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一年級《江南》教學設計

時間:2021-01-01 20:07:3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一年級《江南》教學設計

一年級《江南》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一年級《江南》教學設計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2、認識本課5個二類生字。

  3、學習掌握7個一類生字,既要會讀,組詞,還要會按筆順寫。

  教學重點:學習掌握7個一類生字,會讀,會寫,會組詞。

  教學難點:掌握“可”和“北”的筆順。

  教學用具:課件、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播放歌曲,導入新課

  二、出示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2、認識本課5個二類生字。

  3、學習掌握7個一類生字,既要會讀,組詞,還要會按筆順寫。

  三、第一次“先學后教”(比讀書)

  1、先學:學生借助拼音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時間:5分鐘

  2、后教:指名讀課文,及時糾正讀錯的字,并板書到黑板上,然后讀一讀。

  齊讀課文。

  四、第二次“先學后教”(比認字)

  1、先學:大屏幕出示生字,學生自由記憶,3分鐘后檢查。

  2、后教:開火車讀,去掉拼音讀,用卡片檢測一類生字,并組詞。

  五、第三次“先學后教”(比寫字)

  1、先學:屏幕出示本課生字的筆順,學生練習書空,每個2遍。

  2、后教:指名書空,一起書空。

  3、學生描紅。

  六、總結

一年級《江南》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技能目標: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盡量做到有感情。

  2.知識目標: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會寫田字格里的7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姿勢規范,兩條綠線內的5個生字只識不寫。。

  3.情感目標: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江南水鄉的美景。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感悟民歌內容。

  教學重點

  借助拼音和課文插圖,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借助拼音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字。

  教學難點

  初步具有閱讀古詩的興趣,在朗讀,背誦課文的基礎上感悟民歌內容。

  教具、學具

  教具:課文的錄音磁帶、生字卡片、課件(荷花、荷葉、蓮蓬圖)、與詩歌內容和諧一致的樂曲。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件展示,暢談所知,引入課題

  多媒體顯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們采蓮和水中魚兒戲游的情景。(學生一邊看畫面、聽音樂,一邊想象)

  小朋友,看了剛才屏幕上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覺得這個地方美嗎?想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嗎?想不想到那里去游玩呢?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書課題。學生借助拼音齊讀課題兩遍。

  教師講解:江南就是我國的長江以南一帶,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二、熟讀詩歌,識記生字

  (一)形式多樣,熟讀詩歌。

  1.生自己嘗試著讀,勾畫出認讀困難的字。

  2.師范讀(或聽錄音),生聽讀,重點聽認讀困難的字的讀音。

  3.指名大聲范讀,生小聲跟讀。

  4.自由讀。

  5.小組讀。

  (二)小組合作,認讀詞句。

  1.師寫“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戲曲、中間、東南西北”等詞句。

  小組互助,合作認讀詞句。

  2.師檢查詞句的認讀情況。全部會認的組獎勵一面“小紅旗”“一個大拇指”。

  (三)合作探究,識記生字。

  1.小組合作,識記生字。

  2.全班交流方法,識記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師檢查識字情況,并把東、南、西、北四個字貼在教室的相應方位上。

  把東、南、西、北四個字貼在教室的相應方位上,既有助于認讀、鞏固識字,又有助于對方位的感性認知。

  三、質疑問難,感悟內容。

  (一)自由讀課文,想一想: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二)提出不懂的問題,全班交流。

  重點理解:

  其一,“田田”是什么意思?(課件映示荷花、荷葉、蓮蓬圖,借助圖片讓學生想象蓮葉的樣子及蓮葉茂盛的特點,看圖描述“荷葉怎么樣”,以理解“田田”的含義)

  其二,人們采的究竟是什么?(結合圖理解)(孩子們看到一個個碧綠的蓮蓬,興致高漲,紛紛談起了自己夏天吃蓮子的感受。很容易就理解了采蓮姑娘采的是什么。)

  其三,魚兒們在干什么?它們在荷葉間玩耍時,心情怎樣?想象一下,它們會說些什么?出示這樣一個句式:荷塘里,魚兒有的像在( ),有的像在( ),還有的像在( )……,它們玩得( )。(借孩子們喜歡的魚兒,引導孩子把話說完整。)

  其四,采蓮的人們的心情如何?(結合美麗漂亮的荷花、鮮嫩碧綠的荷葉、風滿碩大的蓮蓬、在荷葉間自由自在玩耍的小魚來談)

  給孩子們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師生共同親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引領孩子們在問題解決中感悟詩歌內容,體味江南水鄉的秀美以及人們勞動的快樂。

  (三)假如,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到了美麗的江南,親眼看到了這種景象,你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出示課件,欣賞江南美景,激發孩子表達欲望。)

  除了這些問題,其余的問題也可以提。

  師生共同討論、解決。

  面對真實的畫面,聆聽著教師親切的話語,孩子們定會身臨其境地去欣賞江南的美景,共享采蓮人的歡樂!

