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水車》音樂教學設計范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森林水車》音樂教學設計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森林水車》音樂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一、感受關于大自然的音樂,能以歌聲表達熱愛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學之間團結友愛。
二、動腦為歌曲編創歌詞、動作。
三、主動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歌唱與表演的優、缺點。
重點難點:感受關于大自然的音樂,能以歌聲表達熱愛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學之間團結友愛。
課前準備:鋼琴,錄音機,教學磁帶等。
一、聆聽《森林水車》
1、教師不加任何引導,讓學生注意聽音樂。聆聽后回答:音樂讓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樣的?
2、教師結合圖片、幻燈片介紹歐洲古老的水車,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
3、復聽音樂,用彩色筆涂顏色或線條表現自己聽到的水車聲、流水聲、鳥叫聲、太陽升起的感覺。教師不要限制學生,讓學生自由想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再談一談為什么。
二、編創與活動
這是一段歌謠。可以按課本上的節奏讀,可以編創歌謠的節奏,還可以加入打擊樂伴奏、表情、動作。教師可引導學生分組編創,然后各組表演自己編創的不同節奏的歌謠。歌謠可以處理成漸強、漸弱,表現孩子們走近又走遠。
教學反思:
通過聆聽樂曲,讓學生自由想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并用彩色筆涂顏色或線條表現自己聽到的水車聲、流水聲、鳥叫聲、太陽升起的感覺。
《森林水車》音樂教學設計2
本首樂曲是A-B-A-C-A式的回旋曲式結構。樂曲開始是引子部分,在模仿水車轉動的音效中弦樂毅徐緩的速度,連貫、級進的旋律模仿了小溪潺潺的流水聲,中間夾雜著小鳥啁啾鳴叫的生效,為我們呈現出一副優美、寧靜的森林畫面。接著樂曲轉為小快板,在四小節模仿水車車輪轉動的節奏后,出現了回旋曲的主題A,輕快活潑、跳進的旋律,連音與頓音的結合使人聯想起水車車輪飛快的旋轉和人們愉快勞動的心情。緊接著由長笛奏出了輕快的B主題然后又出現A主題和C主題,旋律C更加熱情,好像水車車輪越轉越快,情緒更加熱烈,經過這一主題的過度又回到了A主題,結尾時速度漸快,力度漸強,在最熱烈的氣氛中結束全曲。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模仿能力較之一二年級明顯增強,又恰逢是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外界的評價往往會造成情緒上的不穩定,使其出現過度自信或自負的情況,所以我們在執教的過程中要注重適度的鼓勵,做到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增強其集體榮譽感。
三年級學生在之前的音樂課上已經學過一些好聽的歌曲,也欣賞過一些美妙的音樂(《青蛙音樂會》《洋娃娃之夢》《土耳其進行曲》等,這為他們欣賞《森林狂想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水車的形態及用途。
2.能哼唱A段主題音樂,感受并說出樂曲歡快的情緒,體驗人們愉快勞動的心情。
3.能分辨樂曲“引子 A BA C A尾聲”的'結構。
教學重點
哼唱A樂段主題旋律。
教學難點
分辨樂曲“引子A B AC A 尾聲”的結構。
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
同學們好,很高興認識大家!在之前的音樂課上我們認識了許多的好朋友,今天森林伯伯邀請我們一起去他那里認識一位新朋友,同學們想不想認識他呢?( )可是森林伯伯把這位朋友以及他說話的聲音藏進了一首歌曲里面,同學們有沒有信心找到他?()看來同學們是志在必得,讓我們一起仔細聽。
(1) 教師播放歌曲《森林水車》
歌曲播放完了,是誰在召喚我們呢?(水車)
他發出的聲音是怎樣的?(咕嚕咕嚕咕嚕)
同學們做的真棒!那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我們的好朋友---水車。
