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三角形內角和教學設計最新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角形內角和教學設計最新,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角形內角和教學設計最新1
教學內容:
北師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探索與發現(一)—三角形內角和》
教材分析:
《三角形內角和》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節的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三角形有關性質中的三個內角和的性質,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重要內容之一。教材在呈現教學內容時,不但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且注意留給學生充分進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間。三角形的內角和的性質沒有直接給出,而是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動手實踐的素材,讓學生通過探索、實驗、討論、交流而獲得,從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積極探索的活動過程中掌握知識,積累數學經驗,同時發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
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過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和分類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關于三角形的認識的直接經驗,也已具備了一些相應的三角形知識,這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內角和”的性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通過近四年的數學學習,學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具備了一定的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能在小組長帶領下,圍繞數學問題開展初步的討論活動,能比較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見,認真傾聽他人的`發言,具備了初步的數學交流能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猜想、驗證、歸納、應用”等知識形成的全過程,探索并發現“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0,”,并能應用規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在探索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協作能力及創新意識和探究精神,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同時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3、在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主動探究數學規律的樂趣,體驗學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猜想、驗證、歸納、應用”等知識形成的全過程,探索并發現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0,,并能應用規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掌握探究方法(猜想-驗證-歸納總結),學會用“轉化”的數學思想探究三角形內角和。
教學用具:
表格、課件。
學具準備:
各種三角形、剪刀、量角器。
一、創設情境 揭示課題。
1、復習
提問: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三角形的一些知識,誰能介紹一下呢?
生回憶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分類,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等內容。
2、引入
三角形具有穩定形,三角形家族是一個團結的家族,但今天家族內部卻發生了激勵的爭論。
播放課件,提問:它們在爭論什么?
什么是三角形的內角和?(板書:內角和)
講解:三角形內兩條邊所夾的角就叫做這個三角形的內角。每個三角形都有三個內角,這三個內角的度數加起來就是三角形的內角和。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提出問題:
1、你認為誰說得對?你是怎么想的?
2、你有什么辦法可以比較一下這兩個三角形的內角和呢?
學生可能會說:用量角器量一量三個內角各是多少度,把它們加起來,再比較。
(二)探索與發現
1、初步探索,提出猜想。
(1)量一量
①了解活動要求:(屏幕顯示)
A、在練習本上畫一個三角形,量一量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并標注。(測量時要認真,力求準確)
B、把測量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并計算三角形內角和。
C、討論:從剛才的測量和計算結果中,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生回顧活動要求)
②、小組合作。
③、匯報交流。
你們測量了幾個三角形?它們的內角和分別是多少?從測量和計算結果中你們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每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都在1800,左右。)
(2)提出猜想
剛才我們通過測量和計算發現了三角形內角和都在180度左右,那你能不能大膽的猜測一下:三角形內角和是否相等?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多少度呢?(板書:猜測)
2、動手操作,驗證猜想
這個猜想是否成立呢?我們要想辦法來驗證一下。(板書驗證)
引導:1800,跟我們學過的什么角有關?我們課前準備了各種三角形紙片,你能不能利用這些三角形紙片,想辦法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轉換成一個平角呢?
(1)、小組合作,討論驗證方法。
(2)分組匯報,討論質疑
學生可能會出現的方法:
A、撕拼的方法
把三個角撕下來,拼在一起,3個角拼成了一個平角,所以三角形內角和就是1800,。
討論: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是否都能得出相同的結論呢?
B、折一折的方法
把三角形的角1折向它的對邊,使頂點落在對邊上,然后另外兩個角相向對折,使它們的頂點與角1的頂點互相重合,也證明了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0。
討論: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能否得到相同的結論?
C提問:還有沒有其它的方法?
3、回顧兩種方法,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1)課件演示:兩種方法的展示。
(2)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孩子們,三角形內角和到底等于多少度呢?”
學生一定會高興地喊:“1800!
(3)總結方法,齊讀結論
我們通過動作操作,折一折,拼一拼,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轉換成了一個平角,成功的得到了這個結論,讓我們為自己的成功鼓掌!齊讀結論。(板書:得到結論)
(4)解釋測量誤差
為什么我們剛才通過測量,計算出來的三角形內角和不是1800,呢?
那是因為我們在測量時,由于測量工具、測量操作等各方面的原因,使我們的測量結果存在一定的誤差。實際上,三角形內角和就等于1800
(三)、回顧問題:
現在你知道這兩個三角形誰說得對了嗎?(都不對!)
