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體育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一年級體育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學習廣播操3、4節;各種方式做正確姿勢的走(模仿式)。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廣播操3、4節,使學生初步掌握廣播操的動作方法;
2、通過各種方式做正確姿勢走(模仿式)的練習;培養學生正確的走的姿勢;
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全面鍛煉身體,促進生長發育。
教學過程:
(一)開始準備部分:
一、課堂常規:
1、體育委員整隊;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①學習廣播操3、4節;
②各種方式正確姿勢的走。
二、隊列練習:向左(右)轉口令:“向左(右)——轉”
動作:聽到動令“轉”后以腳跟為軸,與另一只腳的前腳掌同時用力,轉90度,后腳快速并攏前腳,兩腿伸直,兩臂不要外張,上體立正姿勢。
教法:
1、原地踏步進行左右轉,分清左右。
2、示范動作方法。
3、口令指揮,集體練習。
4、個別輔導與集體糾正。
要求:
①站隊快、靜、齊;
②精神飽滿四列橫隊集體練習。
(二)基本部分:
一、新授:廣播操(3、4)
第三節:擴胸運動
動作要點:擴胸動作幅度大、有彈性,兩臂后振與肩平;前,后弓步幅度大,方向正,兩腿屈、直分明,上體正直,還原時蹬地收腿。第二個八拍做擴胸動作采用分組不輪換形式。
組織:體操隊形
動作時,發出“嘿!嘿!”兩聲。
第四節:體側運動
動作要點:體例屈肘上體保持在一個平面上(不前傾、不轉體)幅度大,有彈性、手臂協調配合。
重點:動作方法
難點:動作連貫
教法:1、復習1、2節(音伴);
2、示范3、4節動作方法;
3、分解動作練習;
4、完整動作練習;
5、跟隨音樂練習;
6、指導、糾正。
要求:動作正確、協調、有力練習認真、掌握好節奏。
二、各種方式做正確姿勢的走(模仿式)
1、解放軍雄利赳的走;
2、老爺緩慢的走;
3、小學生輕快的走;
4、熊走;
5、鴨走。
組織:四列橫隊原地模仿練習二路縱隊繞場行進走
教法:1、教師提示各種動物人物名稱,并出示圖,學生想象,指定學生模仿,教師再總結示范,最后學生原地模仿。
2、跟隨音樂、繞場行進。
要求:動作協調、形象、活潑
(三)結束部分:
一、放松活動:小游戲:《打氣》
二、集合(表揚與批評)
三、師生再見
組織:四列橫隊、疏散隊形。
教法:教師示范后兩人一組進行練習。
要求:動作輕松、自然、認真聽講。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學設計2
一、教學內容:
脊柱異常彎曲的預防游戲:《大西瓜、小西瓜》、擊鼓傳花。
二、教學目標:
模仿性的練習很適宜低年級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的特點。模仿操對提高兒童的模仿能力,發展思維擴大知識范圍和促進智力的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
三、教學要求:
養成正確的身體姿勢。
四、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到不正確的姿勢會影響到體態美也會影響同學的正常生活。
教學難點:怎樣養成正確的姿勢。
五、教學任務:
1、使學生了解怎樣的姿勢是正確的。
2、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促進身體各器官的正常發育。
3、發展學生的反應能力。
六、教學方法:
講授法,直觀教學法,分組練習法、演示法。
七、教學原則:
符合生理特征的原則,適應學生心理的原則,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八、教學過程:
這節課因為幾童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興趣和愛好非常廣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又對單調持久的動作容易感到疫勞和厭倦,為了能把這節課上的更好,我運用了電教手段,音樂進課堂,下面我通過三個部分來加以說明這節課的內容。
1、準備部分:學生在班級坐好,師生問好,然后進行集中注意游戲的練習《大西瓜、小西瓜》,目的是從課的開始就使學生對這節課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注意力集中了,有利于全課教學的任務能夠更好的完成。
2、基本部分:脊柱異常彎曲的預防是本課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我采取了直關教學的方法和小組練習的方法來進行站姿的練習,同時根據走動的動作有些簡單、連貴、要領好記的特點,我們采取了音樂進行課堂的電教手段,提高學生的興趣。在初步掌握動作的基礎上,為了使學生建立對正確身體姿勢的性趣,我配上了多媒體圖片進行演示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不正確的姿勢對身體的影響,同時激發學生對正確姿勢會產生姿態美的`情趣,不斷提高教學效果,這里就達到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最后進行游戲,擊鼓傳花;目的是發展學生的身體的協調性和反應能力。培養學生團體協作精神。
3、結束部份:學生每組選一名學生進行多媒體游戲,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結束本課。
九、場地器材:
多媒體設備、錄音機。
十、本課的平均心律:80-100%
練習密度:30-35%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1、廣播操1、2節
2、游戲:快快排隊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少兒廣播體操l、2節,發展學生力量、協調、等身體素質及動作節奏感、培養身體的正確姿勢,提高想象力和模仿能力。
2、培養快速排隊的能力和聽指揮、守紀律等優良品德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宣布上課,師生問好。
二、宣布本課內容:
1、廣播操1、2節;
2、游戲:快快排隊。
三、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項
組織:四列橫隊
教法:進行常規檢查,教師整隊。
要求;認真聽講;精神飽滿。
(二)基本部分:
一、隊列練習:所學隊列動作的綜合練習。
組織:四列橫隊、四路縱隊。
教法:
l、學生按教師口令或手勢進行隊列動作練習。
2、教師提示重點動作并示范。
3、指定學生或某組演示,教師糾正動作。
4、分組練習。
要求:服從口令,動作正確。
二、廣播操
第一節:伸展運動(4X8拍)
要點:重心前移時,身體各部位動作協調配合,充分伸展臂,腿屈伸動作協調。
組織:體操隊形;隊形如圖
教法:
1、教師邊講解過示范動作
2、教師分解講解、示范,學生模仿1—2基本動作。
第二節:頭部運動(4X8拍)
要點:頸肩放松,頭的屈、伸、轉動快速,部位準確;上下肢協調配合,整節操歡快、活潑,有趣。
重點:動作方法
難點:身體各部位的協調、連貫配合
三、游戲:快快排隊
規則:必須按規定的信號、移動方式行動。
方法:學生聽到規定信號,按教師指令,迅還跑或跳向指定方位站成規定的隊形。動作節奏由慢到快逐漸過渡到正常速度。
組織:四列橫隊、四路縱隊
教法:1、教師講解游戲方法及規則。
2、通過游戲讓學生知道什么是縱隊橫隊、排頭、排尾、看齊的方法。
要求:快跑或跳向指定方位,快選自己的站位,要排得整整齊齊。
(三)結束部分:
一、放松活動:鴨走、象走、貓走、慢跑。
二、總結本課情況,以表揚為主。
三、布置作業:練廣播操,宣布下課。
組織:聽音樂,按教師指揮進行放松走、跑。
教法:師生同練
要求:動作輕松。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學設計4
