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教學設計(通用3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的教學設計(通用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春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
2、通過品味語言體會文中蘊含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作者。
二、整體感知: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要求:標出生字詞;感受春天之美。
2、掃除文字障礙。(多媒體出示字詞。找學生讀,齊讀,寫生僻字)
三、學習課文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完成目標一。
1、“春”美在什么地方?
我們都認為春天是最美的季節。那么朱自清先生認為“春”美在哪些地方呢?請結合文中的語句來說一下。(多媒體顯示:朱自清喜歡“春”,因為“春”美在。)
2、學生可能回答:
(1)“春”美在嫩綠的,軟綿綿的草。
春草是歷代文人爭相歌詠的對象,你還知道哪些寫春草的詩句?如: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寫出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
小結:同樣是寫春草,卻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著筆。這也啟示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多角度構思。
(2)“春”美在萬紫千紅的花。花的特點:花朵多,花色艷,花味甜。
(3)“春”美在溫暖的楊柳風。風的特點:和煦、芳香、悅耳。
“春風”與林斤瀾的《春風》對比閱讀,學生能說出二者的不同特點即可。
多媒體顯示:“一夜之間,春風來了。忽然從塞外的蒼蒼草原,莽莽沙漠,滾滾而來。從關外撲過山頭,漫過山梁,插山溝,灌山口,嗚嗚吹號,哄哄呼嘯,飛沙走石,撲在窗戶上,撒拉撤拉,撲在人臉上,如無數的針扎。”林斤瀾《春風》
同樣是寫春風,朱自清筆下的春風和林斤瀾筆下的春風有什么不同呢?
朱自清筆下的春風是柔柔的、清新的、悅耳的;“象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林斤瀾筆下的春風則充滿力度,充滿豪邁之情。“如無數的針扎”。
(4)“春”美在細密的春雨。
“春雨”與《春夜喜雨》對比閱讀:
多媒體顯示:杜甫《春夜喜雨》詩。
杜甫詩中的春雨和朱自清的“春雨”特點一樣嗎?
都是伴隨和風而來,突出春雨的細的特點。杜甫詩中的春雨是無聲的,朱自清的“春雨”是密、亮、綿長的。
(5)“春”美在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人們。
3、小結:中國散文學會會長林非在《現代六十家散文札記》中說:“朱自清的成功之處是,善于通過精確地觀察,細膩地抒寫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朱自清以詩的筆調,描繪了我國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使我們陶醉在美麗的春光中。(板書:美在景物)
四、通過品味語言體會文中蘊含的情感,完成目標二。
1、品味語言:《春》美在什么地方?(邊品味語言邊指導朗讀)
朱自清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筆給我們展示了春天的躍動的活力與生命的靈氣,你最喜歡文中的哪些描寫?請抓住關鍵的字、詞、句,說說喜歡的原因。
(多媒體顯示:我喜歡《春》,因為《春》美在)
預設以下賞析的點:
(1)把“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換為“小草一下子從土里生出來”,或把“鉆“換成“長”、“拱”,體會其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2)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鬧”字渲染了怎樣的境界?
(3)寫野花用了什么手法?為何那么傳神?
(4)“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三個比喻的表達效果。
“密密地斜織著”中的“斜”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中“薄煙”一詞,“綠得發亮”及“青得逼你的眼”的“逼”的表達效果。
春的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學習欣賞感悟,感受作者的審美情感。
2、學習抓住景物特征有層次地寫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擬人、引用等修辭手法。
3、感悟作者充滿詩情畫意和音樂之美的語言,領悟對春天的熱愛、贊美之情。
學習重點、難點
1、學習抓住景物特征有層次寫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擬人、引用等修辭手法。
2、學習用充滿詩情畫意和音樂之美的語言,表達出對春天的熱愛、贊美之情。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當秋風蕭瑟的時候,當大雪紛飛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在心中渴望春天。因為春天帶給人溫暖,帶給人希望,帶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的時候,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詩作文。(引導學生背誦有關春天的古詩。)今天我們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課題)。明確目標。
一、讀春
1、聽一聽:聽老師范讀課文,整體感知,在聽的時候圈點勾畫生字詞。
2、讀一讀:有感情地朗讀,讀得熱情洋溢,有滋有味,有情有境。
3、記一記:每學習一篇課文,我們首先都要積累一些新詞。在聽讀中,你圈點勾畫了哪些生字詞?你為什么覺得它們重要?
