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間十分鐘》教學設計4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間十分鐘》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間十分鐘》教學設計1
《課間十分鐘》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有語氣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受到歡樂情緒的感染。
2.學習課文是怎樣把打乒乓球、爬竿和丟沙包這三項活動寫具體的。
能力目標
3.總結圍繞一個意思寫好場面片段的方法。
情感目標
熱愛學校豐富多彩的生活。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措施
1.學習課文圍繞一個意思把活動場面寫具體。
2.學習作者有詳有略地安排材料。
教具 投影、每人發一張紙(畫方位圖)、
學生現狀分析及學法指導
學生寫文章往往部分重點,部分主次,像記流水賬。通過學習本課,失學生在寫作方法上得到指導。
教學體會學生基本掌握詳略得當的寫作
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雙邊活動
一、教師啟發談話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三、讀詞語卡片,理解詞語意思
四、引導學生自學課文
五、學習二、三、四自然段
六、小結寫活動場面的方法
七、比較句子,進一步體會怎樣把內容寫具體
八、練習找中心句
九、再次總結把場面寫具體的方法
十、多音字組詞
同學們在學校里每天要度過好幾個課間十分鐘。在這十分鐘里,同學們可以得到休息、放松,做好下節課的準備工作。也可以玩耍、做游戲、聊天,做各種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課間十分鐘帶給了同學們歡樂和幸福的童年。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中的同學們是怎樣度過他們的課間十分鐘的。
(一)讀準字音,了解大概內容。
(二)請五個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在書上標出課文中的同學們課間做了哪些活動。哪是詳寫,哪是略寫,(板書:打乒乓球、爬竿、丟沙包是詳寫;跳皮筋、跳繩、踢毽子、玩“老鷹捉小雞”等活動是略寫。)
(一)讀詞語卡片。頓時沸騰喝彩小將回合勝負縱身一躍敏捷迅速張望密切合作沉著左躲右閃蹦來跳去輕巧海底撈月歡暢豐富多彩
(二)理解詞語,學生查詞典。頓時:立刻。沸騰:指情緒高漲。喝彩:大聲叫好。回合:指雙方較量。敏捷:迅速而靈敏。沉著:鎮靜,不慌不忙。
(一)默讀課文,在書上畫出方位詞組。(校園的東墻邊;球臺右邊的大槐樹下;操場的西邊;操場中間。)
(二)在老師發的紙上,根據方位詞組畫一張簡單的活動分布圖。因各人的繪畫水平不同,可以畫出簡單的人物動作和景物,也可以只把活動的名稱寫在相應的位置上。
(一),思考這三段的開頭都先交代了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先交代了各種活動的位置,這樣寫清楚、明白。)
(二)默讀這三段,看一看各項活動中作者都寫了哪些人物。(寫了參加活動的人和圍觀的同學們。)
(三)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寫這些人物的?(神態、動作、表情、心理活動、情緒等。)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初步知道了怎樣寫活動場面。學生討論,然后說一說。
(一)要有詳有略,抓住兩三個小的場面作為重點來寫,其它的一帶而過。
(二)寫活動場面不光要寫參加活動的人是怎么做的,還要寫出周圍觀眾的表現和情緒,這樣才會給讀者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寫活動場面時要注意寫出人物的神態、動作、表情、心理活動、情緒等。
(一)投影打出第一組句子,進行刪詞比較。
1.沙包飛來了,只見這個同學輕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從褲腿邊飛了過去。沙包飛來了,只見這個同學一抬腿,沙包從褲腿邊飛了過去。請同學們讀一讀這一組句子,找一找哪里不一樣,在意思表達上有什么不同。(第二句比第一句少了“輕巧地”和“嗖”兩個詞。“輕巧”說明了這個同學的動作敏捷、靈活。“嗖”這個象聲詞說明沙包飛過來的速度很快,還帶著風聲。如果沒有這兩個詞,這個句子就沒有了生氣,就不夠具體。)
(二)投影打出第二組句子,進行比較。
2.兩頭丟包的同學密切合作,向中間的同學發動猛攻。兩頭丟包的同學向中間的同學發動進攻。(第二句少了“密切合作”,“猛攻”變成了“進攻”)“密切合作”說明了兩頭丟包的同學配合得非常好。“猛攻”說明了他們丟包時速度很快,來勢兇猛。這兩個詞突出了丟沙包這個活動很有意思。
(一)本課寫了課間十分鐘同學們的活動情況,是圍繞課文中的哪句話來寫的?(課間活動真是豐富多彩。)
(二)讀一讀這句話的上文和下文,它在這里起著什么作用?(承上啟下,概括寫出了活動場面的特點。)除了前面總結的以外,還要注意:(一)抓住場面的特點來寫。本課就是圍繞“課間活動真是豐富多彩”這一特點展開寫的。提到的七種課間活動說明了“豐富”。打乒乓球、爬竿、丟沙包這三項活動寫得比較具體,寫出了活動非常有趣,表現了“多彩”。(二)要把句子寫具體,可以用比喻及準確的動作詞語、形容詞、象聲詞等。從本課中找出三個多音字練習組詞學生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指名讀詞語卡片,學生查字典理解詞語。學生默讀課文,在課本上畫出方位詞。聽三個同學分別讀2、3、4自然段學生討論,說說你學會了怎樣寫活動場面。教師用投影片出示句子,進行比較。請同學們讀一讀,說說有什么不同。
達標測評回答問題:課文中都寫了哪些活動?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針對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板書設計
《課間十分鐘》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1、了解課間活動的豐富多彩。
2、了解課文怎樣具體地寫爬竿和丟沙包這兩項活動的。
3、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圍繞一個意思寫片斷的方法。
教具準備:幻燈片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們課間十分鐘都開展哪些活動?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描寫同學們在課間十分鐘開展活動的課文。
板書課題,齊讀。
二、朗讀課文。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讀后評議,糾正字音。
三、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哪些活動,主要寫了哪幾項?
