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金屬》教學設計

時間:2021-09-30 15:20:2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金屬》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金屬》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金屬》教學設計

  《金屬》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使學生知道金屬具有光澤、能傳熱、導電,有延展性等共同性質,建立初步的“金屬”概念。

  2、培養學生分析與綜合、比較、抽象與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金屬具有的共同性質,建立初步的“金屬”概念。

  教學難點: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師準備:銅絲、鐵釘、鋁絲、銅勺、鋁勺、木棒、筷子、砂紙、粉筆、燒杯、熱水、電池、小電珠、導線、鐵錘、鐵砧等供分組實驗用。

  生準備:金屬小物品3—5件。

  教學設想

  通過讓學生在觀察、猜測、實驗之后,學生能夠自己歸納出對金屬的認識(金屬的共性)建立初步的金屬概念,并了解人們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金屬物品的金屬性質的利用。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今天同學們帶來了哪些金屬材料制成的物品呢?(學生展示金屬物品,師板書其名稱)我們所帶物品有限,平時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用金屬制成的物品呢?(學生加以補充師并板書)在桌子上放的這些物品中,哪些是用金屬材料做成的?(物品分類)

  2、這些金屬,它們可能有哪些性質呢?(學生進行猜測,師板書)

  3、怎樣驗證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

  二、探究新知

  1、觀察、實驗,研究金屬性質

  1)、認識銅、鐵、鋁等金屬具有金屬光澤

  請同學們用眼觀察一下這些物體或用砂紙打光它們,觀察到什么?

  師生交流后,師小結:銅、鐵、鋁等金屬都有光澤,而木棒、筷子等非金屬物品卻沒有光澤。

  2)、認識銅等金屬都容易傳熱

  學生把適量的金屬和非金屬物品放入盛有熱水的的燒杯中,用手拿著另一端,過一分鐘后,你的手有什么感覺?

  師小結: 金屬物品慢慢變熱,而非金屬物品未變熱。說明金屬都可以傳熱。

  3)、認識銅等金屬都可以導電

  把不同物品分別接入簡單電路中,看小電珠是否能發光。

  小結:鐵釘、鋁勺等接入電路中能使小電珠發光,而木棒等不能使小電珠發光,這說明金屬都可以導電。

  4)、認識銅等金屬都有延展性

  把不同物品分別放在鐵砧上用鐵錘捶打,看它們各有什么變化。

  師小結:鐵釘等金屬都被捶扁了,變寬變長了,而木棒、粉筆被捶破了。說明金屬都能被捶扁變長。

  2、歸納金屬共性,給出“金屬”概念

  1)、引導學生分步歸納:銅、鐵、鋁等都有光澤;都可以傳熱;都可以導電;都能被捶扁、捶長。

  2)、引導學生全面歸納:這些金屬材料都具有金屬光澤,都具有傳熱、導電、延展的性質。

  3)、金屬:人們把具有銅、鐵、鋁的共同特點的物體歸為一類,叫做金屬。

  3、指導學生了解人們對金屬各種性質的利用。

  人們利用了金屬的哪些性質?你能結合日常生活列舉一些實例?

  三、鞏固應用。

  人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金屬的哪些性質?

  四、課后延伸

  課后請你收集一些你認為是金屬的東西,檢驗一下是否具有金屬的性質。

  板書:

  4、金 屬

  金 銅 都有金屬光澤

  鐵 都可以傳熱

  屬 鋁 都可以導電

  都可以延展

  《金屬》教學設計2

  金屬

  教學要求:

  1.知道金屬具有容易導電、容易傳熱、有金屬光澤、容易延展等共同特點。

  2.經歷對金屬共同特點的探究過程,能利用簡單的表格整理實驗現象。

  3.意識到人們在認識到金屬的共同特點后,就能夠更好的利用金屬為人們服務。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分組材料:銅絲、鐵絲、鋁絲、砂紙、導線、電池、小燈座、電池夾、小燈泡、燒杯、熱水、小錘子等。

  演示材料:金屬制品的實物及圖片或者視頻資料。

  2.學生準備:課前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銅、鐵、鋁。

  教學過程:

  一、了解銅、鐵、鋁的用途。

  銅、鐵、鋁是生產生活中常見的材料。許多用品都是用它們制成的。讓學生看課本上的鋁制品、鐵制品、銅制品三組插圖。“除了這些之外,同學們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這三種金屬制品呢?”

