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鏡面對稱》教學設計

時間:2023-04-14 17:41:0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鏡面對稱》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鏡面對稱》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鏡面對稱》教學設計

  前思:

  “鏡子中的數學”是在學習了“軸對稱圖形”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鏡面對稱”的教學內容,它是前一課時知識的延伸與拓展。這部分內容是根據“課標”要求新增加的。教材首先通過“湖面的倒影”和“室內墻上鏡子成像”兩幅主題圖情景,讓學生發現生活中常見的“倒影”、“鏡子成像”現象,蘊涵著重要的數學思想,即“鏡面對稱”。再通過“做一做”的照鏡子活動,讓學生體會“鏡面對稱”的特征。從教材編寫的意圖來看,“鏡面對稱”這部分內容不是純粹的知識學習,而是一種體驗性活動,它包含了豐富的過程性目標。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認為:整個教學過程應以教材為基礎,并結合學生實際創設多種感悟情境和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鏡面對稱”特征。

  教學目標

  1、通過照鏡子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的現象。

  2、通過動手操作、合作討論和游戲等活動,加強學生對鏡面對稱現象的感知。

  3、激發學生對鏡面對稱現象進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勵學生利用生活經驗主動地探索數學知識。

  教學重點:

  通過照鏡子實踐活動,建立鏡面對稱現象的表象。

  教學難點:

  理解鏡面對稱在鏡面成像時所發生的變化。

  教具準備:

  小鏡子每人一面,課件。

  教學過程

  一、水面對稱。

  1、欣賞“倒影”,激趣導入

  多媒體出示:“倒映水中的湖光山色”,即課本第一幅主題圖。讓學生說出主題圖中見到倒影。(山的倒影、樹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鵝的倒影……)

  誰能舉例說明一下倒影的“倒”的意思。(上、下)

  有沒有發現這也是一種對稱現象?

  2、繼續欣賞水面對稱圖片。

  3、導入鏡子面對稱。

  師:你們在哪里還見到過類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現象。(鏡子里。多媒體出示:“映在鏡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即課本第二幅主題圖)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和鏡面有關的數學知識。(板書:鏡子中的數學)

  你們想知道鏡子中有哪些數學嗎?你們先想一想并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關鏡子中的數學問題?

  二、鏡面對稱

  1、照鏡子體驗。

  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小鏡子照,做下面動作:

 。1)用右手摸鼻子,用右手壓住右眼……

 。2)換一只手?纯寸R子中的自己做的相應動作。

  2、猜測判斷。課件演示小猴照鏡:

 。1)左右相換:伸右臂、伸左臂,猜測鏡子中會伸哪只手。指生到大屏幕上指一指。

  課件演示后得出:右、左;左、右

  繼續演示抬右腿、抬左腿。

  (2)上下一樣。課件演示小猴跳。演示前先猜測鏡子中的猴子會往什么方向。

 。3)前后一樣。課件演示猴子向前、后退。演示前先猜測鏡子中的猴子會往什么方向。

  3、小結,歸納特征

  照鏡子時,鏡子外的物體和鏡子內的成像前后、上下——不變,但是左右相反發生變化,這就是鏡面對稱現象。(板書補充課題“鏡子中的數學——鏡面對稱”)

  與水面對稱作比較。

  三、鞏固練習。

  1、游戲:教師做鏡外人動作,學生做鏡中人動作。

  師:我蹲下。生:我們也蹲下。師:我起立。生:我們也起立。師:我向前走。生:我們也向前走。師:我向后退。生:我們也向后退。師:我左手摸摸耳。生:我們右手摸摸耳。師:我右手拍拍臉。生:我們左手拍拍臉。師:我抬左腳踢踢腿。生:我們抬右腳踢踢腿。師:我抬右腳踢踢腿。生:我們抬左腳踢踢腿。師:我的左手側平舉。生:我們右手側平舉。

  2、選擇:哪面鏡子是我照的樣子,把它圈出來。

  3、利用鏡子找另一半。

  出示半邊的蝴蝶、天壇、青蛙、雪花等圖案(課本第71頁第4題),讓學生想辦法利用鏡面對稱,判斷出是什么?指出這些圖形的對稱軸。

  討論:軸對稱與鏡面對稱有什么區別?

  4、照鏡子中的數字。

  寫下1—9的數字,用小鏡子照一照,看在鏡子里是什么樣的。

  以某一數字為例說明對稱。

  看鏡子中的數字判斷是幾。

  四、回顧總結,反思學習鏡面對稱現象的收獲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鏡面對稱,你們學到什么知識?是怎么學會的?有什么體會和收獲,有什么疑問要解答?

  2、我們可以利用鏡面對稱的現象幫助我們糾正坐姿、站姿、寫字姿勢等。

  五、布置作業:《課作》p40。

  反思:

  在操作體驗中學習。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教師的教育觀念不斷更新:數學教學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讓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發展,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使學生獲得作為一個現代公民所必須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發展。然而這些先進的理念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呢?如何縮短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現實的差距?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人人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的課堂教學又該是怎樣的呢?而“體驗學習”重視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甚至親身經歷,使每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知識及情感方面的體驗,使每個學生在體驗中獲得不同的發展。

  在學習鏡面對稱前,我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小鏡子照,做一些簡單的動作,觀察自己在鏡子中的像,使學生獲得初步的感知。

  然后觀察猴子照鏡,并結合猜測得出鏡子成像的特征,學生情緒高漲,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教師做鏡中人,學生做鏡外人的游戲,更是把學生的情緒推向高潮,在游戲中鞏固了知識。

  這些活動把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變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理解得了的數學事實。能使他們在大量的體驗的基礎上,對現象進行整理,找出有規律的現象,逐步抽象、概括,獲得數學知識,使抽象問題具體化。

【《鏡面對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鏡面對稱》教學設計03-13

鏡面對稱教學設計04-11

《鏡面對稱》教學設計03-15

《鏡面對稱》教學設計03-04

《鏡面對稱》教學設計7篇04-01

《鏡面對稱》教學設計(通用5篇)09-28

《鏡面對稱》教學反思09-30

《鏡面對稱》教學反思03-24

《鏡面對稱》的教學反思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