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桔梗謠》教學設計

時間:2022-12-08 11:29:1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桔梗謠》教學設計(通用7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桔梗謠》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桔梗謠》教學設計(通用7篇)

  《桔梗謠》教學設計 篇1

  1、 教材分析

  《桔梗謠》是一首曲調優美,輕快明朗,四三拍子的朝鮮民歌。生動地體現了朝鮮人民勤勞活潑的形象及勞動豐收的喜悅之情。

  根據以上的教材分析,我巧設了三個教學目標:

  2、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了解裝飾音在歌曲中的唱法,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朝鮮音樂的風格特點,生動的表現朝鮮姑娘勤勞活潑的形象。

  (2) 能力目標:指導學生學習朝鮮舞的基本舞步,用歌舞的形式表現歌曲,自如的運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培養學生們的節奏感,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

  (3) 德育目標:開闊學生們的文化視野,通過對歌曲野菜“桔梗”的學習,鼓勵他們去了解自然,獲取知識,同時了解多元文化及朝鮮的風土人情。

  3、 教學難點和重點:

  表現歌曲優美,歡樂的情趣,作為本課的重點:

  歌曲中的節奏,作為本課的難點:

  二、教學理念

  我遵循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特別是以審美為核心,面向全體學生,精心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努力為學生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

  三、教法與學法

  在教學中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領悟教材,把握重點。

  (二)精選教法,讓學生想學。

  (三)暗授教學法,讓學生會學。

  (四)巧設程序,讓學生樂學。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揭示主題

  1、聽音樂進教室

  為了創設一個寬松、愉悅的音樂氛圍,使學生對音樂學習充滿期待和企盼,開始,就進入一個特定的音樂教學情景中。我帶領學生邊聽要學歌曲的伴奏音樂邊做朝鮮族的舞蹈動作,使學生用身體的感官初步體驗朝鮮音樂的舞蹈性。為下面的學習起了很好的承接作用。

  2、激情導入

  一個精彩的導入不僅能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燃求知的火花,更能使一堂課的教學達到事辦功倍的效果。考慮到大部分的同學對朝鮮舞接觸的很少這一現象,我就選擇了同學們都很熟悉的韓劇《大長今》的主題曲,啟發學生們找到了答案,原來我們跳的是朝鮮舞。

  (二)視聽結合 整體感知

  聽覺: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的基礎,發展學生的聽覺應貫穿于整個音樂教學活動中。首先,讓學生邊聽音樂邊用身體動作感受歌曲的拍子。再一次熟悉歌曲的旋律。然后,又讓學生聽一聽用鼓敲出的三拍子節奏,很自然的引出朝鮮長鼓,并在學生們的積極參與模仿下,掌握了歌曲的四分附點節奏,順利的解決了本課的難點。最后,運用聽唱法,學生很快的演唱出歌曲的前兩句歌詞并巧妙的介紹了朝鮮箏——伽倻琴。

  視覺:

  讓學生隨著媒體的畫面,一起來了解“桔梗”原來是朝鮮人們喜歡的野菜之一,以此來揭示課題,完整的欣賞歌曲《桔梗謠》。

  (三)學習創新 培養能力

  在學會演唱歌曲后,幫助學生分析挖桔梗時的心情,發揮想象運用不同的情緒演唱歌曲。用自編的節奏為歌曲伴奏,指導學生試著用朝鮮語“道拉基”來演唱歌曲。欣賞朝鮮語原版的演唱錄音。欣賞一段朝鮮舞蹈,讓學生邊唱邊跳,提高了學生們的表演能力。并真切的體會到朝鮮確實是一個“歌舞之鄉”。

  (四)課堂拓展 人文知識介紹

  以上只是從音樂的角度來認識朝鮮的,再從其它幾個側面來了解朝鮮,如它除了是“歌舞之鄉”,還是一個“體育之鄉” “美食之鄉”

  教學啟示:

  本方案的設計,力求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著眼學生的主動發展,致力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課堂的研究,淡化科學邊緣,用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

  優點:

  1、節奏是音樂的靈魂,本課的節奏很復雜,經過反復的備課思考,我得出結論,不但要從節奏入手還要盡

  量的簡化節奏朗讀歌詞,這一點很有效,如這一句。

  2 、在演唱歌詞中,一字對兩拍的時值同學們掌握的不太好,我就反復的強調并多次的范唱,讓學生采取視聽結合的方法學會了歌曲。

  3、發揮自己的舞蹈特長,通過課上教授的基本動作,不但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大大的活躍了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們,更深刻的體驗到朝鮮歌舞的風格特點。

  缺點:

  由于感到歌曲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有蜻蜓點水之感,上課的程序機械的向前進行,有搶時間的現象。還有許多地方有欠缺,草草的就結束了這節課。

  在今后的教學中,盡一切可能給學生提供多姿多彩的音樂體驗,及音樂實踐活動,讓“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應用”的教學思想融會貫通地應用到我的音樂教學實踐中來。為此,在課堂中要經常開展一些音樂游戲、角色扮演,用學生自己的想象,創造自己的音響效果,激發創造的熱情,從中體會到創造想象和演唱的樂趣,使他們置身于音樂這個高雅的殿堂。

  《桔梗謠》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朝鮮族歌曲的聆聽和歌唱、舞蹈作品的欣賞和律動,初步感受朝鮮族音樂文化。

  2.學唱朝鮮民歌《桔梗謠》,充分感受頗具起伏感的三拍子內在韻律,歌聲輕快明朗。

  3.通過簡單的律動,體味朝鮮族舞蹈的內在韻律,即以內在的呼吸帶動外在的動作,并以此進一步感受朝鮮音樂的特征。

  教學重點

  1.學唱歌曲時,注意學生較容易唱錯的幾小節。

  2.為歌曲伴奏,注意鼓的節奏。

  教學方法

  聽唱法、練習法、啟發引導式、比較法、合作式、競賽法……

  教學準備

  配套光盤、磁帶、多媒體課件、手風琴

  養成教育訓練點

  引導學生上課時要養成專心聽講,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做律動

  二、初步感受音樂的內在韻律

  (一)感受

  1.導入:老師做幾個動作,請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教師做西藏舞、新疆舞、蒙古舞、朝鮮舞動作,讓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2.播放歌曲錄音錄象,教師介紹“朝鮮舞”,學生試著跳一跳

  3.你覺得剛才這首歌曲怎樣?學生談感受——是三拍子還是二拍子——學生試拍

  你還能用哪些動作來表現歌曲的節拍?

  (二)表現

  1.集體表現

  2.分組表現

  三、感受朝鮮舞蹈的韻味

  1.欣賞片斷

  師:朝鮮族人民把鶴作為長壽和幸福的象征。舞蹈中柔韌、飄逸的“鶴步”,深刻體現了朝鮮女子的善良與純潔。

  2.大家觀看一段朝鮮族舞蹈的錄像。

  3.介紹:我國的朝鮮族聚居在吉林東北省東部延邊朝鮮族自治區,散居在牡丹江、松花江、鴨綠江和遼河流域一帶,約180萬人,朝鮮族人民能歌善舞。 4.點題:前面我們聽到的音樂,看到的舞蹈都和一首朝鮮民歌有關,它就是〈〈桔梗謠〉〉。

  5.教師介紹,桔梗是朝鮮人民愛吃的一種野菜

  四、學唱〈〈桔梗謠〉〉

  1.完整欣賞:讓我們看著歌詞仔細聽一遍。

  2.教師范唱:老師已經學會唱這首歌了,想唱給大家聽聽(老師范唱特別要注意表現好氣息)。

  3.熟悉旋律:用“U”來唱(分句練習)

  4.感受樂句:說說歌曲一共有幾個樂句?(師有意分句唱一遍)

  5.鞏固旋律

  (1)師彈琴(旋律),學生看曲譜聽,要求聽出是第幾樂句,并跟琴唱出曲調,再唱詞。

  (2)把七句分別分給七小組,要求聽出自己的旋律并唱出。

  (3)小組接龍唱整首歌,老師在學生的歌聲中發現難點,及時糾正。

  6.律動歌唱

  (1)用上前面學過的動作跳跳舞,老師為你們唱歌,要求舞蹈動作隨樂句變化,并要有呼吸感。

  (2)男同學來唱,女同學跳舞。

  五、拓展

  朝鮮族舞蹈是絢爛多姿的,朝鮮族的舞蹈以柔韌飄逸、瀟灑柔婉見長,常見的有以下幾種。(看三種常見朝鮮舞的錄像)