為什么?請大家一起,自信肯定的告訴我。
生:因為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0,。(齊讀)
三、鞏固深化,加深理解。
1、試一試:數學書28頁第3題
∠A=180°— 90°—30°
2、練一練:數學書29頁第一題(生獨立解決)
∠A=180°— 75°— 28°
3、小法官:數學書29頁第二題
4、拓展創新
A D G
B C E F H R
ABC的內角和是( )
DEF的內角和是( )
GHR的內角和呢?
小結: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雖然不同,但是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
四、回顧課堂,滲透數學方法。
1、總結:猜想—驗證—歸納—應用的數學方法。
2、介紹: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度這個結論的由來;數學領域里還未被證明的其它猜想,如哥德巴赫猜想、霍啟猜想、龐加萊猜想等。
3、課堂延伸活動:探索——多邊形內角和
板書設計:
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0。
猜想 驗證 得出結論 應用
三角形內角和教學設計最新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測量、拼、折疊等方法探索和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已知三角形兩個角的度數,會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2、能力目標:通過討論爭辯、操作、推理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發展;使學生初步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邏輯思辨方法和先猜想后驗證的研究問題的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掌握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學生分析:
在上學期學生已經掌握了角的分類及度量問題。在本課之前,學生又研究了三角形的分類。這些都為進一步研究三角形內角和作了知識儲備和心理準備,為本課內容的教學作了鋪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三角形的一個重要性質。它有助于理解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之間的關系,是進一步學習、研究幾何問題的.基礎。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兩個三角形爭論,大的對小的說,我的內角和比你大。)
(學生小聲議論著,爭論著。)
師:同學們,你們能不能幫助大三角形和小三角形解決這個問題啊?
生:可以把這兩個三角形的內角比一比。
生:它們不是一個角在比較,可怎么比呀?
生:我們先畫出一個大三角形,再畫一個小三角形。分別量一量這兩個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這樣就知道誰的內角和大,誰的內角和小啦。
師:那好,我們今天就來研究“三角形的內角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出示,引起學生興趣,使學生想探索大、小三角形的內角和到底誰大?】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
師讓學生分別畫出不同形狀的三角形。學生用量角器測量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并做著記錄,并統一填表格。(表格略。)
生匯報測量的結果:內角和約等于180°。
師啟發學生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師板書: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設計意圖: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得出準確的結論,也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可能出現問題:用測量的方法得到的結果不是剛好180°。使學生明白是因為測量存在誤差的緣故。】
2、用拼角法驗證。
師:剛才同學們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約等于180°,那么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生:我們手里有一些三角形,可以動手拼一拼。
生:還可以剪一剪。
師:那同學們就開始吧!
(學生動手進行拼、剪、折等方法,檢驗三角形內角和的度數。)
生:銳角三角形的內角可以拼成一個平角。因為平角是180°,所以銳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是180°。
生:我把一個直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拼成了一個平角,所以直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也是180°。
生: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也是180°。
(師板書: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因為全面研究了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這三類三角形的內角和,所以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這一結論。通過這些過程使學生明白:探究問題有不同的方法、途徑,并且方法之間可以互為驗證,達到結論的統一,從而使學生明白獲得探究問題的方法比獲得結論更為重要。】
三、鞏固新知,拓展應用
1.出示題目:在三角形中,已知∠1=78°,∠2=44°,求∠3=的度數。
2.已知∠1、∠2、∠3是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猜一猜下面的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圖略,分別是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學生猜后,教師抽去遮蓋的紙,進行驗證。
通過以上的練習使學生對三角形內角和的應用有個初步認識,并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3.師:(出示一個大三角形)它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
師:(出示一個很小的三角形)它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
師:(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兩份。指均分后的一個小三角形)它的內角和是多少度?(生有的答90°,有的答180°。)
師:哪個對?為什么?
生:180°對,因為它還是一個三角形。
師:每個小三角形的度數是180°,那么這樣的兩個小三角形拼成一個大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這時學生的答案又出現了180°和360°兩種。)師:究竟誰對呢?(學生臉上露出疑問。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探究后,學生開始舉手回答。)
生:180°。因為兩個三角形拼在一起,就變成了一個三角形了,每個三角形的內角和總是180°。
生:我發現兩個小三角形拼成一個大三角形,拼接在一起的兩條邊上的兩個角沒有了,比原來兩個三角形少180°,所以大三角形的內角和還是180°,不是360°。
師:你真聰明。(課件演示。)
四、小結
師:同學們,你們今天學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新知識,現在能來幫助大、小三角形進行評判了吧?(生答能。)
師: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這節課你掌握了哪些知識?學會了哪些研究問題的方法?
