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化學對于學生來說是一門全新的課程。本課題是學生學習化學的起始課,對學生今后學習化學有著一定的影響和激勵作用。本課題不同于以往教材中的緒言課,屬于非知識性教學,其編寫的主要意圖是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從生活走向化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為教師創設了較大的教學空間和教學自由度。
二、學情分析
學生剛接觸化學,充滿了好奇,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入手,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熱點設置問題情境,帶領學生走進化學殿堂,去探索化學世界的奧秘。使學生感受到化學的神奇魅力,產生持續地學習化學的興趣。
三、設計思路
本課題主要想解決的問題就是帶領學生簡單認識化學,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奇妙,并且盡可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興趣,使他們自主的參與進來。所以在準備本節課前我在學生中做了一個調查。
1.你對化學這門新學科有哪些了解?
2.你最希望在這門學科中了解哪些問題?
針對問卷調查的反饋和我的理解,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積極的學習熱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體會化學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體會化學是有用的、有趣的,培養學生親近化學、熱愛化學,渴望了解化學的情感。
2、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題的重點是對學生進行化學學習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熏陶和培養,使學生體驗化學與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難點是正確理解化學的定義。
3、教學方法
本課題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提出了許多富有想象力的問題,使學生親身感受到生活離不開化學,同時也感受到許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而是要靠化學家的智慧和辛勤勞動逐步實現的,由此產生了希望了解化學的強烈愿望。我抓住這種情感,逐漸導出問題,并以豐富多彩的圖片和語言,概述了人類認識化學、利用化學和發展化學的歷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學的魅力和學習化學的價值。我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和化學實驗,鼓勵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4、學法指導
觀察、實驗、思考、交流、質疑、總結。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教學設計2
一.教學設計思路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是九年級《化學》第一單元課題1的內容。本課題從學生的親自感受出發,從學生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富有趣味并有一定想象力的問題,從而使學生從開始學習化學起,就感受到化學學習的價值,并產生渴望了解化學的強烈愿望。并在此基礎上,提供了與化學有關的影響人類進步的資料,由此引出課題和化學的定義,并運用實例使學生對其有較為透徹的了解。教材以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為主要教學目標,使學生充分體會了化學與人類進步、與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充分展示了化學的魅力和學習化學的價值所在。
本課題內容注重“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要淡化“化學”定義識記,強調研究的對象,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中,加強對化學的認識和感受。本課題的重點是對學生進行化學學習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熏陶和培養,難點是正確理解化學的定義,體驗化學與人類生活、社會發展的關系。通過組織學生列舉大量的實例,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技術手段,鼓勵學生主動合作交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由于本課題基本上是非知識內容教學,所以本課時的主要教學任務就是讓學生感受化學,體驗化學,認識化學。
本課題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知道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主動探究,討論交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培養學生親近化學、熱愛化學,渴望了解化學的情感。②體會化學與人類進步及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認識化學的價值。
本課題教學主要采用主動探究、合作學習、討論交流的方式展開,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本課題教學應體現如下主要特征:
1.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線展開教學;
2.特別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3.注重讓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
4.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5.激勵與評價
①關注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程度、關注在合作交流中表現的情感、態度的發展。對參與程度的評價,主要對學生能否主動地與同學合作,是否愿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等方面來考查。對學生思維合作的評價,主要是通過交流去了解學生思維的合理性、靈活性和創造性。
