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燕子》語文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燕子》語文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燕子》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生詞,注意積累,賞析好詞好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和想像,理解課文的內容,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
1、同學們,每當春姑娘到來的時候,她的使者--燕子(板書課題)就會從南方趕來,你見過嗎?在你的眼中,燕子像什么呢?
2、我們再來看一看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樣的?
二、初讀課文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聽了課文之后,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
你想不想看到更多的東西?請讀課文。
2、自讀課文。
3、小組合作學習。
展示自讀要求:
(1)讀課文中的生字,想辦法記住每個生字;
(2)畫出生詞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然后小組討論,說說它們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況下可用;
(3)組員輪讀課文(每人一節),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4)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節,讀給小組成員聽。讀后其他組員評議,指出優點和不足之處。
4、檢查小組合作學習情況。
三、小組研讀
1、這是一篇經典散文,之所以能經久不衰,就是因為它非常美,美在以下四個方面。
(1)展示:外形美春之美飛行美歇息美
(2)你們小組最想研讀那一方面的美?(小組成員商量研讀專題)
2、展示研讀方法:
(1)自讀課文,找出哪些詞句最能反映這方面的美;
(2)細細品讀這些詞句,把自己的想法寫在旁邊;
(3)小組交流補充;
(4)討論怎樣讀好這一節?練讀。
3、學生研讀,教師巡視并參與研讀。
四,匯報交流
(一)匯報交流“外形關”
1、研究外形美的小組匯報。
(1)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兒?
(2)你們從哪些詞句讀出了這種美?
(3)其他組成員補充或質疑。
(4)推薦一名成員朗讀這一節,其他成員評價。
2、練習。
展示:一身xx的羽毛,一對xx翅膀,加上xx的尾巴,湊成了xx的小燕子。
(二)匯報交流“春之關”
1、研究“春之美”的小組匯報。
(1)這一節通過哪些景物來展示春之美?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
(2)你們認為哪些詞句寫得比較好?為什么?
(3)最后一句寫小燕子對表現“春之美”有什么作用?
(4)這一節的四句話順序能不能顛倒?為什么?
(5)其他組成員補充或質疑。
(6)推薦一名成員朗讀這一節,其他組成員評價。
2、練習。
展示:這一節描寫了……等景物來表現春天……的特點。
(三)匯報交流“飛行美”
1、研究“飛行美”的小組匯報。
(1)燕子飛行時美在哪兒?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
(2)你們認為這一節是按照什么順序寫景的?
(3)其他組成員補充或質疑。
(4)推薦一名成員讀本節。學生、老師共同評價。
2、練習。
展示:在xx中,在xx中,燕子xx在天空里xx,唧唧地叫著,有的xx,xx飛到了xx;有的xx,尾尖( )水面,就看到波紋xx蕩漾開去。
(四)匯報交流“歇息關”
1、研究“歇息美”的小組匯報。
(1)你們覺得這一節中哪些詞句寫得特別美,為什么?
(2)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
(3)其他組成員補充或質疑。
(4)推薦一名成員讀,評價。
2、練習。
說話:燕子會譜出一支怎樣的歌?請你把歌詞寫出來。
小學《燕子》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有關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朗讀、觀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會用偶爾、活潑造句,理解課文的內容,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歌曲欣賞《小燕子》:
說說聽這首歌的感受。
2、多媒體出示燕子的畫面:
請學生觀察燕子的樣子,抓住它的特點說說燕子。
3、我們要學的課文是怎樣來寫燕子的呢?今天就一起來學《燕子》:
教學生字燕,燕是個象形字,廿是燕子的頭,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點底是攤子的尾巴。在寫燕的時候各部分要緊湊。學生用鋼筆在書上描紅。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字詞的讀音:
⑴ 抽讀生字卡片,糾正讀錯的音節,提醒學生注意:
攏、掠是邊音。
俊、暈是前鼻音。
橫是后鼻音。
⑵ 學生齊讀。
2、掌握生字的寫法:
請學生做小老師說說這些字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學生交流,并在書上逐個進行描紅。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要求:
不添字,不漏字,不錯讀,不破詞破句。
⑴ 學生讀課文。
⑵ 學生對照要求進行評價。
4、交流:
課文主要寫了燕子的那些方面?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1、多媒體出示燕子的畫面:
用自己的話說說燕子的外形。
2、自由讀課文:
想想從這段中知道了什么?
3、學生交流。
4、作者是抓住什么特點來描寫的?
結合交流板書:
羽毛烏黑發亮
翅膀俊俏輕快
尾巴剪刀似的
5、指導朗讀:
⑴ 激發情感:
看多媒體:面對這么機靈的燕子,這么可愛的燕子,你愿盡情的夸獎它嗎?讓我們贊美的語氣讀。
⑵ 自由朗讀。
⑶ 指名試讀、齊讀。
6、指導背誦。
⑴ 學生說該怎樣背?