(2) 教師播放水車視頻,簡介水車的形狀和功能。
(3)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前奏的旋律就是從管弦樂《森林水車》中借鑒而來的。
教師出示樂曲名稱《森林水車》及作曲家艾倫貝格。
2.樂曲欣賞
(1)引子部分
剛才那首歌曲中水車是用“咕嚕咕嚕咕嚕”與我們打招呼的,那么這首樂曲中水車又是用什么聲音與我們打招呼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①師播放引子前四小節。
誰來模仿一下你聽到的聲音?( )
那我們今天就從這( )聲中開啟我們的森林之旅,仔細聽序奏部分音樂,想想他在給我們描繪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②教師播放引子音樂。
剛才這段音樂里你聽到了什么?樂曲的速度是( )
情緒是( ),想象到了怎樣的畫面?(生答)
同學們回答的太好了,可是森林清晨這安靜優美的景象很快被打破了,水車也快樂的和我們打招呼了,你聽……
(2)“水車”主題(A)
①教師播放主題A。
誰能哼唱一下旋律?生模仿旋律
太棒了,下面跟老師一起學唱這段旋律()
②教師出示PPT,教唱學唱A段旋律。
下面讓我們跟著音樂與水車一起轉動起來吧!跟著老師這樣做(加入轉動、拍手動作),好!非常棒!我們暫且把這段音樂稱作“水車”主題,現在老師播放一段音樂,當你聽到水車主題的時候就用手勢律動告許我,同學們有信心嗎?(生答)
③教師播放A—B—A—C—A旋律。
同學們做的越來越棒了,剛才這段旋律中出現了幾次“水車”主題?(三次)。現在我們把“水車”主題用A表示,那剛才我們聽到的音樂中,水車是用什么樣的心情工作的(快樂的),因為勞動最快樂,所以說我們也應該像水車一樣熱愛勞動。
(3)B主題
現在水車有了我們做朋友,他就更開心了,高興地吹起了笛子,并邀請同學們一起加入!
①教師播放主題B音樂。(教師出示旋律線條)
②再次播放主題B音樂。
好,觀察老師畫的線條有什么特點?( )如果我們想把與好朋友的玩耍的瞬間記錄下來我們通常會(拍照),現在我們把前面的曲線當作短音,把后面的長線當作長音,當我們聽到短音的時候就拍手,當你聽到長音的時候咱們就擺一個自己喜歡的動作,看哪位同學做的最棒!
③教師帶學生做示范。聽音樂練習
剛才這個主題和水車主題一樣嗎?(不一樣),那我們把它叫做B主題,那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的耳朵是不是靈敏了,當你聽到“水車”主題與B主題的時候分別作相應的動作來示意老師好不好?(),準備好了嗎?( )
④教師播放B主題之后的音樂。
(4)C主題
剛才有段音樂既不是A主題也不是B主題,那我們把它叫做C主題,那老師有一個問題啊!哪位同學觀察到了老師剛才在C主題的時候做了哪些動作?( )那你們想不想用樂器來為這段音樂伴奏呢?( ),好,下面我們分小組進行。
①教師為學生分發樂器,分組表現音樂。
同學們在表演了這三個主題之后有沒有發現引子部分與這三個主題在速度、情緒上的變化呢?
②教師出示這三個主題的速度、情緒名詞。
3.整體欣賞表演樂曲。
同學們,小水車為我們今天的到來感到非常的高興,現在他邀請我們所有的小朋友與他一起表演《森林水車》,那你們想不想?(),那就讓我們做好準備一起演奏這首樂曲吧!
教師播放樂曲《森林水車》
4.課堂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結識的好朋友名字叫做(),他有一個()的身體,他非常的熱愛勞動,每天辛勤的(),我們作為他的好朋友也應該像水車一樣做一個()的好孩子。通過我們的好朋友我們知道了艾倫貝格的管弦樂曲《森林水車》的曲式是(引子A BA C A 尾聲)
愉快的時光總是轉眼即逝,又到了我們和小水車說再見的時候了,讓我們伴著水車“咕嚕咕嚕咕嚕咕嚕”的聲音邁著整齊的步伐和小水車再見吧!
教師播放歌曲《森林水車》。
【《森林水車》音樂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灑水車大班音樂游戲教案04-29
《雨后的森林》教學設計04-05
《牧童》音樂教學設計04-02
大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森林音樂家》09-22
音樂恭喜恭喜教學設計04-08
初中音樂教學設計04-01
小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03-07
音樂課教學設計02-18
找春天音樂教學設計02-09
小紅帽音樂教學設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