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1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鱷魚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1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鱷魚教學設計 篇1
設計理念:
繪本故事是生動有趣的,它有著生動的畫面,有著豐富的語言,有著不盡的想象空間,還蘊涵著美好的意義,非常適合低年級孩子閱讀。
學情分析:
低年級的小學生對圖文并茂的畫報、繪本之類內容特別感興趣,而且想象力豐富,因此,我們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向學生推薦繪本,在引導學生讀繪本時,適時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并向學生介紹讀繪本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繪本,并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教學目標:
1.在靜靜的聆聽和思考中享受閱讀繪本的的樂趣。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書中的圖畫,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愛讀故事,喜歡繪本的情感。
2.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愛讀故事,喜歡繪本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揭題
1.猜謎語比賽:尖尖牙齒,大盆嘴,短短腿兒長長尾,捕捉食物流眼淚,人人知它假慈悲。(打一動物)
【謎底】鱷魚
2.ppt出示鱷魚圖片。
3.同學們,今天我們來上一節鱷魚系列繪本推薦課,你們喜歡鱷魚嗎?(學生暢所欲言)
二、創設情景,激發閱讀興趣。
1.我下面老師請大家看一段視頻,課件出示
2.這就是老師為大家推薦的第一本繪本《愛吃青菜的鱷魚》老師向大家首推它是因為(出示推薦理由) 不愛吃蔬菜的寶寶可以看看這本繪本,繪本中說吃青菜的寶寶會變成綠色小超人,很多父母也會用這本故事書教導孩子多吃蔬菜,多吃各種蔬菜才會有一個健康強壯的好身體。
3.看封面。
拿到一本書,不要急著看內容。咱先來看一看封面,從封面上你獲取了什么信息?(板書)(書名,作者,許多動物圖畫)觀察要按順序。書名是什么?(愛吃青菜的鱷魚)這本書的作者是?除了書名和作者,封面上還有許多圖畫,通過這幅圖,我們可以猜想到什么?(孩子們,你們真會聯想)書里講了什么內容,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小段資料,一起讀讀吧。
4.課件出示內容簡介
種蔬菜的農夫在河邊撿到一條小鱷魚,于是每天喂他吃各種蔬菜,像青菜、包心菜等。吃得小鱷魚又大又強壯。有一天,小鎮上來了一個醫生,檢查出全鎮的人肚子里都有咕嚕咕嚕的怪聲,了解到是因為大家都不吃蔬菜,導致腸胃及便秘的問題,因此肚子里有很多的細菌,以至于發出咕嚕咕嚕的響音;但是又發現小鱷魚的肚子里很干凈、很健康,只有他一個人沒有咕嚕咕嚕的怪聲。
大家了解到吃蔬菜好處那么多,于是都來吃蔬菜,終于每個人的身體都很健康強壯,小鱷魚也就更開心了。
5.課件出示評價
本書的故事很簡單,但很貼近幼兒的心,不同於說教,很親切而容易被接受,是本書最成功之處。此外全篇豐富炫麗的色彩,更是獲得評審委員一致贊賞,因而特頒發插畫推薦獎以茲鼓勵,由此可見其難能可貴之處!
很有趣吧,還有許多類似這樣有趣的故事藏在一本書中,小朋友請看
6.推薦《小鱷魚和鱷魚鳥》
課件依次出示作者、內容簡介、點評。
7.推薦《我想吃一個小孩》
課件依次出示作者、推薦理由、內容簡介、我的感受。
8.推薦《不喜歡水的鱷魚》
課件依次出示作者、內容簡介、讀者評價。
9.推薦《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課件依次出示作者簡介、主要作品、內容簡介、讀者評價。
很有趣吧,還有許多類似這樣有趣的故事藏在一本書中,這本書就是伊索寓言,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伊索寓言吧。
三、總結
這么有趣的故事你們想讀嗎?好!請小朋友從推薦的五本書中至少讀兩本,給大家兩個星期時間,利用課余零碎時間去閱讀,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板書),如果是自己的書,就在上面圈圈畫畫,記下當時的感受,如果是借來的書,就要在自己的讀書筆記本上做好記錄,留下讀書的痕跡。到時候我們召開讀書匯報課。
鱷魚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短線添畫鱷魚牙齒。
2.知道鱷魚的生活習性和外形特征,并能給鱷魚填上好看的顏色。
3.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積極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水彩筆、紙、范畫、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猜猜我是誰(老師出示圖片)
你知道鱷魚生活在哪里嗎?它平時吃什么?