  六、尾聲

  用上錄象中的一、兩個舞蹈動作在教室里邊唱邊跳,在快樂中結束本堂課。

  教學反思

  白白的這里是整首歌曲最難唱的地方,由于前面都是四分音符一個字的,而這第一個白字是二分音符,后一個白字和的字連在一起是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學生總是唱成白白的,所以這個一定要多聽多示范,我先讓學生聽我唱,在跟著我打節奏,然后在心里跟著我默唱,再是輕輕地跟著我唱,這樣唱下來單句倒是沒有問題,但是放在整首歌曲里的時候,又很容易唱錯了,然后用手勢或者打節奏幫助提醒她們。

  這里有2個難唱點:

  一是只要挖出,這要是一個二分音符,學生容易唱成四分音符然后把這個挖出提前唱了,后面就發現唱不好找不準節奏了,同樣地,也是需要老師一步步地幫助和引導學生怎樣去唱好它,借助手勢是非常好的辦法,在唱到要的時候手輕輕地托一下,學生就能夠懂得了。

  二是滿滿地裝上,后一個滿地和裝上都是八分音符一個字眼,前面都是四分二分的,學生唱到這里的時候有點跟不上,也是需要循序漸進地來學習,然后加上手勢動作,輕輕地做一下抓的動作,提示學生這2個字唱的要緊湊一點。

  《桔梗謠》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歌曲學習,體會朝鮮民歌音樂的特點,樹立熱愛勞動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小組討論的方法,提高學生演唱能力,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知識與技能】掌握長附點音符的節奏;并跳躍、歡樂的完整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完整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難點】掌握附點音符的節奏,體會作品情感。

  三、教學用具

  多媒體,鋼琴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圖片導入

  播放少數民族服飾圖片,包括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以及朝鮮族圖片,請同學們猜猜圖片上都是哪個民族?

  學生自由回答

  引入本節課朝鮮民歌《桔梗謠》的學習。

  (二)新課教授

  1、聆聽歌曲

  (1)初步聆聽

  教師設置問題:歌曲的情緒與速度是怎樣的?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歌曲的速度是稍快、中速的;情緒歡快、喜悅。

  (2)再次聆聽

  學生跟音樂進行哼唱。

  教師設置問題:歌曲音樂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為:給人一種搖曳的感覺。

  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用拍手表示強拍、打響指表示弱拍,體會歌曲3/4拍,強弱弱的節奏規律。

  2、學唱歌曲

  (1)教師彈琴,學生進行發聲練習。(連音、斷音進行練習)

  (2)教師彈琴,與學生一起進行唱譜。

  唱譜過程中,發現學生在演唱附點音符的時候,不準確,時值不夠;教師采用“豆腐”一詞,代入進行附點音符的學習。

  (3)教師與學生進行有節奏的朗誦歌詞。

  請學生思考:歌曲描述什么樣的場面?表達什么樣的感情?

  進行小組討論,并請學生代表進行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為:描述的是勞動、豐收的場面;表達人民豐收的喜悅之情。

  3、演唱歌曲

  播放《桔梗謠》視頻,請學生觀察視頻中舞蹈動作,小組進行動作學習。

  帶動作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播放《阿里郎》歌曲,學生思考兩首歌曲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進行對比欣賞。

  (四)課堂小結

  通過提問的方式,總結本節課內容,鼓勵學生樹立熱愛勞動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樹立樂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并請學生將歌曲表演給自己的爸爸媽媽。

  《桔梗謠》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謠》,感受歌曲的美。

  2、能用歌唱、律動、樂器等多種形式表演《桔梗謠》,生動地表現朝鮮族姑娘勤勞活潑的形象。

  學習重點: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謠》,感受歌曲的美。學習難點:學生對歌曲的藝術處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課前活動

  同學們上課前我們一起來熱熱身吧!

  上課(同學們好,你好,你好,老師你好!)

