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15 14:08:5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會認“廬、瀑、爐、疑”四個生字,會寫“爐、流、銀”三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會寫“爐、流、銀”三個生字。

  教學難點:

  1、感悟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2、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方法:

  讀悟結合

  教學課型:

  新授課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

  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樹木,花鳥蟲魚……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是一本讀不完的“書”。走進大自然,你一定會得到許多樂趣,發現許多秘密。今天我們學習17課——《古詩兩首》。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教師:同學們,我們都學過李白的哪些古詩?(學生回答)那么,我們今天就來再學習一首李白的古詩(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

  要求讀正確。

  三、再度古詩。

  要求讀流利。

  四、識記生字。

  1、默讀古詩,邊圈生字,邊識記生字。

  2、認讀詞語(課件出示)

  廬山 瀑布 香爐 疑問 紫煙 流水 銀河 抽煙

  面對權威,我們要有懷疑的精神。

  吸煙對人體有害。

  廬山瀑布好壯觀!

  3、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教師適時做指導)。

  4、文中識字(學生再讀古詩)。

  五、感悟古詩。

  1、讀一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教師適時做指導——學生練讀,小組合作讀——教師范讀——學生再練讀,教師適時指導朗讀——配樂入情入境讀古詩。

  2、看一看:邊讀邊看插圖,感知詩句的意思。

  3、議一議:與同桌交流古詩所描寫的景象,然后全班交流。

  4、問一問: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同學之間討論、解疑,教師作點撥、講解。

  5、背一背: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六、指導寫字

  學生仔細觀察“爐、流、銀”三個生字,說書寫要點,學生對照前面的范字進行書寫,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自己進行對照——同桌之間互相檢查——教師適時示范講解——學生再次與范字對照自己寫的字,進行修改,盡量寫到范字那樣美觀。選“流”字對學生進行字理教育(因為學生容易把這個字寫錯)。

  七、積累運用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學生朗讀并背誦這首古詩,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板書設計:

  望廬山瀑布

  李白

  香爐 生 紫煙

  瀑布 掛 前川

  飛流 下 千尺

  銀河 落 九天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掌握生字詞。

  2、根據注釋理解詩句,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3、朗讀、背誦、默寫詩歌。

  4、激發學生搜集、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根據注釋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借助文字產生聯想,想象香爐峰紫煙繚繞的奇妙景象和瀑布飛流直下的磅礴氣勢。

  教具準備:有關瀑布的錄相 標有節奏和重音的詩句

  教學過程:

  一、渲染意境,激發興趣。

  1、我們的祖國是詩的國度,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留下了無數輝煌的詩篇。在詩歌的創作史上,唐代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涌現了無數優秀的詩人,李白是當時最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留下了許多千古傳誦的名篇佳作。請孩子們打開記憶的閘門,回憶一下,我們已經學過的他的哪些詩篇?

  2、指名背誦。

  3、我們班的孩子真是聰明能干啊!今天,我和你們一起學習他的另一首寫景抒懷的名篇——《望廬山瀑布》(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兩遍,注意生字“廬”和“瀑”的讀音及字形。

  4、課題中的“望”是什么意思?從課題你知道了些什么?(作者是站在遠處觀賞廬山瀑布的。)那么,瀑布到底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邁著輕盈的步伐去欣賞那飛花碎玉,氣勢磅礴的美景吧!(播放錄相)

  5、看了剛才的錄相,你最想說一句怎樣的話來表達你此時此刻的感受?詩仙李白觀賞了廬山瀑布后也是心潮澎湃,揮毫寫了這首壯麗的詩篇。讓我們來讀一讀吧!

  二、整體感知,質疑釋疑。

  1、請選擇你喜歡的方式朗讀全詩,要求讀通順,讀流利。

  2、指名朗讀,相機糾正讀音,點撥字形。

  3、請放聲朗讀全詩,借助注釋和自己的生活經驗,試著理解詩句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同桌相互討論。

  4、集體交流疑難之處,討論釋疑。

  5、通過剛才的自學、討論,你學懂了哪句詩,來匯報一下。(相機指導學生板畫)

  6、感受三千尺的高:一米﹦3尺,3000尺﹦1000米

  假若一層樓高4米,那么三千尺相當于多少層樓房的高度?

  7、小組學習,把全詩的意思連起來用的語言來說一說。

  8、吟誦著詩句,你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情感?

