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飄香》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花瓣飄香》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花瓣飄香》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基礎性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結合課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紅艷艷”等詞語。
3、培養學生敬愛父母的美德,陶冶高尚的情操。
提高性目標:
4、抓住關鍵詞通過充分地朗讀,體會小女孩真摯、純樸的親情。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紅艷艷"等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懂得為什么說小女孩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體會小女孩的一片愛心。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塊一:
(一)教學內容:1、7自然段
(二)完成目標:感受月季花的美麗。
(三)教學過程:
1、出示課題,指名讀,讀完說說自己讀課題時腦海中出現了什么畫面。
2、欣賞月季花圖片,引導學生用詞語、詩句去說出月季花的美麗。
3、出示課文1、7自然段,指導讀好句子,再次感受花的美麗。
4、花是如此美麗,如果此刻花就在你的面前,你真想怎樣?
5、教師點評學生的`做法,指導朗讀:真是個懂事的孩子。
二、板塊二:
(一)教學內容:第2自然段
(二)完成目標:體會小女孩對月季花的喜愛。
(三)教學過程:
1、出示第2自然段,指名讀,說說這段話中小女孩在干什么?
2、指導書寫生字“摘”。
3、找出文中描寫“摘”的動作的詞語。
4、將表示動作的4個詞語放到句子中去讀一讀,邊讀邊想象摘花的情景。
5、師生對話:怎樣小心地摘,為什么要這樣去捧,從而感受女孩對花的喜愛。5、6、朗讀指導:抓住表示動作的詞語,讀出對花的喜愛。
出示文中生字詞,觀察觀察,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三、板塊三:
(一)教學內容:課文3、4、5自然段
(二)完成目標:理解詞語:惶恐、不知所措;進一步體會女孩對花的喜愛
(三)教學過程:
1、設疑:女孩如此愛花,卻又在摘花瓣,你有什么疑問?(為什么要摘花?為什么要摘一片花瓣?)
2、自讀3—5自然段,說說從中讀懂了什么?
3、在文中找到描寫花美的句子,再次指導朗讀,體會花的美麗。
4、抓住“不好意思”、“舍不得”讀出女孩的內心。
5、理解詞語:“惶恐”、“不知所措”。
6、朗讀指導3—5自然段。
四、板塊四:
(一)教學內容:6—9自然段
(二)完成目標:體會出女孩對媽媽的愛和聽爸爸的話
(三)教學過程:
1、設疑:女孩如此愛花,為什么要摘花?
2、自讀本板塊內容,讀懂問題。
3、師生對話:
(1)女孩為什么要摘花?
(2)媽媽收到花瓣,心里高興了,會怎么說?
(3)聽到媽媽的話,女孩會怎么說?
(4)你認為這是一個怎樣的女孩?
4、女孩的爸爸呢?提到爸爸,女孩的眼眶里閃動著淚花,這是為什么?
5、出示課件,指導說話。
6、師生交流,小結:這淚花是思念的淚花,是自豪的淚花,是幸福的淚花,女孩是個聽話的孩子,是個關心媽媽的孩子,是個懂事的孩子。
五、板塊五:
(一)教學內容:11自然段
(二)完成目標:受到愛的教育
(三)教學過程:
1、出示11自然段,齊讀。
2、寫話訓練:填好卡片,一張送給女孩的媽媽,一張送給自己的媽媽。
3、欣賞詩歌:花瓣飄香,升華情感。
四、作業設計:
基礎性作業
1、連一連
飛快地 摘下
輕輕地 望著
惶恐地 穿過
小心地 問道
2、我把花送給小女孩時,我們會說些什么?我把花放在我母親的陽臺上時,我們又會說些什么呢?選擇一個情景展開想象,寫一段話。注意寫出人物當時的神情、動作等。
提高性作業:
3、選擇自己喜歡的感恩父母的文章,讀一讀,和同學交流。
《花瓣飄香》的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通過精讀課文,體會文中蘊涵的深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演課本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在作者的家門口有一叢月季,上面開滿了紅艷艷的花朵,十分美麗。可是有一天清晨,作者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板書:我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板書:小女孩
2、出示第二自然段
3、自讀:你從小女孩采花的動作中體會到了什么?
摘花很小心(小心地
雙手捧者)
心里急(飛快地
穿過
跑)
師相機指導朗讀
4、再讀讀這段話,你看到這個小女孩的行為,你會產生什么疑問?
(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
過渡:作者跟我們一樣,也產生了疑問,你們想不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機會終于來了。幾天后的一個清晨,小女孩又來了,作者便把她叫住了。
三、學習第三至十自然段
1、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應該問她?現在你們來做作者,老師來做小女孩,你們來文問看,看看能不能問出你們想知道的答案。
2、學生問,師答(語氣不好的不回答,語氣好的回答。引導學生用溫和的.語氣來說。)
3、看看作者是怎樣來問的?
出示410自然段
4、為什么作者用這樣的語氣?
(發現小女孩已經不知所措了,為了消除她的惶恐)
5、同桌試試這樣的語氣,是不是更能讓人接近。
6、指名讀,分角色讀
7、通過詢問,作者不僅解開了心中的疑團,而且還知道小女孩是個懂事的孩子。你有沒有體會到?你從哪里體會出來的?自由讀410自然段,思考
8、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9、過渡:小女孩的媽媽生病了,為了讓媽媽高興她想到用漂亮有芳香的花瓣來送給媽媽。如果是你,你會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媽媽嗎?為什么?
10、如果是你,你會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媽媽嗎?為什么?
11、下面我們來聽首歌,在歌聲中希望大家閉上眼睛靜靜地想想你的媽媽、爸爸為你操勞的情景。
12、聽歌曲《媽媽的吻》
13、你有沒有看見往日你爸媽為你操勞的場面,誰來說說?