  二、新課導入

  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舞蹈,請同學們猜猜看是哪個民族的舞蹈(背景音樂《桔梗謠》范唱,老師跳朝鮮舞)。

  你們知道的可真多呀,老師真喜歡你們!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朝鮮族的歌曲《桔梗謠》板書有誰知道桔梗是什么?

  其實桔梗就是朝鮮族人們愛吃的一種野菜,每年春天朝鮮婦女都結伴上山挖桔梗。桔梗用朝鮮族語說是“道拉基”。

  初聽: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聆聽歌曲,聽完以后說說你的感受。(范唱)再次聆聽:這首歌是什么調?節拍是什么呢?讓我們再次聆聽,在聽的時候可以用自己的動作跟著歌曲律動(范唱)(板書調號,拍子)同學們喜歡這首歌嗎?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歌曲吧!

  首先我們按著節奏讀歌詞,請大家跟老師一起來(用強弱規律讀)。

  1:老師教,師一句生一句。

  2:師生一起【讓我們一起來一遍吧】。

  3:強調重點【同學們的節奏把握的不夠好】。

  板書;3.21

  61.6|5――

  11.2|1――

  (1)先拍節奏。

  (2)打節拍,讀詞。

  (3)模唱旋律(不打節拍)。

  你們可真棒,接下來讓我們唱起來吧,老師唱一句你們跟一句,(自彈自唱)(不會的地方和“哎嗨呦”這幾句多唱幾遍)下面老師彈鋼琴,請同學們唱詞。

  很好現在讓我們跟著范唱小聲唱一遍。(范唱)

  把聲音放出來再來一遍吧!(范唱)

  看來同學們已經學會了這首歌,讓我們跟隨伴奏完整的再把這首歌唱一遍,注意要唱出豐收時的喜悅的情緒。(伴奏)

  你們唱的那么好,老師可開心了。【(時間剩余五分鐘以上就分小組唱)讓我們來比一比男生女生哪一組唱的最動聽。看來我們班的男歌唱家比女歌唱家唱得動聽一些】

  既然剛開始你們喜歡老師跳的舞蹈,我就教給你們吧!

  1:老師教舞蹈動作。

  2:跟范唱邊跳邊唱。(同學們學的真快,那就讓我們跟著音樂唱起來跳起來吧!)

  總結:同學們你們開心嗎?為什么?

  你們能把今天所學的歌曲和舞蹈叫你們身邊的人嗎?讓他們也能感受這份快樂。

  《桔梗謠》教學設計 篇5

  一、課前活動

  同學們上課前我們一起來熱熱身吧!

  上課(同學們好,你好,你好,老師你好!)

  二、新課導入

  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舞蹈,請同學們猜猜看是哪個民族的舞蹈(背景音樂《桔梗謠》范唱,老師跳朝鮮舞)

  你們知道的可真多呀,老師真喜歡你們!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朝鮮族的'歌曲《桔梗謠》板書有誰知道桔梗是什么?

  其實桔梗就是朝鮮族人們愛吃的一種野菜,每年春天朝鮮婦女都結

  伴上山挖桔梗。桔梗用朝鮮族語說是“道拉基”。

  初聽: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聆聽歌曲,聽完以后說說你的感受。(范唱) 再次聆聽:這首歌是什么調?節拍是什么呢? 讓我們再次聆聽,在聽的時候可以用自己的動作跟著歌曲律動(范唱)(板書調號,拍子) 同學們喜歡這首歌嗎? 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歌曲吧!

  首先我們按著節奏讀歌詞,請大家跟老師一起來(用強弱規律讀 )

  1:老師教,師一句生一句。

  2:師生一起

  3:強調重點

  (1) 先拍節奏

  (2) 打節拍,讀詞

  (3) 模唱旋律(不打節拍)

  你們可真棒,接下來讓我們唱起來吧,老師唱一句你們跟一句, (自彈自唱)(不會的地方和“哎嗨呦”這幾句多唱幾遍) 下面老師彈鋼琴,請同學們唱詞。

  很好現在讓我們跟著范唱小聲唱一遍(范唱)

  把聲音放出來再來一遍吧! (范唱)

  看來同學們已經學會了這首歌,讓我們跟隨伴奏完整的再把

  這首歌唱一遍,注意要唱出豐收時的喜悅的情緒。(伴奏)

  你們唱的那么好,老師可開心了。

  既然剛開始你們喜歡老師跳的舞蹈,我就教給你們吧!

