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連加》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13 19:26:0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連加》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連加》教學設計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連加》教學設計范文

  《連加》教學設計1

  一、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所包含的知識點與其他類似知識點的關系

  《連加》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65頁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熟練掌握10以內的兩個數相加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中將連加和連減放在一頁中,本著一課一得的理念,將這一頁內容分為兩節課進行教學,學好本節課,不僅可以鞏固前面學過的10以內兩個數相加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加深對加法意義的理解,還將為下一節課“連減”以及以后四則混合運算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材編排的意圖

  連加和連減是第五單元的難點內容。為了幫助學生順利掌握連加的計算順序,并克服因為看不見第一步計算的得數而容易算錯的計算障礙,教材在例題的編排上采取了兩項措施:一是在連加計算前各安排了一幅生動的插圖,用小雞走來的過程生動地反映出連加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二是教材在算式中用線標明計算順序,并注上第一步算出的得數,以此把第一步計算的結果變成看得見的數,從而讓學生克服因記不住第一步計算的結果而無法連續計算的障礙。不過要注意,教材中的這種注明,只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計算順序而采取的特殊措施,學生計算時不要求這樣注明。

  (三)對于這部分知識點具體的理解

  通過教導學生知道連加的含義,掌握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來實現學生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計算連加的式題,掌握連加的運算順序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來達成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自學和評議,培養學生探索的精神,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與信心。以此達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對于連加這部分內容,我講課的時候會注重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圖意,理解連加的含義和掌握運算順序這兩點。

  (四)課后練習與教材內容的'關系

  65也的做一做的目的在于鞏固連加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練習十四的第1題是讓學生初步理解一步計算和兩步計算之間的聯系,掌握連加的計算順序,從而更好地感受連加計算的形成過程

  二、目標設計背景

  (一)學生的知識基礎水平

  學生在學習這個知識前已經熟知加減法的含義,對10以內數的加減口算也比較熟練。

  而且學生具有“添上、再添上”與“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經驗,所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并不困難。但是本節安排的三個數之間的運算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它與兩個數運算不同,學生進行計算時需要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問題。對此,在設計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點,盡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理解算式本身的含義,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道理。

  (二)課標要求

  這部分內容體現了新課標提出的“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這一理念。符合學生的實際。

  這次的教學活動設計的符合“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理念。

  通過學習這節課,學生們要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能準確的進行運算,增強學生們的數感,著重培養的是孩子們的運算能力,并通過自學和評議等手段,提升學生的成就感,使學生對于數學有一個積極的情感態度。

  (三)教材所提供的目標設計依據

  連加的編排充分利用了直觀圖,通過生動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連加的意義及其計算方法。盡管如此,由于一年級兒童受年齡特點的限制,這部分內容仍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三、目標達成策略和方法

  (一)老師的教

  本節課我主要采用“四個一”的教學模式,以多媒體教學為輔,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討論交流的方式,采用競賽的形式,激勵學生不斷討論,不斷更正,去獲得新的知識。

  (二)學生的學

  為了更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我盡量多的給學生提供說的機會,通過“看一看”、“做一做”、“議一議”、“練一練”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獨立思考、互相討論、合作交流中共同發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重點目標達成的設計

  環節一創設情景、揭題示標

  一年級孩子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因此為了從一開始就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簡單的情節導入,通過動畫的形式給孩子呈現:草地上原來有3只小白兔,跑來2只,讓孩子們列一個算式3+2,并同時板書;然后又跑來1只,讓孩子們接著列算式,并同時板書,然后告訴學生: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認識的新朋友“連加算式”,同時板書課題,學生齊讀兩遍。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情景的導入,不僅讓孩子們初步感知了什么是連加算式,同時也很好的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繼續學習的興趣。

  為了讓學生對本節課所要完成的任務心中有數,我口頭敘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孩子們,這節課我們要學會的本領是會正確計算連加算式,有信心完成嗎?咱們比一比,看誰表現得好,老師將獎勵看書認真、回答問題積極的孩子。從而讓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不甘落后的心里開始本節課的學習。

  環節二學生自學(看一看)

  “連加”是本單元教材的一個難點內容,主要難在計算過程上,都要分兩步口算才能計算出結果,特別是第二步計算要用第一步算出得數作加數。學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數,或者由于看不見第一步的得數而造成第二步的計算困難。再加上一年級學生年齡太小的特點,我設計了非常具體的自學指導,如下:

  把書翻到65頁,手指著小朋友喂小雞的圖,思考以下問題:

  1、草地上有幾只小雞在吃米?來了幾只?又來了幾只?

