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出乎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云駕霧、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聯系、哲學家、歸根到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發散思維
1、當你按動搖控器看電視的時候,學你打開冰箱取冷飲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和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是否感到科學技術的神奇威力。
2、你還知道哪些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方便?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師: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說說課題嗎?
生: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二、自主學習、點撥指導
1、初讀課文,找出課文的中心句。理解詞語:呼風喚雨、世紀
2、思考:是誰來呼風喚雨?靠什么呼風喚雨?
3、引讀:“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發現和發明……”
區別“發現”與“發明”,舉例說明: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
4、自主學習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讀準“賴、耕、潛、舶、哲”。
寫字的時候,注意“賴、耕、幻、核”的筆畫。
5、檢查自學情況。
三、合作學習,全班交流
師:初讀了課文,同學們一定有一些不理解的詞句。下面請大家在小組內相互質疑、解疑。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教師適當給予點撥。
四、課堂總結
本課向我們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希望同學們熱愛科學、學習科學有探索科學的濃厚興趣。
20世紀有許多偉大的科技發明和創造,課后請同學們搜集、閱讀有關20世紀重大科技發明的文字和圖片資料。下節課我們再進行交流。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我們都知道了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那么20世紀的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哪些的巨大變化呢?這節課,我們繼續進行29課的.學習。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第3自然段
我們先去看看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是怎樣的一種生活狀態。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
(1)交流,出示句子:
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
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人類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指名讀。
(2)體會祖先是怎樣生活的?
(沒有電燈生活在黑暗里,沒有電視就沒有娛樂,沒有收音機就不知道外面的信息,十分閉塞。沒有汽車就沒辦法走遠,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他們只能生活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社會里。靠老天爺吃飯。天時好,天地收成好。來個洪澇災害就連飯都沒得吃。為什么?科技不發達。他們只能用幻想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3)祖先的愿望是什么?“千里眼”“順風耳”指什么?說明什么?
師小結:是啊,他們的生活這樣貧乏。多么希望有一雙千里眼能看得更遠,有一對順風耳能聽得更遠,會騰云駕霧能走得更遠。
師板書:過去、用、千里眼、順風耳、寄托愿望
(4)我們祖先的愿望實現了嗎?在什么時候變成了現實?
(5)理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說明科學技術發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二)第4自然段
那么20世紀的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哪些的巨大變化呢?
1、默讀,把你認為課文中最能感受到20世紀呼風喚雨的句子畫下來。
2、讀后交流。預設:
(1)生:“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探索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我從這句話可以知道在20世紀人類能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探索百億光年外的天體。20世紀的科技十分發達。
(2)生:“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我可以讀出來,在20世紀的時候,人類有程控電話、因特網、高速火車、遠洋船舶,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地球似乎變成了一個村子。讓我感受到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電視新聞讓我們了解世界;電話使人們的聯系更方便。不管你在哪個國家,都可以通過電話來交流、溝通;網絡就更方便了,在網上可以和地球上所有的人進行交流,對話。這網絡比千里眼還千里眼。地球真成了一個“小村子”。)
(3)看課件感受20世紀的偉大成就。(我們一起來看看20世紀的科技成就。)
(4)除此之外,你還知道20世紀哪些科技成就?學生交流。課件顯示拓展資料。
我還從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感受到。
師:20世紀真是了不起的成就!我們為20世紀自豪吧!你能讀出自豪感來嗎?
(5)指名讀、齊讀。
20世紀取得這么偉大的科技成就,我們怎能不說(手指板書)。
生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交流時相機板書:
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天體、探索奧秘
電視、電話、因特網、飛機、火車、遠洋船
(三)齊讀第5段,師總結板書:
回顧歷程、科學創造神話美化生活
展望未來、科技創造奇跡改善生活
三、聯系實際,討論感受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產品?
2、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舒適和方便?
3、人們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有哪些改善?
四、暢談收獲,總結提高
1、齊讀全文,感受“呼風喚雨的世紀”。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3、20世紀已經過去,二十一世紀屬于我們,同學們,你們將怎樣暢想未來?