二、新授
鱷魚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
鱷魚是什么顏色的?
鱷魚的尾巴是什么樣子的?
鱷魚的牙齒是什么樣子的?
三、出示老師準備范畫
看看老師的這幅畫的牙齒是什么樣的?
今天我們一起來幫鱷魚添上牙齒。
四、幼兒繪畫
自己拿出黑色水彩筆和老師一起繪畫。
幼兒看老師涂色,告知幼兒涂色時筆向一個方向涂。
五、展示自己畫的畫
請孩子們把作品一起展示在白板上。
師幼一起點評作品
六、活動延伸
在下午活動課時候,小朋友合作將作品制作成有趣的頭飾。
鱷魚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樂曲情節提示中初步學玩《小猴與鱷魚》的游戲。
2、體驗“鱷魚來了”時的緊張感和“鱷魚走了”后的輕松、歡愉感。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幼兒在活動前期已具備蕩秋千的經驗。
2、小椅子圍成大馬蹄形、鋼琴、三個小猴頭偶、一個鱷魚手偶、樹木等布景。
活動過程:
一、通過手偶游戲,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及故事情節。
1、師:小朋友們,看,我這里有幾只小猴子,今天他們要去蕩秋千,在蕩秋千的時候會遇到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聽,看看。
2、教師一邊清唱歌曲,一邊演示手偶。
3、用提問+講述的方式引導動兒理解歌曲內容及游戲要求:
。1)、師:有幾只小猴在蕩秋千?…它們是怎樣蕩的?…伸出手指,把你們的小猴也準備好,我們一起跟隨音樂節奏蕩秋千。
。2)、師:小猴們高高興興蕩著秋千,呀,誰來了?
。3)、師: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小猴們要怎么辦?
(4)、師:那小猴又是在歌曲唱到那句時跑出來玩的呀?
二、邀請幼兒一起玩游戲
1、教師引領幼兒一起玩第一次游戲;助教躲在布景后面只探出鱷魚手偶。
師:現在我想要邀請你們的小猴跟我一起玩蕩秋千,玩的時候要注意,鱷魚來了就要趕快怎樣?對,一定要把你的小猴藏好,只要不發出聲音,就不會被鱷魚發現。好,先請出你們的第一只小猴。
2、啟發幼兒探尋小猴在身體不同部位蕩秋千。
。1)、師:我的第一只小猴剛才是在手上蕩的秋千,現在它想到我身體的另一個地方蕩秋千。(教師清唱并示范“一只小猴”在自己的肩上“蕩秋千”。)
(2)、師:我的第二只小猴也想換一個地方蕩秋千。你們說,到我身體的那個地方蕩秋千?(教師選擇一個幼兒說的部位,清唱并示范“兩只小猴”在自己身體的該部位“蕩秋千”。)
(3)、師:我的第三只小猴會到哪里蕩秋千呢?怎樣蕩秋千,誰來做一做?(教師清唱并在某幼兒的身上示范“三只小猴蕩秋千”。)
。4)、師:你的小猴想在你身體的哪個地方蕩秋千?要怎么蕩呢?
(5)、教師小結并示范剛才幼兒將“小猴”放在身體不同部位“蕩秋千”的不同方式。
3、師生一同玩第二次游戲
。1)師生一同玩第二次游戲;助教躲在布景后面只探出鱷魚手偶。
。2)引導幼兒探尋把小猴躲藏在身體不同位置?
