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教學設計(通用6篇)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經歷兩位數減兩位數口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掌握其口算方法。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進一步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
3、在學習活動中享受成功的喜悅,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并掌握比較合理的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知識遷移
同學們,學數學離不開計算,我聽說你們班有很多的計算能手,現在老師想考考你們,你們能很快地口算出下面各道算式的得數嗎?
35+20= 22+8 = 63-30 =
86-50= 48-6= 32-9=
44-20-3= 31-5-10=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習新知。
以前所學的知識大家掌握得都很好,你們知道今天我們要學習什么新的知識嗎?(提示課題: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
1、 教學例題。
讓學生觀察例題場景,說說獲得了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減法計算的數學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選擇兩個問題出示:
(1)大汽車比小汽車貴多少元?
(2)火車比小汽車貴多少元?
2、問:你能列出算式嗎?
3、學生自主探索42—27口算方法。
談話:你能口算出42—27的得數嗎? 你能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①: 30—20=10 12-7=5 10+5=15(根據列豎式的方法)
同學們聽明白了嗎?這位同學用的方法和筆算的方法相似。
繼續提問:有沒有不同的想法了?
②42—30=18 12+3=15
師:跟前面同的同學的有什么不一樣?
談話:大家真會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口算方法,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
4、學生探索45—28口算方法。
談話:45—28得多少呢,請同學們開動腦筋,先把你的方法說給同桌聽,再告訴大家,好嗎?
小組交流口算方法,再在班內交流,教師板書算法:
提問: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為什么?
小結:口算的方法有很多,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比較簡單,最適合你計算,就用哪種方法。
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
1、試一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2、 練一練
四、總結反思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新的發現與收獲?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教材第4頁例2、“想想算算”,練習一第4~6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初步理解和學會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口算下面各題。
64-3076-4053-20
64-376-453-2
64-676-753-5
2、學生做第4題復習題,然后口答,老師板書。
3、口算下面各題。
32+2546+1327+32
37+2546+1727+23
口算后提問:兩位數加兩位數是怎樣口算的?
4、揭示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2第(1)題。
(1)出示例題96-43=
(2)這道題是兩位數減兩位數,你能按照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思考方法說一說你想怎樣算嗎?
(3)提問:把43分成40和3以后,要從96里怎樣來減?
(4)請小朋友按照剛才的口算方法把第4頁上例2的第(1)題算一算,在方框里填上數。
(5)誰來告訴大家,96-43是怎樣口算的?
2、教學例2第(2)題。(同上)
3、提問:根據上面兩題的計算,你能說說兩位數減兩位數要怎樣算嗎?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算算”第1題。
(1)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做在書上。
(2)檢查訂正。
(3)指出:兩位數減兩位數,實際上就是用連減的方法,先減幾十,再減幾,算出得數。
2、做“想想算算”第2題。
3、做練習一第4題。
(1)指名4人板演,一組一組算,其余學生分兩組,每人做兩組(4道)題。
(2)提問:每組題里的兩道題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個位不夠減怎么辦?
四、課堂
提問: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兩位數減兩位數要怎樣算?個位不夠減怎么辦?
五、課堂作業
練習一第5、6題。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的口算,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能正確地口算幾千幾百減幾千幾百的不退位減法。
3、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技能。
4、培養良好的檢驗習慣。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78-40= 46-20= 86-30= 78-40=
38-2= 26-5= 56-4= 86-34=
(1)、先口算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一組3道題之間有什么關系?
小結:上面兩題是下面這道題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過程。
二、引入
1、根據下面有聯系的算式合并在一道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題目。
68-30= 53-20=
38-2= 33-1=
2、例1:口算
86-34=
想:把兩位數減兩位數轉化成口算過程
86-30=56
56-4=
3、試一試
8600-3400=
想:869個百-349個百
= 個百
4、小結
三、課堂練習
1、49-20-7= 76-50-3= 68-40-5=
49-27= 76-53= 68-45=
談談上下兩題之間有什么聯系?
2、速算
73-61= 86-54= 67-25= 76-23=
95-42= 38-21= 89-74= 78-42=
3、計算
4、找朋友
5、綜合練習
四、課堂作業
見課堂作業本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教學設計 篇4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冀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第50~51頁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是100以內口算的繼續,是在100以內口算和筆算基礎上教學的。掌握這部分口算,不僅在實際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學習筆算的基礎。為了使計算教學不再枯萎、抽象,教材選擇了服裝店購物的事例,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發現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并輔以多媒體教學手段,給整節課賦以活力生機。這部分內容編排上有如下特點:
1、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為新知識的學習提供豐富的現實背景。
2、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注意體現算法的多樣化。提倡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變學方法為主動的建構方法。
3、重視學生個性化口算方法的交流,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
二、學情分析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認識了1000以內的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學生已經掌握了。本節課主要讓學生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新課標的有關理念,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使學生初步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初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類推能力.