⑵ 看板書練習背誦。
7、說說這一段的意思。
四、指導寫字
五、作業
1、抄寫詞語三遍。
2、朗讀課文。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燕子有一身( )的羽毛,一對( )的翅膀,還有一個( )的尾巴。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讀課文第一段。
2、說說從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3、交流填空。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由讀課文第二段:
把表示事物的詞語畫出來,圈出具體描述的詞語。
2、學生交流:
結合理解趕集、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3、重點品味(并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
⑴ 春天是個熱鬧、色彩斑斕的季節。
請學生說說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
(在書上用橫線劃出所寫的景物,用曲線劃出景物的特點)
學生同桌、全班交流。
⑵ 多媒體出示春天的美景,理解為什么說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⑶ 出示填空題:
二三月間,微風輕輕地( )著,毛毛細雨從天上( )下來。千萬條柔柳( )了鵝黃色的嫩葉。青的草,綠的芽,各色鮮艷的花,都像( )似的聚攏來,形成了( )的春天。
學生完成填空。再次多媒體出示春天的美景,體會作者用詞的正確性。讀好上面的一段話。
⑷ 從這段中還知道了什么?
(燕子為春天增添了生機)讀好最后一句話。
5、有感情朗讀第二段:
⑴ 學生自由讀:
想想用怎樣的語氣讀。
⑵ 指名讀,評議。
⑶ 看這多媒體出示春天的美景,齊讀第二段。
6、指導背誦:
⑴ 請學生說說怎樣來背。
⑵ 學生試背。
⑶ 齊背。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
1、學生自讀課文,從這段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再讀課文燕子飛行給你留下的影象是什么?你從那些地方體會到的?
4、學生交流。
5、說說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飛行的快?為什么能體會到?
(斜字不但寫出了燕子飛行輕快,而且寫出了飛行動作的優美。)
(唧是叫聲,只短短的一聲一從這飛到了那,速度真快。)
看多媒體燕子飛行加深印象。
6、朗讀有關句子。
7、說說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飛行的輕?為什么能體會到?
(偶而、沾、小圓暈)理解:小圓暈
作者為什么說是小圓暈呢?
相機理解偶爾并用偶爾造句。
看多媒體燕子飛行加深印象。
8、朗讀有關句子。
9、感情朗讀課文第三段。
10、指導背誦。
四、學習課文第四段
1、指名讀第四段。
2、學生質疑。
3、理解詞句:
五線譜、音符。
4、理解句子。
5、看多媒體燕子的休息。
6、感情朗讀。
7、指導背誦。
五、總結課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燕子什么地方可愛?
春天美在哪里?
六、作業
1、造句:
偶爾──
活潑──
2、背誦課文。
板書
外形 活潑機靈
燕子 飛行 輕、快
休息 音符
小學《燕子》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
2.過程與方法:在引導下,自己學會探究;在情境中,自己學會想象;在鼓勵中,自己學會表達。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意,增強愛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與人們風險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教學準備:課件等。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會唱《小燕子》這首歌嗎?會唱的小朋友舉一下手。咱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唱一唱。
同學們,唱起這首歌的時候,會不會讓我們想起這樣的情景──這是咱們學過的《燕子》當中的一段話(課件:“陽春三月,……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咱們一起讀一讀。
是啊,小燕子的到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然而,就是這么一群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和活力的小燕子,在歐洲的瑞士卻遇到了麻煩。
二、感受燕子所處的艱難環境。
這樣吧,咱們先讀一讀這段話(課件:“這年春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第一次讀的時候,把這段話讀通順,讀流利。自個快速地讀,好嗎?
誰來讀讀?
請你帶著大伙把這里的生字新詞讀一讀。(課件出示:麻煩、驟降、長途跋涉、瀕臨死亡。)
同學們,這一些生字新詞離開了它們的語言環境,你還認識它們嗎?
咱們一齊讀一遍。
你們看,“驟降”的“驟”字,這個字“馬”字旁加一個 “聚”,比較難寫,大伙把筆拿出來,在紙上寫一下。
什么叫做“氣溫驟降”?
最后一個詞咱們來讀一讀。
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嗎?
是呀,這些小燕子瀕臨死亡,可見當時小燕子的處境非常危險。
小燕子的處境到底有多“險”,讓我們到課文的語言文字當中再去體會。請同學們再自個兒讀一讀這段話,你從哪一句話中感受到燕子處境的危險?你把這句話多讀幾遍。
你想讀哪一句?(課件出示: “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同學們,你們知道燕子要飛多長的路嗎?老師告訴你們,每年的九月份,成千上萬的燕子就要開始出發到南方去過冬了。你們看──(課件出示:燕子遷徙情景)
一路上,它們要飛越大海、高山、沙漠,行程有五千多公里,每天基本上要飛一百多公里,路那么長。你想,燕子飛得辛苦嗎?
