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火燒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火燒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第二至第七自然段,了解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特點。
2、學習作者是怎樣觀察、描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
3、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至第七自然段并背誦。
【教學重點】
了解并學習作者是怎樣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變化的。
【教學難點】
抓好詞佳句體會火燒云變化多而快的特點,想象并畫出火燒云的其它形狀。
【媒體選擇】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扣入課題,整體感知
1、揭題讀題。
2、整體感知:
⑴抓第二自然段讀悟火燒云的“動態美”:
①課文中哪一句告訴我們,什么樣的云叫火燒云?
、谶@一句中的“燒”寫得十分生動,你知道好在哪里?讀一讀體會。
(寫出火燒云在變化,寫出動態美。)
板書:
動態美
、邸盁弊趾湍男┰~一起突出了動態美?
(指導讀出動態美。)
、普n文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火燒云的動態美的?
、沁^渡: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作者是怎樣描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
二、抓詞句讀悟“顏色”變化特點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說說你從這一段讀懂了什么?你是怎樣讀懂的?
2、討論并指導朗讀:
⑴抓顏色詞體會變化多:
①有哪些顏色?
、诎杨伾~分成三類:
一生上黑板貼出三類顏色詞。
、埤R讀表示顏色的詞:
火燒云的顏色變化這么多,作者寫出這么多的顏色詞,讀了以后你有什么想法?
(啟發學生用顏色的詞,平時要細心觀察事物。)
、軐W習作者,說說自己見過的,能說出來的這三類顏色詞。
、葸@么多的顏色可以用哪個詞來概括;選一兩個寫在書上,一生上黑板板書。
、圃倜烂赖刈x一遍,體會火燒云顏色變化還有什么特點。
(抓四個“一會兒”讀悟變化快,體會動態美。)
3、背誦訓練:
、庞煽刺羁疹}背一背,幻燈片提示:
這地方的火燒云,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這些天空都,還有些。
、浦该常
要求突出“快”、“美”。
、请x開填空題背一背。
三、抓詞句讀悟“形狀”變化特點
1、自由讀第四到第七自然段:
想想形狀變化有什么特點?仿照顏色一段,用上面的填空題說一說你的理解,同桌可以討論。
2、討論:
⑴變化多,從哪兒體會出來的?
(寫了哪些形狀?)
⑵按填空題說說。
⑶用一個詞歸納形狀多,選一兩個寫下來,一生上黑板板書。
3、再自由讀:
體會形狀變化還有什么特點?找出描寫變化的詞句讀一讀。
4、指導朗讀(選一節讀)評讀:
要求突出火燒云變化快,讀出神奇之感。
5、指導背誦,理清層次,選一節背一背:
先寫出現什么動物,再寫出現什么動物,再寫什么樣子,最后變化消失。
6、想象畫畫,仿照練習:
、女嫯嫞
畫出你想象的火燒云的一種形狀。
、茖φ债嫷漠,仿照課文說說什么樣子,怎樣變化的?
四、布置作業
根據自己畫的畫寫一段話。
火燒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的】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晚霞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2、學習作者抓住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進行觀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爭“藍精靈章”下的子章:“悅耳章”、“神筆章”。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和朗讀的訓練,使學生了解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學習作者的觀察、寫作方法和特色。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的觀察、寫作方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準備】
制作教學課件,搜集云的圖片和有關文字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火燒云給你一種什么感受?
二、學習
這節課我們深入體會火燒云的美妙奇異。自由讀課文,選出你認為寫得最美妙、最喜歡的自然段。
。ńY合爭章要求“悅耳章”。)
學生匯報:
1、第二自然段:
覺得這句話寫得怎么樣?好在哪里?
。ā盁、“著了火”)
把句中的“燒”字換成“紅”通不通?既然也通順,為什么用“燒”,不用“紅”?課件出示火燒云的圖片,目的:欣賞、加深理解。練習朗讀。
(評“悅耳章”)
2、霞光一段:
先指名讀,再同桌合作輪讀。
。ㄔu“悅耳章”)
3、顏色一段:
寫得好在寫出了火燒云顏色變化的快和變化得多。畫出作者寫顏色的詞語。作者寫的這些顏色的詞語已經夠精彩的了,可是她卻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那么,我們來試試說這些顏色。
。ㄕn件出示圖片)
讀的層次:
指名體會讀/學生互評議讀(語氣輕快,節奏跳躍)/齊讀。
。ㄈ鐚W生體會不到位,教師可以插入范讀。)
。ㄔu“悅耳章”)
4、形狀一段:
、篷R:
好在寫出了云的動態,想象力豐富。以此段為例,學學作者的寫作方法。作者先寫(出現了什么),再寫這種事物(怎么樣),然后描寫它(有什么變化/怎么變化的),最后寫它漸漸(消失/不見)。
學法出示,指導朗讀:
出現──敘述的語氣,較平穩。
什么樣──一下子發現的喜悅。
變化──神秘感,時而輕,時而上揚。
不見──惋惜之情,似在尋找。
。ㄔu“悅耳章”)
、乒罚
感覺在不斷變化。
指名讀。
你為什么這么讀?