  1:老師教舞蹈動作

  2:跟范唱邊跳邊唱(同學們學的真快,那就讓我們跟著音樂唱起來跳起來吧!)

  總結:同學們你們開心嗎?為什么?

  你們能把今天所學的歌曲和舞蹈叫你們身邊的人嗎?讓他們也能感受這份快樂。

  《桔梗謠》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謠》,感受歌曲的美。

  2、能用歌唱、律動、樂器等多種形式表演《桔梗謠》,生動地表現朝鮮族姑娘勤勞活潑的形象。

  學習重點:

  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謠》,感受歌曲的美。

  學習難點:

  學生對歌曲的藝術處理

  教具準備:

  多媒體、鋼琴、旋律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

  1、《大長今》主題歌(同時CAI出示長今圖片)。

  2、導入

  提問:

  1)聽到這首熟悉的歌曲,誰來說說它是哪部電視劇的歌曲?《大長今》

  2)小結:老師也是《大長今》的忠實觀眾,始終被長今聰明、勤勞、堅強不息的個性深深吸引著。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朝鮮,看看長今是生活在怎樣一個民族里!

  3、介紹朝鮮(CAI出示朝鮮風光組圖)

  ⑴、位于中國東北吉林省的東部的朝鮮族自治州是一個風光秀麗的的地方,生活在長白山腳下的朝鮮人民勤勞、樸實、勇敢堅強。朝鮮族婦女善于在頭上頂著東西走路,如盛滿水的瓦甕、裝有衣物的包袱等,都用頭頂著,不但不會掉下來,而且還能走得很快。

  ⑵、介紹朝鮮服飾:

  朝鮮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稱,不論男女老幼皆喜歡穿素凈的衣衫,顯示出清靜樸素的特征。

  二、感受音樂《桔梗謠》

  1、導入:朝鮮不僅風光秀美,它的音樂更美。小朋友想聽么?

  2、初聽,用劃拍感受歌曲的節拍,教師用腳步動作提醒學生。討論:歌曲是幾拍子的?(三拍子)

  3、討論:學生用不同的節奏拍手來表現三拍子的強弱,教師選擇相應節奏板書,進行兩聲部合作。

  4、再聽,熟悉音樂。

  A師:音樂中用樂器來表現三拍子,細聽:伴奏樂器有哪兩種?(長鼓)

  B討論后隨即介紹“朝鮮長鼓”。

  C再聽音樂為歌曲伴奏,指名兩生分別用“鼓和鈴鼓”帶領大家伴奏。

  D老師神秘地提要求:"你們能用吸氣和呼氣來表現三拍子嗎?"(組織學生練習:第一拍為強"吸",略帶聳肩動作,后兩拍為弱"呼",肩略放。)

  E在《桔梗謠》伴奏音樂聲中,師生進行"吸呼"律動。

  5、學習朝語"道拉基",并和著《桔梗謠》旋律哼唱和律動剛才,我們欣賞的是一首非常好聽的朝鮮民歌,曲名叫《桔梗謠》。桔梗,它是朝鮮族人民愛吃的一種野菜,每年春天,朝鮮婦女都會結伴上山挖桔梗。(出示“桔梗”圖片)桔梗,用朝鮮語說叫“道拉基”。

  6、難點解決

  師:"快看,我找到了一棵多好的桔梗呀!"(教師范唱難點句)3 3 3︱3 3 2 3| 5 5 6 5| 1||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3 3 3-3| 2 3 2 1 6 5 | 6 1 6 | 5-- ||白白的道拉基道拉基。

  (教師引導學生用高興的情緒演唱這一句,糾導錯誤的唱法"白白的"。)

  7、完整地用歡快的情緒演唱,并再次律動。

  三、新歌教學

  1、聆聽范唱

  "又是一年春來到,勤勞善良的朝鮮姑娘們準備上山挖桔梗啦!讓我們也跟著瞧瞧去……"

  2、了解歌詞內容

  "你看到今年山上是怎樣的情形?"