3.初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的思考的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地口算有進位的兩位數加兩位數。
以上是我對教材的分析,具體教學過程闡述如下: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新課導入
1.用兩位數加、減整十數或一位數.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連加、連減.
52+30+7 57-30-5
55+30+6 75-40-8
72+10+7 86-20-7
教師談話導入
師: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習題,我們已經學過筆算的方法,今天, 們要學習口算,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設計意圖: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自然地過渡到新知識的學習中。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50頁情境圖,學生仔細觀察。教師提問:你看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這是平時生活中的場景,讓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學習問題(1)。先出示問題(1):買一件半袖衫和一個書包要花多少元?
師生共同列出算式54+28。教師提問:不用豎式計算誰能很快算出結果?學生討論后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發表自己的見解,以此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同時教師板書不同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50+20=70 (元) 4+8=12(元) 70+12=82(元)
方法二.
54+20=74(元) 74+8=82(元)
方法三.
54+30=84(元) 84-2=82(元)
……
學生還可能有其它算法,只要合理,教師就要給于鼓勵。
緊接著教師總結:上面幾種算法都是正確的.哪種算法最適合自己就可以用哪種方法,自己最理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記住先進行計算的結果,再進行第二步計算.
最后,做了相應的練習題:先獨立寫出結果,再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
28+37 34+32 36+42 37+25
32+46 54+38 45+19 15+65
3、學習問題(2)。此環節的設計和“學習問題(1)”環節的設計一樣,這樣讓學生學得更輕松。具體如下:
(1).出示問題(2):一件半袖衫比一個書包貴多少元?
教師:你能不能自己列式并試著口算出來呢?
(2)、全班交流算法
方法一:
54-20=34(元) 34-8=26(元)
方法二:
54-8=46(元) 46-20=26(元)
方法三:
54-30=24(元) 24+2=26(元)
……
學生還可能有其它算法,只要合理,教師就要給于鼓勵。
(3).練一練
36-20= 52-10= 34-23= 98-76=
36-24= 52-18= 90-25= 42-39=
(三)鞏固應用。此環節主要以完成教材上的練習為主,教材練習題的設計難易結合,既有計算題也有解決問題,這樣讓學生不會感覺枯燥。
(四)歸納總結.
師:在進行兩位數加兩位數,兩位數減兩位數時,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自己認為好的就是最佳的計算方法.計算時要細心認真.
(五)說板書。我的設計既簡單明了,又體現本節課重難點。設計如下:
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54+28=82(元)
方法一.
50+20=70 (元) 4+8=12(元) 70+12=82(元)
方法二.
54+20=74(元) 74+8=82(元)
方法三.
54+30=84(元) 84-2=82(元)
54-28=26(元)
方法一:
54-20=34(元) 34-8=26(元)
方法二:
54-8=46(元) 46-20=26(元)
方法三:
54-30=24(元) 24+2=26(元)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1,42頁的內容。
[教材簡介]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以及千以內筆算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例題仍以兩位數加兩位數中購買玩具火車和玩具汽車為題材,讓學生通過求兩件玩具的價格差引入新的內容,引導學生探索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并比較退位減與不退位減在算法上的異同,正確地理解和掌握算法。教材有意識地讓學生經歷算法的發現過程,并在合作與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比較合理的口算方法。
"想想做做"先安排了一些基本練習,幫助學生及時鞏固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然后讓學生通過題組比較,進一步完善算法,并重視通過估算促進口算能力的提高。再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教學難點是理解和掌握比較合理的口算方法。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探索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數學意識,發展數學思考。
3、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獨立思考,樂于交流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例題情境圖)
談話:歡迎明明,芳芳,小朋友們再次光臨玩具柜。上一次我們在這里解決了很多數學問題,今天讓我們來作進一步的研究,誰能根據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些用減法計算的數學問題
根據學生的提問出示以下三個問題:
1、玩具汽車比玩具轎車貴多少元
2、玩具火車比玩具轎車貴多少元
3、玩具汽車比玩具火車便宜多少元
請學生根據問題列出算式,板書:
38—25=
44—25=
44—38=
[評:在這里老師用營業員的口氣來歡迎小朋友們的到來,學生感覺親臨其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補充了"玩具汽車比玩具火車便宜多少元"作為例題,增加了例題的容量。]
二、主動探索,體會領悟
1、探索不退位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1)要求學生先獨立口算"38—25=",然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2)組織學生全班交流:
方法一:先算38—20=18,再算18—5=13。
方法二:先算38—5=33,再算33—20=13。
方法三:先算30—20=10,再算8—5=3,最后算10+3=13。
(3)把自己的算法和其他小朋友的算法比一比,你更喜歡哪一種算法
2,探索退位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1)小組合作,共同完成"44—25="。
(2)小組匯報,教師根據匯報,板書出不同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先算44—20=24,再算24—5=19。
方法二,先算44—5=39,再算39—20=19。
方法三:先算14—5=9,再算30—20=10,最后算10+9=19。
(3)用你喜歡的方法再說一說"44—25="的口算過程。
3,對比小結。
(1)組織討論:"38—25="和"44—25="兩題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4、試一試。
嘗試完成"44—38=",完成后同桌交流,教師指明說說不同的口算方法。
(2)小結: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小朋友們通過合作得出了好幾種不同的算法,也通過比較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計算方法,老師祝賀你們!
