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

時間:2023-03-09 15:11:2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學習并積累奇葩、安然無恙、和睦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

  3、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

  【教學重難點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的特點,學習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關于各地民居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藝術形式上百花盛開,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圖片,猜猜這是哪個地方的民居?(播放課件:如上海石庫門、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等)這些五花八門的房子,真有點令人眼花繚亂了,這節課,我們就走進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去參觀領略一番。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準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有著怎樣的特點,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問題自由通讀全文,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看看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在書上標記一下。

  2、出示詞語認讀:

  閩西南粵東北、奇葩、騷擾、夯筑、竹篾、布局均勻、風雨侵蝕、安然無恙、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秩序井然、遮天蓋地、清風徐來、蜂擁而來、家道興旺、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子孫讀與耕、多起竹樓、傍水而居、樹滿寨、花滿園。

  三、了解民居特點

  1、默讀課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客家民居:

  位置 作用 材料 結構 文化特征

  2、完成填空后小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客家民居:

  位置閩西南、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作用防備盜匪騷擾和當地人排擠材料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黏合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結構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寧;和睦相處;勤儉持家;平等互助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點。

  四、深讀探究,感知表達特點

  1、自由讀《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圍繞哪段話來寫的?

  (畫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讀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處?指名說,互相補充。

  (用料奇特;造型奇特;異常堅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對民居的特點進行說明的,有什么好處?

  (列數字-通過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層,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這些具體的數字,使人準確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點;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狀排列,生動地寫出了民居獨特的`造型。)

  4、同桌商議,并參考文中插圖,畫一畫客家民居的俯瞰圖。

  (教師出示八卦圖,請學生參考比較。)

  五、客家民居中,體現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

  (勤儉持家、和睦相處、平等互助等。)

  六、自讀《傣家竹樓》部分

  1、自己設計一張表格,了解傣家竹樓的特點。

  2、創設情境,運用方法,介紹傣家竹樓:

  (傣家竹樓,以其獨特的建筑形式,優美的風景,成為人們旅游觀光的景點。如果由你來當導游,該如何向游客介紹?請各小組推選選手,共同設計導游詞,參加評比。)

  3、評議。

  七、拓展閱讀

  課后反思: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獨特的建筑特色深深吸引著孩子們,在閱讀文本時,通過反復的朗讀、比較,很快找出這兩種建筑的獨特之處,并從文中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學完課文,孩子們依然興趣盎然,在課外查找了很多的資料,了解了更多的民族建筑。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2

  教材簡析

  中國民居具有古老而獨特的魅力,是中華文明的寶貴遺產,體現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篇課文是寫我國地方民居的說明文,介紹了特色鮮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語言簡練準確、平實質樸又生動形象,這是課文兩篇短文在表達上的共同特點。作者運用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多種說明方法,通俗、生動、準確地對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加以說明,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均較強。

  設計意圖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語文課程標準》在小學高段閱讀目標部分指出:“閱讀說明性文章,了解文章基本的說明方法”,六年級的學生也具備了較高的自學能力,在教學中,重點是要引導學生把近六年學習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讀和悟中。根據余映潮板塊式教學思路,把教學設計成三個板塊:初讀,了解課文內容——再讀,體會民居特點——研讀,領悟說明方法。

  學習目標

  1、讀讀記記“和睦、酷熱、蜂擁而至”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體會中華傳統民居豐富的文化內涵。

  3、學習課文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4、學習對比閱讀的閱讀方法。

  教學重難點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的特點,學習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課前準備

  1、關于土樓和竹樓的圖片

  2、一組中國民居郵票圖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3分鐘)

  1、出示民居郵票一組,說說你認識其中的哪些民居。

  2、介紹民居: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現的類型,是中國建筑史上對民間居住建筑物的習慣稱呼,作為住房的民居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我國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用自己勤勞智慧的雙手,在適應與改造大自然的漫長歲月中創造出來的。由于我國幅員廣闊,各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不同,56個民族風格與傳統各異,生產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萬別,使我國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創造性。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其中的兩個。(板書課題)

  二、授課

  板塊一:初讀,了解課文內容(7分鐘)

  1、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讀后劃出不懂的詞句。

  2、先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自己解決不懂的詞句,再同桌交流。

  3、默讀課文,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各有什么特點。

  4、初步交流閱讀感受,并分別用一個詞形容它們給你留下的印象。

  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樓──綠色之家。

  板塊二:再讀,體會民居特點(14分鐘)

  1、將全班同學分為甲組、乙組,分別學習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從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狀結構、文化內涵幾方面思考,客家民居為什么被譽為“世界民居的奇葩”?傣家竹樓與眾不同之處在哪?

  2、先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讀后整理,可以采用列表格、在文中劃主要詞句、標感受、列提綱等方法。

  3、集體交流,感受民居特色。

  交流“客家民居”特點:

  ①由甲組代表介紹“客家民居”的特點,其他組員補充。

  ②乙組成員針對甲組介紹情況質疑,甲組成員答疑。

  交流“傣家竹樓”特點:

  ①由乙組組代表介紹“客家民居”的特點,其他組員補充。

  ②甲組成員針對乙組介紹情況質疑,乙組成員答疑。

  板塊三:研讀,領悟說明方法(11分鐘)

  1、默讀課文,思考:作者介紹民居特點時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2、集體交流,要求:結合文中語句舉例談說明方法,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主要的`說明方法列舉如下:

  ①列數字:“……夯筑起墻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樓。”(具體可感)

  ②打比方:“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形象直觀)

  ③引用資料:“按照傳統習俗,先要選好地方,打好地基……”(充實具體)

  ④舉例子:“比如,許多房屋大門上刻著這樣的正楷對聯:‘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子孫讀與耕’,表現了先輩希望子孫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的愿望”(真實可信)

  三、結課(5分鐘)

  1、兩篇短文在表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處?

  2、選擇你感興趣的一枚民居郵票,上網查詢有關資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傳價值和與之相關的歷史傳說與民間故事,寫一篇說明短文。

  板書設計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傣家竹樓

  世界民居奇葩

  教學反思

  略讀課文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實踐機會,個體自讀和合作交流是略讀課文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重在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獲取信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同時,略讀課文作為聯系課內外閱讀的橋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嘗試運用精讀課習得的方法獨立閱讀,并適當向課外拓展、延伸,實現了“大語文”的教學理念。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03-09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07-09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03-11

《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學設計01-22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06-29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05-29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范文04-23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精選3篇)07-29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12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