  四、感情誦讀,體味其情。

  (一)依據自己的理解,看圖,自由感情誦讀,可以邊讀邊加動作(尤其是東、西、南、北等幾個方向的指示)。(可結合后面練習中辨別方向的兒歌,幫助辨別“東南西北”)

  (二)指名配樂感情誦讀。

  (三)全班配樂感情誦讀。

  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礎上,配以優美的樂曲,加上個性化的動作,孩子們一定會很好的詮釋出江南的美景,采蓮的歡愉!

  五、合作探究,指導書寫

  (一)小組合作,書空交流“江、南、可、葉、魚、西、北”幾個字的筆畫、筆順。

  (二)全班交流。

  (三)討論:每個生字怎樣寫才好看?

  (四)自己在書上練習書寫。

  (五)小組互評,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滿意為止。教師巡視,書寫規范的獎勵“小笑臉”。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不像我們平時學的現代兒歌那么容易理解,對于一年級剛剛接觸到課文的小朋友來說要理解這樣一片樂府詩是非常困難的,但如果不理解課文,學生就難以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只有讓學生體會到詩的意境,感悟到語言的凝練之美,才能有感情的朗讀,所以這節課我重在培養孩子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全詩共兩句話,教學第一句時,先出示圖,讓學生認識蓮花、蓮葉、蓮蓬,再讓學生知道這兒的蓮蓬特別多,從而引出“江南可采蓮”,而“蓮葉何田田“是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學生不理解“何田田”,所以我借助圖片讓學生想象蓮葉的樣子及蓮葉茂盛的特點,這樣孩子們就有點明白了,接著通過指名讀、做動作朗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學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純的語音,“何田田”一詞在學生的腦海中已形象可感,這就悟出了文字間蘊含的美。再有課文要想熟讀成誦,就必須反復地讀。但我不提倡機械的反復讀,因為這樣做會大大降低學生讀書的興趣,嚴重壓制他們身心的發展。低年級學生的表現欲很強,在指導背誦上,可以采用表演背的方法,對于這個學生應該很感興趣,這樣課堂氣氛就比較活躍,就可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第二個長句的教學中,我先出示圖引導學生想想小魚在荷塘里會干些什么?學生頓時來了精神,紛紛舉手發言,這樣就能給孩子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讓他們放飛思想,盡情遨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接著再出示這樣一個句式:荷塘里,魚兒有的像在( ),有的像在( ),還有的像在( )……,它們玩得( )。這樣又可以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真是一舉兩得。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所以我接著讓孩子從書中找出小魚游戲的詩句并劃出來,再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自己感悟魚兒游玩時的快樂、自在,這樣孩子自然而然就體會到“戲”的妙用了。我覺得低年級孩子的思維方式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在教學時,我結合他們的年齡特征,使用具體生動的語言,在讓學生帶上小魚頭飾,配上動作,結合詩文中具體可感知的意像,引導學生再次朗讀、背誦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最后我還引導學生背一背自己知道的關于描寫江南景色的詩文,并播放《憶江南》這個視頻,把本課學到的知識進行拓展。

一年級《江南》教學設計3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認識生字“江、南、可、采、蓮、魚” 和偏旁“三點水、草字頭”,了解并運用一些識字方法。

  2.會寫生字“可”和筆畫“豎鉤”,把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3.朗讀課文,多種形式感受江南“蓮葉”之美、“采蓮”之趣,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板塊一:初見“江南”,感受江南之美。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都喜歡去游玩,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讀課題--江南)。讀準字音。

  (二)隨課題學習生字“江”“南”

  1.學習“江”字。

  (出示地圖)這就是長江。長江以南的地方就是--江南。

  認識偏旁“三點水”。

  2.學習“南”字。

  (出示路牌)認路牌、公交車牌:江南大道 江燕南路 廣州南站

  小結:認路牌、公交車站牌、地鐵站牌都可以識字。小朋友們在生活中要多留心,多識字。

  3.看圖片,感受江南之美。

  【設計意圖:借助課題認讀“江南”,同時借助看圖、認路牌等途徑,讓生字反復出現,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創設情境,通過圖片、音樂感受江南之美,導入新課。】

  板塊二:結識“江南”,感受詩歌之美。

  (一)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二)認讀本課生字。生字寶寶們來了,還認識他們嗎?

  1.讀帶拼音生字條,讀準字音。同桌合作讀、個別讀。

  2.讀準音節詞。齊讀。男女生讀。

  3.學習生字“采”。

  看“采”字的演變,識記字形,理解字義。

  4.學習“蓮”字。認識偏旁“草字頭“。

  小結:我們在識字時,把同一偏旁的字放在一起認,也是識字的好方法。

  5.鞏固生字詞:采蓮葉游戲。

  6.開火車認讀生字。

  (三)再讀詩歌,讀正確,讀流利,讀出節奏美,讀出采蓮之趣。

  1.我們把生字寶寶送回到詩歌里,再來讀一讀。

  2.多種形式朗讀。(指導讀正確、流利)

  【設計意圖:分散識字和和集中識字相結合,閱讀和識字相融合,既增加識字的趣味性,又強調了語言文字的運用,學生對于詩的理解也更加自然和深入。多種形式朗讀詩歌,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節奏,感受詩歌之美。】

  板塊三:賞畫讀詩,感受“蓮之美”、“魚之樂”。

  (一)讀詩句“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感受江南“蓮之美”。

  1.(出示蓮葉圖)大家仔細看:這蓮葉長得怎么樣?

