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團錦簇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花團錦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教材分析
1本課以“花”為主題,制作紙花——包裝紙花——送花是本課的主要線索。其中制作紙花是主要的學習內容。教學目標一是了解關于花藝的常識和習俗,并能運用于生活中去;二是掌握疊繞紙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歡的花。
2本課以花為主題,所以一開課我就通過讓學生欣賞美麗的鮮花圖片,以此來創設出一個花團錦簇的情境。課前我就布置了學生去收集有關花的常識及習俗,因此,通過和學生交流花藝的基本知識和送花的意義引入學習的內容。
學情分析
1讓學生課前自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然后再根據學生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加以示范解決本課的重難點,通過欣賞和觀察鮮花的原型,了解花朵的展開程度和花瓣的形狀。進一步激發他們對手工制作技能探究欲望,達到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從學生們認真觀看和聽課的情況來看,他們對這些知識是很感興趣,也從中增長了見識,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欲望。
2在教材中,本課提出分為三個課時第一課時為調查,收集相關花藝的知識,將有關文字、圖片、鮮花等帶到教室,進行交流上一節欣賞課。而第二課時則主要制作紙花,第三課時為評價及學習包裝紙花的方法。但為了整節課的效果我把它們合成一節課。所以在使用教材上我也做了相應的處理。如書上是讓學生用各種細長狀的木棍或鐵絲作花莖,在疊繞紙條時用漿糊進行粘貼,這樣在實際操作中學生會因為對漿糊量的難以把握,使紙條因為漿糊過多而撕裂,或因漿糊過少難以成型,鐵絲和木棍也難以固定。所以我改用了市面上銷售的帶有細毛的綠色鐵絲并用捆扎的方法,固定花型,這樣即可以省去抹漿糊的麻煩,在制作過程中對紙條的疊繞程度也可以隨時進行調整,甚至還可以省去對花莖的包扎,所以這個改動為整個制作過程節省了不少時間。以至能順利的開展送花環節。
教學目標
1.了解關于花藝的常識和習俗,并能運用于生活中去。
2.掌握疊繞紙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3.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歡的花。
4.體驗制作和贈送自制紙花的愉悅感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疊繞紙花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如何疊繞紙條讓其產生褶皺并形成花朵。
【花團錦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花團錦簇的教學設計模板04-25
花團錦簇的教學設計范文04-25
花團錦簇教學設計優秀04-24
花團錦簇美術教學設計06-14
四年級美術花團錦簇教學設計04-08
四年級美術《花團錦簇》教學設計07-04
《花團錦簇》說課稿07-10
說課稿:花團錦簇01-02
《花團錦簇》說課稿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