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三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 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感受從平面到立體的變化,提高學生對立體形態的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2、 使學生掌握豐富的線條表達方法,客觀忠實的表達物體。
3、 鼓勵學生以獨特的視角或真實的感受描繪物體,使其手繪立體圖象有個性且極具想象力。
教學內容
(一) 引入
教師提問:我們放眼望去,在我們周圍的現實世界中,完全正對一個平面的機會多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補充:我們見到的決大多數形體都不會正面對著你,它的各個部位離觀察者都有遠近之分。
(二) 新授
1、 教師展示一個正方形卡紙,讓它正對大家,提問:這是什么形狀?教師再將這張紙的上面望后傾斜,直至它成水平狀態。并要求學生通過四幅連續的`手繪線條圖象將上述過程表達出來。展示部分學生練習,進行以鼓勵為主的評價。
2、 教師提問:我們為什么要研究一個平面到空間的變化呢?
學生回答后老師總結:我們顯示生活中各種立體形都可以看成是平面形變化組合而來的。
課件展示各種圖形要求學生把它們與構成它們的基本形連線。
3、 立體圖象表達有三種方法:
(1) 表達直觀感受的方法 較為直觀的真實地再現各種立體形體一般要符合透視規律。
透視變化在表達立體圖象的過程中主要表現為近大遠小。學生舉生活中近大遠小的實例1-2個。
展示一組平行透視與成角透視的圖象,要求學生進行比較,發現它們有何異同。
學生回答后教師補充:空間中的立體形,如果有一組平行線條與我們記錄對象的畫面平行我們就把這一組平行線的方向看成是不變的,其它方向上的平行線好象都有指向遠處的一點,我們把這種稱為平行透視。
空間中的立體形,如果沒有一組平行線與我們記錄對象的畫面平行各個方向上的平行線都指向各自在遠處的消點。我們把這種透視稱為成角透視。
(2)、結構分析的方法
展示一組工業產品圖紙和結構素描照片,教師提問:這種表達立體的方法有什么特點?
(3)、表達主觀理解的方法
展示一組圖片(包含兒童畫、中國古代繪畫和一些現代線描作品)要求學生嘗試回答部分作品的作者是出于怎樣的思考才這樣畫的?
學生回答后教師補充:
以上圖片中的作者能將自己的理解通過線條的形式表現出來,我相信我門大家面對一個立體形的時候也會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也一定能大膽地根據自己的理解把自己所面對的立體形象表達出來。
4、 知識拓展:
翻一翻其他學科的課本,看看有哪些是利用手繪線條來表達立體形象的?這些表達方法有什么不同,學生可以互相討論 ?
作業選擇一種立體圖象的表達方法畫一件物品
板 書 設 計手繪線條圖像——立體圖象的表達 立體圖象表達有三種方法:
(1) 表達直觀感受的方法
(2)、結構分析的方法
(3)、表達主觀理解的方法?
【課題三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荷花課題教學設計12-04
《社戲》課題教學設計10-02
課題學習重心教學設計04-18
課題3《元素》教學設計09-02
《空氣與環境》教學課題設計11-13
以秋天為課題的教學設計10-16
資源與環境教學課題設計01-03
空氣環境教學課題設計12-19
遠離噪聲環境教學課題教學設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