②對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評價,實際上是對學生化學學習過程和方法的考查,即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經過猜想、探究、交流等活動,以及能否有效地解決問題來評價。
整個評價以激勵為主線,學生通過互評與自評,對各個環節進行及時評價與調控,以達成既定教學目標。在教學中還應加強學法指導,切實組織好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制作的多媒體課件應盡可能更具動感、美感。
二.教案
課題化學使世界變得絢麗多彩授課人湛興和
學校
湖南省汨羅市白塘中學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主動探究,討論交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培養學生親近化學、熱愛化學,渴望了解化學的情感。
體會化學與人類進步及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認識化學的價值。
重點
對學生進行化學學習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熏陶和培養
難點
正確理解化學的定義,理解化學與人類生活、社會發展的關系。
教學方法
主動探究、合作學習、討論交流的.開放式教學
儀器藥品NaOH溶液(用嗜哩水瓶盛裝好),用酚酞試液寫有“化學”字樣的紙(表觀為白紙),
白開水和白酒,洗衣粉和精鹽,汽油和水,銅絲和鐵絲,澄清的右灰水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時量安排導入
導語:新的學期,我和大家一起將走進一個新的學習領域,這個領域中的許多知識目前相對于同學們而言,有如這張白色的紙一樣(出示一張用酚酞試液寫有“化學”字樣的紙)是一片空白。但是通過我們的學習和探究,這個領域中的許多知識會呈現在我們面前。首先,讓我們做一個小實驗。
(課件展示課題)
學生代表演示:將NaOH溶液噴灑到白紙上,出現“化學”紅色字樣。
創設趣味性化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3分鐘化學使世界變得絢麗多彩
①播放錄像:《武陵源風景----黃龍洞》
觀后,談感想,提問題。(如:黃龍洞中形態各異的鐘乳石、石筍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它們的形成究竟要經過多長的時間呢?又如:解說員說“水中溶解的礦物質”究竟是什么?……)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在小學自然中我們已經學習了一些化學知識,現在作為一門獨立的“化學”猝然客人類似學習,大家會提出什么是化學,化學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樣學習化學等問題。緒言從大家的親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饒有趣味,并帶有一定想象力的問題,指出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們正在通過化學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勞動逐步實現,從而引導大家了解化學是一門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的科學,它們的任務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接著教材以豐富多彩的化學學科和現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類認識化學、利用化學和發展化學的歷史和方法,以及化學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系,展示了化學的魅力和學習化學的價值。
重點難點:
圍繞著什么是化學,化學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樣學習化學等問題,注重對學生進行化學學習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熏陶和培養。
教學思路:
教材創設了一些情景,從殷實的史實出發,展示了化學與人類進步以及社會發展的關系,我們要仔細地閱讀認真的品味,初步從化學、技術、社會這三者的.密切關系中領悟化學學習的價值,建立學習化學的興趣和責任感。
中考分析:
本課題重點引入了什么是化學,為什么學化學,這是學習化學必須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識,并貫穿了學習的全過程,是中考必考的重點。中考熱點為化學研究的對象、作用及發展史。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
(2)了解化學研究的內容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查閱資料、分析討論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圍繞著什么是化學,化學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樣學習等問題,對學生學習化學的情感進行熏陶和培養。
(2)通過我國化學成就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和學習化學的緊迫感和熱情。
二、教學重點
1、什么是化學
2、化學的作用
三、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
四、課時設計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在接下來的40分鐘里,我將和大家一起進行一次奇異的旅行——走進化學世界。(噴字呈現“化學”二字)去領略化學帶給我們的震撼!
如果說,數學使人精細;哲學使人深邃;藝術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說,化學使人夢想成真!
在古代,人們夢想像鳥兒一樣,身生雙翅,翱翔于藍天白云之間;
在近代,人們夢想像千里眼、順風耳一樣,與遠方親人“天涯若比鄰”;夢想能夠親眼觀看,微觀世界的奇異景象……
化學就是幫助人類實現夢想的“魔法石”!
金屬的冶煉,使人們擁有了制造飛機、汽車等嶄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讓人們“周游世界”的夢想成真;光導纖維的制造,使人們體驗到“視頻聊天”的快樂,讓人們“天涯若比鄰”的夢想成真!
同學們,你有怎樣的夢想呢?