五、探究性作業
求下面幾個多邊形的內角和。(圖形略。)
【設計意圖:通過這樣的練習,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多樣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教學的層次性。】
三角形內角和教學設計最新3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分類和角的度量等知識。在本課之前,學生又掌握了三角形的穩定性研究了三角形的分類。這些都為進一步研究三角形內角和作了知識儲備和心理準備,為本課內容的教學作了鋪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三角形的一個重要性質。它有助于理解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之間的關系,是進一步學習、研究幾何問題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操作活動探索發現和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的規律。
2、過程與方法:通過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并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使學生體驗數學學習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探索發現和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教學難點:
對不同探究方法的指導和學生對規律的靈活應用。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不同類形大小不一的三角形若干個、記錄表
學生準備:量角器、直尺、剪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多媒體展示三角形
出示謎語:形狀似座山,穩定性能堅
三竿首尾連,學問不簡單?????(打一圖形名稱)
(預設:三角形)
師:誰能介紹介紹三角形?
(生1: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頂點、三個角。
生2:三角形按角分類,分為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師:你喜歡哪種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師:同學們會畫三角形嗎?請你在練習本上畫一個你喜歡的三角形。
師:鈍角、直角、銳角三角形三兄弟吵起來了?我們快去看一看。
師: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三角形的內角和。
二、學習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的結論。
2、能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這一規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數。
3、培養動手動腦及分析推理能力。
三、自主學習(展示量角法)
1.理解三角形的內角、內角和
(1)板書展示三角形
師:要想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內角和,我們得先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內角?(三角形里面的三個角都是三角形的內角。)
師:你能過來指指嗎?同意嗎?內角有幾個?
師:為了研究方便,我們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分別標上∠1、∠2、∠3。
師:你能像老師一樣把你的三角形標上∠1、∠2、∠3嗎?
(2)三角形的內角和
師:什么是三角形的內角和?
(三角形三個角的度數的和,就是三角形的內角和,即:∠1+∠2+∠3)
師:就是把∠1+∠2+∠3加起來。
師:根據我們以前的經驗,我們怎么知道∠1、∠2、∠3的度數呢?(預設:用量角器量)
師:請同學們拿出量角器,量一量你畫的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并算出他們的和。(4分鐘)
學生測量(1分40)匯報結果(5人)。
教師填寫測量匯報單。
師:觀察匯報的結果,你有什么發現?(所有三角形內角和度數不一樣、三角形內角和都在180度左右)
四、合作探究
師:這是同學們親自測量發現的,沒有得到統一的結果,這個辦法不能使人信服,有沒有別的方法驗證?老師給每個小組都提供了很多個三角形,現在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拿出三角形來研究研究三角形的內角和到底是多少度。?(8分鐘)(剪拼法)
1、操作驗證探索三角形內角和的規律(6分鐘)
(1)操作驗證:小組合作
拿出裝有學具的信封[信封里面有老師為學生事先準備的.各種類型的三角形若干個(小組之間的三角形大小都不同)];拿出自備的直尺?剪刀
(老師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保證學生能真正地試驗,操作和探索,通過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畫一畫等方式去探究問題。)
2、學生匯報
(1)轉化法:
生:兩個同樣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長方形每個直角都是90度,內角和就是360度,所以三角形的內角和就是360度的一半180度。
師:他們用長方形的內角和來研究今天所學的知識,得到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2)折拼法
生:把三角形三個內角分別向下邊折疊,拼成了一個平角,平角是180度,所以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師:他們是用折拼法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動手能力真強)
(3)剪拼法
生:把三角形三個內角撕下來,拼成一個平角,平角是180,所以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師:提問怎樣能很快的找到三個角?把他們做上標記。)
標記上之后再拼一拼,可見標記的方法很科學。(20分鐘)
3、教師演示
師:我們再來感受一下怎么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的?
師:這是什么三角形?把他折一折。
師:這是什么三角形?我們也可以把他折一折。你有什么發現?(折完以后都有一個平角,平角是180度,所以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師分別通過剪拼法驗證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內角和。
師:注意觀察。
師:演示完畢有什么發現?(預設這些三角形剪接后都拼成了平角)平角是180度,所以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師:剛剛我們研究了什么三角形。他們的內角和都是180度,那我們研究的這些三角形能不能代表所有的三角形,能。(因為三角形按角分類只能分成這三種。)(22分鐘)
4、演示任意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
出示一些三角形,讓學生指出內角和。
師:你有什么發現?(無論是什么樣的三角形他的內角和都是180度,與三角形的形狀大小沒有關系。)(板書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師:那我們再看看剛剛匯報的結果。為什么之前測量的時候并沒有得到這樣得到結果呢?(測量的不夠精確,存在誤差)
師:如果測量儀器再精密一些,測量的更準確一些都可以得到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現在確定這個結論了嗎?(25分鐘)
師:除了這節課大家想到的方法,還有很多方法也能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到初中我們還有更嚴密的方法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早在300多年前就有一位法國著名的科學家帕斯卡,他在12歲時就驗證了任何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
師:你們能用今天的發現做一些練習嗎?
