×4=10×6=300×4=500×6=20xx×7=3000×5=38×4≈32×9≈78×3≈93×6≈468×4≈906×8≈

  (讓學生講解估算過程,點出大估、小估)

  2)計算:(出示幻燈片)

  28+6=56+5=35+7=87+6=78+9=45+8=(為課本上的第8題口算作鋪墊)

  2、合作學習,鞏固算法

  1)出示幻燈片,讓學生以競賽的形式完成第8題。(以競賽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培養學生競爭的意識和克服困難的的意志)

  2)指導學生完成第9題。

  指導學生理解題意。每輛車的價錢是90元,買4輛車表示什么?即是幾個幾?

  請學生列式口答(教師版書)。

  教師總結:總價=單價×數量,注意單位是"元"。

  (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知道如何計算一定數量相同單價的物體總價。)

  練習:長城小學一共有6個年級,每個年級剛好有80人,請問學校里一共有多少學生?

  改:兒童三輪車每量的價格是92元。幼兒園要買4輛,準備了360元夠不夠呢?

  這個題目中,要求學生去用估算解決問題。在估算的過程中,又要注意,這里只能把單價適當地估小(變成90)。使學生體會到,在具體的估算過程中,還必須考慮到實際情況。

  3)指導學生完成第10題。

  指導學生理解題意。

  你想野牛的體重應該如何求解?解答后進行交流(教師版書)。

  請學生回答你是如何估算的?(點出小估)

  如果把東北虎體重改成265千克,那應該如何估算這野牛的體重呢?

  (強調"四舍五入"的思想,把265估成整百數應該看成300來估算,這里利用了大估。)

  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估算要注意哪些問題(教師總結):在估算過程中把二位數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數,把三位數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數,而另一個因數不變;還應使用"≈"。

  (使學生體會到估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并且回憶和鞏固了估算需要注意的地方)

  3、提高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第11題

  理解題意,讓學生獨立思考。(這是先告訴我們積,再讓我們去求兩個因數,并且一個因數是一位數,另一個因數是整十數,問我們滿足這種條件的因數有幾種?)

  讓學生嘗試列出滿足要求的算式,比一比,誰寫得多又正確。

  交流結果。(教師版書)

  你有什么辦法把所有算式寫出來,盡量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呢?

  學生交流。

  教師小結:可以從小到大地想,如3×80=240,6×40=240,40×6=240,80×3=240;也可以找對子,如先找到3×80=240,就能找出30×8=240同樣6×40=240,60×4=240。

  (滲透數學思考方法:逆向思考,讓學生知道解決問題的策略)

  3)指導學生完成第12題

  請學生看表,能看懂這張表嗎?(每個空格代表經過幾個月后,張宏節省了多少錢。)

  請學生口答表中數據。

  張宏半年節省了多少錢應該是指什么?(到了第6個月,已經是半年所節省的總數了,每個月節省20元,半年即6×20=120(元))

  (本題滲透了統計的思想,同時也可教育學生養成勤儉節約和日積月累的好習慣)

  4、課堂小結

  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的方法;

  估算要注意的地方。

  九、板書設計

  口算乘法習題課

  9、40×9=360(元)

  答:一共需要360元。

  總價=單價×數量

  改:92×4=?

  90×4=360(元)(小估)

  10、213×3≈600(千克)

  200×3=600

  答:這頭野牛大約重600千克。

  改:265×3≈

  300×3=900(大估)

  自由版書

  四舍五入

  十、作業設計

  1、計算

  40×9=30×6=700×4=500×2=3000×8=8000×7=

  2、曹沖稱象: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如果我告訴大家曹沖用了8塊大石頭,每塊石頭大約有490千克左右,請問大家,這大象大約有多重呢?

  3、整百數乘一位數,積是1800的乘法算式,你能寫出幾個?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等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口算;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遷移類推的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2、使學生經歷整十、整百等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對學習數學知識的情感。

  重點:引導學生發現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并正確進行口算。

  難點:發現、歸納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談話:今天何老師要帶你們一起到少兒游樂宮去玩一玩,你們高興嗎?(課件出示)

  2、組織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學生觀察畫面,可能提出:

  (1)坐旋轉木馬每人2元,6人要多少錢?

  (2)玩激流勇進每人6元,30人需要多少錢?

  (二)、體驗新知:

  1、教學例1(1)。

  (1)、課件出示:坐旋轉木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錢?