一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一年級二班共有46人。一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喜歡接受新知識,但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男女生活潑好動,組織紀律性觀念不強,但表現欲強;,同時他們的模仿能力強,但對體育基本活動的動作概念和方法了解很少,因此,基本活動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活動起來,學會一些簡單的動作和方法,培養正確的身體姿態,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各種體育活動的技術和技能打下一定基礎。同時重視趣味游戲教學,并在其中進行組織紀律性教育。
二 教材分析
1、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素質教育,以提高小學生的.身心素質為宗旨, 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
2、貫徹健康第一和面向全體學生的思想。
3、根據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水平一和五大領域(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 發展、心理發展和社會適應)的目標制訂本計劃。
三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各種基本動作的簡單方法和技能,培養學生身 體的正確姿勢,發展身體活動能力,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和正常生長發育,增進身體健康。
2、學生在身體活動當中,伴隨著豐富的心理活動和各體育群體社會性的交往活動,感受到友好合作,團結友愛的情趣,體驗自信、健全的個性心理。
3、通過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相互合作、遵守紀律、勇敢頑強、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優良作風和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 四教學措施
低年級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對一年級學生的情況有盡可能多的了解,如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與理解力都較差的等特點。一般說來,一年級小學生多數來自幼兒園,他們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隊列隊形如站隊、立正、稍息、看齊、報數、原地轉等動作方法,以及踏步、走、跑、跳、投、攀爬等自然動作和活動性游戲等,但對體育的知識概念還不理解。因此在安排一年級教學內容時,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動作基礎即接受能力。教師要加強:
1、理論學習,深入研究新課改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多利用宣傳欄和廣播站等形式,對運動成績和思想品質好的同學進行表揚,鼓勵學生加強體育練習。
3、斷學習和改進練習方法,改變單一的教學形式,讓小學生喜歡上體育課,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簡單的運動知識和運動技能。
4、多進行游戲和身體能力練習,及時掌握學生的身體狀況和運動水平。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學設計5
一、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根據新課程標準,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為目標,通過創設《快樂的小青蛙》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們在活動過程中,既學會了各種方式單雙腳跳的動作要領,創編了許多新的方法,又培養了他們的主體意識和團結協作精神,整節課從學生的發展出發,通過小組學習、合作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提高了他們人際交往的能力。
二、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選取水平一階段跳躍部分的內容,通過學習讓學生掌握各種方式的單雙腳跳,提高靈敏素質和彈跳能力,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和提咼打下良好的基礎。
2 .教學對象分析:二年級的小學生活潑、好動、自制力較差,采用情境教學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集中注意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他們積極模仿、主動練習、幵動腦筋,從而達到學會知識的目的
3.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為目標,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勇敢果斷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團結協作的創新精神。
三、教學目標:
1。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體育活動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態度和行為。
2.引導學生初步體驗單雙腳跳的動作要領,發展跳躍能力,提高靈敏素質和協調能力。
3.通過游戲,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勇敢、果斷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4.讓學生在合作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主動參與創想和表現力。
2.單腳或雙腳起跳并能雙腳輕巧落地。
五、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課幵始部分通過一個《觀察小青蛙》的游戲,學生隨著教師的語言,邊聽邊展幵想象邊練習,讓學生很快進入情境。用這樣的方法,調動起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利用“荷葉”導入青蛙媽媽帶領孩子們學本領,將學生們帶入各種方式的單雙腳跳的練習中,通過二人一組自由跳躍,再增加難度,5人一組合作探究,教師發現問題隨機指導,給學生充分的自練時間、思考時間。通過學生先嘗試、討論、互練,然后小組展示,相互評價、相互學習,體現“小群體合作學習”意識,來掌握動作要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合作能力與組織管理能力,讓學生感受個體在集體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體育教學設計06-14
小學體育教學設計06-14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學設計09-01
2020小學體育教學設計05-27
小學體育教學設計模板03-25
小學體育投擲教學設計07-31
小學體育教學設計與反思10-10
小學體育教學設計模板02-01
小學體育《跳遠》教學設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