  2、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算式?

  手指連加算式的計算過程,思考以下問題:

  1、先算()+()=(),再算()+()=()。

  2、第二步中“7”就是第一步算出的()。

  3、連加算式要先算第()個加號,再算第()個加號,也就是按照從()到()的順序計算。

  環節三當堂檢測(做一做)

  1、在練習本上計算出黑板上3+2+1這個算式的得數。

  2、65頁下面“做一做”左邊的題目并將答案寫在書上。

  第一個問題讓兩名孩子在小黑板上完成,其余孩子在練習本上完成。

  檢測題的第1題與例題很相似,只差一個數字,例題是5+2+1,檢測題1是3+2+1主要目的是為了給檢測題2做鋪墊,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把通過自學學到的知識有一個從易到難的轉化過程,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環節四集體更正(議一議)

  我設計了一下三部分,分別是更正、評議和小結。其中小結的內容是:連加算式的運算順序。強調順序是從左往右。

  環節五當堂訓練(練一練)

  1、66頁練習十四第二題。

  并提出問題:題目中的“4、”“2”“3”“1”分別表示什么?

  2、你能列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個嗎?(課件出示)

  3、開火車口算(出示口算卡片),要求學生分兩步去口答。

  2+2+6=

  2+1+5=

  7+0+3=

  3+2+4=

  環節五,關于板書,我是這樣設計的

  連加

  5+2+1=8

  7

  五、作業設計

  將練習十四1、3答案寫在書上。通過練習加深對于今天所學的知識的理解與用。

  《連加》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5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連加的含義,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正確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判斷能力和遷移能力。

  3.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的進行計算。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8+210-38-76+4

  0+95+510-82+5

  3+710-24+37+1

  2、情景引入:小明的媽媽帶他回了趟農村老家,小明課高興了。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喂小雞。這不,他又來喂了(出示課件),剛開始來了幾只小雞啊?后來又跑來了2只,一共有幾只小雞?該如何列示?為什么用加法計算?一會兒,又跑來了1只,現在一共有多少只?該如何列示呢?還可以怎樣列?5+2+1,這個算式與以前所學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介紹:有2個加號,是連續的加法的算式叫做連加。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跟讀。

  二、探究新知

  1、學習讀法

  5加2加1

  2、學習計算方法

  5+2+1怎樣計算呢?請再看一遍小雞圖的演示過程:原來有5只小雞,又跑來2只,所以可以把5和2合起來,先算5+2=7,接著又跑來1只,所以這時候算7加1的得數,就是7+1=8

  3、指名再次說計算方法

  4、總結連加的計算方法

  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第三個數

  ②從左往右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小明在喂雞的時候還看到了天空中飛過一群快樂的燕子。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出示3、4、2,說說數字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提一個問題嗎?試著列出算式3+4+2,指名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9表示什么?

  2、中午,媽媽把全家的臟衣服洗了洗,晾了起來。出示圖片,你會算一共有幾件衣服嗎?指名列示,說計算方法。

  3、在果園里,小明動手摘了好幾種水果,我們一起去看看,有櫻桃、草莓、桔子,他們一共有多少個呢?在練習本上列示計算,指名板演。

  共同交流計算方法。

  4、比一比,賽一賽。

  3+4+14+3+2

  2+2+45+0+3

  7+2+16+4+0

  5、動腦筋

  ()+()+4=9

  四、小結

  小朋友,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連加》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15篇02-10

連加、 連減教學反思04-02

連加、 連減教學反思04-02

教學設計范文03-03

連加連減說課11-18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11-13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11-04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2-25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0-29

連加連減說課稿4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