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通分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通分教學設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通分教學設計范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93—9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能準確快速地比較各類分數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義和作用。
2、讓學生經歷觀察、分析、合作、交流、歸納等一系列數學活動,能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并使策略最優化。
3、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滲透愛國情感教育。
教材分析:
通分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93至94頁的內容。這部分教材以分數的大小比較為線索,由特殊到一般,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教學通分。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分數基本性質的直接應用,在分數加減法中常常用到。因此通分是分數四則運算的重要基礎,是比較異分母分數大小和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重要步驟,所以必須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部分內容。
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力求滲透數學轉化思想方法、抽象概括方法、比較法、觀察法等。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已經初步學習了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以及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所以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難度不大,重點讓學生講解判斷大小的理由并及時歸納總結。至于異分母分數比較大小,一部分同學其實已經知道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進行比較,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成果引入通分,再通過自學環節,順理成章的讓學生轉入本節的重點學習中。
教學重點:
理解通分的意義,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學難點:
異分母分數的比較
教具準備:
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課前調查:
了解學生對冬奧會的關注情況,適當進行補充然后請學生單選或多選溫哥華冬奧會上令你感動的畫面。
激趣導入,提出問題。
1、由溫哥華冬奧會的舉辦,引出調查的信息并出示信息。
師:同學們,20xx年第21屆溫哥華冬奧會中國金牌榜首次進入世界前七!冬奧期間,每一個精彩瞬間都會激起我們的心靈震顫。
2、讓學生根據統計的結果提出數學問題。
解決問題,探究新知。
1、獨立解決問題
2、合作交流
在四人小組內交流自己已解決的問題,或討論有疑問的地方。
3、匯報展示
⑴同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
①總結方法;
②練習鞏固:
⑵異分母分數比較大小。
①分子相同的異分母分數比較;
②分子和分母各不相同的異分母分數比較;
4、教學通分。
⑴觀察方法,揭示課題。
師指著利用分數基本性質解題做法問:仔細觀察這位同學的做法,你有什么發現?教師追問:“轉化后分數的大小變了嗎?你的依據是什么?”這時教師揭示:像這位同學的方法,就叫做通分。
⑵閱讀教材,理解意義。
閱讀課本93——94頁,把你認為的重點或有疑問的地方用紅筆標注一下。
⑶交流收獲,掌握方法。
看書后,先解決有疑問的地方,之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什么叫通分,通分的方法,學習通分有什么作用等等。
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基本練習:比較下面分數的大小:和和
2、拓展提升。
同學們進行100米賽跑,丁丁用了分,明明用了分,誰的成績好一些?
3、隨機練習黑板上的其余問題。
結束語:同學們,我們雖不見得有冰雪健兒們那樣的天賦及機會,能夠在國際賽場上為國爭光,但是我們每個人,卻可以被他們的’某種精神所激勵,然后在我們各自的人生舞臺上,去贏得屬于我們自己的金牌!
板書設計:
通分
大小不變
異分母分數同分母分數
轉化
公倍數
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
設計思路:
在這節課上,我最初的設計是依據教材,按照教材上的指點,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交流等活動來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可是,課前的調查和研究表明,無論是學生還是身為教師的.我,都已經不能夠將學習和教學的關注點僅限于課本了。有了這樣的感覺,我就不能夠再默守陳規、按部就班的進行原定預設計劃了。因此我決定走出教材、了解學生,真正實現“用教材”“備學生”這一高度上來設計這節課。針對教材的編排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在教材提供的素材基礎上進行了加工,在課前進行了同學們喜歡的體育運動進而進行冬奧會深刻畫面的調查,并將這一調查結果引入課堂,學生積極的進行觀察、提問、思考、交流等各項活動,在情趣交融的活動中實現教學目標,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理解、掌握數學知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由于課堂上學生是兵教兵,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也培養了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現代數學教學理論認為: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數學教學本身,就是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以及這個過程的分析。通分的方法其實不難,關鍵是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通分,通分的方法?所以這節課的設計,注重給孩子創設一個多元求解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大膽獨立嘗試,在交流合作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歸納,這樣的教學真正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效果很好。如果我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經常注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當學生的思維受阻時,教師適時點撥,當學生的思維遇卡時,教師巧妙催化,這樣會使學生在題中數量間自由地順逆回環,導致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人教版通分教學設計范文2
教學目的:
通過比較異分母分子不同分數的大小,初步理解通分的意義,并在逐步探索通分的過程中,深刻體驗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成就感,選擇適合自己操作的方法解決有關問題。
教學重點:
主動探索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鋪墊創境
1、求最小公倍數4和6.8和9.9和27
2、把下面的分數按分母相同或不同進行分類。
3、化成分母是20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4、比較下面各組數的`大小
二、探究學習
1、獨立思考:你先自己動腦思考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2、小組交流:當你對問題有了初步設想時,可以與小組其他同學交流一下想法。
3、大組交流:哪一組來說說本組的想法?其他小組可以質疑、補充。
4、觀察分析:第一類方法的幾種情況共同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過程?
將異分母分數轉化成與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的過程。說說通分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5、上面兩種通分方法,你更喜歡哪一種通分的方法?為什么?用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比較簡便。
6、做一做:把下面兩組分數通分和
三、鞏固深化
1、通分練習:和、和從這組練習中,你發現了什么?并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判斷哪一組通分是對的?哪一組通分是不簡便的?
2、比較大小:9/10○11/12
3、發散訓練:1/15<<1/6
通分
四、課堂小結:你有哪些收獲?
轉化
五、板書設計
異分母分數
同分母分數公分母
分數的基本性質
最小公倍數
公倍數
【通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通分教學設計03-24
通分教學設計10-07
《通分》教學設計05-19
體驗通分教學設計06-07
通分教學設計(9篇)06-22
通分教學設計9篇08-29
通分教學設計(通用10篇)08-01
通分教學設計14篇【推薦】11-20
《通分》的教學反思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