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則》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寓言二則》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寓言二則》教學設計范文1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點的閱讀方法。
2、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3、會復述《濫竽充數》。
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先讀懂故事,然后抓住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特點,從中概括出故事包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寓意的揭示對小學生來講是比較困難的。只要說得有道理,即使尚未概括也應肯定。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具準備:錄音、投影
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初步了解“寓言”這種文學作品的特點,理解第一則寓言。
第二課時:運用學習寓言的方法,理解第二則寓言。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理解“寓言”。
二、理解關鍵詞語,讀懂“南轅北轍”的內容。
三、找出寫人物言行的語句,概括人物的特點。
1、朋友是在什么情況下提醒坐車人的?
2、坐車人為什么不聽勸告?
3、結果怎樣?
四、朗讀課文,想想寓意。
1、跟課文錄音朗讀課文。
2、討論:坐車人錯在哪里?你從哪些詞里看出來?
教給學生理解寓言內容和寓意的方法,進行學法指導。
3、這則寓言說明了什么?自由讀課文,劃出重點詞句,填寫下表。
南轅北轍起因經過結果寓意
五、按表上所填內容,復述《南轅北轍》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回憶上節課我們學習《南轅北轍》的方法。
1、抓關鍵詞語讀懂課文內容。
2、找出寫人物言行的語句,概括人物特點。
3、朗讀課文,想想寓意。
二、運用以上方法獨立閱讀《濫竽充數》。
1、抓關鍵詞“充”,讀懂課文。
2、從課文中找出寫南郭先生行動的語句,說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3、朗讀課文,想想人們常用這個語言故事來比喻什么?
三、續寫寓言,深化教訓。
以《南郭先生出逃以后》為題,續寫《濫竽充數》。
《寓言二則》教學設計范文2
教學目的:
1、初步了解寓言這種文學形式
2、了解課文中寓言所蘊含的道理,能說出自己的理解
3、能借助注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4、學習一些常用文言實詞及虛詞
教學重點:教學目的的2、3、4
教學難點:教學目的2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方法: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自主、合作學習,教師適當指導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在熟讀的基礎上,由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合作學習,讀懂課文大意,學習文中常用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創設情境,共同探討寓言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步驟:
1、由一個寓言故事導入:
(1)學生講述狐貍和烏鴉的故事
(2)通過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3)這就是寓言:在一個短小的故事中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
(4)我國古代的寓言
2、簡介韓非及《韓非子》(投影)
3、學習《鄭人買履》:
小組合作自主學習
(1)小組成員互讀;圈出文中不明白的或自己認為重要的文言實詞和虛詞;重點字字音;小組成員互譯。教師巡視指導
附:字音:履度
詞義:欲置坐反遂無
辨析:先自度其足寧信度,無自信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何不試之以足(投影)
(2)小組間就以上內容互相提問,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
(3)找出文中能反映鄭人思想性格的語句;就寓言的內容來看,你認為鄭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4)根據課文內容,設計鄭人和賣鞋人的一段對話
(5)展示自己的設計,其他人進行評議
(6)小組討論交流:鄭人買履的故事蘊含著一個什么道理?生活中有這樣的事嗎?(投影)
4、總結:
5、作業:
(1)反復朗讀課文,能熟讀成誦
(2)展開合理想象,擴寫《鄭人買履》的故事。
教學構想
本節課的設計力圖體現新課標的三個維度的要求:
1、知識與能力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及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3)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以上三點體現在教學步驟3的(1)、(2)、(4)
2、過程與方法
對課文的內容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問,并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以上體現在教學步驟3的(1)、(2)、(4)、(5)、(6)
3、情感價值觀
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以上體現在教學步驟3的(3)、(6)
《寓言二則》教學設計范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意思。
3、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違反事物規律”及“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當”這兩則語言說明的道理。
教學重點: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于求成、違反事物規律及“做多余事反而不恰當”這兩則語言說明的理。
教學難點:能借注注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教學方法:講解、探究
教學準備:課件搜集寓言故事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你們知道的寓言故事很多,能給同學們講講嗎?最好能說出語言給你的啟示。
二、朗讀課文——奇文共賞
1、自讀:組織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句讀,讀得通順流利,并標注有疑問的地方。
2、互讀:組織學生協作組內分別輪流朗讀,并互相評讀盡可能解自讀時的疑難問題并標注互讀時產生的新的疑難問題。
3、聽讀:播放兩則語言的錄音朗讀,要求仔細聽讀,尤其注意字音和句讀。
三、疏通文意——合作釋疑。
1、小組合作,自己疏通文意。
2、各小組將不能解決的問題寫在紙上。
3、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集體釋疑
4、教師根據實際情況作必要指導
四、理解想象——配音作畫。
通過感知課文,我們對文中的人物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對作品中的故事有了一個感性的理解。那么,如何能更深入的理解人物更準確的把握股市的內涵呢?
第二課時
一、創新設計——提升理解。
續編故事:現在這個農夫懊悔不已,他發誓再也不拔苗了。到了第二年,農夫又種禾苗了。這回,他……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合編一個新的寓言故事。看誰的故事編的棒。
交流評價。
二、聯系實際——拓展延伸。
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故事呢?請大家用生動的語言敘述故事,用簡明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總結全文——揭示寓意。
本節課中你在哪些地方有收獲呢?與同桌交流,并記錄下來。
四、積累內化。
1、背誦兩則語言。
2、認讀生字,指導書寫生字。
五、實踐活動
搜集寓言故事準備開展一次寓言故事大賽。
板書
14古代寓言二則
揠苗助長畫蛇添足
將苗拔高強求速成畫完蛇能喝到酒不顧客觀實際
結果苗死反而弄糟又為蛇添足沒有喝到酒弄巧成拙
《寓言二則》教學設計范文4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聯系舊知。讓學生回憶過去所學的寓言,并說說寓言的特點。(借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2、揭題釋題。理解寓、則的意思。(寓:寄托,包含;則,篇的意思。)
二、導學《掩耳盜鈴》,揭示學法
(一)初讀課文,理解題意。
1、學生通讀全文后,找出題眼盜。
2、學生字:掩、盜,理解題目的意思。
3、總結學法:看全文,抓字眼,解題意。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根據題意,提出問題。
(1)讀了這個題目,我們應提出哪些疑問?