五、測評反饋
1、判斷。
(1)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的和是90°。
(2)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可能是鈍角。
(3)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與三角形的大小無關。
4、剪一剪。
把一個三角形紙板沿直線剪一刀,剩下的紙板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六、課后作業
69頁第1題、第3題。
七、板書設計
三角形內角和教學設計最新4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三角形的一個重要性質,它有助于學生理解三角形內角之間的關系,是進一步學習幾何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明確三角形的內角的概念,使學生自主探究發現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并運用這一規律解決問題。
2、過程和方法:通過學生猜、量、拼、折、觀察等活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與態度:使學生感受數學圖形之美及轉化思想,體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并能進行簡單的運用。
教學難點:采用多種途徑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四、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三角形的一些基礎知識,會量角,部分學生已經知道三角形內角和是180°,但不知道怎樣得出這個結論。
五、教學法分析
本節課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構建。領悟轉化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六、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三角形教具。
2、學生準備:銳、直、鈍角三角形各兩個,量角器、剪刀。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導入:“同學們,有三位老朋友已經恭候我們多時了。“(出示三角形動畫課件),讓學生依次說出各是什么三角形。
課件分別閃爍三角形三個內角,并介紹:“這三個角叫做三角形的內角,把三個角的度數加起來,就是三角形的內角和。請學生畫一個三角形,要求:有兩個直角。為什么不能畫,問題在哪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特殊三角形內角和
拿出自己的一副三角板,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各個角的度數。
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呢?指名匯報。90°+30°+60°=180°
90°+45°+45°=180°
從剛才兩個三角形內角和的計算中,你發現了什么?
2、探索一般三角形的內角和
一般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猜一猜。你們能想辦法證明嗎?接下來,我們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看看哪個組的方法多而且富有新意。
3、匯報交流
請小組代表匯報方法。
1)量:你測量的三個內角分別是多少度?和呢?(有不同意見)
沒有統一的結果,有沒有其他方法?
2)剪―拼: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拼在一起,成為一個平角,利用平角是180°這一特點,得出結論。(學生嘗試驗證)
3)折拼:學生邊演示邊匯報。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向內折,把這三個內角拼組成一個平角。所以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學生嘗試驗證)
4)教師課件驗證結果。
請看屏幕,老師也來驗證一下,是不是和你們的結果一樣?播放課件。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怎樣的結論?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為什么有的小組用測量的方法不能得到180°?(誤差)
4、驗證深化
質疑: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它們的內角和會是一樣嗎?(一樣)
誰能說一說不能畫出有兩個直角的三角形的原因?
(三)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揭示規律后,學生要掌握知識,就要通過解答實際問題。
1、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我設計了闖關的活動來激勵學生的興趣。闖關成功會獲得小獎章。
第一關:基礎練習,要求學生利用“三角形內角和是180°”這一規律在三角形內已知兩個角,求第三個角(課件出示)
第二關,提高練習,①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求頂角。
②求等邊三角形每個角的度數是多少。直角三角形已知一個銳角,求另一個。
讓學生靈活應用隱含條件來解決問題,進一步提高能力。
2、小組合作練習,完成相應做一做。
(四)課堂總結,效果檢測。
一節成功的好課要有一個好的開頭,更要有一個完美的結尾,數學是使人變聰明的學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學生們暢所欲言。接下來老師要檢查大家的學習效果,學生完成答題卡,組長評判,集體匯報。
(五)作業課下繼續探究三角形,看你有什么新發現。
八、板書設計
通過這樣的設計,使學生不僅學到科學的探究方法,而且體驗到探索的樂趣,使學生在自主中學習,在探究中發現,在發現中成長。以上便是我對《三角形的內角和》這一堂課的說課,謝謝大家!
【三角形內角和教學設計最新】相關文章:
最新《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設計范文05-10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設計07-29
《三角形內角和》教學設計07-08
《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設計05-10
三角形內角和教學設計11-18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設計09-11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設計08-19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設計05-08
三角形內角和教學設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