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邊(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學目的
1、了解的結構特點;
2、培養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正視困難并積極地克服困難。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
2、引導學生正視困難并積極地克服困難。
教學過程
一、課前積累,開拓視野
1、師出示中名言,生齊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二、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上節課我們學了詩歌《在山的那邊》,我們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滿了艱難險阻,其實,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人生處處都會有坎坷,那么,面對困難,我們該怎么辦,是放棄呢亦或是迎上去?今天,我們來學習美國作家莫頓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難的,并希望同學們學完這篇文章后,能夠從中受到一些有關人生方面的啟迪。
三、檢測字詞,掃通障礙
1、找一生讀“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生領讀;師糾正。
2、師點一些詞語,生造句:心驚肉跳、嗓泣、頭暈目眩。
四、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生先大聲朗讀課文,然后分組討論下列問題:
1、主要講述了作者一次怎樣的人生經歷?作者又是用哪句話來結束這一人生經歷的講述的?試人文中找出。
2、從這一經歷中,作者領悟到了一些生活哲理,它集中體現在哪個段落上?
五、研讀課文,培養能力
1、生默讀講述“脫險”經歷這一部分,準備復述。
2、師引導學生如何復述故事性文章;師出示復述要求:
A、交待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
B、交待清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
C、盡量用自己的話。
3、生復述課文,師生點評。
師找出一些語句:“嗨,慢著,”;“我沒法——”;“再見!”;“如果你相待在那里,就待著好了。”;“不用客氣。”;“我下不去!我會掉下去,我會摔死的.!”;“看見了。”然后指導學生如何朗讀,出示朗讀要求:
A、用普通話,做到字正腔圓;
B、明曉詞語和詞組,做到停頓恰當;
C、揣摩人物內心,把握人物情感,做到有感情。
5、生朗讀;師點評。
六、延伸拓展,開發思維
1、師提問: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這伯事雖已過去了,但作者卻從中領悟到了深刻的生活哲理,試用文中的話表明這一哲理。
2、怎樣理解這一哲理?
師點撥,啟發學生聯想:以爬山為例,將爬上山頂的大目標化為爬山途中一個個小目標;以學習名次為例,樹立短期目標,進而連綴成長無目標......
3、在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過什么困難?你是如何克服的?從中你受到了怎樣的啟發?
生分組討論2、3問。
七、課后小結中、提出希望
1、1師學生一首詩——《一步》一步走不完長征路長征卻少不了每步/一步登不上高山頂/一步卻能跌下深山谷/在人生的道路上/請珍重你的生步。2提出希望。
2、布置作業:
將六(3)題形成局面小文章或寫一篇讀后感。
附板書設計: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頓亨特
故事:遇險——脫險
哲理:反困難分解再去克服
【在山的那邊(人教版七年級必修)】相關文章:
在山的那邊 教學設計12-06
在山的那邊課件內容08-05
在山的那邊作文(15篇)11-19
在山的那邊說課稿15篇11-04
山的那邊作文12-31
《在山的那邊》ABC測試卷參考07-25
《在山的那邊》優質課教學設計12-16
在山的那邊作文600字5篇11-28
山這邊山那邊隨筆06-30
高考優秀作文:山的那邊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