而且還要跋山涉水,肯定非常疲勞。我想,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你再來讀這句話的時候,肯定對“長途跋涉”更有感受了。誰來讀?
是啊,路真長啊!誰再來讀?
飛得真辛苦啊!大伙一起讀。
“饑—寒—交迫”,你們為什么這么讀呀?
是呀,它怎么就找不到食物了呢?
你能聯系前面的課文來讀書,真好。是呀,大自然里的生物鏈是環環相扣的,你看昆蟲都凍死了,燕子什么吃的都沒有了,再加上寒冷,真是──饑寒交迫。
饑餓極了、疲勞極了、寒冷極了的燕子正瀕臨死亡,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我聽出了你在為燕子著急。誰還想讀?
我聽出了你的心情很沉重。誰還想讀?
你在為燕子擔心、著急是嗎?體會得真好。同學們,還有哪句話也讓你感覺到燕子處境的危險?請你再讀,再找。(課件出示:“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
同學們,你們能想象得到當地氣溫的寒冷嗎?(課件出示:寒風飛雪的氣候片斷。)
你們看──寒風像獅子那樣狂吼,大雪紛紛揚揚地從天空中飄落下來。大家都凍得受不了了。這么冷啊,小燕子是候鳥它怎么受得了?誰再來讀這句話。能通過朗讀讓大伙感覺到天氣是那么那么的冷嗎?
是不是感覺到有寒氣在向我們逼來的感覺,濃不濃?有一點濃了是嗎?來,誰讀得再冷一些,讓大伙都覺得氣溫是那樣的低那么的寒冷。
你們的朗讀似乎把我們帶到這冰天雪地中去了。大伙一起讀。
饑餓、寒冷、疲勞使小燕子瀕臨死亡,處境太危險了。讀到這兒老師心情非常沉重、著急、擔心,你呢,你是不是這樣的?你們都是的,是嗎?
讓我們連起來讀一讀這段話。(課件出示:“這年春天,成千上萬只燕子……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同學們,就是這么一群饑餓、寒冷、疲勞極了正瀕臨死亡的燕子,最后卻坐上了專列。讓我們走進這個專列。一起讀一下這個題目,讀──《燕子專列》。
想讀讀這個感人的故事嗎?這樣吧,咱們還是快速地用自己的速度自己的聲音讀一讀整篇課文。先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如果能夠一遍后讀出感受,那就更好了。
同學們,真想聽聽你的感受啊!讀完整個故事之后,心情怎樣?說說吧。
是啊,你讀到哪兒特別的高興特別為燕子慶幸,把這一段讀給大伙聽聽。
讀到這兒就高興了慶幸了,是嗎?還有──
這個用廣播用新聞媒體來告訴大伙號召大伙尋找燕子,課文中有個詞,叫什么?
同學們,你想啊,當時的時候,這瑞士政府會怎么通過電視、廣播這些新聞媒體向大伙呼吁的呢?怎么呼吁才能把全國人民的愛心調動起來呢?我知道你肯定有好辦法。這樣吧,先把你想到的話寫下來,我們來代表瑞士政府寫上幾句呼吁的話,好不好?
咱們先聽一聽幾個同學是怎么代表政府呼吁的,看看誰的呼吁最能喚起全國人民的愛心。
動情的語言再加上動聽的聲音,在廣播電視里播誦的時候,肯定能喚起很多人的愛心。寫得非常棒。
同學們,當時,瑞士政府就是像你們那樣動情的并且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法通過電視廣播呼吁全國人民奉獻愛心。正是因為有了政府這樣的重視,所以才有了這千古奇觀──燕子專列。
三、總結。
四、作業。
第二課時
一、導語
同學們,經過第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瑞士政府呼吁全體人民紛紛出去拯救瀕臨死亡的燕子。在政府的號召下,居民們紛紛出去尋找。
二、感受人們對燕子的愛
你們看,這就是當時在救護燕子的現場記者拍到的一幅照片。你能快速地讀一讀課文,找到課文中的這幅文字照片嗎?(課件出示: “一個叫貝蒂的小姑娘,……但她一點也不在乎。”)
誰來把這幅文字照片念給大伙聽聽?
剛才聽了她的朗讀,你覺得她讀哪個詞時特別感動?
小貝蒂不在乎什么呀?
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說明她非常的──寒冷。但她在乎嗎?
她一點也不在乎。是啊,因為她太在乎誰了?
太在乎燕子了。你們看看這幅圖,看看這幅照片,你覺得她是怎么在乎這些小生命的?看看她的動作,看看她的神情,想想她仿佛在說些什么?