(2)學生討論,歸納出思考題:a為什么盜?b怎樣盜?c盜的結果怎樣?
2、邊讀邊想,理解詞句。
(1)齊讀第1自然段,學習生字:鐺、偷,聯系插圖,了解什么是鈴鐺。
(2)指名讀第2自然段,說說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a齊讀第1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明明知道什么?結合學習生字:碰,理解句式:只要就(只要,提出條件;就,表示必然出現的結果。)
b齊讀第2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是怎樣想的?這樣想對嗎?為什么?結合理解句式:如果就(如果,表示假設;就,表示有了前面的情況就會出現后面的結果。)理解1、2句間的關系。(轉折)
c齊讀第3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是怎么做的?
d齊讀第4句,回答:偷鈴鐺的人結果怎樣?聯系插圖,結合理解句式:剛就(剛,表示時間短;就,產生的結果。)
3、歸納學法:提問題,抓詞句,理解內容。
(三)再讀課文,揭示寓意。
1、齊讀全文,思考討論:a掩耳盜鈴的人可笑嗎?為什么可笑?b這則寓言諷刺了什么樣的人?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歸納學法:讀全文,析因果,揭示寓意。
(四)說話練習:用自己的話將這則寓言講出來。
三、指導學生運用學法,自學《亡羊補牢》
《寓言二則》教學設計范文5
教學目標:
1、理解寓言的藝術特色,進行初步的寓言創作指導。
2、培養學生借助已有經驗進行學習、遷移技能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讀、寫、聽、說的能力
4、培養學生的表現欲和成就欲
教學重點:學習寫作技巧,進行寓言創作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法:內引—對比—外聯
教學過程:
一、內引教學,認識寓言
[教學構想]師生共同完成《小鳥找水喝》寓言故事的創作,讓學生明了寓言的基本特點是依靠想象和聯想進行創作
1、看圖畫畫,完成故事創作
媒體展示一組圖:A、烈日飛翔圖B、小鳥想水喝圖C、見水瓶思考圖,而第四幅圖則為空白,讓學生結合前三幅圖的內容,發揮想象和聯想,想出第四幅圖的內容并以簡筆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媒體展示學生成果,對學生所畫做鼓勵性評價,讓學生上臺說自己的做畫思路,并要求學生將四幅圖連起來串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教師引導,對學生在講故事中穿插的小鳥心理活動的語句加以特別表揚,在黑板上完成板書,做第一次總結:
人物故事情節寓意如何寫?
小鳥找水喝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心理、動作
[總結語句]同學們,剛才,我們插上想象和聯想的翅膀,集體創作了一個故事《小鳥找水喝》,初步了解了寓言是依靠想象和聯想來進行創作的基本特點。下面,我們將進一步學習寓言的創作,與它做朋友。
二、對比教學,學習寓言
[教學構想]結合學生已獲得的認識,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采取他們認為可行的方法學習《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兩個故事。
1、小組學習,教師巡視,參與其中,給予適當的指導
2、檢驗小組學習效果
引導完成如下補充板書,并做第二次總結:
(人物故事情節寓意如何寫?)
赫耳墨斯、雕像者問身價人不應愛慕虛榮等語言(對話)
蚊子、獅子、蜘蛛挑戰與失算人不應被暫時的勝利沖昏頭腦等動作、心理
(人、神)萬事萬物情節簡單言此意彼想象與聯想
[總結語句]經過學習,我們知道,寓言故事里的人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神,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可以做為寓言故事里的人物,寓言故事大多情節簡單,但雖然情節簡單卻內藏寓意,那我們應如何進行寓言創作呢?一是要有豐富的想象和聯想,二是對故事中的人物的語言、動作和心理等進行描寫,藏寓意于故事中。知道了創作的辦法,讓我們來進行寓言的創作吧!
三、外聯教學,創作寓言
[教學構想]學以致用,讓學生在創作實踐中盡情展現他們的想象力,獲得成就感吧!
1、媒體出示“給題目寫寓言、給開頭寫寓言、給寓意寫寓言”等幾種不同要求的寫作題型,讓學生自主構思。
①給題目寫寓言:水滴與石頭、新龜兔賽跑、粉筆與黑板的對話等
②給開頭寫寓言:老虎回家之后……樹干對樹葉說:“……”等
③給寓意寫寓言:告誡人們要保護環境、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等
④自主創意寫寓言:自擬題目,自找寓意進行創作
2、進行講故事比賽
將學生分為男女生兩組進行上臺講故事比賽,教師給予及時地表揚并適時做第三次總結。
3、第三次總結
師生互評:可結合講故事情況展開互評,也可讓學生說學習本課之后的心得體會。
鞏固教學:在下課前布置課后創作題目(書后第二題),及時把學生對寓言的學習延伸到課外。
【《寓言二則》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
列子二則導學案課件反思板書教學設計04-20
《伊索寓言》課件設計05-18
教學設計范文03-03
《伊索寓言》讀后感范文精選03-16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8篇02-15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5篇01-04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總四篇02-20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四篇02-19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錦8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