五、布置作業(選做)
1、練筆:未來的xx
2、繪畫:科幻畫
3、辦手抄報:科技之光
板書設計:
29.呼風喚雨的世紀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過去:千里眼、順風耳、寄托愿望
20世紀: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天體、探索奧秘
電視、電話、因特網、飛機、火車、遠洋船
回顧歷程、科學創造神話美化生活
展望未來、科技創造奇跡改善生活
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感受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感受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教學難點是理解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直奔中心
1、看到“呼風喚雨”一詞,你立刻會想到什么?(神仙、法力)在本文中它還是“法力”的意思嗎?借助工具書理解“呼風喚雨”和“世紀”的意思。然后說說“呼風喚雨的世紀”實際上說的是什么樣的世紀?(人類能夠利用高科技改造自然、改善生活的世紀)
2、“呼風喚雨的世紀”說的是哪個世紀?(20世紀)你能將課題補充為一句完整的話嗎?(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全班齊聲朗讀這句話,要讀出“呼風喚雨”的氣勢。
3、學生各自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出特別能讓人感受到20世紀呼風喚雨、20世紀了不起的句子。
4、組織交流,簡要談談感受。
二、重點段切入,體會巨大成就,學習說明方法
1、提問:通過讀課文,你了解20世紀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生答)
2、課件出示第4自然段,根據學生回答勾畫出現代科學技術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改為紅色顯示):
登上月球 潛入深海 洞察天體 探索奧秘
電視 電話 因特網 飛機 火車 遠洋船
3、相機補充:其實成就何止這些。同學們課前搜集了不少資料,老師歸納后制作了相關圖片(課件展示):
x射線 空調 洗衣機 磁懸浮列車 維生素 冰箱
青霉素 石英鐘 激光 圓珠筆 雜交水稻 移動電話
4、本段中列舉的這么多成就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么?(舒適和方便)
5、組織學生討論,舉例說說跟過去相比,我們哪兒舒適了?哪兒方便了?(學生討論并交流)
6、指導朗讀:面對這些成就,你是怎樣的心情?讀出感情來。(學生各自練習感情朗讀該段,再指名朗讀。)
7、體會作者的.表達,引導學習說明方法。
(1)為了說明20世紀取得的巨大科學成就,作者在這段中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舉例子、作比較)
(2)你能體會到這兩種說明方法的好處嗎?(表達得更具體,更形象,更具有說服力。)
8、呼應中心句。這么多的科技成就,這么大的變化,靠的都是20世紀的科學技術,“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我們怎能不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呢?
三、學習第2、3自然段,加深對巨大成就的體會
1、過渡:人類歷史上百萬年,可20世紀科學技術突飛猛進。還從哪兒能感受到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學生讀第2自然段)
2、根據學生交流,課件出示相關段落或句子,引導體會。
先出示第3自然段,回憶歷史,拿過去跟現在作對比:
①過去:依賴自然,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
人們用“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寄托愿望。
②猜想一下:古時候的人們可能還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學生暢談)
③現在:“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一句詩來形容: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出自盛唐邊塞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本用來形容大雪。)
④說說從這句詩、這個比喻,你體會到了什么?(成就巨大,速度迅猛,范圍廣泛)
再出示第2自然段:
①所以文中說:“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里,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那么多奇跡般的、出人意料的發現和發明。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②“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20世紀都有哪些發現和發明?分別說說。
③“發現”和“發明”的區別是什么?(發現:本來存在的,經過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前人沒有看到的事物或規律。發明:本來不存在的,創造新的事物或方法。)
④試用“發現”和“發明”分別造句。
⑤小結第2自然段,找出關鍵詞。(板書:人類 靠 現代科學技術 呼風喚雨)
四、導學第5自然段,總結全文
1、齊讀第5自然段。
2、投影顯示第5自然段后半部分:“回顧20世紀的百年歷程……”
教師總結板書:
回顧歷程 科學創造神話 創造美好生活
展望未來 科技創造奇跡 不斷改善生活
2、我們已經進入21世紀,面對新的世紀,你期望科學技術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奇跡?(學生討論、交流)
3、無論是現在和過去作比較,還是舉出的實例,作者都是在圍繞著哪一句話來寫?(“21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4、有感情齊讀全文,再次感受“呼風喚雨的世紀”。
五、總結升華
法國科學家居里夫人說過這么一句話:“我要把生活變成科學的夢,然后再把夢變成現實。”要想把夢變成現實,我們今天的小學生該怎么做?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學生交流感想)
六、后續作業(小練筆)
把這篇課文讀給爸爸、媽媽或別的長輩聽,請他們談談科技發展帶來的變化,然后選擇他們談的部分內容寫下來。
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改觀、程度、依賴、寄托、幻想、洞察、潛入、聯系、原子核、因特網、哲學家、呼風喚雨、農耕社會、騰云駕霧、程控電話、歸根結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培養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課前準備
1、課前讓學生查閱有關改變人類生活的重大科技發明的圖片和文字資料,準備課上交流。
2、字詞卡片。
第一課時
揭示課題,激趣導入
板書課題,啟發學生質疑思考。“呼風喚雨”是什么意思?在本課中“呼風喚雨的世紀”指的是哪一個世紀?在20世紀里,人們真的能像神仙一樣呼風喚雨嗎?