14、我們再來讀一下對話,看看你是否會有一些新的感覺。
學生練讀、指名讀、分角色讀
15、讀得真感人啊!如果把這個場面拍成電影一定很感人,愿意做小演員把這個場面演出來嗎?現在請你找到你的好朋友,把這個場面演出來。(要求:熟讀對話,練好對白)
板書:用心、用情
16、指名表演
17、總結:其實小姑娘送的不只是花瓣而是一份孝心。
板書:孝心
四、學習第11自然段
1、師范讀11自然段
2、你是作者,你知道自己為什么這樣做嗎?(受了感動,激發了孝心)
板書:買花
3、齊讀
4、如果你是作者,送花時你會對小女孩說些什么?
如果你是作者的母親,你看見了月季花,你又會說些什么?
五、總結全文
1、雖然我們手中沒花瓣,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片花瓣,那就是我們的孝心,希望我們能用我們的心,讓爸爸媽媽每天都能聞到淡淡的清香。
2、現在讓我們聽完歌曲《媽媽的吻》在歌聲中為爸爸媽媽送上一份祝福。
(閉上眼睛,雙手握十靠額頭。)
《花瓣飄香》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⒈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⒉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⒊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從小敬愛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學流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出示課題,書寫課題并質疑
1. 實物展示、引題,指導學生書寫課題(《花瓣飄香》)并了解課前學生已讀過幾遍書。讀好課題(突出花瓣美、香)。
2. 生質疑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課文。(要求:看清字形、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自己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解決),師巡視。
2.檢查自學生字詞情況。 板書:“措、惶” 引出詞“不知所措”和“惶恐”。
3.師逐段指名朗讀,讀后學生評議。
4.師范讀。
5. 生再讀全文。想想課文講了誰和誰,寫了一件什么事?板書:我、小女孩
三、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⑴你覺得這叢月季怎么樣?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引導看圖體會“紅艷艷”。
⑵誰會讀這一自然段?(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2、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齊讀第二自然段,板書:摘花瓣)
讀這一自然段時,你注意到哪些詞?在這些詞下面加上著重號,自己先練習怎么讀好它。師相機指導書寫生字俯、摘、捧。
⑵想一想:從這幾個詞語中你的頭腦中會看出小女孩對花怎樣?指名讀。
⑶表演讀第二自然段。
⑷有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四、描紅“俯、摘、捧、措、惶、恐”
五、作業:熟讀課文。
第 二 課 時
一、復習生字詞。
二、重點品賞,深入感悟(精讀3—11自然段)
過渡:小女孩為什么摘花瓣?課文中的我同樣產生了這樣的疑問,因此幾天后的一個清晨,我又見到了那個小女孩摘花瓣時叫住了她。
1. 指名讀第3自然段
聯系上下文猜,理解“不知所措,惶恐”
在意思不變的情況下,用自己的話可以怎么寫?比較原文,滲透寫作方法指導(書面語與口語之分,如何寫得有文采)
幾天后的一個清晨,我又見到了那個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著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著我。
幾天后的一個清晨,我又見到了那個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著花瓣,有些( ),( )地望著我。
再讀體會,聯系上下文想一想,當時小姑娘的心情怎樣?你覺得她是個怎樣的孩子引出“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從那里可以看出來?
學生默讀課文3—10自然段,畫有關的句子,匯報時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2.學生按小組分角色朗讀,讀后引導學生在語氣上進行評議。
⑴輕輕的問說明我并沒有責備小女孩,只有感到不明白,想弄清楚原因。
⑵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說說明小女孩只摘了花瓣,自己也覺得做得不對。
⑶小女孩眼眶里閃動著淚花說明小女孩想到媽媽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邊,心里感到難受。
⑷匯報檢查分角色朗讀情況。
3.讀了對話說說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動。(板書:讓媽媽高興)引導學生體會小女孩既愛花又愛媽媽的一顆金子一樣的孩子嗎?(懂事的好孩子)
4.小女孩摘花瓣送給生病的媽媽,這件事不但深深地感動了同學們,也深深打動了我。從文中什么地方看出來?
⑴齊讀第11自然段。
⑵引導學生體會“我買了一盆月季花送給小女孩。
我把另一盆月季花放在母親的陽臺上。”
(小女孩的愛心深深地打動了我,從開始的不解到買花送花是被愛心打動的具體表現)
(板書:不解 買花 送花)
⑶有感情地朗讀第11自然段。
⑷口語交際(表演):我買了一盆月季花送給小女孩,把另一盆月季花放在母親的陽臺上她們會說些什么呢?
7. 拓展延伸,深化主旨
精讀之后,讓學生重新審視課題,抓住題眼,加強對“飄香”象征意義的理解。提供補充閱讀材料。《給,永 遠 比 拿 愉 快》
三、總結全文
1、討論:與小女孩比一比,你平時是怎樣愛媽媽的?
2、教師總結:
小女孩的媽媽生病了,爸爸又不在家,作為一個小女孩,她能為媽媽做些什么呢?她只能用她一顆金子般的愛心去安慰媽媽。多么懂事、多么可愛的小女孩呀!
四、寫字指導。(略)
【《花瓣飄香》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相關文章:
《花瓣飄香》教學設計04-20
花瓣飄香教學反思05-14
花瓣飄香教學反思05-14
花瓣飄香的說課稿【精選】03-25
花瓣飄香教學反思15篇04-21
花瓣飄香教學反思15篇04-21
《我為你驕傲》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03-25
課文翠鳥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03-24
花瓣的剪紙步驟04-21
《登高》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