  3、討論得出:歌曲講的就是春天,桔梗開滿山野的時候人們上山采挖的情景。

  4、學唱歌詞

  A用說悄悄話狀態有節奏地跟讀歌詞。

  B聽琴輕聲跟唱。

  C學生演唱,教師糾錯。

  D完整準確演唱。

  E再聽,唱出三拍子的強弱。

  F再聽范唱,體會一下挖桔梗時的心情。

  G感情處理:用怎樣的聲音表現這種勞動的場面。

  H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I指導學生試著用朝鮮語“道拉基”來演唱歌曲,加入伴奏樂器。

  5、欣賞朝鮮語原版的演唱錄音。

  6、欣賞朝鮮舞蹈《桔梗謠》,并學跳幾個簡單動作。(機動)

  四、課堂拓展,人文知識介紹

  朝鮮不僅是“歌舞之鄉”,還是一個“體育之鄉”“美食之鄉”,希望小朋友們長大以后能有機會到朝鮮去旅游。

  《桔梗謠》教學設計 篇7

  一、教材分析

  《桔梗謠》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上冊。這是一首曲調優美、帶有舞蹈性節奏的朝鮮族民歌。“桔梗”是朝鮮人民愛吃的一種野菜,因此取名《桔梗謠》。朝鮮族人民以能歌善舞著稱,民歌優美動聽,富有舞蹈特點。歌曲采用3/4節拍,音樂輕快明朗。歌曲是由七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結構。

  第三、四樂句和第六、七樂句是第一、二樂句的變化重復,第五樂句加以襯詞,旋律作了發展。整首歌曲前后既統一,又有變化,生動地塑造了朝鮮族姑娘勤勞活潑的形象。

  二、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開闊學生們的文化視野,通過對歌曲《桔梗謠》的學習,了解朝鮮族的風土人情及多元文化,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熱愛。

  (二)“知識與技能”目標1.了解裝飾音中前倚音在歌曲中的唱法、作用。

  2.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學習朝鮮舞的基本舞步,感受朝鮮族音樂的風格特點及風土人情。

  3.運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培養學生節奏感,提高學生表演能力。

  (三)“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看、聆聽、學唱、對比、為歌曲伴奏、舞蹈等音樂活動,感受歌曲《桔梗謠》朝鮮族民歌的音樂風格。

  三、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表現歌曲優美、歡樂的情趣。

  四、教學難點

  歌曲中的節奏;對歌曲的藝術處理。

  五、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

  1.欣賞舞蹈視頻《長鼓敲起來》思考:是哪個民族的歌舞?

  2.交流在56個民族中,有許多能歌擅舞的民族,朝鮮族就是其中之一。你們了解朝鮮族的哪些知識?如:服飾、樂器、飲食等。

  (二)了解朝鮮族(以《桔梗謠》伴奏為背景音樂)

  1.走進朝鮮族

  我國朝鮮族主要位于中國東北部的延邊自治區,那里風光優美、壯觀。生活在長白山腳下的朝鮮族人民樸實、勤勞、勇敢、堅強。平日里他們都喜歡把重物頂在頭上走路,如盛滿水的瓦甕、裝有衣物的包袱等,不但不會掉下來,而且走得很快。

  2.朝鮮族的服飾特點

  朝鮮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稱,不論男女老幼皆喜歡穿素凈的衣衫和鞋襪,顯示出清靜樸素的特征。在一些喜慶的節日里他們也喜歡穿著漂亮而獨特的衣服,唱著動聽的歌,像仙鶴一樣翩翩起舞。

  3.簡單介紹桔梗

  朝鮮族人們最喜歡吃的一種野菜,叫桔梗。桔梗為深根性植物,具有食用、藥用價值的是其根部,其根結實而梗直,故名“桔梗”。其根肥大、多呈圓柱形,野生于山坡草叢之中,當年主根可長達15厘米以上。

  4.揭示歌名勤勞的朝鮮族人們喜歡自己動手去挖。每年春天,他們都會結伴而行上山挖桔梗。下面,我們聽聽他們是怎樣用歌聲向大家介紹挖桔梗的。他們唱的歌曲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朝鮮民歌《桔梗謠》。

  (三)學唱歌曲《桔梗謠》

  1.初聽,感受音樂。

  思考:唱了哪些內容?從歌曲中你感受到他們挖桔梗時的心情怎么樣?