(要求學生在查閱工具書的基礎上,結合上下史的內容和自己的理解談談對詞句的認識。教師則要引導學生明確:無論是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還是充滿神奇的未來,人類雖不能隨心所欲地改造自然,但能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引領下,順應自然,利用自然,與自然達到和諧統一。)
資料展示與交流
1、學生搜集的20世紀以來,人類利用科學技術獲得的發現、發明。
2、師補充的相關資料。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思考:為什么稱20世紀是呼風喚雨的世紀?
2、找出本課生字,與同學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
3、出示本課應掌握的詞語,反饋同學自學情況。
4、熟記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師指導書寫,同學提示易錯的地方。
5、讀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第二課時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讀課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聽寫本課詞語,同桌相互批改。
2、20世紀的科學發明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改變?同時又告訴我們什么呢?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20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還可以說成20世紀是個怎樣的世紀?(在學生自由填空的過程中,領悟到20世紀固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而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段。思考這一段講了幾層意思。
2、讀第一句話,體會其含義。思考:全段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表述,課文用兩個“一問一答”的句式表述有什么好處?
3、讀二、三句,結合工具書和自己的理解體會“發現”與“發明”,“改觀”與“改變”的區別。
發現和發明:“發現”是指人們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經過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沒有看到的事物或規律;“發明”在本課中則是指創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前者是指在前人的基礎上有了量的增加,后者則有了質的變化。改觀和改變:“改觀”在本課中是指20世紀以來的這些偉大的發現和發明,使人類原有的生活得到了改變,出現了新的面貌;而“改變”則是強調了改換、變更。
通過感悟詞句進一步認識到20世紀是個非同凡響的世紀,激發學生學習下文的興趣。
4、指導朗讀,讀出個人的體會。
學習三、四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20世紀前后,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樣”?
2、小組討論,交流。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3、引導學生理解“農耕社會”是個怎樣的社會?神話中的“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是什么樣的本領?“愿望、幻想”是什么意思?猜想一下古時候的人們還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
4、依照自己搜集的資料,說說在近一百年中,人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變成了現實。
5、作者在第三段引用古人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有什么作用,說明什么問題。(引導學生體會到這一句作為承上啟下的過渡句,說明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成就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那份意想不到的驚喜)
6、第四自然段引導學生結合書中的例子,選擇自己熟知的、感興趣的一例,向同學們介紹
現代科學技術所帶來的成就、價值以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捷。
學習第五自然段
1、朗讀第五自然段。
2、理解伯特蘭·羅素所說的話和“科學正為人類創造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這兩句話的意思。
朗讀課文的最后一句話,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自由暢想、討論:暢想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我們的未來生活會變成什么樣?
小結:正是這些發明和創新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從小學科學,愛科學,讓未來在我們手中變得更美好。
作業:搜集20世紀以來人類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發明、創造。
以“科技伴我成長”為題進行小練筆。
板書設計
呼風喚雨的世紀
改觀 改變
發現 發明
現代科學技術 人類生活
【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03-13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03-13
呼風喚雨的世紀的教學設計05-31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范文05-25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優秀04-26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范文06-07
《呼風喚雨的世紀》課文的教學設計05-31
關于《呼風喚雨的世紀》的教學設計05-31
語文《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