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物體的教學設計《觀察物體》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察物體的教學設計《觀察物體》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察物體的教學設計《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
一、游戲引入
同學們,我們一起做個游戲愿意嗎?老師說方向,你們用小手指出以自己為中心的方位,做好準備,開始。
指指你的前面在哪里?指指你的后面在哪里?
指指你的左面在哪里?指指你的右面在哪里?
小結:剛才,我們一起找出了以自己為中心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老師觀察到同學們指的非常正確,那么你的前面又稱為“正面”,左面和右面又稱為“側面”。
板書:“正面后面側面”。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從這些不同的方位去“觀察物體。”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一)創設情境
1、觀察照片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拍照嗎?老師給一位好朋友拍了兩張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課件出示照片)
引導:仔細觀察這兩張照片,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樣子也不同。
老師還給笑笑和淘氣拍了一些照片,笑笑和淘氣是誰,你們想知道嗎?(課件出示照片)
再讓學生判斷哪張圖片是笑笑看到的,哪張圖片是淘氣看到的,是從哪個方向觀察的?
2、實物觀察
用準備好的玩具放在桌子上,請4個同學上臺觀察,說出觀察到了什么?是從哪個方向觀察的?
(二)合作探究
1、用小組準備好的玩具放在桌子上觀察,然后交流、匯報,你觀察到什么?是從哪個方向觀察的?
2、換位觀察小組內換位觀察,說說現在你觀察到的跟剛才觀察到的物體一樣嗎?為什么?
換個小組,老師指著玩具的不同的面讓學生判斷這幾個面分別是誰看到的。
小結:同學們,通過剛才的演示,你們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3、全面觀察讓學生自由觀察,體驗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的形狀。(集體匯報)
4、打開書p67,看看書上例1的同學是怎樣觀察的,誰來說一說圖中的同學在干什么?(觀察恐龍)他們是怎樣觀察的`?
小亮觀察的是恐龍的正面;
小明觀察的是恐龍的側面;
小紅觀察的是恐龍的后面。
小天使問:“下面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同桌討論后再讓學生說說判斷過程。
三、活動交流
1、想想做做p67做一做(小組匯報)
2、想想做做練習十五第1題。
3、猜猜游戲。
課件出示熊貓圖、茶壺圖、大象圖,讓學生猜一猜這幾個面是誰看到的。
4、同學們真聰明,說到大象,老師再給同學們講一個摸大象的故事:想聽嗎?
從前,有五個盲人,從來沒有見過大象,不知道大象長的什么樣,他們就決定去摸摸大象。第一個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他說:“大象像一條彎彎的管子。”第二個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說:“大象像個細細的棍子。”第三個人摸到了大象的身體,他說:“大象像一堵墻。”第四個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說:“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學們,同樣一頭大象,為什么四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呢?其實把這四個人說的綜合起來才是大象的真正樣子。看來我們在觀察物體時應該從多個角度、全方位的觀察,觀察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細節,才能比較準確。
四、課堂總結
看來我們在觀察物體時應該從多個角度、全方位的觀察,觀察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細節,才能比較準確。談談這節課學到了什么知識?
觀察物體的教學設計《觀察物體》教學設計2
一、復習
1、用4個大小相同的正方體,分別將它拼擺成以下形狀。
請同學們分別說說它們從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分別看到了什么形狀?
2、指出:剛才的形狀分別是由4個大小不同的正方體拼成成的,但由于拼擺的方法,觀察的位置不同,我們在各個面看到的形狀也不太相同,這節課,我們繼續用物手中的大小相同的正方體拼擺,進一步學會如何觀察物體。
二、教學新課
1、剛才我拉用4個大小相同的正方體擺成了這個形狀。
⑴想一想,此時從正面看,你看到什么?
⑵提問:如果此時再添加一個小正方體,放在什么位置不影響正面看到的形狀?
你想怎么擺?
⑶指名匯報,并分別演示,啟發學生再想一想還有些什么其他擺法。
⑷引導學生觀察,比較:
想一想,這幾種辦法擺放后,從正面看到的形狀不變,再添加一個正方體擺放時有什么規律?
指出:在原來物體的前面或后面,與原來的某一個正方體對齊著放一個都可以。
⑸請學生們仔細從上面側面觀察。
提問:這時看到的形狀與剛才一開始的形狀一樣嗎?
小結:由于觀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狀是不一定相同的;在同一方位觀察不同的形狀,卻是可能相同的。
2、教學試一試:
先還原成以上形狀。
⑴現在這里的幾個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從上面看一看,你看到什么形狀?
組織討論:如果從上面看形狀不變,再添加一個可以擺在哪兒?
學生們分組討論并操作。
指名匯報,交流想法并擺一擺。
提問:此時再分別從正面、側面觀察,你們看到的形狀一樣嗎?為什么?
⑵還原之后,讓學生從側面看一年,記住你所看到的。
提問思考:如果從側面看形狀不變,再添一個可以擺在哪兒?
學生分組討論并操作。
提問:相懷想,如果此時你從其它幾個方面去觀察,看到的形狀會一樣嗎?為什么?
⑶小結:觀察物體時,在同一個位置看到的相同的視圖可能有不同的擺法,而從不同位置觀察不同的物體可能有相同的視圖,但也可能不同。
三、組織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⑴出示圖并說明要求。
⑵學生獨立完成,如學生有困難可讓學生先擺一擺。
⑶集體訂正。
2、“想想做做”第2題右邊兩題。
⑴按要求請同學們先照著樣子擺一擺。
⑵請學生們依次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
⑶再請同學們同時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讓學生們比一比在同一個方位看到的形狀是不是一樣的。
⑷小結:同樣的物品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在同一位置看到的相同的形狀,但它們擺法卻不一定一樣。
3、“想想做做”第3題。
⑴獨立完成。
⑵分組匯報。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組織全班交流,如果學生感到困難,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
四、布置作業。
【觀察物體的教學設計《觀察物體》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06-12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04-10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07-22
觀察物體的教學設計11-03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06-14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04-25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06-14
觀察物體的教學設計11-03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