  歌曲速度、節拍?

  2.交流

  3.引導理解

  朝鮮族人們挖桔梗時的快樂心情來自于哪里?(桔梗的豐收?)這首歌曲正是表現了朝鮮族人們喜慶豐收的歡樂情緒,也生動的塑造了朝鮮族人們勤勞、活潑的形象。

  4.學唱歌譜

  (1)觀察歌譜,找do的位置。(第三線是do)

  (2)中華民族五聲調式

  這首歌曲旋律是七樂句組成的一樂段體結構,有幾個音用在歌譜中?中華民族五聲調式運用在此曲。

  (3)分解學唱1

  學習一、二兩句

  A、復習附點四分音符

  B、初唱不帶倚音

  C、介紹前倚音及唱法倚音在演唱或演奏時,越短促越好,不能占主音太多的時間。

  D、加上倚音,對比體驗細微區別。作曲家為了使歌曲更具朝鮮族歌曲特色,加了前倚音。

  2、找相同的樂句

  A、提問歌譜里還有哪些樂句長的跟一、二句十分相似,找找看他們藏在哪里?

  B、學生找出,(三、四和六、七樂句是第一二樂句的變化重復。)

  C、比較,再唱一唱。

  D、哪句和其他句長得不像?其它句都相似,所以第五句旋律作了變化發展,也是因為歌中加以襯詞。

  E、師生一起總結

  整首旋律前后既統一又有變化。(起承轉合)

  (4)完整唱歌譜

  (5)填唱歌詞

  1教師范唱

  2播放音頻,對口型。學生模仿口型不出聲,注意一字多音處如何填詞。

  3學生自己填詞唱解決難點或學生歌唱過程中容易出現的錯誤。如:字跟音的對齊,一字多音?

  4小聲高位置跟唱

  5完整演唱

  (四)打擊樂器伴奏

  1.引導

  如果看到滿山遍野的桔梗,自己動手挖到又大又多又白的桔梗,心情怎樣?能否用歡樂、活潑的情緒來表現這種情景,同時也表達我們對朝鮮族人們勤勞的贊美?

  2.加入打擊樂器,出示伴奏型。

  (五)學習朝鮮族舞蹈動作

  1.引入

  挖桔梗是一種快樂的勞動,你們也想試試嗎?

  可現在我們這里沒有桔梗可以挖,那我們就用簡單的朝鮮舞動作來感受一下挖桔梗時的心情吧。

  2.講解舞蹈特點

  朝鮮族的舞蹈被稱之“像仙鶴一樣翩翩起舞”,它的特點是幅度大,表演者的內在情緒與動作和諧一致,下面讓我們面帶著笑容,也象仙鶴一樣翩翩起舞吧。

  3.學習舞蹈動作

  提示:歌唱要求看不見呼吸,而朝鮮族的舞蹈動作與呼吸同步,動作里看得見呼吸。細心的同學能夠發現重拍在第幾拍?

  (1)劃步練習即前進后退,一腳朝前,另一腳跟上;一腳后退,另一腳也后退。

  (2)手部動作鶴步平開手朝前邁步雙手打開,朝后雙手前舉

  (3)走步配上雙手繞身體擺手

  4.教師示范,集體隨音樂學跳。

  (六)課堂小結

  朝鮮族人們豐收了桔梗,你豐收了什么?今天的音樂課我們不僅學唱了動聽的朝鮮族歌曲《桔梗謠》,還學習了優美的朝鮮族舞蹈。我感受到了你們對朝鮮族的喜愛,相信你們的心情不僅是為他們豐收桔梗而高興,還為自己又豐收了一個少數民族的歌舞而高興。讓我們隨著音樂,把你那份愉悅的心情拍著、唱著、跳著、傳遞給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吧!

【《桔梗謠》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桔梗謠》教學設計11-26

《桔梗謠》教學設計05-17

《桔梗謠》教學設計范文07-17

《桔梗謠》教學反思03-24

《桔梗謠》教學反思05-13

桔梗謠的教學反思08-30

《桔梗謠》教學反思范文03-08

《桔梗謠》優秀的教學反思05-14

《桔梗謠》教學反思4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