4、想一想:《春》中描寫了春天的哪幾種代表性的事物?文章依次描寫了哪幾幅圖畫?請用簡明的語言加以概括。
描寫了春天的代表性事物:山、水、日、草、花、風、雨;依次描繪了五幅圖畫: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二、品春
1、尋美句:
《春》中有不少句子同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修辭手法,請你找出一兩個例子,并且談談這些句子的妙處。
示例:“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運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表現春花的絢麗多彩,不僅使色彩更鮮明,而且激起讀者豐富的想象。
2、賞妙筆:
再次走進文章,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邊讀邊找出三至五個你認為精彩的比喻句和擬人句,品味它們的表達效果。先獨立思考,然后與組員交流,分享發現的快樂。
形式:我認為第X段的X句子寫得很美(或很精彩),因為這句話用X(修辭;表達方式;或抓住哪幾個詞),寫出了XXXX。
美句推薦朗讀:(同學推薦朗讀,并說理由,教師點撥)
示例:
我推薦: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疊用“盼望”足見急切,借“東風報訊”滿懷喜悅。讀的`時候要用活潑清新的語調。
我推薦:山朗潤起不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三個動詞排比用,寫春在山頭,春在水邊,春陽溫暖。三個動詞要重讀。
我推薦:第三段,寫出了春草的新、力、柔的特點;尤其是“鉆”字和幾個疊詞用得妙。要讀得輕、柔,仿佛陶醉其中。
我推薦:描寫春花的那一段。寫出了春花爭艷的熱鬧場面。還用了不少擬人和比喻的修辭,特別喜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不僅寫出了野花的多,還寫出了花的光亮,仿佛看到它那輕盈的姿態。要讀得稍快,讓人產生遐想。
我推薦:描寫春風的那段。通過觸覺、嗅覺、聽覺寫出了春風和煦清新的特點。要讀得慢而柔,仿佛在感受春風一般。
我推薦:描寫春雨的段。這一段寫出春雨的特征,用幾個比喻寫出了雨的多、細、密。
我推薦:第⑦段。這段由對景的描寫轉到了對人的描寫,寫男女老少在春天的活動,表現出了人們的精神狀態。要讀得有激情,讀出力量來。
我推薦:最后三句:用三個比喻,詮釋出春天的特點:新、美、力。讀的時候要讀出贊美之情。
3、品好詞:
體會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表現力。
⑴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⑵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
⑶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
學生品味,明確:
⑴“偷偷地”和“鉆”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態,表現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⑵“鬧”字不僅有嗡嗡的聲響,而且呈現出一派喧囂沸騰的熱鬧景象。
⑶“賣弄”貶詞褒用,用擬人手法形象地描繪出鳥兒盡情歌唱的情態,表現了鳥兒躍動的活力和生命的靈氣。
三、悟春
1、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的特點,細致入微地描繪了五幅動人的春之圖。請你根據這五幅圖細心體會,說說它們各自的特色。
2、課文開頭連用兩個“盼望著”,表達了一種怎樣的心情?急切。
3、朗讀“迎春圖”。思考:文章怎樣描寫“迎春圖”的?由景及人,春到人歡,與開頭呼應。
4.朗讀末尾三段。學生質疑,然后老師提問。
(1)作者為什么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呢?
(2)為什么又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呢?“花枝招展”這個詞怎樣解釋?
(3)為什么又把春天比作“健壯的青年”呢?
明確:這三個比喻句貼切而富于表現力,它從三個角度形象地反映春天剛到人間的“新”的特性;又漂亮,又活潑的“美”的特性;有力量有指望的“力”的特性。它把難以比擬的春之活力活靈活現地寫出來了,深化了主題。
四、描春
1、通過研讀《春》,你對“如何使景物描寫更加形象生動”,有了哪些認識、收獲?學生自己談談,不要求統一答案,能自學一點方法即可。
2、寫一寫:仿寫文末寫“春天”的三個比喻句寫“秋天”,突出秋天的特點。寫完后小組交流展示,看誰寫得最生動。
春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欣賞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感受春天的思想感情。
2、學習細致地觀察景物,描寫景物。
教具:多媒體設備。
課程安排:
一、導課
1、讓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描寫春天的語句,旨在讓學生重視課外積累。
2、點擊鼠標,出現課文標題及背景圖片;這樣圖文并茂以集中學生的注音力。
二、進行新課
1、點擊鼠標,交代學習目標,目的是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帶著任務去學習,目的性明確。
2、放錄音,欣賞課文,教師提示學生注意以下幾點。
①注意朗讀著的請調,語速,重音,停頓,學習朗讀技巧。
②注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聽完課文后,點擊鼠標,組織學生討論下面題目。
①依據作者對春天的感情將課文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用一個字概括。
②哪一部分是課文的主體,分別描繪了幾幅圖畫,分別用一個字概括。
③第三部分作者把春天化作什么,用一個字概括其含義。
通過上述題目的討論,讓學生把握課文結構,主要內容,訓練其歸納概括能力。
4、討論后,學生發言,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進行概括小結一點擊鼠標出現下面內容。這樣,課文的主要內容,結構簡潔明了,學生易于接受。
5、學生對照課文,屏幕進行理解鞏固,切實把握課文內容。
6、點擊鼠標進入各抒己見環節:你最喜歡哪一幅圖畫哪些句子寫得好哪個詞語用得好好在哪里這樣的開放性訓練,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他們自己學習,培養其鑒賞能力。
7、學生談出自己的看法,教師予以肯定,鼓勵,點擊鼠標進行歸納點撥,告訴學生進行景物描寫的方法技能,通過教師的小結,讓學生明白一切景語皆情語的道理。
畫面內容如下:
細致觀察,抓住特征;風,輕草,軟,嫩,綠蜜蜂,鬧。
調動多種感覺器官;聽,嗅,視,觸。
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擬人,比喻,排比,反復。
采用多種描寫手段相結合,動,靜虛,實粗,細明,暗。
按照一走順序進行:遠,近高,低總,分。
運用富有表現力的詞語;鉆,鬧,撫摸,醞釀,婉轉,舒活,抖擻。
8、拓展:點擊鼠標,我們棲霞的春天與作者筆下的江南春天有哪些不同,此舉在于讓學生注意觀察,能夠從比較中找出事物的特點,培養學生對家鄉熱愛的感情。
三、課堂練習
學生背誦出己喜歡的句段,以豐富自己的積累筆記。
四、作業
運用本課所學景物描寫的方法進行下列寫作練習:春草嫩綠夏草青,秋草枯草冬草盡。
要求:
1、任選一種進行描寫。
2、字數在100字左右。
【春的教學設計(通用3篇)】相關文章:
春的教學設計04-03
《春的消息》教學設計01-02
《春的消息》教學設計01-02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07-29
春的教學設計15篇04-03
朱自清春的教學設計范文09-25
《江南春》教學設計02-22
《春》初一教學設計01-05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14篇02-15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6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