是啊,你們看,小貝蒂雙膝虔誠地跪在雪地上,雙手捧著小燕子,嘴里還在向小燕子呵著──暖氣。
她身體里的熱氣在呵出來,好像在為小燕子祈禱。從她一系列的動作當中,讓我們感覺到她是多么珍愛手里的這個小生命啊!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剛才咱們找到的這段話,誰來?
多勇敢的孩子呀!多么富有愛心的孩子呀!
這十幾只燕子她該跑多少地方呀,大伙一起讀一讀。
小貝蒂不在乎自己卻在乎燕子。那么,在乎燕子的僅僅是小貝蒂嗎?
你從哪兒看出來?再默讀,你感覺到還有誰也在乎小燕子了,把這相關的話找出來。(課件出示: “聽到消息后,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滿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
同學們,咱們一起來讀一讀。
什么叫做“料峭的春寒”啊?哪里看出很寒很寒?
又是雪又是凍,怎么能不寒呢?在我們這個地方,冬天沒有這么寒冷,是嗎?再找一找整篇課文當中描寫寒冷的語言,你看看這料峭的春寒到底有多寒?
有多寒,說吧。
(課件出示:“頂著滿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
除了這兒,還有嗎?
(課件出示:“在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里,尋找凍僵的燕子。”)
(課件出示:“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
(課件出示:“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
小貝蒂都凍成這樣了,能不冷嗎?所以我們剛才找到的這些話都說明這料峭的春寒“寒”不“寒”啊?這么寒冷的天氣里,我們最想做什么?
是啊,躲在空調房間里躲在被窩里。但是,就是在這樣料峭的春寒當中,居民們卻紛紛──(課件展示:寒風飛雪片斷)
你們看啊,這一次你們來讀這一句的時候,我想你們的體會更深了。
誰來讀?
大伙一起讀吧。
同學們,你仿佛看到誰走出家門了呀?
那么多不同年齡不同職務不同身份的人,都紛紛走出家門──(齊讀)“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滿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
師:你們能想象他們走出家門時候的心情嗎?他們是怎么走出家門的?(齊讀)
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會到哪兒去尋找啊?
所以你想這是一種怎樣的尋找啊?你能用一個詞來說嗎?
是的,同學們,為了尋找這些凍僵的燕子,居民們就是這樣不辭辛苦、艱難、千辛萬苦、不怕嚴寒地去尋找燕子,到那么多的地方去尋找燕子,這就是──“四處尋找”。
誰再來讀這個詞?大伙一起讀。
為了拯救燕子,居民們就是懷著這樣的心情這樣地尋找。這是一種對燕子的怎樣的在乎啊?我們連起來再來讀讀這段話。
從政府的呼吁到居民的尋找到最后把燕子送上了專列,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感覺到了瑞士人民對燕子的──(齊)在乎!
這種在乎,就是對生命的尊重和──(齊)愛!
愛是一種最神奇的語言,她可以溝通人和動物之間的情感,在人和動物之間架起一座友誼的橋梁。是啊,讓我們一起讀一讀文章的第一個自然段。(課件展示: “有一年春天,在歐洲瑞士的一個車站,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正準備啟程,站臺上站滿了送行的人。他們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怎么還用專列送呢?”)
是啊,此時此刻,(音樂響起,耳畔傳來鳥兒愉悅地歡叫的聲音。)這些曾經瀕臨死亡的小燕子呀,現在坐上了專列,恢復了生機和活力。此時此刻,它們在溫暖舒適的車廂里面,唧唧喳喳的,你想啊,它們會說些什么呢?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只幸福的小燕子的話,你會說些什么呢?
同學們說得太好了,小燕子們此時此刻唧唧喳喳的,有那么多的話想訴說想感謝。這一列充滿了愛心的專列馬上就要啟程了。同學們想啊,當它在大地上行駛的時候,它會牽動多少人的目光,震撼多少人的心靈啊!讓我們一起用朗讀為它送行好嗎?咱們一起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課件展示)
你們說這個遠方會是哪兒呢?
還在瑞士嗎?是的,這遠方可能已經不在瑞士了,因為我們知道瑞士這個國家非常的──(齊)寒冷。
我們可以想象到,小燕子可能會享受到更多國家人民對它們的──在乎。
有了這么多人對小燕子的在乎啊,我相信,年年春天,小燕子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生機和活力。讓我們再讀一讀剛才咱們讀過的這一段話,好嗎?(課件展示: “陽春三月,……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三、拓展說話,感悟升華
同學們,這個愛心故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它發生在1990年的歐洲瑞士。其實,當我們走出這列專列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之中,人和動物不知演繹過多少這樣的感人的愛心故事呢!
課文學到這兒學完了,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愛心大使史懷澤說過的一句話──(課件展示: “動物是人類的近親。”)
四 、所以我們要保護動物,因為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五、總結。
六、作業。
【小學《燕子》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