  三、品味吟誦,升華情感。

  1、自由朗讀全詩,試著劃出詩的節奏和重音。強調:你是怎樣理解的就怎樣標。

  2、屏幕顯示標有節奏及重音的詩句,試著輕聲朗讀。(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邊想象,真正做到“讀出聲、讀形、讀出情、讀出神。”)

  3、教師范讀。

  4、指名朗讀,學生評價。

  5、小聲背誦。

  6、男女生比賽背誦。

  四、拓寬思維,積累運用。

  1、瀑布以它神奇的美感動著詩人,詩人以他神奇的詩句感動著我們。此時此刻,你們還想用怎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2、集體交流。

  五、課外延伸,積累古詩。

  古人說過:“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你是個古詩愛好者嗎?你想成為一個“腹有詩書自華”的人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請你趕快行動起來,去搜集李白的詩篇,讓自己在下周的“李白詩歌大薈萃”主題隊會中,大顯身手吧!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3

  一、談課題

  1、師:廬山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本學期我們學了一篇和廬山有關的課文《廬山的云霧》,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令人流連忘返,有誰知道廬山還有哪些景物也吸引著四方的游客。

  2、師述:是啊,唐朝詩人李白就曾被廬山的瀑布深深的震撼,寫下了一首千古傳誦的詩篇《望廬山瀑布》。(板書課題并指導生字)

  3、誰來讀課題。

  4、師:“望廬山瀑布”中的“望”為什么要讀重音?

  5、一起讀。

  二、知詩人

  師:課前同學們都查閱了資料,誰能說說你對李白這位大詩人有哪些了解?

  生:李白是唐朝人,號清蓮居士,字太白。

  生:李白被稱為詩仙。

  師:人們對他的詩篇喜愛至極,所以給他這樣的稱號。

  生:這首詩是李白二十六歲時在廬山的黃巖瀑布寫的。(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并稱“大李杜”,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艷萬丈長。”世人又稱為“詩仙”。)

  三、讀

  1、你們知道的可真多!那李白筆下的廬山瀑布究竟是什么樣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首詩。

  2、請一組中的四個同學開火車一人讀一句。評價一下他們讀得怎么樣?再讀。

  3、我們讀的時候究竟應該怎樣停頓呢?再讀(自己練一練)

  4、咱們全班一起讀。

  四、解

  1、別看這首詩只有二十八個字,它可為我們描繪了不少的景物,請大家用筆在書上圈一圈。

  2、短短的一首詩就為我們描繪了這么多的景物,難怪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首詩中展示的一幅幅壯美的畫面,讓張老師也忍不住要讀一讀,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你的眼前仿佛浮現了哪些畫面?

  (1)、你的想象力真豐富,你從哪兒知道的?

  你們讀了這一句眼前出現了什么畫面?

  誰能聯系這句詩,說說你所看到的?

  說得真精彩,能通過朗讀表達你內心的感受嗎?(男生齊讀)

  (2)、你還看到了什么畫面?

  其他同學有什么樣的感受。

  你說的太好了,能帶著這樣的感受讀一讀嗎?還有誰想讀。

  喜歡這句話嗎?女生齊讀。

  3、詩人筆下的廬山瀑布真是雄偉壯麗,讓我們一起去感受。

  五、品

  讀著這首詩不僅讓我們感受到瀑布的美景,也體會到李白用詞的巧妙,你最欣賞哪個詞?

  生:老師,我們發現李白寫了一個錯別字,他把“升起”的“升”寫成了“學生”的“生”。

  師:同學們快看看,李白是寫錯別字了嗎?

  生:沒有,這里的“生”是“產生”的意思,李白是說香爐峰產生了紫色的煙霧,而不是升起了煙霧。

  師:(轉向質疑的同學)你明白了嗎?那你再來重新解釋一下詩句的意思。

  (學生解釋詩句)

  師:這位同學善于發現問題,說明他用心讀書了,大家要向他學習!誰愿意來有感情的這兩句?

  生:老師,銀河是不是神話中說的,把牛郎、織女分開的那條河?

  生:我奶奶告訴我,銀河是天上的一條大河。

  師:銀河實際上是由許許多多的恒星組成,在民間傳說中它是天上的一條大河。

  生:“九天”什么意思?