學生:(在現代,我們夢想天更藍、水更清,物質更豐富,生活更美好;我們渴望揭開生命的奧秘,改變人類的基因,使人類更聰明、更善良;夢想發明新藥物,解除病人的痛苦,使人類延年益壽、長命百歲;夢想變廢為寶,讓廢棄的塑料垃圾變成燃料,讓汽車在天空翱翔;)
我也曾夢想有一件特殊材質制成的衣服,它可以自動調節溫度,冬暖夏涼,它可以隨著光的強度改變顏色,在烈火中它是避火衣,在大海中它是救生圈……!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教學設計4
一、設計思想
對照課程標準,確定本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具體內容是:了解化學研究的對象;了解化學在日常生活及工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激發化學的學習興趣;了解化學的基本學法。基于上述教學目標,鑒于傳統的《緒言》教學中教師灌輸、教學無序、學生茫然的弊端,筆者將教材內容(人教版實驗教科書)進行了合理的整合和補充,明晰了教學內容之間的邏輯順序,設計出了感受化學的有趣、領略化學的神奇、了解化學的作用、回顧化學的歷史、展望化學的未來、體驗化學的學法六個教學主版塊,各個版塊用精短的過渡語言相連,使彼此順承自然、融為一體,其間,貫穿了實驗觀察、現象描述、閱讀教材、思考辯論、表達交流等學生活動,通過學生的參與,確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體現"民主、平等、對話、協商"的新課程理念。
二、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都市的夜幕下,霓虹閃爍;歡樂的節日里,焰火繽紛;寬闊的國道上,車輛奔馳;綠色的田野中,化肥潤苗......這一切都和我們即將要學到的一門學科--化學密切相關。化學究竟是一門什么樣的學科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走近他,認識他(板書課題)。首先,請同學們觀察幾個有趣的小實驗(板書:化學-有趣)。
2.活動1:感受化學的有趣
(1)演示1:"清水"變"牛奶"--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邊演示邊講述:試管里盛裝的液體,看上去像清水,將一種氣體通入其中后,我們發現,原先澄清的液體變渾濁了,從外觀上看,這渾濁的液體頗似--牛奶)。
(2)演示2:"葡萄汁"變"紅酒"--向紫色的石蕊中滴入稀鹽酸(邊演示邊講述:這紫色的液體很像用紫葡萄榨出的液汁,向其中滴加一種無色的液體,我們發現,"葡萄汁"變成--"紅酒"了)。
(3)演示3:玻璃棒點燈--將沾有濃硫酸和高錳酸鉀粉末的玻璃棒靠近酒精燈燈焰(邊演示邊講述:點燃酒精燈通常情況下是用火柴,今天老師想把玻璃棒當火柴使,能成功嗎?請同學們觀察)。
過渡:剛才這三個趣味小實驗都是和化學變化相關的。感受了化學的有趣,我們再來領略一番化學的神奇(板書:神奇)。
3.活動2:領略化學的神奇
(1)播放錄像:神奇的液態氮。
(2)教師講述:液態氮是神奇的,不過,液態氮距離我們并不遠,空氣里含有大量的氮氣,通過降溫、加壓,氮氣就可以轉變成液態氮。化學的神奇,不僅僅體現在它能研究已經存在的物質,還體現在它能夠通過變化的手段,制造出自然界里原本不存在的物質,請看錄像。
(3)播放錄像:神奇的合金。
(4)教師講述:形狀記憶合金很了不得,在航空航天事業上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在一定的溫度下用形狀記憶合金制成衛星天線,然后在低溫下將天線揉成一團保存在衛星艙里,衛星進入軌道后,將天線送出艙外,由于陽光照射溫度升高,天線又能恢復到原來的形狀。領略了金屬材料的神奇,我們再來一睹非金屬材料的風采。
(5)投影圖片:神奇的非金屬材料。
①神奇的斧柄(教師講述、設問:每位登山運動員手里都拿著破冰斧,這破冰斧的斧柄就是用玻璃纖維制成的。斧柄不用金屬而選用玻璃纖維,由此可見,這種玻璃纖維有什么特點--輕,強度大)。
②神奇的繩索(教師講述、設問:畫面上的尼龍繩直徑只有6mm,但卻能吊起2t重的汽車,可見這種尼龍繩--很結實,強度大,不易斷)。
③神奇的隔板(教師講述、設問:這是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的隔板,板下烈焰噴射,板上的貓咪悠然,顯然這種隔板的獨特性能是--隔熱)。
④神奇的鳥籠(教師講述、設問:在鳥籠外面蒙上一層透明的薄膜,然后將鳥籠置于水中,鳥兒不僅安然無恙,還在向籠外的小魚發問:咳,新鄰居,你從哪里來?同學們想想看,蒙在鳥籠外面的膜具有什么特性?--隔水透氣)。