  二、探究銅、鐵、鋁有哪些共同特點。

  實驗:分別選取銅絲、鐵絲、鋁絲各一段,研究它們有哪些特點。

  根據課本上的四幅插圖分別連接到電路中、把一端置于熱水中、用砂布打磨和用小錘敲砸,分別研究的是銅、鐵、鋁的容易導電、容易傳熱、有金屬光澤、容易延展四個方面的特點。實驗時要求同學們記錄實驗的過程和發現的現象,然后填寫課本上的表格,要求學生邊實驗邊作好記錄,教師指導學生填寫。實驗完后,分析實驗記錄,找出銅、鐵、鋁有哪些共同特點,把結果記錄下來。

  三、概括金屬的共同特點。

  在生產生活中,還可以見到哪些和銅、鐵、鋁有相同特點的材料?它們有什么作用?

  除了課本上所列舉的這些之外,請同學們說說還有哪些具有相同特點的材料。

  先找到與銅、鐵、鋁有相同特點(容易導電、容易傳熱、有金屬光澤、容易延展)的材料,再告訴學生銅、鐵、鋁以及與它們具有相同特點的材料都是金屬材料,由此推想出金屬的共同特點是:容易導電、容易傳熱、有金屬光澤、容易延展。

  四、利用金屬的特點設計作品。

  要求同學們根據金屬的特點(四個特點當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設計制作一件作品,把自己的設想寫或畫出來。

  《金屬》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稀硫酸以及金屬化合物溶液間的置換反應。

  b、熟悉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學會利用金屬與酸以及金屬化合物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推斷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

  2、過程與方法

  a、學會通過實驗探究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方法。

  b、學習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對比分析,對信息的歸納處理,獲取結論的科學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通過學生親自做探究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濃厚興趣,發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b、通過對實驗的探究、分析,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c、使學生在實驗探究、討論中學會與別人交流、合作,增強協作精神。

  二、教學內容分析

  1、內容分析

  在介紹金屬的物理性質的基礎上,本課題側重介紹金屬的化學性質,其中金屬活動性順序是一個重點。此前,學生在第一課時已經研究了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對其中表現出的金屬活潑程度的不同有所了解。在這里安排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能使學生掌握金屬化學性質的共性,又能通過反應上的區別加深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理解。

  雖然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見過幾個置換反應,但是并不熟悉,運用也不熟練,因此我改變了教材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填寫相關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要求,重點要求學生對反應能否進行、反應進行的劇烈程度等情況進行認真觀察、比較即可。而將對置換反應特點和規律的總結放在下一課時,這樣學生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建構更加完整,對置換反應的理解、掌握和運用也更容易。

  2、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金屬活動性順序。

  教學難點: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知識有意義的建構。

  三、教學對象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具備了一定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事物的認識正處于從感性到理性的轉變時期,實驗是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可以用“實驗探究──討論”的教學模式,完成對金屬活動性的認識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轉變,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學中會”。

  四、執教者自我分析

  本人對新課標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能恰當的處理教材,正確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對象,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參與知識結構的過程。

  五、教學方法

  主要采用科學探究式的教學方法。

  1、教師教法方面:提出探究的問題,創設問題情景;認可學生的探究行為并鼓勵學生嘗試;引導學生的探究過程;提高學生分析、概括和提升研究結果、得出結論的能力。

  2、學生學法方面:通過猜想、實驗、合作交流、搜集與處理信息,獲得知識,并在技能、情感與態度方面得到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的發展和學習。

  六、教學策略

  1、以活動形成探究的鏈節,以問題的解決建構知識的階梯,多層次獲取規律與結論。

  2、利用學習的合作與競爭意識,以實驗組為單位,組內合作探究,組間互動評價,使學生才智展示與評價激勵和諧發展,創設積極探究的氛圍,形成嚴謹的思維品質。

  七、教學設計:時間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利用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建構金屬活動性順序15 min【復習引入】上節課,我們討論了金屬和氧氣的反應,首先來回憶一下,mg、fe、zn、au這四種金屬,是否可以在空氣中燃燒?如果可以,各需要在什么樣的條件下?