  生:我知道,“九天”是指很高的天空。

  師:古時傳說地獄十八層,天有九層,“九天”就是天的第九層,是最高處。在古詩中,用來表示數字的“三”“六”、“九”、“千”、“萬”等都是虛指,不是實指,一般用來形容很大很多很高。文中有個詞也是這樣的用法。我們以前有沒有學過這樣的詞句?那你還知道那些詩句使用了夸張的寫法嗎?

  生:“危樓高百尺。”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

  生:“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生:“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師:大家知道這么多的詩句,真不錯!剛才那位同學說好像是銀河從天的最高處落下來,這個“好像”解釋了“疑”字。“疑”還有不同的解釋嗎?

  生:“好似”。

  生:“可能是”。

  生:“如同”。

  生:“好像是”。

  師:都可以。這瀑布就像是銀河從天上落下來,多么壯觀!自己讀一讀這兩句,想象一下瀑布奔騰而下的氣勢。

  師:誰再試試?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師:讀得好!再現了瀑布宏偉的氣勢。齊讀這兩句。

  師:不錯,銀河從九天上落下來,何等壯觀。這里詩人為什么用上“疑”字呢?

  生:不是真有銀河從天上落下來,而是詩人想象出來的,所以用上“疑”字。

  師:對,這不禁使我們想起了李白的另一首詩《靜夜思》中好像也有這樣的筆墨:“床前明月光—————”

  生:(一起接背)“疑是地上霜。”

  師:這離奇的想象,大膽夸張的語言,正是李白詩詞的特有風格,難怪他被世人稱為“詩仙”。

  4、師:現在,咱們也來做一回小詩人,吟誦一下這首詩。

  六、想

  1、師:大家想不想親眼看一看這美妙的景象?(放瀑布的錄像)

  2、此刻你就是詩仙李白,站在了這美景面前,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3、他只是在贊頌廬山瀑布的美景嗎?他還想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板書:熱愛祖國河山)

  4、讓我們也帶著這種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來讀一讀。一組讀一行

  女生讀第一句,男生讀第二句

  齊讀

  帶上感情起立讀(配樂)

  七、延伸

  1、廬山瀑布的確令人神往,許多詩人都對它鐘愛有佳,你們平時積累了哪些描寫瀑布的詩句呢?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徐凝的《廬山瀑布》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張九齡的《湖口望廬山瀑布》“

  “掛落三百丈,噴壑數十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2、師:(由衷地贊美)瀑布不但看起來美,吟誦起來也美,我想唱起來就更美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八、深化拓展,選擇作業。

  用你手中的畫筆把廬山瀑布的美景畫下來,然后再為你的畫配上一段優美的文字。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會認“廬”等4個生字,會寫“吳”等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課前準備】

  課件。(瀑布映襯青山、飛流直下的情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見過瀑布嗎?我來讀一首詩,是葉圣陶老先生的《瀑布》。

  (瀑布,葉圣陶,還沒看見瀑布,先聽見瀑布的聲音,好像疊疊的浪涌上暗灘,又像陣陣風吹過松林。山路忽然一轉,啊!望見了瀑布的全身!這般景象沒法比喻,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站在瀑布腳下仰望,好偉大呀, 一座珍珠的屏,時時來一陣風,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

  你們覺得瀑布美嗎?自己讀讀吧。

  古時候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寫了一首贊美瀑布的詩,這首詩共四句,二十八個字就把瀑布的樣子和它的壯觀氣勢描述了出來,那就是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板書課題,隨機識記“廬、爐、瀑”。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出示多媒體泛讀)請同學們認真聽,注意把握朗讀古詩的節奏美。

  2、請你打開書自己試著讀讀吧,要讀準字音,讀好古詩的節奏。

  3、誰想讀給大家聽?(讀后學生自評)

  4、教師范讀,幫助學生掌握好節奏。

  5、自由讀。

  三、精讀古詩,培養美感

  1、同學們讀得真不錯,評價的也很到位。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是一首詩,更是一幅美妙絕倫的畫,要是學們能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其中美妙的畫面那該多好啊!這就需要大家細細的去讀讀詩句,如果再讀中遇到困難,可以參看老師給出的智慧囊。

  2、出示相關詞語注釋,請同學讀一下。

  3、現在就請大家參照老師給出的智慧囊,自己動腦、動口、動手大膽的去學習,咱們比比看誰能把這首詩描繪得最美。

  4、請學生自由發言,能說多少說多少。

  5、接下來,老師來描述,你們猜老師說的是那句古詩?