師:你們的小猴因為可以到身體不同地方蕩秋千,可高興了。不過,他們要是老藏在同一個地方,恐怕就會被鱷魚發現了。想一想,小猴除了可以到我們背后躲藏,還可以到身體的哪些地方躲藏?教師清唱樂曲“鱷魚來了”部分,幼兒把小猴躲藏在身體的不同地方。
4、幼兒第三次玩游戲
。1)幼兒第三次玩游戲;助教戴鱷魚手偶在布景后面來回走,加強找尋的樣子。
(2)師:剛才,你們的小猴已經學會了尋找不同的地方躲藏,而且能安安靜靜地不被鱷魚發現。不過,前幾次出來的都是小鱷魚,要是大鱷魚出來,我們就要帶上小猴找到更好的地方躲藏。你們看看,哪些地方可以把我們藏得更好?(引導幼兒可以到各布景、椅子后面躲藏。)
三、結束活動
1、師幼第四次玩游戲,配班老師扮演鱷魚走出來找尋
2、在音樂尾聲,師生歡呼跳躍著到另外的地方去玩!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對富有情境性的游戲具有較強烈的興趣,活動中“鱷魚來了”帶來的緊張感與“鱷魚走了”帶來的輕松感,形成鮮明的對比,并且,躲藏好不被鱷魚發現、鱷魚失望的走掉使幼兒放松后帶來的喜悅感、輕松感會更加強烈。
為便于小班孩子更清楚明了游戲規則,我們試圖通過手偶一兩位老師的雙簧示范的方式,幫助幼兒觀察、理解游戲規則。
鱷魚教學設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能夠按照鱷魚從上到下的洗澡順序演唱歌曲。
2、通過身體接觸游戲鱷魚洗澡和智力闖關游戲,激發幼兒演唱歌曲的興趣。
3、在游戲情景中,通過不斷的游戲,體驗助人為樂的快樂。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5、通過圖片理解歌詞內容,并能根據歌詞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有丟手絹的游戲經驗材料準備:師幼圍在圈上,沐浴球,智力問答題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
故事:從前有只愛洗澡的小鱷魚,洗洗這,洗洗那,但只要有一個地方沒洗到她就會嚎嚎大哭,你們知道是哪里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欣賞范唱:
1、教師清唱第一遍。
2、提問:小鱷魚洗了哪些地方?那個地方洗不到?是這樣嗎?
3、小鱷魚洗澡會發出什么聲音呢?
4、發出什么聲音?
5、還有的小鱷魚沒跟上喔
三、邊玩游戲鱷魚洗澡邊唱歌曲:
1、出示沐浴球,介紹游戲方法。
2、回顧游戲玩法四、在鱷魚洗澡的游戲基礎上累加智力游戲1、出示鱷魚洗澡圖,繼續游戲2、教師鼓勵幼兒一起來演唱歌曲
鱷魚教學設計 篇5
一、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大膽猜測故事情節,感受故事的幽默有趣。
2、 體會做事過于匆忙容易遇到麻煩,體驗閱讀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繪本ppt
三、活動重難點
仔細觀察畫面,能夠運用已有的經驗大膽表達、表現自己的想法,體驗閱讀的樂趣。
四、活動過程:
。ㄒ唬┮稣n題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書,名字叫《鱷魚哇尼》。這只小鱷魚的名字叫哇尼,看,它的樣子好像很著急,可能要去干什么?畫面上還有誰呀?
2、到底要去干什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ǘ┕餐喿x,理解故事內容
1、閱讀扉頁:在這張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2、這是什么呀,“……”原來這是一封青蛙寫給哇尼的信,信里說了什么?
3、哇尼要去參加聚會了,它的心情怎么樣?它是怎么去的?
4、到底是怎么去的?它是跑著去,跑著跑著,它怎么了?摔倒了以后,它又怎么樣?
5、就在這個時候,路上還有一隊行人,是四只小老鼠,他們也在趕路。老鼠和哇尼之間會發生什么呢?
6、看,到底發生什么事了?哇尼對小老鼠說什么呢?
7、…..小老鼠們會想出什么好辦法讓哇尼能早點到達青蛙家?
8、看看,想得和你們一樣嗎?….小老鼠們高興得歡呼起來,是怎么歡呼的?誰來學學小老鼠的有樣子?
9、你覺得鱷魚哇尼能順利地到達青蛙家嗎?
10、….烏鴉夫人可能會怎么做?….
11、這是真的糖果嗎?吃糖果的時候,發出了什么樣的聲音?這個時候哇尼會怎么樣呢?它可能會掉在什么地方?
12……..掉在了什么地方?小企鵝們會怎么樣?哇尼對企鵝們會怎么說?
13、企鵝們坐上了哇尼雪橇,你覺得這一次它們會順利到達嗎?
14、發生什么事了?企鵝被高高得拋到了天空中,而哇尼呢?……大象突然被撞到了,會怎么想怎么說?
15、……正好落在刺猬的背上!這時,哇尼會怎么樣?
16、……它大叫著竄了起來,從這個窗戶里掉了進去。他剛好落在什么地方?……
17、青蛙家終于到了,都有誰來參加聚會?
