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2~34頁。
教學目標: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的基本性質,會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什么叫做比?
2.求出下面每個比的比值。
12∶16 ∶ (板書)
二、教學比例的意義
出示教材第32頁的四幅圖,請同學說說圖的內容。找一找四幅圖中有什么共同的東西。
把圖變換成四面國旗的畫面,每面國旗標注了長和寬的尺寸。
選擇其中兩面國旗(例如操場和教室的國旗),請同學們分別寫出它們長與寬的比,并求出比值。
提問:根據求出的比值,你發現了什么?(兩個比的比值相等)
教師邊總結邊板書:因為這兩個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們可以寫成一個等式:
2.4∶1.6 = 60∶40 或= ←(板書)
像這樣由兩個相等的比組成的式子我們把它叫做比例。我們已經知道組成一個比的兩個數分別叫做這個比的前項與后項,組成比例的四個數也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師:在圖上這四面國旗的尺寸中,還能找出哪些比來組成比例?
四人小組討論,教師巡視,給予指導。
請小組匯報討論結果,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將組成的比例分類板書在黑板上。
教師結合板書歸納:根據同學們找的結果,我們看到,這四面國旗的長與寬的比值都相等,所以每兩面國旗的長與寬的比都可以組成比例。同樣,這四面國旗的寬與長的比值也都相等,所以每兩面國旗的寬與長的比也都可以組成比例。另外我們還發現每兩面國旗的長與長的比值與寬與寬的比值也相等,所以每兩面國旗的長與長的比,與寬與寬的比也可以組成比例。根據兩個相等的比可以組成比例,從四面國旗的尺寸中,我們可以組成許多個比例。
三、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
師:觀察黑板上的比例式,你能發現比例的內項與外項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總結并在比例式下板書如下,并說明:通過計算,我們發現兩個外項的乘積等于兩個內項的乘積。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03-03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經典】07-20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精04-19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11篇03-07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10篇03-07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11-08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11-29
比例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