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詩二首》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散文詩二首》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散文詩二首》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第二單元從內(nèi)容主題上來看,都在表現(xiàn)親情。其中本課《散文詩二首》抒發(fā)了對母愛的贊美。除了在主題上兩篇散文詩都表現(xiàn)母愛外,創(chuàng)作風格也有相似之處,但在思想內(nèi)容、感情基調(diào)、構思角度、語言風格等方面也有很多不同特點。因而,比較閱讀適宜作為學習本課的基本方式。另外,這兩首散文詩小巧、凝練、空靈、優(yōu)美,具有濃烈感情,是學生練習朗讀非常好的范本。
二、學情分析
在第一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們已經(jīng)學習了把握重音、停連、語氣、節(jié)奏等方面的朗讀技巧,但是如何通過“情景再現(xiàn)”和“把握情感基調(diào)”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朗讀技能還需要繼續(xù)學習。
作為七年級的學生,受制于自己的生活體驗和閱讀積累,往往不能快速而準確地感知理解散文詩中的形象,從而影響了他們對散文詩情感的理解。因此應該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感知散文詩描繪的畫面,理解文章對母愛的贊美。
三、教學目標
(一)通過揣摩朗讀的語氣和感情基調(diào),反復朗讀,能說出文章的美好意境和語言風格。
(二)通過描繪畫面,表達出散文詩中的形象特點和思想情感。
(三)通過對比閱讀,用表格列舉出兩首散文詩在思想內(nèi)容、感情基調(diào)、構思角度、語言風格等方面的異同。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反復朗讀,能說出文章的美好意境和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通過對比閱讀,用表格列舉出兩首散文詩在思想內(nèi)容、感情基調(diào)、構思角度、語言風格等方面的異同。
五、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1、朗讀品味,2、比較閱讀,3、情境體驗
(二)學法:1、自由朗讀,2、自主閱讀,3、小組交流展示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自主朗讀,感受情感。
熱愛朗誦的小芳同學報名參加了中央電視臺欄目“朗讀者”一期以“母愛”為主題的節(jié)目錄制。她將要朗誦的篇目是泰戈爾的散文詩《金色花》。請你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從感情基調(diào)、語氣、節(jié)奏等方面為她提一些朗誦的建議,并且為她示范朗讀一段。
1、具體要求:
(1)首先,自由朗讀,在文中批注朗讀的感情基調(diào),用符號標注朗讀的停頓、語氣、節(jié)奏等,并能說明理由。
(2)然后,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推選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3)接著,全班同學進行點評、建議,教師補充、指導。
(4)最后,全班齊讀。
2、預設:
(1)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
明確:要用輕快的語氣讀出孩子的調(diào)皮,得意,驕傲。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明確:讀媽媽的問句時要將聲音延長,讀出媽媽的焦急惦念。
(3)“我不告訴你,媽媽。”
明確:用輕快活潑的語氣,讀出孩子的淘氣、機靈、撒嬌、調(diào)皮和對母親的愛戀。
(4)“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
明確:用溫和親切的語氣讀出母親的嗔怪、擔憂、焦慮和欣喜。
(二)描繪畫面,感知形象。
“朗讀者”欄目組需要為小芳的朗讀配上幾幅電視背景圖片,你認為應該配上怎樣的畫面,請你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調(diào)動想象,將自己腦海中的一幅畫面描繪出來,旁批在課文對應的位置上。
預設:
1、我認為應該配上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孩子想陪伴媽媽,為她做點事,因此想象自己變成一朵金色花,孩子就在新葉上笑嬉嬉地玩耍,快樂地跳舞,悄悄開放花瓣,媽媽叫他,他卻一聲不吭,與媽媽玩捉迷藏。
2、我認為應該配上一幅母親沐浴后做禱告的畫面。母親披著長長的秀發(fā),穿著漂亮的長裙,優(yōu)雅地走在院子里的林蔭道上,抬頭望著樹上的金色花,不禁陶醉在金色花散發(fā)出的淡淡的香氣里。
3、我認為應該配上一幅母親在窗前讀書的畫面。母親端坐在窗前,翻開一本書聚精會神地讀著,她的臉上浮現(xiàn)出淡淡的笑容,仿佛是被書中的詩句打動了。而書頁上卻分明投映著一朵金色花的影子,影子還隨風搖擺著。
4、我認為應該配上一幅黃昏時金色花變回孩子出現(xiàn)在母親面前的畫面。遠處的太陽已經(jīng)快要落山了,晚霞籠罩著整個世界。母親提著燈走到牛棚的門口。金色花忽地從樹上跳下來,變成了一個活潑的孩子。孩子走到母親的跟前,撒嬌地牽著母親的衣角,抬頭朝著母親嘻嘻笑著,而母親則撫摸著孩子的頭發(fā),臉上滿是對孩子的愛戀。
(三)傾情朗讀,評價總結。
1、如果我們也能有幸參加“朗讀者”的錄制,請同學們帶著對文章的理解,滿含情感為大家朗誦《金色花》全文,希望能夠打動各位觀眾。
2、如果我們是節(jié)目主持人,我們需要在朗讀者朗讀結束后說一段話作為節(jié)目的結束語,表達自己聽完朗誦后的感受,你會說些什么?
