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活化石》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活化石》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語文《活化石》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朗讀課文,知道講了哪幾種活化石,我們要好好保護它。
3、培養愛自然、愛科學的情操。
教學重、難點:
知道并了解保護活化石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大家知道恐龍嗎?是怎么知道的?讓學生說一說,對學生地回答適時評價。然后用ppt分別出示圖片一、圖片二圖片三和圖片四,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化石。恐龍是生活在很多年前的一種動物,我們現在只能通過化石來認識它!那么,“活化石”又是什么呢?就讓我們來看課文吧!
二、板書課題《活化石》,引入新課。
三、引導學習課文。
1、自由讀第1自然段。
(1)化石一般存放在哪兒?(博物館)
(2)化石可以用來干什么?(通過化石,我們可以看到億萬年前的動植物) 教師講解化石,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了解化石存放的地點、
2、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導朗讀。
(2)看圖,了解銀杏樹的樣子。
(3)讀了這段后,你知道了關于銀杏的哪些知識? (銀杏樹已生活了幾億年,一片片葉子像一把把扇子,生長得很慢。)
3、自學第3自然段。
(1)自由讀第3自然段。
(2)你知道了哪些有關熊貓的知識。 (熊貓生活在許多年前,它愛吃竹子,它的祖先卻以食肉為生。)
(3)指導朗讀。
(4)放課件大熊貓的圖片,給學生欣賞。
提問:同學們已經看完了大熊貓,有什么想說的嗎?
提問:你真會觀察!每只大熊貓的樣子都不一樣,你能說說嗎?
出示句式:大熊貓的樣子可愛極了。它的身子( ),四條腿( ),一雙大眼睛( )。
4、學習第4自然段。
(1)齊讀第4自然段。
(2)對照插圖,了解中華鱘的樣子。
(3)你能說說中華鱘的有關特征嗎? (中華鱘生活在一億多年前,生活在江河里,身披大片硬鱗,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嘴巴又尖又長,現在已非常稀有了。)
5、學習第5自然段。
(1)齊讀。
(2)明白這段的作用。 (總結全文,井點出主旨:好好保護它們。)
四、朗讀全文,總結全文。
1、邊看課件圖片,邊說說這三種活化石的有關特征。
2、讀了全文,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3、創造性地演讀課文 師示范表演(銀杏樹的自述)
五、練習:
1、句式練習:科學家把( )、( )和( )叫做活化石。 ( )、( )和( )被科學家叫做活化石。
2、讀讀寫寫:一片片葉子 一把把扇子 一塊塊—— 一條條—— 一棵棵—— 一只只
二年級語文《活化石》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動物意識。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設計思路
學生對化石的知識了解不多,但是對大熊貓比較熟悉。這篇教學設計,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在進一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的同時,呼喚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生物的意識。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走出教室,走出校園,查閱有關古生物資料,擴展自己的視野,培養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識字、閱讀,讓學生合作學習、互相交流、探究發現,引發他們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欲望。
課前準備
1、 做課件和頭飾。
2、 制作各種生物形狀的生字卡片。
3、 師生一起搜集有關古生物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 播放課件,激趣導入 。
1、 出示課件,向學生介紹一點古代生物的知識,然后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 板書:化石。你見過化石嗎?在哪里見過?它是什么樣子的?(師簡述化石)
3、 板書: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學們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 邊讀邊圈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認讀,如借助拼音認讀,向老師和同學請教等。
2、 指名讀課文。讀后師生共同評議。
3、 教師有重點地領讀重點句子,相機給予指導。
4、 輪讀,讓五位學生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5、 選讀,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
6、 組內分工讀,互聽互評。讀后說說:課文介紹了哪幾種活化石?
三、 識記生字。
1、 課件出示生字詞,請小老師領讀。
bó zhēnxī sūn jué ròu xún shǐ 1ín
博物館 珍稀 公孫樹 滅絕 食肉 中華鱘 歷史 硬鱗
hé quēfá
核桃 缺乏
2、出示生物形狀的生字卡片。
3、游戲:識字擂臺賽。
引導學生認讀生字,并交流記字方法。
出示11個生字,舉行識字擂臺賽,選出擂主。
四、 指導寫字。
1、 課件出示要寫的字,學生認讀,交流記字方法。
2、 觀察規律,指導書寫。
(1) 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化代孫植應該怎樣寫?
(2) 寫滅克應該注意什么?
(3) 指導書寫歷和史中的豎撇。
4、 組內推選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五、 布置作業 。
把課外找到的`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做成卡片,寫上說明,準備在下節課向大家介紹。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 抽讀生字卡片。
2、 游戲:識字采果。
出示一棵銀杏樹,樹上結滿了果子,果子上寫了生字。認對一個字,采下一個果子。
二、質疑解疑。
1、 自由朗讀課文,讀后想一想:你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來在小組內討論。
2、 集體反饋,師生共同討論。
三 、整體感知
1、播放課件,在優美、活潑的音樂聲中,一棵枝葉茂密的銀杏樹出現在屏幕上,隨之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1)學生自由讀。再指名讀,師生共同評議。
(2)說說你知道了什么?(集體交流:介紹銀杏樹的奇特、可愛和生存年代的久遠。)
(3)如果這棵銀杏樹出現在你的面前,你想對它說什么?
2、學生任選第三或第四自然段分組自學(步驟同上)
3、每一組推選一名代表上臺交流。
(1)播放課件:在愉快的音樂聲中,一只大熊貓正在竹林里香甜地吃著竹子。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內容。學生邊看課件邊介紹大熊貓。
(2)播放課件:在歡快的樂曲聲中,一尾中華鱘愜意地在江河里游動。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內容。學生邊看邊介紹中華鱘
四、情境說話
假如你是活化石銀杏樹或大熊貓、中華鱘,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好嗎?(先組內練習自我介紹,再戴頭飾到臺上作自我介紹。介紹完畢,師生共同評議)
五、教師小結:
這篇課文介紹了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知道了這三種古生物的樣子的奇特、可愛和生存年代的久遠,并知道了他們都是活化石。如今,這些古生物已經越來越少,讓我們撅起手來保護它們吧!
六、課后練習
1、出示課后讀讀寫寫習題,全班練讀練寫。
2、擴展練習
一本本 一座座 一朵朵 一雙雙 一位位
七、作業 展示
拿出上節課的作業 向大家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內容不限制,可以是本課介紹的三種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是學生喜歡的其他動植物。)
【二年級語文《活化石》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活化石教學設計14篇04-22
《活化石》教學反思(15篇)03-30
活化石的語文課件05-17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2-18
語文老師課堂知識教學設計范文01-05
《企鵝爸爸》語文教學設計范文04-27
語文小組課件的教學設計范文12-27
二年級語文《雪孩子》教學設計01-06
二年級語文《筍芽兒》教學設計04-07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