18、…到得太晚太晚了。
。ㄈ、完整欣賞,提升
為什么小鱷魚會鬧出這么多的笑話?原來做事太匆忙,太急躁,就會遇到很多的麻煩。我們小朋友在生活中千萬不能像小鱷魚一樣,事情一件一件慢慢來,這樣才會把事情做好。
鱷魚教學設計 篇6
一、活動目標:
1、根據圖畫建構故事情節,大膽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
2、理解文中系列動詞的使用與角色特征的關系,理解“得意”、“突然”等詞語。
3、理解不要盲目模仿、給自己留有余地的寓意,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根據圖畫建構故事情節,大膽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
2、活動難點:理解不要盲目模仿、給自己留有余地的寓意,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
三、活動準備:
大書、遮擋字體的紙條
四、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出示封面、標題,引導幼兒觀察討論故事的主人公是誰?你覺得它是一只什么樣的鱷魚?
師:這本書講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2、 閱讀大書
(1)第1、2頁:請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講述前兩頁畫面,接下來鱷魚會做什么?為什么?
(2)第3頁:老鷹為什么飛走了?鱷魚的反應和你們猜得一樣嗎?
。3)第4—9頁:說說都有誰來了?結果如何?動物是怎么來的?停在鱷魚的什么地方?
(4)跳過10、11、出示12頁:發生了什么事?正等著你呢!是誰說的?在對誰說?鱷魚剛才不睜眼不說話原來是怎么回事?
(5)第10、11頁:重點引導幼兒關注青蛙是怎么來的?停在哪里?鱷魚做了什么?通過觀察進行表達,之后揭示這兩頁的文字進行閱讀,充分體會故事情節的高潮。
3、總結與分享:討論為什么鱷魚都不理前面的小動物,一直不睜眼、不說話,等青蛙來了它才有反應?你覺得這只沙灘上的大鱷魚是一什么樣的的鱷魚?能用什么樣的詞語來形容它。青蛙為什么會被吃?它應該怎么做就可以避免這種下場?
鱷魚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感受理解兒歌內容,嘗試朗誦兒歌。
2、在游戲中感受語言游戲的快樂。
3、大膽與同伴合作。
教學準備:
1、鱷魚牙齒、眼睛兩人一份。
2、小猴指偶兩人一份。
3、幼兒圍坐半圓形。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今天,我們來聽一首兒歌,聽聽兒歌說了什么?
二、欣賞并理解兒歌,感受兒歌的趣味。
。ㄒ唬┙處煾挥诒砬榈剌p聲朗誦,幼兒傾聽后提問:
1、兒歌講的是誰?
2、鱷魚和猴子之間發生了什么?(幼兒講述,師用詩歌中的'語言進行回應和提煉)
。ǘ┙處熢俅卫收b兒歌,幼兒跟誦。
三、手指游戲《鱷魚來了》
。ㄒ唬┙處熓痉妒种赣螒颉恩{魚來了》,引起幼兒游戲的興趣。
游戲玩法:伸出一只右手,張開五個手指,左右搖晃,表示蕩秋千。當念到鱷魚來了的時候,伸出左手,大拇指與其他四個并攏的手指有節奏的做分開合攏分開合攏的動作。當念道“啊嗚啊嗚啊嗚”時,就吃掉右手的大拇指。接下來依次做上面的動作,只是手指數從五個變成一個,到最后右手的五個手指都吃完了,讓幼兒拍拍小手,然后攤開小手,表示什么都沒有了!
(二)幼兒進行手指游戲,教師跟隨并指導。
(三)師幼合作進行游戲。
(四)幼幼合作進行游戲
四、玩教具參與的手指游戲
。ㄒ唬┙處煶鍪臼峙迹l幼兒興趣。
(二)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手偶的佩戴方法,尤其是鱷魚。
在這個環節里,教玩具的佩戴需要掌握方法(撕貼雙面膠,牙齒戴到虎口處,眼睛戴在食指背),則幼兒的觀察至關重要。教師動作要慢,講解要清晰。
。ㄈ┙處熍宕魇峙歼M行游戲,配合肢體和表情進行。
。ㄋ模⿴熡缀献饔螒。
請個別幼兒和教師一起合作游戲,在幼兒學習佩戴環節,請幼兒自己嘗試,也可請大家一起回顧方法進行幫助。
。ㄎ澹┯子缀献饔螒。
角色分工需要協商,教玩具的選擇和佩戴也需要協商、操作和相互的幫助。教師在這個部分,要注意引導孩子耐心、細致操作,同時也要學會和小朋友進行協商和合作。
(附兒歌)
鱷魚來了
五只猴子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啊嗚,啊嗚,啊嗚!