。ㄔu“悅耳章”)
、仟{子:
連氣勢都寫出來了。
指名讀。
你為什么這么讀?
。ㄔu“悅耳章”)
。、火燒云的形狀就這些嗎?
。ㄓ窒襁@個又像那個)
你能想象一下火燒云還可以有那些形狀?
。ǔ鍪菊n件云的圖片)
你可以仿照作者的寫作方法(課件出示學法),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動筆寫一寫。
學生匯報。
。ㄔu“神筆章”)
。丁⑿〗Y過渡:
真像作者說的那樣“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可是作者又說“其實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楚!边@不是前后盾嗎?小組討論解疑。
三、作業
你覺得學完這課你想寫什么作業呢?創造性地仿寫云(雪、霧、雨的片斷)。
火燒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一、復習導入。
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全文可以劃分成幾段?
二、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一)學習火燒云上來時
1、火燒云出現之前,天空及周圍的景物是怎樣的?讀一讀,想一想。
。ɑ馃瞥霈F之前,天空布滿霞光,周圍的人和動物在霞光的照耀下呈現出各種顏色。)
“霞光”使哪些景物發生了變化?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的?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
火燒云到來之前這些景物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同樣的景物為什么會有不同的顏色?
(由于霞光照在它(他)們身上,使顏色發生了變化。但是因為底色不同,所以變化之后的顏色也不同。)
2、人們看到這一切,心情是怎樣的呢?
3、地面上的人和動物發生了變化,天上又有什么變化呢?讀句子,談理解。
“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通通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這句話點出了“火燒云”名字的來歷。句中用“燒”字,既突出火燒云顏色是紅的,同時在表達上用動詞,突出動態,把云寫活了。
4、作者是怎樣觀察霞光的,你從中學到了什么?(教給學生怎樣細致地觀察事物。)
5、指導學生用又驚又喜的心情朗讀課文第一段。
。ǘ⿲W習火燒云的變化
1、默讀課文第二部分,思考:火燒云的什么在變化?
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認識到顏色和形狀發生變化。
2、自讀第3自然段。
、偎伎迹夯馃祁伾兓惺裁刺攸c?
學生會通過讀課文說出顏色變化快而多。
、谀銖哪男┑胤娇梢钥闯鰜砟兀
課文中連用四個“一會兒”表示幾種顏色交替變化,瞬息萬變!捌咸鸦,梨黃,茄子紫,還有說不出來的、見也沒見過”的顏色,足以說明火燒云顏色的變化多。
、邸鞍胱习朦S”中的“半”是什么意思?(兩種顏色混在一起。)
、苣阏J為還會出現哪些美麗的顏色?可以讓學生說,也可以親手去畫。
⑤指導朗讀后嘗試背誦。
3、按剛才的學習方法學生自學火燒云的形狀變化。
、僮詫W第4至6自然段,思考:火燒云形狀變化有什么特點?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呢?
“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過了兩三秒鐘”,“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接著又來了一頭大獅子”,“一轉眼就變了”,從以上幾個句子可以體會出火燒云形狀變化快。
、谡n文是怎樣細致描寫火燒云的形狀變化的?你從中學到了什么?
③你認為還會出現什么形狀呢?它是怎么變化的?又是怎么消失的?仿照課文第4、5、6自然段,把自己想象的內容說給大家聽,看誰說得最精彩。
④指導朗讀、背誦。
(三)學習火燒云下去了
1、齊讀、思考:什么是“恍恍惚惚”?為什么會這樣?
2、火燒云下去了,人們的心情怎樣?(惋惜)
3、指導朗讀、背誦。
三、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作者是怎樣觀察火燒云的?