過渡:需要注意的是,化學之所以成為一門重要的科學,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有趣和神奇,更重要的是,化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都有著密切的關系。請同學們帶著以下兩個問題去閱讀教材的第三段(板書:作用)。
4.活動3:了解化學的作用
(1)投影思考題:
化學的重要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化學學科研究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學生閱讀、思考、交流。
(3)師生互動:同學們說得很好,不過老師覺得,在化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方面大家談得還不是很多。其實,只要同學們把眼光放近一點,我們還會有好多發現。大家看看自己今天穿的衣服是什么面料做成的?(棉、化纖、棉和化纖混紡)化纖是什么?化纖就是用化學的方法合成的纖維;你能說出廚房里常用的調味品嗎?(味精、醋、加碘鹽)味精中的谷氨酸鈉、醋中的醋酸、加碘鹽中的氯化鈉和碘酸鉀都屬于化學物質;家庭裝修中用到的油漆、PVC管子等裝飾材料也都是化學物質;此外,常見的交通工具自行車、摩托車、汽車的輪胎,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橡膠),對,這些橡膠也大多是用化學的方法合成的。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化學與人類的衣、食、住、行、健康以及工農業生產都相關相聯。
(4)教師講述: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具體說,是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板書:組成、結構、性質、變化規律)。
過渡:化學是如此的重要,如此的奇妙,但是化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卻經過了漫長的歷程,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簡單的回顧(板書:歷史)。
5.活動4:回顧化學的歷史
(1)投影:
發現和利用了火
陶瓷、銅器、鐵器、紙、火藥、酒、染料
(2)教師講述:古時候,人類發現并利用了火,在此之后,又陸續發現并利用物質的變化制造出了對人類生存具有實用價值的許多產品(投影陜西半坡出土古代彩陶盆圖片),這是陜西半坡遺址中挖掘出的古代彩陶盆;(投影東漢釀酒圖片)這是東漢時代釀酒的畫像;(投影越王勾踐青銅劍圖片)這是臥薪嘗膽故事的主人公越王勾踐的青銅劍;(投影唐代蠟染屏風圖片)這是唐代的蠟染屏風。雖然古時候人類已經開始接觸化學、運用化學了,但對化學的認識還是膚淺的、粗糙的。
(3)投影:
原子論和分子學說的創立
發現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元素
(4)教師講述:到了近代,人們對化學的認識有了長足的進步(投影道爾頓、阿佛加德羅的畫像),英國科學家道爾頓、阿佛加德羅先后提出了原子、分子的學說,并用原子、分子的學說解釋了一系列化學變化現象,至此,化學才真正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盡管道爾頓提出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的觀點是錯誤的,但是人們依然把原子之父的美譽送給了他,因為他為化學學科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之后,人們又提出了物質是由元素這一基本成分組成的觀點,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還把組成物質的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成了一張表(投影門捷列夫畫像),經過后人的加工完善后,形成了今天的元素周期表(投影元素周期表)。
(5)投影:
現代:利用先進儀器和分析技術進行微觀的探究
(6)教師講述: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化學學科的認識已經越來越深入了,現代科學家已經具備了借助先進的儀器設備,探究物質內部奧秘的本領,掃描隧道顯微鏡是一種能將觀察對象放大幾十萬倍的先進儀器(投影苯分子、硅原子的圖像照片),這是用掃描隧道顯微鏡拍攝到的構成苯的粒子--苯分子的照片,這是用掃描隧道顯微鏡拍攝到的構成硅的粒子--硅原子的照片。目前,化學家們正在納米材料的研制上進行著大膽的探索(投影納米銅的照片)。
(7)學生思考(投影):
通過上述化學史的簡要回顧,你有了哪些想法?