四只猴子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啊嗚,啊嗚,啊嗚!
三只猴子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啊嗚,啊嗚,啊嗚!
兩只猴子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啊嗚,啊嗚,啊嗚!
一只猴子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啊嗚,啊嗚,啊嗚!
許多猴子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啊嗚,啊嗚,啊嗚!
鱷魚教學設計 篇8
活動目標:
1.在“小鱷魚吃水果”的情境中逐步達成能合樂合拍進行身體律動。
2.嘗試使用刮棒進行打擊樂演奏。
3.感受歌曲的詼諧有趣,體驗演奏的快樂。
活動準備:音樂、刮棒、PPT
活動過程:
一、合樂進場,初步感受音樂
二、身體合樂合拍律動
1.結合ppt,情境導人
2.理解情境,梳理動作要領
。1)前半部分動作梳理一“上岸”
一聽,水果掉下來了!我先上岸找找,看我是怎么找水果的!
一一小鱷魚怎樣上岸找?
一一找到水果想要干嗎?不削皮怎么了?
。2)后半部分動作梳理——“削皮”
——剛才小鱷魚是怎么削皮的?
一一削皮要做好準備,小鱷魚在準備時說了什么?
3.師帶領幼,逐步合樂合拍律動
(1)隨樂合拍完成前奏部分動作。
。2)結合幼兒表現,重點練習“找到水果想要吃”的動作。
。3)師幼完整律動。
三、樂器代入
1.探索樂器,嘗試削皮動作。
2.變換水果,手持樂器演奏
3.站位演奏樂器,離場。
鱷魚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根據圖畫建構故事情節,大膽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
2、學習理解動詞:趴、飛、浮、游、爬、探、蹦、跳。
3、明白知道凡事要為自己留有余地以及不盲目模仿他人的寓意,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喜歡并嘗試創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教材重點、難點
根據活動目標的制定,結合學前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又把本次活動的重點制定為:要讓幼兒根據圖畫建構故事情節,大膽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而讓幼兒理解文中動詞使用與角色特征的關系則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動目標,我準備了以下材料:
知識經驗準備:
1、積累幼兒對動物的相關經驗。
2、幼兒事先對沙灘的接觸。
物質準備:
1、為了引出課題,我為幼兒準備了鱷魚玩具,來激發幼兒閱讀讀本的興趣。
2、我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大書《沙灘上的鱷魚》,這是為了讓幼兒能清楚地觀看和理解故事的情節和內容。
3、我為幼兒準備一些動詞字卡,是幫助幼兒在觀察圖畫中豐富詞匯,進行語素的學習。
說教法與學法:
(一)說教法:
現代兒童觀認為:幼兒是認識的主體,幼兒的發展是主動活動的結果。因此,只有讓幼兒充分去看、去想、去說、去體驗、去發現、去創造,幼兒才會更快、更好地理解,掌握故事,同時獲得故事以外的能力發展,為其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提問法:
這是分享閱讀中最常用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變以往單一性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啟發性、開放式的提問。如:我在活動開始就問:"你覺得它是一只什么樣的鱷魚?鱷魚在這片沙灘會遇到誰?"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啟發幼兒的思維,又能根據畫面內容表達自己的想法,為突破重難點服務的。
2、直觀法:
分享閱讀是以形象、生動的畫面為主,直觀的畫面能引導幼兒的興趣和注意,容易感知閱讀的內容,為突破重難點服務。
3、示范法:
幼兒的思維是直觀形象為主的,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利于獲得最佳的閱讀效果。本次活動中,針對個別詞匯的理解,教師作語言示范講述,為突破難點服務。
(二)說學法:
學法運用得當幼兒將會更感興趣更主動參與學習,本次活動預計采用自主學習法和體驗法來達到目的。