板書: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評:這個環節注重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獲取新的知識。讓學生經歷了探索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的過程,在探究時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思維習慣,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口算,真正體現了算法多樣化。同時鼓勵學生大膽暴露自己的思考過程,在交流中正確評價自己和別人,從而選擇比較合理的,適合自己的算法,并引導學生對退位減與不退位減進行比較,在區分異同的過程中進一步完善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方法。整個新授過程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鞏固深化,運用拓展
(一)鞏固口算,加強估算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把題目做成一張張精致的蘑菇卡片,學生口算。并說說自己是怎么算的并把蘑菇卡片作為獎品送給說得好的小朋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要求按豎行做。做完后進行交流,說說每組題的聯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比一比每組題的聯系后獨立進行計算,訂正時說說算法。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讓學生先估算得數是幾十多,交流時說說估算方法,最后獨立計算并訂正。
(二)解決實際問題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引導學生看懂統計表后獨立算一算,然后集體訂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指導學生從情境圖上獲取信息,并根據信息先估計一下哪種球最貴?交流時說說你是怎么估計的?最后算一算,看看結果和估計的是否一致。
3、完成"想想做做"第7題。
理解題意后學生獨立列式計算,訂正時說說解題過程。
[[評:這一環節練習容量大,進一步幫助和引導學生用合理的方法進行口算,增強了學生的口算能力。根據具體的情境,估計"哪種球最貴",中間蘊涵了很豐富的數學推理,教師為學生創設了學習交流的氛圍,既培養了學生的估算意識,也有效地豐富了學生的數感。]
四、評價鼓勵,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都開動了腦筋,通過和其他小朋友的合作,又掌握了一樣新本領,老師真為你們高興。誰愿意把你的收獲再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評:老師的鼓勵永遠是學生前進的動力。讓學生和大家一起分享這節課的收獲,不僅僅是對新知識的一個回顧,又是學生鍛煉自我總結,自我評價的一個好機會。]
[總評: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這節課的設計主要體現以下幾個特點:1,注重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探索;2,把計算教學和解決實際問題緊密結合起來;3,重視評價機制的運用;4,倡導合作交流的學習形式,實現學習互補;5,重視學生估算意識的培養。]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教學設計 篇6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是100以內口算的繼續,是在100以內口算和筆算基礎上教學的。掌握這部分口算,不僅在實際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學習筆算的基礎。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去發現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這部分內容編排上有如下特點:
1、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為新知識的學習提供豐富的現實背景。
2、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注意體現算法的多樣化。提倡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變學方法為主動的建構方法。
3、滲透估算意識。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新課標的有關理念,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讓學生能夠正確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
2、讓學生經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獨立思考,合作交流,交流和逐步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練應用。
教學難點: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以上是我對教材的分析,具體教學過程闡述如下:
四、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主要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經歷為教學情境,自然提出數學問題,在口算的過程中交流不同的算法,讓學生體會口算的多樣性,同時也比較、發現最優化、最簡便的計算方法。學生通過交流,討論明確算理。在練習、解決問題中體會不同情況下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
我將教學過程大致分為四個環節進行:
(一)復習舊知,鋪墊新知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三)獨立思考,探索新知
(四)合作交流,鞏固練習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復習舊知,為學習新知識做鋪墊,使學生很快進入有目的的探索狀態。
第二個環節,創設情意,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尋找有價值的數學信息,提出用減法計算的問題。這樣,有助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現問題能力。接著,讓學生解決問題,自然而然地運用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展示不同的計算方法。此時,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承認學生的個體差民,樹立學習的信心。學生通過自己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讓學生體會到運用數學知識的快樂,體驗成功的樂趣。
第三個環節,為了更好地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尋找出最簡便的口算方法,讓學生在感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的同時,體驗尋找的喜悅。
第四個環節,讓學生在合作交流學習中體會怎么在做題時會又對又快,而且這種形式學生更便于接受。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了鞏固練習。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簡潔明了,體現了本課的重難點。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的教學設計12-17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的教學設計范文07-03
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教學設計07-03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的教學反思03-24
蘇教版《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的教學反思06-22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優秀教學反思06-28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教學設計04-27
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教學設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