(8)學生表達:
①人們認識事物,有一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過程;
②化學是一門古老而年輕的學科;
③真理是在錯誤的基礎上創立起來的;
④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化學必將在改造自然造福人類方面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
過渡:不過,也有人認為,化學是破壞環境的禍首,對此,你是怎么看的(板書:前景)?
6.活動5:展望化學的前景
(1)說說化學的功過。
①引導學生討論或辯論,然后總結得出:環境惡化--不是化學惹的禍;人為因素是關鍵(投影)。
②教師講述:其實,人類的環保意識已在逐漸增強了,比如,含磷洗衣粉對水質的影響很大,現在已經開始推廣無磷洗衣粉了;以前冰箱里用的制冷劑是氟里昂,氟里昂會破壞大氣中的臭氧層,因此,現在已經開始推廣無氟冰箱了。
(2)展望化學的未來。
講師講述:為了讓化學更好地造福人類,科學家已經著手在化學工藝的改進上動起了腦筋。他們正在想方設法使化學生產變得無污染或者少污染,這種對環境沒有破壞作用的化學被稱之為綠色化學,可以肯定,未來化學的前景是--綠色化學在召喚;造福人類美名揚(投影)。
過渡:有人說,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同學們贊同這個觀點嗎?(贊同)為什么贊同呢?(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多更好地去學習知識)。化學學習的方法和要點比較多,今天著重向同學們介紹三種方法(板書:學法)。
7.活動6:體驗化學的學法
(1)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投影)。
師生活動:化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一門學科,因此,對待化學實驗,我們要予以高度的重視。觀察實驗現象不是看熱鬧,而是要看門道。比如,一開始我給同學們做的"清水"變"牛奶"的實驗,仔細觀察之后,我們就有必要思考,清水真正是水嗎?向其中通入的氣體是什么氣體?為什么會出現變渾濁的現象等。對于實驗現象的觀察如此,對于某些圖片的觀察也是如此,我想利用剛才看到的一幅圖片來檢測一下同學們觀察習慣和分析能力。苯是一種物質,該物質由苯分子構成,這是經掃描隧道顯微鏡放大幾十萬倍以后拍攝出的苯分子的照片,觀察這幅照片,你能得出什么結論?(苯分子有點像棉花、云朵;苯分子很小;苯分子之間有間隔等)
(2)注意理解、善于記憶(投影)。
教師講述:化學學科有理科的推理性,也有文科的描述性,因此,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理解和記憶的有機結合。對于某一化學知識,能理解則理解,暫時不能理解的我們可以用記憶的方法把知識貯存起來。比如,氧氣、水、二氧化碳的化學符號分別是O2、H2O、CO2(投影),現階段我們還無法理解這些符號的含義,但是我們可以先把他們記住,等學到第四單元的課題4時,我們就能理解其具體的含義了。
(3)及時鞏固、加深認識(投影)。
教師講述:化學有易懂、易忘、易錯三個特點,也就是說,聽時容易懂,過后容易忘,考時容易錯。應對易懂、易忘的法寶是什么呢?就是及時鞏固、減少遺忘。每一節化學課過后,同學們都要用幾分鐘時間把當天所學內容梳理一下,該理解的理解,該記憶的記憶,該追問的追問,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你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8.活動7:課堂小結
學生自由表達所學所感所悟。
9.結束語: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是化學的入門課。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現在你們已經被師傅領進門了,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潛心修煉。祝愿同學們在化學這位新朋友的陪伴下,健康、快樂地成長!下課以后的作業是--
10.布置作業:
(1)點燃一根蠟燭,把觀察到的現象用文字記錄下來。
(2)預習第一單元課題1。
附:板書設計
緒言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物質組成、結構、有趣;神奇;作用;
-化學-
性質、變化規律歷史;前景;學法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教學設計08-29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教學設計04-09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教學設計07-02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的教學反思06-10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的教學反思06-21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教案04-07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說課稿02-22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說課稿11-06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的教學反思范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