1、自主學習法:在活動中求取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有效的教學方法為激發幼兒興趣,使其更為主動的學習提供了可能,活動中的第二環節中,老師拋出問題,讓幼兒自由想象,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2、體驗法:在活動中,我讓幼兒通過動作理解文中系列動詞的使用,加強了幼兒的表現欲望和自信心。
說活動程序
根據分享閱讀的教學形式特點和《綱要》提出語言教育指導要點及本班幼兒年齡特點,本次活動設五個環節完成目標。
第一環節:導入部分,激發興趣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學習的關鍵;顒右婚_始,我就出示鱷魚玩具,通過視覺效應,再加上適當的提問,如:"小朋友,你們認識它嗎?它有些什么特征呢?"來喚起幼兒的已有經驗,激發幼兒閱讀興趣,為閱讀大書作準備。
第二環節:大書閱讀,建構故事情節這個環節是為解決重難點設計的。我遵循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分三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驟是讓幼兒兩頁的進行閱讀的方法,主要是讓幼兒完整理解和歸納故事中畫面的要素在什么地方?誰?在做什么?根據畫面豐富詞匯,是這難點的突破。
第二步驟:運用直觀法、猜測討論法及間插的啟發性提問,指導幼兒自主閱讀,引導幼兒結合關于動物的知識,發散思維,給幼兒充分想象空間,大膽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有效地幫助幼兒解決了學習的重點。
鱷魚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會認生字9個,1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簡要復述故事,分角色表演故事。
3.掌握對話的幾種不同表達形式。
4.體會鹿的聰明機靈和鱷魚的愚蠢貪婪。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言行體會鹿的聰明和鱷魚的愚蠢。
教學難點
朗讀指導;幫助學生掌握復述方法,提高復述能力。
教學準備
錄音機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1.板書:鹿鱷魚
請學生談談對這兩種動物的認識。(隨機學習“鹿”和“鱷”。)
書寫指導:“鹿”字“廣”字旁兒的橫畫稍長,豎撇要舒展大方,里面的部分寫緊湊。
2.再板書:鹿和鱷魚
用一個“和”字把鹿和鱷魚連在一起,你們想了解些什么嗎?
3.把課題補充完整:一只鹿和一千條鱷魚
你從“一只”和“一千條”這兩個量詞上體會到什么?(引導學生體會雙方力量的懸殊。)
相應板書:(弱而少)(強而多)
二、初讀課文,隨文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記帶生字的詞語,在不理解的詞旁做記號。
2.交流識記方法。
3.指導書寫。
毒:上面三橫長短不一,下面是“母”字。寫時上小下大,“母”的中間一橫要稍長有力。
難理解的詞:
泛濫:指江河湖泊的水溢出!胺骸弊xfàn,不要讀成fá。
曾孫:孫子的下一代,“曾”指中間隔兩代的親屬關系,“曾”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讀zēng,不要念成céng。
伺(sì)機:文中指等待時機,尋找機會。
3.鹿和老鱷魚有幾次相遇?(以此把課文分為兩部分)
三、探究課文。
1.你認為可用哪些詞語來形容文中的鹿和鱷魚?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
2.學生說句子,談體會,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重點句:
。1)“得了吧!”機靈的鹿回答,“你不知道我的肉有毒嗎?如果一條鱷魚吃了我,就會中毒而死。不過要是把我分給一千條鱷魚吃,那就誰也不會中毒,誰也不會被毒死了。”(弱小的鹿沒有被強大兇殘的鱷魚嚇倒,而是積極地想辦法自救,并且精心設計好計謀的每一步,以智取勝。)
。2)“看來,這條小河根本招不來一千條鱷魚,對吧?”鹿故意裝出瞧不起的樣子。(鹿抓住了鱷魚死愛面子的弱點。)
。3)“這樣吧,”鹿說,“你們一條挨一條趴在水面上,而且要安靜,不然我會數錯的。”(鹿表面上是數數,實際上是借機逃脫。)
。4)“這是怎么回事呢?這根木頭居然這么像鱷魚。如果真是根木頭,它就會朝我漂過來;如果是條愚蠢的鱷魚,就會留在原處。”(鹿說話很有技巧,富于智慧。)
。5)一條老鱷魚游近小島對鹿說:“我要吃掉你!”(鱷魚的貪婪兇殘。)
(6)“瞎說!不就一千條嗎?有什么難的!”(鱷魚的愚蠢,死要面子,愛逞能。)
3.掌握文中幾種不同的對話表述形式。
。1)鹿的聰明和鱷魚的愚蠢主要是通過什么體現出來的?(對話)
(2)讀一讀下面三句話,體會它們有什么不同。
、僖粭l老鱷魚游近小島對鹿說:“我要吃掉你!”