  引導學生從顏色、形狀、數量等方面來說。

  說話練習:我看到了( )的蓮葉。

  2.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蓮葉何田田”的景象。

  3.指導朗讀句子,理解、運用。

  出示南沙、植物園等蓮葉圖,嘗試運用。

  (二)讀后幾行詩句,感受“魚之樂”。

  看魚戲圖,感受魚兒的快樂。

  表演讀。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欣賞圖畫,發揮想象,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受江南“蓮之美”、“魚之樂”。】

  板塊四:書寫練習,感受漢字之美。

  (一) 觀察“可”字字形。學習新筆畫豎鉤。

  (二) 范寫。

  (三) 學生書空、描紅,練寫。

  (四) 點評,修改。

  【設計意圖:在一年級起步階段,教師要具體指導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間架結構,要邊指導邊示范。要求學生把字寫正確、端正,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一年級《江南》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江”“南”“采”等9個生字。會寫“可”“東”“西”3個生字。

  2.掌握豎鉤、豎折兩種筆畫,掌握“氵”“ 十”“艸”3個偏旁。

  3.準確、流利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觀察圖畫和朗讀,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江南水鄉的美。

  2.培養學生對詩歌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看圖導入

  1.師(略帶神秘):同學們,快閉上眼睛,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欣賞那兒迷人的風景。(出示配樂課件“江南可采蓮”。)

  2.這兒的景色美嗎?你能把看到的美景,盡量用美的語言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嗎?(學生表述,教師鼓勵性地點評。)

  3.教師邊講述邊引導學生欣賞,揭示課題。

  二、讀通詞句,感受節奏

  1.師: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詩歌,注意停頓的節奏。

  2.老師示范朗讀,指導停頓: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3.讓同學們按照劃分的節奏,再自己有感情地朗讀。

  4.師:同學們通過朗讀,讓老師感受到了魚兒在荷葉間歡快嬉戲的情景。

  三、再讀詩歌,學習生字

  1.讓學生自由朗讀詩歌,動動小手將課文中要求會寫的生字和會認的生字畫出來。

  2.開火車認讀生字,去拼音讀,聽音找字。(出示:可東西)

  3.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筆順,然后老師示范書寫。

  4.指導書寫“可、東、西”。

  (1)“可”先寫橫,再寫里面的“口”,末筆是豎鉤()

  (2)“西”第五筆是豎折(),里面不要多寫一橫。

  5.讓學生練習,獨立書寫,評講,看誰寫得美。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快樂朗讀,談話導入

  師:現在請同學們跟著我一起閉上眼睛,邊讀邊想象蓮葉一片連一片,魚兒快樂地游來游去的畫面。同學們,你們感受到了嗎?我們已經來到了一片美麗的荷塘……(指導學生朗讀想象,感受江南水鄉的美。)

  二、精讀課文,理解文意

  1.讓學生自由朗讀詩歌,同桌之間讀一讀。

  2.讓學生自由舉手朗讀詩歌,其他同學仔細聽,評價這位同學讀得怎么樣,你覺得該怎樣讀?

  3.提出不懂的問題,全班交流。

  4.師:你覺得這首詩歌寫了些什么?說說看。

  三、入境入情,感悟詩意

  1.學習第一、二行詩。

  (1)指名讀第一、二行詩。

  (2)指導學生看圖。荷花、荷葉長得怎么樣?

  (3)理解“田田”。(“田田”指荷葉長得層層疊疊,茂盛鮮亮。)

  2.學習后五行詩。

  (1)指名朗讀后五行詩。思考:在荷塘里除了荷葉、蓮花和蓮蓬,還有什么?(齊答:魚兒)魚兒在干什么?(在水中游動、嬉戲。)

  (2)魚兒在蓮葉間是怎樣游動的?哪些地方寫出了魚兒的快樂和自在?

  (3)指導朗讀“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北”。

  ①課件出示課文第59頁插圖,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感受魚兒的自由自在和快樂。

  ②理解方位詞:東、南、西、北,引導畫出方位圖。

  (4)師小結:魚兒在蓮葉間游玩,一會兒游到東,一會游到西,一會兒游到南,一會兒游到北,五個“戲”字寫出了魚兒的自在與快樂。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魚兒的自在與快樂,注意重音和停頓。

  四、自由朗讀,嘗試背誦

  1.讓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一起讀一讀這首詩。

  2.給學生講解背誦技巧,指導學生背誦。(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背誦。)

【一年級《江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江南春》教學設計02-22

《江南》教學設計(15篇)01-31

《江南》教學反思04-14

《憶江南》教學反思04-30

一年級上冊語文《江南》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一年級01-31

《江南春絕句》教案設計09-05

一年級教學設計02-15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3-07

語文一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2-18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