  《金屬》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置換反應,能用置換反應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金屬與氧氣、酸的反應的探究,進一步鍛煉學生實驗操作技能;通過小組合作,相互討論、歸納,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獲取新知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生親自做探究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通過對實驗的探究、分析,培養學生嚴謹、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重點】金屬與氧氣、酸的反應;置換反應

  【難點】置換反應的判斷

  【學情分析】

  本節內容知識貼近生活,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學生在本節課之前,已經多次進行過實驗探究,初步掌握了科學探究的方法;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做過鎂條、鐵絲等與氧氣反應的實驗,學習了實驗室制取氫氣的方法,接觸過鋅和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為學習本節內容奠定了知識和方法基礎。學生對本節內容比較感興趣,因此,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比較容易被調動起來,可輕松學習并應用知識。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八單元課題2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內容是九年級化學的重點,學好本節內容可以為以后學習酸、堿、鹽的學習奠定基礎。本節內容貼近生活實際,可豐富學生的知識,開拓視野。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對金屬的化學性質進行較為深入地、系統地學習,本節內容采用探究的方式,通過實驗,層層引導,深入討論,并歸納得出結論。

  【教學環節與活動】

  課前預習

  1、寫出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

  2、寫出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

  3、寫出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現象:

  課堂互動

  【情景引入】老師的一位朋友在網上買了一條金手鏈,但不知道真的還是假的,如何幫他鑒別?

  【師生合作】探究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教師展示各種金屬暴露在空氣中的變化前后的圖片,寫出下列方程式。

  與氧氣反應的條件

  化學方程式

  鎂

  在常溫就能與氧氣反應

  鋁

  在常溫就能與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鋁(Al2O3)膜

  鐵

  鐵在高溫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

  銅

  在常溫幾乎不與氧氣反應,加熱時可以(現象平緩)

  金

  在高溫時也不與氧氣反應(真金不怕火煉)

  【小結】1.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________(相同,不相同)。

  2.金屬的活動性:說明____、___較活潑,____、____次之,______最不活潑。

  【情景引入新知】你家庭廚房中盛放醋的容器是什么材料的呢?能用鐵或鋁罐裝嗎?豬腳煲姜醋能用鐵鍋或者鋁鍋嗎?

  【小組合作實驗】探究金屬能否與酸反應

  分成A、B兩大組來做對比實驗。

  實驗步驟:

  A組(1-3小組):在4支試管里分別放入兩小塊打磨光潔的鎂條、鋅粒、鐵片、銅片,各加入約5mL稀鹽酸,觀察現象,比較反應的劇烈程度。并記錄在下表中。

  B組(4-6小組):用稀硫酸代替A組中的稀鹽酸進行實驗,并比較發生的現象。

  A組(1-3小組):金屬與稀鹽酸的反應現象及化學方程式。

  金屬與稀鹽酸

  現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鎂與稀鹽酸

  鋅和稀鹽酸

  鐵和稀鹽酸

  銅和稀鹽酸

  B組(4-6小組):金屬與稀硫酸反應現象及化學方程式。

  金屬與稀硫酸

  現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鎂與稀硫酸

  鋅和稀硫酸

  鐵和稀硫酸

  銅和稀硫酸

  【小結】

  (1)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產生氫氣)的金屬有;

  不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不產生氫氣)的金屬有。

  (2)根據實驗現象,你能得出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嗎?

  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至弱的順序是。

  【學以致用】你家庭廚房中盛放醋的容器是什么材料的呢?能用鐵或鋁罐裝嗎?豬腳煲姜醋能用鐵鍋或者鋁鍋嗎?

  A+BC→AC+B

  【引入新知】----置換反應:觀察上表中鎂、鋅、鐵與鹽酸和稀硫酸的反應方程式,比較它們與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的有什么不同?它們都是由一種________與一種________反應生成另一種________與另一種_________。

  【歸納】置換反應特點:單質+化合物→化合物+單質

  【鞏固新概念】

  高溫

  判斷下列反應為置換反應的是

  高溫

  高溫

  (1)CO2+Ca(OH)2=CaCO3↓+H2O

  (2)C+2CuOCO2↑+2Cu

  (3)2Mg+CO22MgO+C

  (4)3CO+Fe2O32Fe+3CO2

  (5)Fe2O3+6HCl=2FeCl3+3H2O

  (6)Zn+FeSO4=ZnSO4+Fe

  【學以致用】老師的一位朋友在網上買了一條金手鏈,但不知道真的還是假的,如何幫他鑒別?

  【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板書設計】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金屬》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金屬和金屬材料》單元復習反思11-26

《金屬化學性質和金屬活動性順序》教學反思(通用6篇)12-23

金屬材料課件08-02

精選《觀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1-15

金屬和礦物單元復習09-02

金屬采購求職簡歷范文01-14

青島版科學《金屬》說課稿11-30

堿金屬鈉說課稿11-04

貴金屬交易規則05-02

《春聯》教學設計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