、凇翱磥,這條小河根本招不來一千條鱷魚,對吧?”鹿故意裝出瞧不起的樣子。
、邸澳銛蛋!”鱷魚大叫起來,“快點!我們都餓壞了!”
。3)想一想:為什么不用同一種說話形式呢?
。4)出示練習:給下面三句話標上正確的符號。
、龠@不可能是真的她拼命地搖頭
、诎职趾⒆訐u著他的腿你看那樹多高
、鄞L拿槍瞄準兒子快向海里跳不然我就開槍了
四、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
1.同桌分角色朗讀,互相點評,注意揣摩人物的語氣,把握人物的情感。
2.推薦代表讀。(讀時先說說你給同桌提了什么好的建議。)
3.評讀。
五、分角色表演故事。
要求:可適當地加入自己的語言,并配以相應的動作和表情。
六、復述故事。
1.方法指導:
(1)先交代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
(2)把握故事的主要情節,抓住體現故事內容的關鍵詞:如泛濫,小島,中毒,一千條鱷魚,數數,伺機報復,綠色木頭……
(3)盡量用自己的話。
2.聽課文錄音。
3.復述故事,師生點評。
七、作業。
如果鹿與老鱷魚再次相遇,它們之間還可能會發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鹿又會怎樣以智取勝?發揮你的想象,續編故事。
板書設計:
19一只鹿和一千條鱷魚
。ㄈ醵伲 (強而多)
聰明 愚蠢
以弱勝強
以少勝多
關于鹿與鱷魚
鹿:哺乳動物,種類很多,四肢細長,尾巴短,一般雄獸上有角,嫩角有茸毛,含血液,是貴重的藥材。
鱷魚:爬行動物的一類,四肢短,尾巴長,全身有灰褐色的硬皮。善于游泳,性兇猛。
鱷魚教學設計 篇11
活動目標:
1、練習助跑跨跳,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2、能夠機智勇敢的跨過"鱷魚湖"。
活動準備:
小地墊若干、小積木(20塊)、大積木(2塊)、大沙包(若干)、跳繩若干根、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教師組織幼兒站成兩路縱隊后以提問的方式引入課題
師:孩子們,你們害怕鱷魚嗎?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勇敢的孩子去想辦法通過鱷魚湖,好嗎?(好)那,我們先來運動運動吧。
二、教師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
頭部運動(轉頭)、擴胸運動(胳膊打開)、體轉運動(腰部扭一扭、胳膊向上舉)、腹背運動(雙手交叉向下壓)、腹背壓腿(前壓、側壓)、向前抬腿或后踢腿跑(速度由慢到快)
三、練習助跑跨跳
1、教師出示地墊,幼兒每人拿一塊,自由探索地墊的不同玩法。
、偬、拋、2個人合起來玩一玩等(幼兒探索)
、诮處熆桃庾尯⒆哟畛桑苄危囋嚹芊裉^去?
③教師幼兒玩出的各種花樣,并以幼兒把地墊搭成/\形跳過去的姿勢引出"助跑跨跳"的動作要領。
2、游戲:跨小山
教師將幼兒分成兩對,依次用助跑跨跳的方式從草地上的兩座小山跨過去,然后沿著兩邊草地迅速爬著返回來,完成得又快又好的隊為勝。
3、游戲:跨高山
教師組織幼兒依次連續跨過兩座大山,一座稍高,一座稍矮,幼兒可以自己選擇。
教師強調:在跨越的時候,腿一定要高高抬起,迅速跨過去。
4、游戲:勇過鱷魚湖(放音樂)
①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已布置好的"鱷魚湖"后孩子們排成一隊,跳過。
、谏呖缭礁叨龋{魚翻身了)鼓勵幼兒再次勇敢地跨過去吧!
③師:兩次都闖過鱷魚湖了,真棒!我們來擊一下掌。
四、放松運動
教師簡單幼兒的活動情況后,組織幼兒坐在墊子上用雙手拍打身體的各個部位放松結束。
【鱷魚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鱷魚》教學設計07-12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繪本教學設計06-19
《鱷魚的爭斗》教案設計06-22
鱷魚放假了教學的課后反思06-12
《小猴與鱷魚》教學反思06-14
幼兒《沙灘上的大鱷魚》教案設計06-11
鱷魚的日記02-18
親親鱷魚09-07
鱷魚與鳥09-07