  ①、組織學生列出算式,師板書:2×9=18

  ②、學生獨立解決,然后集體訂正。

  (2)、課件出示:坐旋轉木馬每人2元,10人要多少錢?

  ①、學生獨立列出算式,教師板書:2×10

  ②、思考算法:列式后獨立計算,然后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學生進行班內交流,可能出現以下方法:

  ③、教師根據學生的計算方法進行小結: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聰明,2×10怎樣口算呢?小朋友們經過認真思考,很快想出了三種方法:

  2、教學例1(2)。

  (1)、課件出示:坐碰碰車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錢?你會列式嗎?

  ①、組織學生列出算式,師板書:20×3=

  ②、思考:20×3=?小朋友們先自己獨立地想,然后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學生進行班內交流。

  ③、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小結: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口算乘法。(板書課題)

  (三)、反饋練習:

  1、賽一賽:看誰口算的又對又快!

  2×4= 20×4= 200×4= 20xx×4=

  我們口算的這些題目都是正十整百整千的的數乘一位數,小朋友們口算的又對又快,你在口算時發現了什么?把你的發現在小組里說一說。

  師小結:

  2、幫一幫:幫售貨員阿姨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情境圖)

  你從這幅圖中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列式后口算。

  3、找一找: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四)、總結:

  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在少兒游樂宮玩了坐旋轉木馬和坐碰碰車,還幫助叔叔、阿姨解決問題,你們高興嗎?在高興的同時你又學到了哪些數學知識呢?怎樣進行口算乘法?在口算乘法時你準備提醒你的同學注意哪些問題?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2、讓學生感覺到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感覺到數學思考的快樂。

  3、注意在合作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購物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談話:今天咱們要去一個好玩的地方。(出示課件:兒童樂園)這里有許多好玩的方,大家看看都有什么?想玩吧!那咱們一起來看看價格表(課件),自己讀一讀,你明白了什么?

  2學生通過看價格表明白每種游樂項目的價格。

  3、提出問題:假如有9人玩旋轉木馬要多少錢?怎樣解答?

  二、明確算理,探究算法

  ⒈(課件呈現旋轉木馬一角圖)坐旋轉木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錢?

  ⑴、學生列式解答:2×9=18(元)

  ⑵、提問:這時又來了一個人,10玩要多少錢?

  ⑶、學生列式解答:2×10=?(元)你是怎樣想的?

  ⑷、學生說算理,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

  (10﹢10﹦20;10個2相加等于20;2×9=1818﹢2﹦20)

  ⒉(課件:碰碰車一角圖)坐碰碰車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錢?

  ⑴、學生列式解答:3×20=?(元)你是怎樣想的'?

  ⑵、學生說算理,教師適時板書。

  (20﹢20﹢20﹦60;3個20相加就是60;2個十×3﹦6個十就是60)

  ⑶、提問:如果把20變成200、20xx你還會計算嗎?

  ⒊引導學生探究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⑴、學生在嘗試解題的過程中說清算理。

  ⑵、提問:以后遇到象這樣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應該怎么計算呢?

  ⑶、小組討論后交流方法。

  ⑷、比較提煉,總結算法: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可以直接用0前面的數和一位相乘,因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三、鞏固練習,擴展應用

  ⒈出示口算卡片,開展口算比賽。

  ⒉根據游樂項目價格表,小組討論:你想玩哪種項目,打算帶幾個人去玩,要花多少錢?

  ⒊猜一猜: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了其中的一個游樂項目,共花去了60元。你能猜一猜他們有幾個人,玩的是什么項目嗎?

  ⒋幫齊勝超市算一算購貨單的價錢。

  ⒌作業:練習十五的1、2題。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14

  題目:

  口算乘法

  目標:

  1,使學生掌握用一位數乘兩位數(積在100以內)或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方法

  2,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訓練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重點:

  教給學生兩位數乘一位,幾百幾十的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難點:

  使學生學會把兩位數分成兩個數,個位數和十位數分別與位數相乘,積相加的口算方法。

  關鍵:

  把兩位數分成十位數和個位數,然后再乘一位數。

  教法:

  引導自學法

  教具:

  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利用卡片進行口算練習

  二,新授

  1,由口算練習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2,出示自學提綱

  (1)讀書46頁例1,說說例1中有哪兩個題目

  (2)一題中的兩個數量各表示什么

  (3)書中是怎樣計算16ⅹ3的說出計算過程。

  3,分組按著目標合作學習

  4,檢查自學效果,分組匯報,重點說計算過程。

  5,計算過程是:

  (1)把16———分成10和6,

  (2)先用10ⅹ3=30,

  (3)再用6ⅹ3=18,

  (4)最后再再用30+18=48

  6,用同樣的'方法第二題,

  (5)怎樣計算160ⅹ3同樣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重點說計算過程。

  7,討論其它算法,如:把160分成100和60分別乘3,積相加的方法等。

  三,鞏固訓練,

  1,板演下面各題

  15ⅹ6=23ⅹ4=45ⅹ8=78ⅹ3=

  64ⅹ9=34ⅹ7=78ⅹ5=32ⅹ6=

  2,同桌互相說口算過程

  3,數學游戲開火車,方法:

  (1)一組為一列火車,24道題(根據學生人數確定)

  (2)每列火車6個人,6道題,口算正確,速度快為勝。

  (3)給獲勝的火車插上紅旗。

  4,火炬傳遞口算游戲,方法如下:

  (1)四把火炬,每把火炬上面有6道相同的口算題目。

  (2)每組一把火炬,每生口算一道題,然后把火炬傳給下一位同學。

  (3)口算正確,傳的快的為勝。

  (4)把勝利的火炬插到黑板上。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總結了多種口算方法,運用你喜歡的方法進行口算吧,希望同學們在下次口算大賽上奪冠。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學會口算多位數乘一位數。

  2、培養學生口算的能力和認真口算的習慣。

  3、調動學生原有的舊知識,讓生利用分解、合并、類推、遷移方法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熟練口算。

  4、感受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學會口算多位數乘一位數。

  教學難點

  學會口算多位數乘一位數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教師指名回答第一列你用的什么方法計算的?第二列呢?

  強調方法:

  a、表內口訣

  b、用一位數去乘0前面的一位數再在積的末尾添一個0從而轉化為表內口訣

  同學們對以前的口算乘法掌握得比較好。今天我們學習口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

  二、出示水果商店情境圖(見教材第41頁例1圖)

  1、教學教材第41頁例1

  (1)出示情境圖1

  你從圖上發現了什么?

  (每筐草莓裝15盒,要買3筐。 3筐草莓有多少盒?)

  指名生回答,師追問你會列式嗎?

  根據列式師板書:15×3

  (生會很快說出答案,師引導但是計算方法、道理你知道嗎?)

  (2)探究口算方法

  1、你是怎樣算出得數的?同桌之間交流方法。

  2、自由匯報

  生1:把15看成10+5,想10×3=30,5×3=15,30+15=45。(引導)

  生2:在腦中用豎式計算(豎式)

  ……

  生3:15+15+15=45(乘法變加法)

  3討論交流:你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教師肯定,鼓勵說得好的學生,然后板書。

  10×3=30(盒)

  5×3=15(盒)

  30+15=45(盒)

  學生在匯報時,教師追問:你為什么這樣想呢?要求學生進一步說清算理。

  師:把15分解成10和5分別乘以3,再把它們的積合起來即得到15×3的積。板書:分合

  師點評并板書,我們把15分解后的.兩個算式就是我們前面所學過的知識,通過這樣的轉化,我們就會快速的口算了。

  同桌互說計算方法。

  小結方法:兩位數乘一位數,可以將兩位數變成幾十加幾,再分別與一位數相乘后相加。

  3、思考:150×3=?

  學生相互討論后交流、匯報。

  學生1:先算15×3,然后在末尾補上一個0。

  師板書:15×3=45,得150×3=450

  點評:即用了今天的新知識,也用了前面學的舊知識,再次提升為新的知識。

  學生2:100×3=300,50×3=150,300+150=450。

  點評:這里就運用到了我們今天所講的口算方法,分解合并。

  運用今天的所學,你會算1500×3嗎?

  指名學生回答,肯定孩子的方法。

  鞏固練習、

  指名說算法、算理。

  說說今天學了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綜合鞏固練習:

  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03-28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通用5篇)05-24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通用20篇)11-07

《口算乘法》教學反思04-12

口算乘法的教學反思12-31

數學《口算乘法》的優秀教學反思11-12

口算乘法教案03-10

《口算乘法》教案11-09

《口算乘法》教學反思(通用21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