預設:金色花,芬芳美麗的花朵!就像孩子純真的笑臉,它開放在每個母親的心間,這是世上最溫暖的愛戀。讓我們以小小花朵的感恩來回報母親,關愛她,理解她,陪伴她!
第二課時
(四)介紹作家,了解關聯(lián)。
教師出示泰戈爾和冰心的簡介,讓學生了解泰戈爾對冰心的影響,引起學生對比探究的興趣,為對比閱讀作鋪墊。
泰戈爾:(1861年~1941年)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在二十世紀20—40年代對中國文壇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代表作:詩集《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吉檀迦利》。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詩人、翻譯家,原名為謝婉瑩,筆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壺”之意。她歌頌母愛,童真,自然。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
泰戈爾對冰心的影響:泰戈爾對中國散文詩的影響是廣泛的。而惟獨冰心最得泰戈爾思想和藝術的精髓,聞一多稱冰心是“中國最善學泰戈爾”的女作家,徐志摩認為,冰心是“最有名的神形畢肖的泰戈爾的私淑弟子。”而冰心自己則說:“我寫《繁星》和《春水》的時候,并不是在寫詩,只是受了泰戈爾的《飛鳥集》的影響,把自己平時寫在筆記本上的三言兩語—這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個集子里”。
(五)對比閱讀,分析異同。
1、自讀《荷葉·母親》,找出文章與《金色花》的異同,將自己的對比分析記錄在下列表格里。
比較維度相同點不同點
《金色花》《荷葉·母親》
思想內(nèi)容
感情基調(diào)
藝術手法
構思角度
語言風格
人物形象
2、小組合作交流,提出有疑惑或有爭論的地方全班討論。
(六)以點帶面,拓展閱讀。
1、教師向?qū)W生推薦閱讀泰戈爾的詩集《新月集》《吉檀迦利》,冰心的詩集《繁星》《春水》。
2、作業(yè)布置(二選一):
(1)學生自主閱讀推薦書目,挑選自己最喜歡的詩歌進行朗讀。利用班會課或自習課開展一個班級的朗誦詩會。
(2)任選兩篇以上的詩歌篇目,自選角度進行對比閱讀,寫一個簡單的讀書報告,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
《散文詩二首》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旁批詩文,理清文章思路。
2.對比閱讀,把握兩首散文詩在感情基調(diào)、內(nèi)容、語言等方面的異同。
3.誦讀詩文,體會《金色花》所表達的孩童對母親的親昵之情以及《荷葉·母親》所表現(xiàn)的少女對母親的依戀和感激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誦讀詩文,體會《金色花》所表達的孩童對母親的親昵之情以及《荷葉·母親》所表現(xiàn)的少女對母親的依戀和感激之情。
教學難點:
對比閱讀,把握兩首散文詩在感情基調(diào)、內(nèi)容、語言等方面的異同。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采用任務驅(qū)動式、探究式、朗讀法等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利用默讀批注,感知理解詩文內(nèi)容。
2.設計對比誦讀兩首散文詩,體會兩首散文詩在感情基調(diào)、內(nèi)容、語言等方面的異同。
四、教學過程
(一)設計活動,介紹作者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金色花》《荷葉·母親》這兩首散文詩。誰來介紹一下這兩首詩的作者?