  6、通過剛才的描述,我想同學們已經知道全詩的意思了,接下來咱們大家一起討論一下詩中那幾個地方寫得好,好在哪里?

  7、學生個人靜靜思考。(培養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習慣)

  8、全班交流討論,結合李白的其它詩句如:“白發三千丈”,重點引導學生欣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四、再讀古詩,體悟美感

  1、經過大家剛才的討論,可見詩人把這首詩寫絕了,我們感受到了廬山瀑布的美。請你帶著這種美感自己再來讀讀這首詩吧!

  2、師生賽讀。

  3、這堂課同學們表現的很出色,接下來我就帶大家一起去觀賞一下廬山的瀑布。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5

  教材簡介

  《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望廬山瀑布》語言簡潔,用詞精當。全詩采用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可以說是一幅氣勢恢弘的寫意山水圖。

  設計理念

  《望廬山瀑布》的教學,力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在當前的古詩教學中,首先要打破傳統的逐字逐詞逐句牽引,而后串詩意的串講式的教學模式,還給學生獨立思考、發揮想象的空間。本節課的設計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把學生帶入詩情畫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語言。讓學生在“讀、想、悟、背”的綜合閱讀活動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積極的探究,解讀古詩的意思,感受古詩的意蘊,品味古詩的物質,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廬、瀑、爐”3個生字。

  2、有感情朗讀《望廬山瀑布》,背誦并默寫。

  3、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感受詩句的優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畫面,吟誦古詩想象意境,理解詩句,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邊讀邊想象畫面,品詞賞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課前準備 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渲染意境,激發興趣

  1、引導學生背誦課內外學過的李白的詩。

  2、故事導入:出示掛圖

  一天,李白來到廬山游覽,當他看到太陽照在郁郁蔥蔥的香爐峰上,峰頂升騰起紫色的煙霧,一條瀑布好像大河般高高地垂掛在山前,長長的流水像飛一樣奔瀉而下,真讓人以為是銀河從天的最高處落下來時,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一首詩來——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李白的這首詩。

  二、知詩人,解詩題

  1、師:認真看老師寫課題,讀課題,注意停頓。(師:寫 讀)

  師:望,廬山什么意思?誰能加個詞,把題目說成一句完整的話?板書:李白

  2、師:課前同學們都查閱了資料,誰能說說你對李白這位大詩人有那些了解?

  三、試讀古詩,初知詩意

  師:我們已經了解了很多有關李白這位大詩人的事情。那么李白筆下的廬山瀑布究竟是什么樣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首詩。把生字勾畫出來,多讀幾遍。

  1、學生自由朗讀古詩。

  2、抽學生讀生字。大屏出示。

  3、學生多次試讀。

  4、教師示范讀。

  四、品讀詩句,理解詩意。

  師:在古詩里,每一個字都用的非常巧妙,往往一個字就包含著許多具體、深刻的意思。現在,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自學這首古詩。

  1、大屏出示自學自學小建議:

  2、匯報交流。

  五、再讀古詩,領悟詩情

  1、大屏出示課件,讓學生感受瀑布的雄偉壯觀。

  2、體會詩人情感。

  師:詩人李白寫這首詩的目的是什么?這首詩的寫作特點是什么?

  六、換位詩人,再讀古詩

  師:如果此時此刻,你也站在雄偉壯觀的瀑布前,他會怎樣吟誦這首詩呢?請全班同學站起來,就像詩人李白一樣,把這首詩讀出來,好嗎?

  七、想象畫面,背誦古詩。

  師:詩人李白寫出了他們所見到的紅日,青峰,紫煙和白色的瀑布,并展開大膽的想象,整首詩色彩明麗,想象奇特,象一幅優美的圖畫,讓我們現象著這美景,再有感情地把它背下來。

  八、課外拓展

  師:古往今來,不只是李白,還有許多詩人作家看到壯觀的瀑布都揮筆寫下了一篇篇好文好詩。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一下現代作家葉圣陶老先生的〈瀑布〉,大屏出示。

  九、欣賞瀑布圖片

  總結

  十、選擇性作業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

【熱門】《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20

【薦】《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18

【推薦】《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17

【精】《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17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推薦】12-17

望廬山瀑布教學課件01-27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03-16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匯編15篇12-16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合集15篇07-02

望廬山瀑布改寫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