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殷勤、失業、窘相、厚實、面孔、苗頭、輕視、陡然、艱苦、軟綿綿、牛毛細雨、結結巴巴、大病新愈”等詞語。
2、進一步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二、教學重點;
進一步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三、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四、課前準備:
小黑板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 本單元的課文都與魯迅有關,編者編排本組課文的目的就是讓我們認識魯迅,了解魯迅。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到目前為止,相信大家一定對魯迅有了不少的了解吧!談談吧!
“魯迅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魯迅總是為別人想的多,為自己想的少。”
“魯迅愛幫助別人,尤其是窮苦的老百姓。”
“魯迅對青年總是很關心。”
......
師:是的,魯迅的文學成就令我們仰慕,他的精神品質更令我們欽佩。他對青年一直很關心,據不完全統計,他一生共接待來訪青年500多名,給青年回信3500多封,關心過的青年不計其數。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是一位青年工人對魯迅的回憶。
板書課題“一面”,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
“青年和魯迅只見了一面。”
(二)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課文究竟講了一件什么事?趕快讀讀課文吧!
2、檢查生字,點生讀
地窖、赫然、魯迅譯、懊悔、莽撞、
窘相、捻著、躊躇、摩挲、頹唐、
捏著、熏黑、憎惡、虐待
3、交流課文內容
“1932年秋,我在上海內山書店見到魯迅先生一面的事。”
(三)聚焦外貌描寫,研讀體會寫法
1、雖然“我”與魯迅先生只見了一面,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魯迅先生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
“瘦”
2、文中多處對魯迅的外貌進行了描寫,默讀課文,劃出相關句子。
“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陰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
“他的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遞給我,小袖管緊包在腕子上”
“黃里帶白的臉,瘦得教人擔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發;牙黃羽紗的黃衫;隸體“一字似的胡須;左手捏著一枝黃色煙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熏黑了。”
“我又仔細看他的臉——瘦!”
“我費力地從里衫掏出那塊帶者體溫的銀元,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3、魯迅先生為什么那么瘦?
“長期工作得不到休息”
師:的確是的,魯迅先生是被工作拖垮的,直到逝世的前三天,他還在寫作《因太炎先生的二三事》。魯迅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一生都在寫作、工作,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獻個了革命事業。
4、這六處外貌描寫除了寫魯迅先生“瘦”之外,還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有精神”(教師板書:瘦而有精神)
師:從哪幾處外貌描寫能看出來?
“他的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黃里帶白的臉,瘦得教人擔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發;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胡須;左手里捏著一枝黃色煙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熏黑了。”
5、是的魯迅先生瘦而有精神,你能通過讀,展現“我”所見到的魯迅先生嗎?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兩處外貌描寫。(生自讀——指名讀——齊讀)
6、體會描寫人物外貌描寫的方法
師:仔細讀這兩處外貌描寫,有什么發現?
“這兩處描寫有些重復。”
師:我們把期中任意一處刪去行嗎?為什么?
“不行,因為第一次是魯迅先生向我走來,里我較遠。第二次,我與魯迅先生面對面,距離更近,看得更為仔細,連煙嘴的顏色都寫出來了。”
(教師板書:由遠及近)
“第二次用了四個分號,好像魯迅先生的樣子在我的腦海已經定格了一樣。”
師:再讀這六處外貌描寫,你還能總結出其他描寫人物的方法嗎?
“作者先總的寫魯迅先生很瘦,再分別寫了他的臉和手的瘦。”
(教師板書:從整體到部分)
(四)解讀人物,感悟品質
1、過渡:作者通過六處外貌描寫,把魯迅瘦而精神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那么魯迅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課文又向我們揭示了魯迅的什么品質呢?快速讀課文。
2、全班交流
師:魯迅是個怎樣的人?
“他對青年很關心。”
(教師板書:關心愛護青年)
師:從哪你能看出來?
“他把兩本書只賣給我一元錢。”
(教師板書:廉價賣書)
“他向我極力推薦<<鐵流>>這本書
(教師板書:推薦書)
師:這兩本書<<毀滅>和<<鐵流>>都是寫的蘇聯國內革命戰爭的故事,歌頌了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魯迅認為,這兩本書是無產階級的精神食糧,所以向我大力推薦<<鐵流>>這本書。
3、分角色讀讀我與魯迅的對話。(同桌讀——指名分角色讀)
4、為了突出魯迅的品質,作者采用了什么描寫方法?(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
5、讀完這部分,有難以理解的地方?學生質疑。
“我不懂,為什么青年沒有說出魯迅的名字?”
師:誰來幫幫他?
“青年肯定是怕魯迅的身份被暴露了,才沒有說” (五)理解最后一句話的含義“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
1、過渡:我與魯迅先生雖然只見了一面,但是對我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讀最后兩個自然段,想想,“一面”對我產生了什么影響?
2、交流
“魯迅先生給了我極大的精神鼓舞,即使我受盡非人的虐待,哼都不哼一聲。”
師:你是怎樣理解最后一句話的?
“這句話是青年在種種艱苦和險惡面前堅強不屈的力量源泉。”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上冊《白鵝》教學設計06-15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2-24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9-14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9-14
小學語文上冊《山雨》教學設計06-14
語文上冊《秋天的雨》教學設計09-15
六年級上冊語文《比的意義》教學設計06-12
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11-15
年級上冊語文陽光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07-01
六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腳印》教學設計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