學生回答,教師進行補充:泰戈爾曾兩次訪問過中國。訪問之后,他的作品大量地譯成漢語。當時翻譯的絕大多數(shù)是散文詩,因此,泰戈爾對中國的影響首先是散文詩。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起,中國文壇上出現(xiàn)了不少體裁像《園丁集》《新月集》《飛鳥集》一類的作品,這其中冰心可以說是受惠于泰戈爾最深的“私淑弟子”了。受泰戈作品的影響,冰心的創(chuàng)作走向溫柔的愛的吟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通過欣賞朗誦《金色花》《荷葉·母親》感受他們作品的異同。
這節(jié)課我們要進行一次朗讀比賽。優(yōu)秀的詩文是“詩中有畫”的,這兩首散文詩也不例外,每首詩都蘊含著幾幅精美的畫面,我們這次朗誦比賽的內(nèi)容是:每組同學從兩首詩文里各選一幅“畫面”進行朗讀。
【設計意圖】設計活動,激發(fā)興趣,引入本課。
(二)自主閱讀,批注“畫面”,感知內(nèi)容
接下來,讓我們朗讀詩文,請大家拿起筆去文中尋找優(yōu)美的“畫面”,并在旁批處給“畫面”擬個小標題,然后咱們比一比誰擬的題目最美。
(學生默讀批注文章,全班討論,選出最佳標題。)
示例:《金色花》:第一幅:母親禱告,“我”為她散發(fā)香氣。第二幅:母親讀書,“我”將影子投在書頁上。第三幅:母親拿燈去牛棚,“我”變回孩子,求媽媽講故事。《荷葉·母親》:第一幅:花瑞人祥回憶蓮花白。第二幅:白蓮凋零紅蓮亭亭。第三幅:雨打風擺紅蓮欹斜。第四幅:荷葉護蓮盡顯母愛。
【設計意圖】感知文章內(nèi)容,訓練概括能力。
(三)小組合作,填寫表格,比較異同
每幅畫面都有了一個詩意的標題,如何能讀出詩意的美呢?先讓我們以組為單位邊品味“畫面”邊填寫《“畫面”對比閱讀表》,然后組內(nèi)朗讀,準備展示。
“畫面”對比閱讀表
(學生合作填寫表格,朗讀所選“畫面”。)
示例:
【設計意圖】訓練朗讀技巧;體會兩首詩語言風格和情感的不同。
(四)展示表格,比賽誦讀,體會情感
期待已久的時刻終于到來了,請各組依次展示自己的表格并進行解說,然后誦讀本組所選的“圖畫”。
(分組朗讀,師生共同評價。著重從重音、停連、節(jié)奏、語氣、情感等方面評價。評出特色,頒發(fā)獎狀。)
【設計意圖】通過實踐提高把握感情基調(diào)能力;體會《金色花》所表達的孩童對母親的親昵之情以及《荷葉·母親》所表現(xiàn)的少女對母親的依戀和感激之情。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兩篇文章可以從內(nèi)容、語言、情感等方面進行對比閱讀。課下我們可以將泰戈爾的《飛鳥集》與冰心的《繁星》《春水》進行對比閱讀。也可以將一位作家的不同作品進行對比閱讀。
作業(yè):課外閱讀《飛鳥集》和冰心的《繁星》《春水》,感受他們作品風格的相同之處。
板書設計:
【《散文詩二首》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散文詩二首》教學反思12-23
《李商隱詩二首》教學設計范文08-05
散文《背影》教學設計01-30
《散文家談散文》教學設計04-09
《散文家談散文》教學設計11-29
朱自清散文《背影》教學設計06-05
朱自清散文《背影》教學設計06-20
高考散文閱讀教學設計課件02-25
品味散文語言教學設計范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