。ㄒ龑W生討論,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體會。)
2、觀察云彩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的寫法,自己寫一段話。
火燒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火燒云、喂豬、笑盈盈、高壽、百合色、茄子紫、跪著、模糊、兇猛、廟門、蹲著、鎮靜、必須、揉眼睛”等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以及熱愛生活的感情。
4、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與難點】
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的;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積累材料、大膽想象的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激趣,引入新課
借助掛圖,讓學生欣賞火燒云上來時大地的變化和天空中云彩的變化,激發學習興趣。
二、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1、自讀課文:
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詞,標出自然段。
2、檢查反饋。
3、理清文章的條理思路。
4、找出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積累語言。
三、指導學習生字詞
1、通過多種形式學習生字詞。
2、指導學生正確書寫生字。
四、學習寫“霞光”的部分(第一自然段)
1、自讀第一自然段后,與同學交流。
2、師生互解疑難。
3、指導朗讀、背誦。
五、學習“火燒云下去”的部分(最后一個自然段)
指導學生體會火燒云來得快、去得也快的特點。
六、作業
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復述課文:
課文主要講了火燒云的`哪幾個方面?
2、火燒云上來時大地的變化。
3、火燒云下去時有什么特點。
二、分塊閱讀,讀中感悟,積累運用
1、學習“火燒云的顏色變化”部分:
、抛宰x第二、三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火燒云顏色變化有什么特點?
⑵積累運用,指導朗讀。
⑶讀中感悟。
2、學習“火燒云的形狀變化”部分:
、抛宰x第四、五、六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火燒云形狀變化有什么特點?
⑵佳句欣賞。
、侵笇Ю首x。
、确e累運用。
三、拓展創新,發揮想象
學生出示自己畫的、收集到的火燒云圖片,并用自己的話來描述美麗的火燒云。
四、作業
課后摘抄好詞佳句。
火燒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6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字。能正確讀寫“火燒云、喂豬、笑盈盈、高壽、百合色、茄子紫、跪著、模糊、兇猛、廟門、蹲著、鎮靜、必須、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4、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課文是怎樣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
教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ㄒ唬毓蕦,梳理問題。
1、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火燒云》這篇課文,課文是從哪兩個方面寫火燒云的變化的?
2、大家覺得學習這篇課文應該解決哪些問題?
預設:
(1)火燒云的顏色有什么變化?
。2)火燒云的形狀有什么變化?
3、梳理問題。
(二)提示引路,自主探究。
1、出示自讀提示:
請同學們帶著(1)火燒云的顏色有什么變化?(2)火燒云的形狀有什么變化?
這兩個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度邊思考,在文中畫出相關的語句,批注閱讀感悟。
2、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巡視,注意關注學困生有效自學。
二、解疑合探
。ㄒ唬└惺芟脊獾拿
1、出示課件:畫面展示霞光照耀下的地面美景。同學們,看到這里,霞光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課文寫的是什么時候的火燒云?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只回答出“傍晚時的火燒云”不確切,應根據“旁邊走來個乘涼的人”回答出“夏天傍晚時的火燒云”。
3、霞光照耀下地面的景色是那么美,如果你也被這一片霞光所包圍著,你的心情會怎樣?(贊美、驚奇…)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感受霞光的美。指名讀、評讀、品讀。
(二)感受火燒云顏色的變化
過渡:火燒云上來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現出絢麗的景象,連天上的云也變得更加迷人。(齊讀第二自然段)
1、“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這里的“燒”可以換成什么字?比較一下為什么在這里用“燒”字?(一個燒字用得好,寫出了火燒云范圍之大,氣勢之宏,顏色之艷,給人以動感。)齊讀,火燒云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火燒云顏色變化有什么特點?你從哪些詞體會到?(板書:快、多)
3、課件出示: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褐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生自由讀句子。
4、“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三種顏色,用“像一樣的顏色!边@句話描述一下。
5、天空還有哪些顏色?試著說說這些說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的顏色。(用“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種帶比喻的形式來說)
6、天空中這么多的顏色交織在一起,那是多美呀!你能用用恰當的詞語概括火燒云顏色變化多?: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絢麗多彩、色彩斑斕、五光十色。
7、讀這段話,比一比誰能讀出對火燒云的贊美之情?指名讀、讀、再讀。
(三)感受火燒云形狀的變化
過渡:火燒云的顏色如此繽紛,那它的形狀變化又怎樣?
1、火燒云形狀變化有什么特點?你從哪些詞與體會到的?