四、請一位同學只讀第一和最后一個自然段,假設這篇課文只有這兩個自然段,讀后你有什么感覺?(非常概括)
五、怎樣才能把文章寫具體呢?請三位同學分別讀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
第二自然段內容具體,表現在:
①寫了活動的地點;
②寫了參加者的態度、動作,比賽的緊張;
③寫了周圍的觀眾。
第三自然段內容具體,表現在:
①寫了爬竿的地點;
②寫一個小同學從下爬上的全過程。
第四自然段內容具體,表現在:
①寫了丟沙包的地點;
②寫了丟沙包的同學如何猛攻;
③寫了中間同學如何躲包和抓包;
④寫了同學們的心情。
六、請三名同學分別讀二、三、四自然段,再認真體會一下作者是怎樣把這三項課間活動寫具體的。
七、小結。
今后寫作文,要注意學習作者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八、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板書設計:
丟包
丟沙包 躲包
抓包
16課間十分鐘 打乒乓球 你推我擋
爬竿 迅速敏捷
跳皮筋、跳繩、踢毽、捉小雞
《課間十分鐘》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培養熱愛學校生活的感情,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間活動。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掌握“將”、“著”兩個多音字;理解15個新詞語,能寫出“輸、勝”的反義詞。
3、能通過理解重點詞讀懂句子的意思。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讀懂課文第四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具體寫丟沙包活動的。
2、能給第二自然段前面加上總起句。
難點:抓住活動中對人物的動作描寫,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沸騰”、“豐富多采”等詞語的意思。
2、了解課文大意,初理文章脈絡。
3、讀懂第五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寫具體的。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課間十分鐘
2、讀了這個課題,你知道了寫什么?
3、課間十分鐘你們搞些什么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活動內容來說)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輕聲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的音。
2、反饋學生字情況。你覺得哪些生字的音、形需要提醒大家的或需要別人幫忙的?
如:贏、捷
3、再讀課文標出課文有幾段,思考:課文中一共寫了哪些課間活動?其中主要寫了哪幾項?它們是課文的哪幾段?
4、反饋思考情況。
①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評議。(讀準字音)
②大家交流討論上述思考題。
三、學習第一第五自然段。
1、學習第一自然段
①讀這一自然段,你讀懂了些什么?
②“沸騰”什么意思?
③“沸騰”還可以換哪個詞?你認為哪個詞更好?
④朗讀這個自然段。
2、學習第五自然段
①自由朗讀這一自然段,說說這一段是用什么方法寫的'。
②找出總起句和分述部分。
四、課堂作業
完成課堂作業本上的第1、2、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讀懂課文第四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具體寫丟沙包活動的。
2、能給第二自然段前面加上總起句。
3、品析詞句,有感情地朗讀二至四段。
4、讀懂總起分述的方法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
2、掛出畫有表格的小黑板。問:課文主要寫哪幾項課間活動?(填表:打乒乓、爬竿、丟沙包)
二、學習“丟沙包”一段
1、初步感知
①默讀課文,用“——”劃出這一自然段的總起句。
②這一段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丟沙包這項活動的?(丟包、躲包兩方面)
2、具體理解
①師讀總起句,生讀分述部分的句子。
②討論:寫丟包、躲包的分別是哪幾句?
③細讀寫躲包的句子,找出描寫躲包動作的詞。
④你能從這些動作詞中看出些什么?(體會用詞的準確)
⑤讀最后一句,“歡暢”可以換哪個詞?從這句話里你知道什么?
⑥指導朗讀。你認為這段該怎么讀?
3、小結
“丟沙包”這一活動是怎樣寫具體的?(“攻”、“躲”兩個方面)
三、用學習“丟沙包”這段的方法,自學“打乒乓”這段,思考填好表。
1、反饋。
2、看“丟沙包”這一段的方法,誰能把“打乒乓”這段也加上一句總起句,使其成為總起分述的段落。(激烈、緊張、起勁)
四、用學習“丟沙包”這段的方法,自學“爬竿”這段,思考填好表并反饋。
五、看表格比較:三項活動哪一項寫得最具體、最生動?你從哪里看出來?
