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留給誰》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財產留給誰》教學設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生在案例的分析過程中,歸納出遺產的三個條件,進而分辨出哪些屬于遺產;列舉法定繼承人的范圍;闡明法定繼承順序和未成年人的繼承權;識別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兩種繼承權的實現方式;運用法律實現自己的繼承權,為以后合法繼承奠定基礎。
2、能力目標
以遺產繼承案為線索,通過情景案例分析、討論等方法,能夠聯系遺產方面的法律條文,靈活運用到案例中進行對具體情境的客觀分析。
3、情態與價值
通過對兩個案例的交流討論,在面對社會復雜多樣的價值觀的同時,形成正確的遺產繼承觀,認同在遺產繼承中既要尊重權利、尊重法律,同時又要堅持互諒互讓、和睦團結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意識到在面對先輩的遺產時不能只看到物質上的財富,還要繼承前輩無形的精神財富,形成通過自身努力創造財富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繼承權的實現方式。
教學難點:遺產繼承要互諒互讓、和睦團結。
三、教學策略
小組交流探究、情境分析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視頻1:喜從天降
提問:是什么事讓胡一統這么高興?
過渡:接下來就讓我們圍繞遺產話題進入今天的學習。
板書:財產留給誰
過渡:能夠繼承遺產對于有些人來講是天大的好事,但是對有些人來講卻是煩惱的根源。
(遺產對于有些人來說是喜,但對有些人來講卻是憂。)
出示材料1:遺產風波
過渡:侯耀文留下了多少遺產?
出示材料2:侯耀文的財產
提問:
①哪些是侯耀文的個人合法財產?
②這些財產可以稱為遺產嗎?
遺產的條件: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必須是合法的財產。
(二)繼承的方式
出示材料3:遺產怎么分?
提問:你覺得侯耀文的遺產應該分給誰?
引導學生思考回答,結合課本77頁第一段,了解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即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順序: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作為未成年人的妞妞,繼承權該如何行使呢?
引導學生思考回答,并結合課本77頁相關鏈接,了解未成年人的繼承權行使問題,即由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
遺產怎么分合適?
引導學生簡單討論。
引導學生看課本第78頁相關鏈接,了解遺產分配原則。
分配原則:平均原則、協商原則、照顧原則、權利義務原則
小結: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又由法律直接規定遺產份額分配原則的繼承方式,稱為法定繼承。
過渡:除了法定繼承還有什么繼承方式?
材料4:沈殿霞遺囑繼承案
提問:
①沈殿霞遺產能夠順利繼承的原因是什么?相對于法定繼承有什么特點(區別)?
引導學生思考回答,初步感知遺囑繼承的優越性,進一步引導學生看課本78頁最后一段,了解遺囑繼承。
② 捐錢給基金會,屬于遺囑繼承嗎?
總結歸納:遺囑繼承是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遺囑,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方式,其優于法定繼承。遺贈是公民將自己的財產不留給親屬,而贈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補充:遺囑繼承需要滿足的條件。
(三)面對爭議
提問:
①繼承權發生爭議時,我們該怎么解決呢?
②除了對簿公堂還有沒有其他的`解決辦法?為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找出其他的解決辦法:即協商處理,和解收場。
繼承法第十五條規定:“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最終,侯耀文遺產案在協商互諒的氣氛下得到了圓滿落幕。
播放視頻:侯耀文遺產案結局
過渡:接下來讓我們回頭看一下胡一統有沒有繼承他七叔的遺產。
播放視頻:無言的遺產
提問:你能從視頻中找出幾種繼承方式?胡三柱為什么這樣做?
引導學生運用之前學到的法律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同時換位思考體會和理解精神財富更寶貴于物質財富。
過渡:很多成功人士已經意識到了這點:巴菲特,陳光標。
引導學生認識到先輩留給我們的財富不僅僅是物質層面,因為物質財富總有消耗完的一天;更寶貴的是精神上的財富,才能令我們終身受益。只有繼承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創造更輝煌的未來。
小結:財產有價,親情無價。我們要學會彼此尊重、互諒互讓、和睦團結;我們在繼承前輩物質財富的同時,更要珍惜精神上的財富,學會自力更生。
本課知識梳理:最后讓我們一起結合板書內容,梳理本節課主要知識。(請同學課后結合板書歸納本課內容。)
最后請同學們結合本課內容將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三個面對”
小結:當繼承權受到侵犯時,我們既要嚴格遵循法律的規定,又要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五、板書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值得保持和提升的方面:選用的教學資料貼近學生生活,問題設置精煉、層次感和針對性強,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引導到位,能夠通過引導讓學生在情感道德價值觀層面得到提升;備課過程仔細到位,并結合學情對教材進行了合理的重組,教學過程順暢、自然,課堂小組活動設置合理到位,學生參與度高,學習效果完成度高;每個環節的反思及時到位,根據學生情況能夠及時調整問題的設問方式,幫助和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點和提升情感體悟。
需要改進和注意的方面:在學生回答問題后,對學生的激勵和鼓勵不夠,在每個教學環節后的反思階段不要讓學生“讀一下”,而是讓學生“小結一下”;在小組活動模式進行中,教師要再大膽一些,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不要怕有“負面”的回答,用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方式達到教學目標。
通過這次的展示課,讓我在備課、講課、聽評課和反思的過程中得到了豐富的收獲和長足的進步。同時也總結和歸納出了三條教學經驗:根植“三標”──課標、教材、學情;吸納資源、邏輯把控、設置問題層級明確;注意積累、提升素養,教學達成三度──廣、深、高。
【《財產留給誰》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柳永 蝶戀花 寫給誰11-14
柳永蝶戀花寫給誰11-12
教學設計范文03-03
真正的愛給誰散文02-05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11-13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11-04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2-25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0-29
花傘借給誰英語作文03-26
蘑菇該獎給誰英語作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