2、集體交流。(板書:快、多)
3、作者在描寫火燒云變化時,描繪的真是精彩。馬的樣子是怎樣的?它是怎樣變化的?又是怎樣消失的?(課件出示)
一會兒,天空出現了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跪著的,像是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過了兩三秒鐘,那匹馬大起來了,腿伸開了,脖子也長了,尾巴可不見了。看的人正在尋找馬尾巴,那匹馬變模糊了。
教師引讀。
4、你覺得這段話什么地方寫得好?為什么?
5、指導朗讀:誰能把這種有趣的情景用朗讀表達出來?
6、自由讀讀大狗、大獅子的部分,你覺得哪里描寫得也很有趣?
7、把自己覺得有趣的情景有感情得讀給同桌聽。
8、你覺得天空中還會出現怎樣的情景?請你學者作者的寫法,按照“出現”,“變化”,“消失”的順序說一說。
9、火燒云變化這么多,你能用哪些詞語概括出火燒云形狀變化之多。(變化莫測、變化多端、千變萬化、絢麗多姿、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10、火燒云的形狀如此有趣,誰想用朗讀帶著同學們再去欣賞一翻?指名讀。
過渡:火燒云下去時又是怎樣的情景呢?此時孩子們的心情呢?(留戀,惋惜)指導朗讀。
。ㄋ模┓e累運用,升華認識。
1、這么美的景象,一轉眼就消失了,怎能不使人留戀呢不過細心的作者已經用優美的語言把火燒云最為絢麗的時刻描繪下來。讓我們再一次用心去領略火燒云的美吧。欣賞圖片。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質疑再探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靜下心來想一想探究的兩個問題自己弄明白了嗎?還有沒有其它的疑問?
3、學生根據課文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引導學生自主解決疑問。
預設:我想知道作者怎樣把火燒云寫得這么美?
四、拓展運用
1、自主測試
。1)自編題:你想給自己設計一份什么作業來鞏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自編題(語言積累、寫法運用、字詞鞏固等)。
(2)組織學生自我解答。
。3)在班級交流典型試題,引導學生評價。
2、教師補充題
觀潮朝霞、晚霞或霧,仿照課文寫一段短文。
3、課堂總結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火燒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教學要求】
1、通過課文學習,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及豐富的想象力和仔細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
2、能抓住課文中表現敘述順序的句子了解敘述順序,并懂得課文以“變”為主線,突出火燒云變化的快和多。
3、學會五個生字,積累十一個詞語,會用會造句。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2、體會火燒云變化的多與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夏天的傍晚,西邊天空往往會出現一種美麗的彩云──火燒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女作家蕭紅寫的──火燒云。
二、初讀課文,理請文脈,了解寫作順序
1、課文是以怎樣的順序來寫的?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2、誰來講講,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
。ò鍟荷蟻砹拴ぉぷ兓ぉは氯チ耍
3、請同學們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今天,我們將通過反復朗讀來體會火燒云的美妙,出示朗讀提示:
人們為什么稱它火燒云,劃出點明題意的句子,想一想,火燒云剛上來時是什么顏色,讀出這種顏色,你還讀懂了什么?
學生讀,交流。
2、第一節中是不是也可以看出火燒云是紅的?
3、太陽通過火燒云射處的霞光也是紅的,紅紅的霞光照在大地上,萬物變了顏色,引讀。
為什么顏色變的不一樣?
4、解釋紫檀色:
那么美麗的火燒云上來了,人們多么喜悅,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笑盈盈地讀第一段。
四、學習第二段
1、剛上來的火燒云好象著了火,后來,顏色形狀發生了變化,這變化是極多極快的,板書。
一起讀讀第二段,體會一下變化。
2、顏色怎么變的,自學課文,要求:
找出描寫火燒云顏色的詞分類寫下來,體會特點。
交流。
齊讀,哪些詞說明變化快呢?
3、形狀變化也很多很快,有的像馬,有的象狗,有的象獅子它們是否同時出現在天空呢?
4、它們的變化有什么規律?