六、課堂作業
1、寫話訓練:
㈠用“課間活動真是豐富多采”作為總起句,分述部分為①跳牛皮筋;②跳繩;③踢毽子。
㈡用“老鷹捉小雞的游戲真有趣”作為總起句。分“老鷹”、“母雞和小雞”兩方面寫。
2、完成課堂作業本上的題目。
板書:
活動項目 地點 動作 心情
打乒乓 校園東墻邊 推、擋 歡笑聲
爬竿 球臺右邊的大槐樹下 叢身一躍爬 笑
丟沙包 盯、躲、閃、蹦、跳、拾、轉、撈、抓 歡暢
《課間十分鐘》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課間活動守秩序,遵守游戲規則,做安全文明游戲。
2.課間休息時要做好下一節課的課前準備,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
合理地安排課間十分鐘。
教學難點:
積極開展有益的安全文明活動,懂得活動中要遵·守秩序和規則。
教學準備:
課件、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請學生欣賞兒歌《哦,課間十分鐘》。
2.提問:你們喜歡課間十分鐘嗎?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7課:課間十分鐘。(板書課題)【設計意圖:由兒歌引入新課,這樣既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回答問題又能積極主動。】二、交流感悟,梳理學點
1. 既然大家都喜歡課間十分鐘,那課間十分鐘你們都在做什么游戲呢?
2.看來,同學們的課間真是豐富多彩啊!老師這里有一些課間小游戲的圖片,你們想看嗎?(想)那好,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出示各種做游戲圖片)
3.請一名同學上前面與老師玩石頭剪刀布。
老師故意不遵守規則,引出玩游戲要遵守規則。
4.剛才我們玩游戲的時候都很開心,那你在玩游戲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不開心的事情?誰來說一說。
根據同學們的回答,總結玩游戲不但要遵守規則,還要注意安全,安全第一。
5.玩游戲是件很開心的事情,如果不遵守規則,沒有注意安全,就會不開心。下面我們來看看課間都發生了哪些不開心的事情。(課件出示)
6.為了讓我們的課間更加安全、有序,學校大隊部準備選一些小朋友來當安全小衛士,我們來聽聽大隊部對安全小衛士有哪些要求,看看我們班的同學誰可以當一名安全小衛士。(出示課件)
你們想當課間安全小衛士嗎?(想)那老師來選一選我們班的安全小衛十。
活動:我是課間安全小衛士,找一找課間活動做得不好的現象。
(出示課件)
跳桌子,追逐打鬧,擁擠,踩花池,看書。
討論:看書小結:課間休息只有十分鐘,每個同學根據自己的需要可以做不同的安排。注意安全,遵守秩序和規則,我們就能擁有輕松快樂的課間十分鐘。【設計意圖:知道課間要開展有益的安全文明活動,懂得活動中要遵守秩序和規則。當學生知道課間要做安全文明游戲之后,教師再次引導學生明白還有少數學生課間做不文明、不安全游戲,那可危害很大,我們都不去做。師生在活動中突破教學難點。】三、重點引領,突破難點:
老師在課前做了一個小調查,發現有些小朋友有一些煩惱,他們覺得課間十分鐘太短,沒玩夠就上課了,結果還沒來得及上廁所,喝水以及整理下節課所需的課本,你有過類似的情況嗎?
大家想想,上課了,你沒來得及上廁所,肚子會怎么樣呢?如果上課鈴響了才跑去上廁所,肯定上課遲到,那樣會影響老師和同學們正常上課。
課間十分鐘很短,也很開心,能不能光顧著玩呢?(不能)所以合理安排課間生活很重要。
如何合理安排課間生活:
1.下面請同學們每四個人一組,大家來探討一下:下課后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2、小組匯報。
為什么在課間先做這些事而不是那件事呢?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3、師小結:課間休息時間不是很長,我們首先要解決上廁所、喝水等生理需求問題再去準備下節課的學習用具,然后再去踢毽子、拍皮球……這樣做才是文明的小學生。【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引導孩子們知道合理地安排課間十分鐘,突破教學重點。】四、總結運用,鞏固提高
1.這節課,通過大家共同的學習,我們知道下課后先上廁所,再準備下節課的學習用具,一起跳繩、拍球、踢毽子快樂地去活動,不打架,不搗亂,安全游戲記心中。
2.下課鈴聲要響了,我們又將迎來一個課間,老師獎勵你們一首歌謠,讓這首歌謠伴隨我們度過一個又一個愉快的課間10分鐘!(課件出示歌謠)【設計意圖:根據課堂情況總結,孩子們在歌謠中學會“學了就去做”,聽到鈴聲后快樂安全游戲,真正體現了學以致用的效果。】板書設計:
【《課間十分鐘》教學設計4篇】相關文章:
《課間十分鐘》課后的教學反思12-18
課間十分鐘教案(15篇)02-19
課間十分鐘作文(合集10篇)03-10
課間十分鐘敘事作文11篇01-21
課間十分鐘記敘文15篇01-28
找春天十分鐘教學設計(通用18篇)03-02
小學生課間十分鐘安全教育教案(通用6篇)03-09
三年級第八單元作文:課間十分鐘12-28
二年級快樂的時光和課間十分鐘作文03-07
熱鬧的課間十分鐘三年級作文5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