挑選最喜歡的一節讀一讀。
齊讀。
五、朗讀
瞬息萬變的火燒云讓人目不暇接,可惜它要下去了,讓我們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讀第三段。
六、用一句話贊美一下火燒云
【課后反思】
我首先引讀課文,讓同學們注意老師引讀的句子,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解決了這一難點,也理請了課文的脈絡。
接下來的教學中從讓學生思考什么叫火燒云為突破口,用說明文中火燒云名字的來歷的句子“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哪個字用得特好?(燒)換個詞,帶進去讀一讀,從而體會到“燒”用在此處,給人最大的感覺有動態,速度快,有氣勢,形象,面積廣等特點。這個題目學生很感興趣,在教師的啟發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越說興致越高。同學們有的說句子中已有“紅彤彤”一詞,用“紅”字就重復了,有的說課題是《火燒云》,用“燒”字起點題作用。還有的說用了“燒”字,能跟句后“著了火”照應。這個練習,目的是培養學生“咬文嚼字”、推敲詞語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
語文教學要取得成功,關鍵之一在于要營造學生思維活躍的課堂氣氛。其中,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否難易適度,是否有足夠的思考價值,往往起決定性的作用。這里提出的用“燒”和“紅”比較的問題,在課堂實踐證明,效果很好。
學火燒云顏色變化時,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3自然段,劃出顏色的詞,交流文中提到的顏色,隨即一問:“僅僅是這些顏色嗎?為什么?”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可能還有……”啟發學生去想另外的色彩,這時要求學生把這些詞分類,學生馬上想到了可以分四類或兩類。
聽說讀寫是我們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訓練語言的手段。這堂課也貫穿了這樣的宗旨。為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學顏色時,我采用了照樣子說書上提到的顏色以外的詞語;教學形狀時,我用了寫的方式。使學生讀寫結合,聽說貫穿始終。
整堂課,學生思維活躍,積極參與,想象豐富,大膽發言,師生配合默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當然也發現了不足之處,最后一環節讓同學們用一句話贊美一下火燒云,學生的反應沒有預料之中理想,可能平時積累不夠,或是時間太倉促,一下子反應不過來,當時如果讓他們寫一寫再說,充分思考后回答可能效果會好些,或是教學顏色,形狀時問一問“那么多顏色形狀的變化,你覺得可用什么詞形容一下,這樣作個鋪墊,也許不會出現冷場。
火燒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多且快的特點,欣賞大自然的瑰麗景色,體會人們看到火燒云時的喜悅心情。
2、通過小組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及難點:
1、了解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多且快的特點。
教學用具:
多媒體,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上節課我們初學了火燒云,并按"出現-變化-消失"給課文分了段落。
1、那么什么樣的云叫火燒云?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解釋。
3、媒體出示云和句子)這句話中的"燒"字改成"紅"字,通不通?為什么?
2、學生交流:("天空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這樣的云叫火燒云。)
4、小組討論,交流:
(A"紅"與紅彤彤意思重復了。B題目是"火燒云",用"燒"照應了課題。C"燒"字寫出了云向東蔓延的動態。D"燒"和"著了火"相照應。)
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體會"燒"字的準確性。
二、學習第一節:
過渡:火燒云上來,天空就好像著了火,那么火燒云上來時,什么發生了變化呢?
1、師:是哪位神奇的魔術師使它們發生了變化呢?
2、自由讀第一節,思考并劃出有關句子讀一讀(實物投影)
3、交流:人動物(板書)
4、交流;霞光(板書)
感情朗讀,讀出人們看到火燒云喜悅的心情
三、學習第二段(第一層):
過渡:那么火燒云是怎樣的呢?我們來學習第二段。
板書:顏色形狀
1、師范讀(媒體顯示)
2、師問:什么是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媒體出示)讓學生知道是兩種顏色相互混合、融合在一起的色彩,它或濃或淡,或深或淺,說明它的顏色特別多。
3、默讀第二段,把它分兩層,兩層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4、交流:第一層(第3節)寫火燒云顏色的變化,第二層(第4-6節)寫火燒云形狀的變化。(媒體出示表格),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寫火燒云顏色變化多且快的詞語,填在書上多媒體出示:多、快。
5、
火燒云變化多變化快
顏色紅彤彤、金燦燦、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一會兒……一會兒……
一會兒……一會兒……形狀馬、大狗、大獅子一會兒、過了兩三秒鐘、忽然、接著、一轉眼。
6、交流,(媒體出示答案)
7、游戲:比一比,誰的詞語多:(照樣子說詞語)
小組準備、交流
8、感情朗讀,感受火燒云那美麗的色彩
教師引讀;一生學老師樣領讀
全班齊讀,能背就背
【火燒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7篇)】相關文章:
《湖》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精選】03-25
《長城》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精選】03-24
海底世界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03-24
課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03-24
《雷雨》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2-07
《觀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1-08
觀潮教學設計第二課時09-27
《背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9-25
《火燒云》教學設計【精】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